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

劉表正爲孫燦事情煩憂,一聽有人可救荊州,立刻大喜道:“哪位英雄可救荊州?”

劉磐恭敬的說道:“正是破黃巾的劉關張三兄弟。”

“哦!”劉表應了一聲,想了一會兒,道:“莫非就是以‘仁義’而揚名的劉徐州?據說,他乃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與我祖大漢魯恭王正是近親。快快有請……快快有請……”

不一會兒,劉備、關羽、張燕三兄弟相繼走進荊州牧的府衙議事廳。

三人相繼參拜行禮。

劉表表現的相當熱情,大笑道:“玄德無須多理,你我二人皆是漢室姻親我祖大漢魯恭王與中山靖王乃近親也,我們等也不用客氣。若不嫌棄,稱呼一聲兄長即可。”

劉備此刻以是落難之身,有求於人,見劉表如此禮待,連聲稱是,並以兄弟之禮對待,視劉表爲兄長。

劉備吹噓道:“呂布來投,備不計較其出身,誠心待之,糧草城池,未有一點怠慢之處。可恨此賊子狼子野心,竟然謀我徐州,着實可誤。若非當日未聽三弟良言,執意要收留呂布,怎能落得如此地步。”

劉表也嘆聲道:“爲兄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孫燦軍驍勇善戰,手上人才輩出。南陽一地,幾乎全陷,愚兄前景勘憂啊。吾弟此時前來,正不是時候。可速速離去,他日若荊州未亡,兄在當面向賢弟請罪。”

劉備早已聽說孫燦攻打劉表一事,好奇說道:“孫燦此人,備和他打過交道。爲人正直,絕非不講道理之人。兄長與孫燦,一定存在什麼誤會。不如讓弟代兄走一趟消除誤會?”

劉表一臉苦笑,難以啓齒,總不能說自己將孫燦的父母擄來,從而令孫燦對自己恨之入骨吧?此刻,他除了苦笑,哪還能幹什麼?

孫燦未將事情傳揚開來,已經是莫大的恩德了,他怎敢在隨意詆譭孫燦。萬一惹怒了他,將他擄劫孫哲夫婦的消息一傳開,那麼他立刻就會聲譽掃地,受天下人唾棄。

其實,並非孫燦好心不說,而是孫哲不讓孫燦以此來打擊大漢的威望。

大漢的聲威本就不足,只要劉表擄劫孫哲夫婦的消息一傳開,那世人再唾棄劉表之餘,大漢的聲譽也會爲此受損。

因此,孫哲嚴令孫燦不許以此手段對付劉表。

當然,這並非劉表能夠知道的。

劉備見劉表,面露難色,知道對方有難言之隱,也就不在追問。他本無家可歸,聽從張燕的意見,來荊州投奔劉表。

現在劉表有難,正好是他他出力相幫的時候,當即說道:“無論兄長與孫燦的恩怨如何,都不應該兵戎相見。令百姓蒙難,不說對錯。總之,他謀取荊州卻是實情,弟願意代兄長領兵抵禦。”

劉表先前說的只是場面話,他根本就不願劉備離去,現在將劉備一力攬下重擔,他怎能不喜,立刻說道:“表立刻撥給弟五萬軍馬,由弟前往新野鎮守。”

此時此刻,劉表除了相信劉備外,毫無別的方法。

劉、關、張三兄弟走出府衙,就見劉磐在府外守侯。

劉磐見劉、關、張三人走出,立刻迎了上去,說道:“三位叔父好,不知叔父們想去哪兒。”

劉備和善的笑道:“兄長在南街爲備,準備了一間府邸,備正準備去那歇歇。”

劉磐望了望四周,見四周無人,便道:“三位叔父,想必你們心中有許多疑問。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可否隨侄兒走一趟。”

劉備覺得事有蹊蹺,正打算拒絕,就聽張燕搶先道:“磐公子帶路,我等初來軋道,並無任何事情。”

劉備看了張燕一眼,不好反駁,只得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磐高興的再前領着路。

關羽拉了拉張燕的衣繡,低聲道:“大哥,本不願去,三弟爲何如此逼迫大哥?”

張燕低聲回道:“荊州關係錯綜複雜,大哥要想光復漢室,就必須有一處領地。荊州這裡地廣人足,正是發展的極佳之地。若大哥取之,以其仁厚寬宏的性格,不出幾年,荊州便可大治。

同時亦可和袁紹、孫燦、曹操等豪傑一較長短。

當務之急,就是要弄清荊州當前的形勢,劉磐這裡正是一個突破口,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才行。

還有此事不可讓大哥知道,不然以他之賢德,又將會前功盡棄。”

關羽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這位三弟,看似粗曠,卻心細如髮,領兵佈陣或許不如自己,但在謀略之上,卻勝過自己多矣。

四人向前走去。

殊不知,在四人之後,牆角遍一雙陰毒的眼睛看着四人,眼中閃着陣陣殺機。

卻說,劉磐代着劉、關、張三兄弟來到了襄陽最大的一家酒樓,劉磐好似這裡的熟客,未打招呼,就直接上了二樓。

三人緊隨其後,竟來到一處獨立的房間。

房間裡酒菜已經齊備,一個青年正在窗前眺望,好象在等着什麼人。

聽見了聲響,他立刻回過身來,打量了來人,立刻行禮拜道:“侄兒劉琦見過叔父?”

