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

孫策回到軍帳,大大咧咧的坐到了上方的椅子上,看着一旁孫家四將,說道:“袁術今天可算是丟大人了。”

“這麼說,外面的傳聞都是真的?孫燦已經連破袁術軍的左右兩路了?”四將中資格最老,最有謀略的程普問道。

孫策點頭道:“沒錯,袁術此人自以爲是,實在難成大器。不但兩路被滅,還被孫燦修書羞辱了一番。袁術已經下令準備全軍出擊,此番只怕不是孫子羽危言聳聽,恐怕這路大軍離覆滅的日子也不遠了。”

忠烈的祖茂立刻向帳外跑去,探察了一陣。

孫策有些輕率的笑道:“大榮多慮了,策之武藝怎能分辨不出四周是否有人,出軍帳外的兩個自家兄弟,別無他人。”

祖茂點了點頭,但心底對孫策的無備,還是有些不以爲然,如果還有下次他一樣會周圍去探探,並安排侍衛嚴密把守。

“對了!”孫策突然想起一見事情,急忙說道:“從即日起,汝等四人輪流嚴守我等營地,不得有誤。”

程普好奇問道:“怎麼,主公。難不成孫燦要突襲袁術大軍?”

“不知道!”孫策的回答很奇怪,他說:“我不知道孫燦的想法,但是如果我是孫燦一定就會在歸路上伏擊。”

“可汝南離此地只有六日的路程,時間恐怕來不及吧。”心思縝密的黃蓋說出了孫策想法中的漏洞。

衆人經常如此討論,也沒有任何拘禮。

孫策笑道:“人不合眼,坐不離鞍,休馬不休人六日的路程,兩天行到不成問題。正面交鋒,或許不敵,但是奇而襲之,就可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程普沉思道:“伯符,說的在理,但爲何不通報於袁大人,讓他防備。”

孫策搖頭苦笑,“袁術此人,不納良言,我說了也是自討沒趣,未如不說。袁術之成敗,於我等毫無意義。唉,我父如此英雄,獨霸江東,今日到我,十不及一。空有血海深仇,卻無力去報,實在愧對父親大人在天之靈。”

“要報血仇,必須有大軍襄助,袁術此人小氣,決不會輕易借兵於我。而孫燦此人卻是豪氣干雲,重情重義。我等及文臺公曾兩度受其救命之恩,對方至今卻毫無任何要求。實在難能可貴,若向其借兵,或者比較容易。何況,孫燦與劉表,本就有仇。雖不明白什麼原因,但孫燦年前撤出南陽郡一舉動,實在匪夷所思。不然以孫燦之實力,劉表斷然無生還的可能”程普將袁術和孫燦做了個比較,並將自己的想法高知了孫策。

孫策對孫燦越來越感興趣,心中有股和他一較高下的衝動,同時還有一種很奇怪的好感。思索片刻,道:“此事不急,等策會會孫燦後,再下定論。如今孫燦的勢力不大,其又走精兵的路線,全軍也不過二萬餘人,借兵也非易事。暫時還是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二日後入夜,張遼、樊成、趙雲突然出現在袁術軍營附近,原來孫燦口中的“燒把火”正是利用袁術急於趕路,而疏虞防備的時候,對袁術的大營施行奇襲。

約有二更時,張遼、樊成、趙雲都披甲上馬,潛到於袁術寨邊。由於,只有三隊騎兵,每隊僅一百人,對方防守鬆懈,因此,並未察覺。

張遼軍以套馬圈撥開拘鹿角,立刻敲鑼擊鼓,樊成、趙雲聞聲,立刻催兵殺入袁術寨中而去。三路人馬直奔三方來去。他們百騎在馬上遙呼,往來敲鑼擊鼓,在於各軍衝突。

袁術營中人馬驚慌,不分敵我,自家相殺,各寨混亂。那張遼、樊成、趙雲個率百騎在袁術營內縱橫馳驟,逢人便殺、遇營便燒。

搗亂一通後,相繼殺出營去。

袁術軍各營這才,火把四起,喊聲大震,卻不知此刻三路人馬已是揚長而去,在遠方看着好戲。

四月三日,袁術軍逼近汝南城,在汝南城二十里外,安下營寨。

四月四日。孫燦領軍一萬,至袁術營寨前挑釁。

孫燦麾下諸將大發神威,張遼槍挑敵軍三將,張飛、華雄也各連斬二將。趙雲有敗呂布之名頭,更是無人敢上前於之抗衡。

孫燦遐勝利之師,揮軍攻打袁術來戰之兵,大獲全勝。

四月五日。孫燦再度來袁術營寨前挑釁。

寨門大開,一員頭戴鎏金龍紋兜,身披鎏金魚鱗甲,外罩一件鮮紅大披風,腰間挎一柄烏金鞘長刀的年輕將領衝了出來。

身後還有四員威風凜凜的將軍。

孫燦一看,那四員將領正是孫家四將,當即也就猜測那年輕將領的身份。

劉華在一旁說道:“此人俊偉不凡,定是孫文臺之長子孫策。此子武藝尤勝乃父,有萬夫不當之勇。”