“大公子?”劉備見着眼前這位消瘦蒼白的公子,顯得很是吃驚。

當然,劉備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當即就恢復了平靜,說道:“原來是大公子,不知大公子請備來有何要事?”

劉琦突然跪在劉備面前,泣聲說道:“繼母惡毒,不肯相容,性命只在旦夕,求叔父,救救我父親,救救琦兒。”

劉備頓時有些不知所措,急忙扶起劉琦,婉聲推遲道:“此事乃賢侄家務之事,備也無可奈何。”

劉琦道:“繼母所作所爲以非‘家務’二字,可以言語。繼母蔡氏勾結蔡冒等人,處處迷惑家父。家父深受蔡氏矇蔽,幹出無數大逆不道之事。”

接着,他將蔡氏和蔡冒的罪過,述說了一遍,其中包括襲擊宛城,綁架孫哲夫婦,還有提高稅率,強募兵丁等等不益之事,向劉備說了一遍。

劉、關、張三兄弟聽後各個目瞪口呆,他們原本只是奇怪。不知爲何孫燦處處爭對劉表,卻沒有想到內情如此的複雜。

劉備高聲嘆道:“兄長,怎會如此不智。妄信讒言,奪孫燦城池本就不對,事後竟將豈雙親挾制以做人質。難怪孫燦會如此震怒,處處與兄長爲敵。”

劉琦教唆道:“叔父,這些都是蔡氏和蔡冒的罪過,與父親大人無關。如今軍中大權幾乎在蔡冒手中,荊州上下本無一人可以和蔡冒對抗。但如今叔父到來,相信一定能剷除蔡冒這個毒瘤。”

www▪ ttκa n▪ ¢O

劉備默然不語,想了許久,說道:“此時,關係重大,我等還是小心爲妙。等看清楚局勢,在從長計議,當務之急,還是退孫燦大軍要緊。”

劉琦連忙稱是,蒼白的連上露出陣陣歡喜的笑容,心道:“此刻此刻,蔡冒應當知曉,我們今日之交談。以蔡冒的性格,定會以爲我們已有盟約,絕對會對你百般刁難,到時……呵呵!你不幫我也不成。”

想到這裡,劉琦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旺盛。

********************************

宛城官邸,議事廳。

經過數日的相處,孫燦對賈詡有了很深的瞭解。

當然這個瞭解,僅僅限於賈詡的能力,而非他的一切。賈詡的官職是主簿,主簿的任務是典領文書,辦理事務,以及幕府中的重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權位不高,卻相當重要,於後世的秘書一樣,處處跟隨孫燦左右,協助他處理大小事物。

孫燦麾下衆臣有些人始終不明白孫燦爲何將賈詡這麼一個人,留在身旁。但個別人卻非常清楚,賈詡最適合的職位就是主簿,說準確的就是孫燦的影子。

賈詡的智慧在於揣摩人心,可以看透許多人看不透的事情。每每都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提醒自己的君主,應該如何正確的抉擇。

有些事情孫燦不能做的,不行做的,賈詡就會擅自做主,替孫燦去做。

好比,漢初的陳平計策毒辣,詭詐世所罕見,謀聖張良也未必及他。

兵聖韓信自視過高,狂妄自傲,心胸也異常狹小,自認爲劉邦無他不成,處處與劉邦擡槓,每每因爲一言不和,就迫使劉邦向他認錯。後來,劉邦被項羽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生命危在旦夕。

而韓信卻依佔軍功,以強令的口吻,逼劉邦封他爲齊王,並在齊國首府臨淄飲酒作樂,大有你劉邦不封我爲王,我就等你死去,自立爲王的神態。

劉邦再一次忍受韓信的猖狂,封他爲王。

天下大定,劉邦本就忌憚韓信的才華,更何況韓信囂張狂妄,常常不將劉邦看在眼中,但是劉邦不願留下誅殺功臣的罪名,可韓信存在一天,就對大漢是一個威脅。

劉邦麾下所有將士都說要罰韓信。惟有陳平在最關鍵的時候,看清楚了時勢,揣摩出了韓信的心中所想,一計尋常的“請君入甕”就將韓信這位無敵的大元帥在雲夢澤擒拿,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一與安定。

賈詡和陳平有着很相識之處,那就是無情。

無論再好,再出色的謀士都有感情用事,或者當局者迷的的時候。而賈詡卻不會,世人的生死於他們無關,他們可以悠閒的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一切事物。

因此,他們的思慮要比任何人都要理智。

如此之人,只有放在身旁效力,纔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孫燦將賈詡留在身旁,正是擇才而用。

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八十一章 許都血戰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第二十三章 足風流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十一章 龐統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十章 施以宮刑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二十一章 暗藏妙語第三十一章 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八章 引狼入室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九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九章 妙取棠邑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十三章 再聞芳蹤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三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六章 神匠鄭渾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八章 歃血爲誓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
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九章 亞父的教誨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八十一章 許都血戰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第二十三章 足風流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十一章 龐統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十章 施以宮刑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二十一章 暗藏妙語第三十一章 上任三把火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八章 引狼入室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十五章 戰前決議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九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六章 苦肉計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九章 妙取棠邑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十三章 再聞芳蹤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三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六章 神匠鄭渾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八章 歃血爲誓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