孫燦見對方年紀不大,也就十七八歲出頭。眉毛、眼睛、鼻子、嘴,還有健康而富有光澤的麥色肌膚,無一不是完美無缺,搭配起來更是恰到好處,一臉剛毅,眼中有着一股一往無前的決然,當真帥氣得無可挑剔。

孫燦不覺上前打量着他,暗歎:“好一個英雄人物。”

與此同時,孫策也打量着孫燦,見孫燦竟比他還帥氣一分,他雖年幼,但閱人無數,除了知己周瑜以外,還無人比的上他,此刻再乍然見到,不覺有些愕然。

也許只有公瑾兄,可以與之一比吧?不對,公瑾兄或許在相貌上略微勝過此人,但在氣質上卻落得了下乘。

公瑾兄儒雅之風,讓人望覺得羨慕,但眼前此人卻彷彿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搖。

當年自己問起父親,說:“當今天下,哪位稱‘世之英豪’。”

父親當時說了兩位,一位是深藏不露的曹操,曹孟德。一位就是懷有英氣斂達,心懷天下的孫燦孫子羽。

難不成這就是父親口中的龍鳳之姿。他果真有父親說的那麼出色,想着不由涌出一股好勝之心。

提槍道:“汝就是孫燦孫子羽?”

孫燦微笑道:“正是。這位想必就是孫破虜之麟子孫策吧!”

“然也。”孫策一點頭,道:“聽聞孫燦文武雙全,策不才,願意討教一番。”

“那我認輸了。”孫燦毫無尷尬的聳了聳肩膀,他雖不知道孫策的真本領,但是亞父劉華識人奇準,說孫策的武藝勝於孫堅,那麼他的武藝就不會在孫堅之下。

顯然,他不是對手,還是認輸的好。

“認輸?”孫策瞪大着雙眼,看着孫燦,心理旁算着對方是否有毛病,如此喪氣的話說出來,還是這麼怡然自得。

“匹夫之勇,逞之無用。”

匹夫之勇?孫策微微一怔,壓下心頭升起的小小不快:自己雖不喜被孫燦如此貶低,卻不得不承認這意見地確一針見血。對於孫燦這類人來說,上戰場殺敵,確實是匹夫之勇。

“孫某方纔從逃兵口中得知大人破橋蕤、紀靈的經過,以及親眼看了汝夜襲截營的事情。”孫策笑道,“只是某以爲,孫太守此舉未免草率了些,若橋蕤、紀靈是策麾下的任意一位將軍,就絕對不會吃如此大虧。並且還有可能趁機將你們消滅。至於夜襲,策早已料到,若我向袁術說明,也許,汝那三百餘騎就不會安然的離開了。”

孫燦搖了搖頭,道:“陣戰無形,若是孫家四將,自然用不得如此草率的法子。但對付橋蕤這草率的法子正好適合。

若此戰是將軍領兵,燦不敢大意,但是袁術小兒領兵,即便有十個將軍,燦也必勝無疑。”

孫策看着孫燦,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說道:“怎麼了,孫太守的言下之意,是否可以解釋爲若在下領兵,將軍就不能獲勝了?”

孫燦大笑道:“孫將軍太異想天開了,燦自從領軍以來,無論戰況如何險惡,局勢多麼艱難,我還沒有想過自己會輸。”接着,他一字一句的說道:“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不會認輸。無論對手是誰?若此次領軍的你,我相信我一樣會獲勝。”

出人意料地,孫策讚許地點了點頭,說道:“這點和我一樣,‘輸’字怎麼寫,我孫策從懂事已來,就不知道。”

他突然精神振作道:“孫策最喜好地便是統率軍馬征戰沙場。若是能有機會讓孫太守來做孫某的對手。若和太守一起決勝沙場,孫策便別無所求。”

孫燦詭異笑道:“那也許要讓將軍失望了,孫燦見慣了殺戮,也開始討厭殺戮。但因爲局勢的關係,不得不去製造殺戮。戰場之上,能讓孫燦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將天下之英才,收入麾下,讓其爲自己征戰沙場,出謀劃策。早日平定亂世,再現大漢雄風。”

孫策聽明白了孫燦的意思,說:“太守這番話,是否有將孫策收入麾下的打算?”

孫燦道:“將軍同意,樂意之至。”

“行!”孫策豪氣道:“孫策信奉強者,若你能在陣戰之上打敗我,孫某也許會考慮一二。”頓了一頓,道:“好了,不聊了。今日孫策就是來會一會太守麾下的趙雲將軍的。看看是我的霸王槍厲害,還是他的龍膽槍更勝一籌。”

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七十二章 抗袁三個步驟作品相關 上架通知!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十九章 子靜往事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四十九章 延津血戰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紹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十三章 再見陳雲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四章 計中之計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一章 離開洛陽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五章 府內定計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章 衆謀齊籌破敵策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十三章 再見陳雲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八章 出戰、斷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十八章 轉機出現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五章 樹林設伏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十一章 龐統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
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七十二章 抗袁三個步驟作品相關 上架通知!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十九章 子靜往事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四十九章 延津血戰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紹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十三章 再見陳雲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四章 計中之計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一章 離開洛陽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五章 府內定計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章 衆謀齊籌破敵策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十三章 再見陳雲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八章 出戰、斷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十八章 轉機出現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五章 樹林設伏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十一章 龐統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