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歃血爲誓

“孟德(子羽)”孫燦、曹操兩人緊緊的抱在了一起。

曹操萬分高興的說道:“你我兄弟,竟有再見之日,實乃可喜,可喜啊!想那董賊蠢笨如豬,中賢弟妙計,被斬去一臂,實在痛快。”

孫燦亦大笑道:“只恨當日不能誅殺老賊!至有今日戰事。只是若無此戰,你我兄弟不知何時纔有機會重聚!”

曹操見孫燦大笑也跟着大笑了起來,說道:“子羽可記當日你我離別之語乎?”

孫燦道:“不敢忘卻,今日便是相見之日,你我可同飲百杯,共謀一醉。”

曹操道:“正當如此,汝且安營紮寨,操備酒席相邀,今夜我等不醉不歸。”

孫燦點頭稱是,安營紮寨後,就往曹軍營帳。當夜,曹操、孫燦二人同醉於營帳之內。

各地諸侯陸續到來,各自安營下寨。規模宏偉,聚兵愈三十萬,連營達四十餘里。

這日,曹操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河內郡太守王匡提議道:“今奉大義,必立盟主;衆聽約束,然後進兵。”

曹操站了起來,率先道:“宛城太守孫燦,世代帝師,聞名暇耳,破黃巾,救皇城;誅張讓,刺董賊,前日更是大破呂布於南陽郡內。所做之事,件件大快人心,可爲盟主。”

衆人皆稱善。

袁紹面上立現不悅之色。

孫燦心想:“袁紹家世顯赫,爲人也善妒,其弟術也於我有隙。若我爲盟主,此二人必然不服,不聽從調遣。董賊有大軍四十萬餘,我等聯盟軍則有三十萬之衆。而董賊大軍各個精良,訓練有數。我等聯盟軍,卻參次不齊,戰力不強,若無統一調遣,必然不能發揮全力,非董賊之敵。要想上下一心,只有袁兄可當此重任。”

從大局着想,孫燦放棄了盟主之位,推遲道:“燦不才,豈敢主盟。本初兄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又爲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

袁紹立起推辭道:“孟德乃發起之人,爲盟主不二人選。”雖口上如此說來,但臉上卻露出絲絲得意之色。

曹操看了孫燦一眼,輕聲嘆道:“本初兄爲盟主,曹某沒意見。”

衆人也一致改口同意袁紹。

曹操暗自對孫燦說道:“本初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本,當任盟主,恐不太適合?”

“燦何嘗不知!”孫燦低聲道:“然若非本初主盟,恐無法上下一心,到時情況恐怕更糟。”

曹操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當日,便殺牛宰馬,歃血爲誓。

袁紹升帳而坐,諸侯兩行依爵位分列坐定。

孫燦定坐於袁術下手,劉華、張飛、許褚三人立於身後。

突然,劉華拉了拉孫燦的衣角,示意孫燦看想對面。

孫燦望之,正是北平太守公孫瓚。突然,他被公孫瓚身後的三人給吸引,中間一位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脣若塗脂,顯得頗爲厚德,看起來有一副悲天憐人的心腸。不由暗自稱讚:“好一副貴人之像。”接着,又觀立在那人身後的兩位大漢,一人身高九尺,體型雄偉,竟不在許褚之下,往衆人面前一站,竟彷彿一堵不可攀越的高牆。他面色赤紅,彷彿一團火炭,漆黑地長髯過腹,丹鳳眼似看非看,半開半闔,不怒自威,獨有一派睥睨天下的英雄氣度。另一人是黑臉大漢,雖不及張飛強悍,但卻異常的穩重,有一股統帥的氣質。

“此三人是誰?各個都如此不凡?”孫燦低聲問道。

劉華低語道:“那個兩耳垂肩的人乃是劉備劉玄德,據傳是漢室宗親,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性格堅毅,百折不饒,將來可成大器。那紅臉人是關羽關雲長,文武雙全,乃大將之才,就是爲人極爲自負,目無餘子。至於,那黑臉大漢就不得而知了。”說着,他還看了一眼身後的張飛,暗道:“總不可能還是張飛吧?”

曹操邀酒數巡,心急討董一事,出言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社稷,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接話傲然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衆人皆說惟命是從。

袁紹環視了一下,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不知哪位將軍願爲先鋒?”

孫燦率先道:“稟盟主,孫燦願往。”

袁紹暗討:“孫子羽軍功赫赫,前日又曾大破呂布,此刻再派其出征。若勝,聲望定會高過我等。”想到此處,便道:“子羽兵精將勇,但是此刻不是汝出陣之時機,待時機成熟,自然派子羽出陣。”

孫燦無言以對,不在言語。

一將捋衣甲起身,出列道:“堅願爲前部。”說話之人正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袁紹喜道:“文臺勇烈,可當此任。”

當即,孫堅領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而去。

當夜,孫燦領許褚等人在外頭散步,不巧正碰見今日在帳中所見的那三人。他在上午便起了結交之心,此刻遇見正是天意,忍不住上前交談。

原來,此三人結拜兄弟,分別爲劉備、關羽和張燕。

劉備本是涿縣人世,後加入劉焉義軍抵禦黃巾賊,在軍中遇得關羽兩人相交莫逆,一起征討黃巾賊衆。

偶然路過常山遇得張燕,三人義氣相投,就在黑山上的桃林中結爲金蘭兄弟。此番,他們正是隨公孫瓚一起前來討董。

衆人一起交談了起來,劉備、張燕誇誇而談,甚有風度,可關羽卻依舊一副自負神態,對孫燦並不理會。

這時,一個辱罵聲傳來:“袁術賊子,汝不發糧,讓我如何跟大人交代?”

孫燦聽了,大感意外,立刻上前問之虛實。

那人道:“吾乃孫太守麾下糧官,前線勝利,可袁術賊子卻不發糧,實在可恨。”

孫燦一聽了頗爲惱怒,轉念一想,立刻高叫“不好!他急道:“孫太守無糧,必會陷入恐慌,士氣底下。若我是對方,必然會趁夜襲擊,定能大獲全勝。如此,孫太守危矣。”

那人略帶哭腔,焦急道:“那……那該如何是好?”

孫燦鎮定道:“汝立刻回營,將此消息通報孫太守,燦立即領兵支援。”當即,別過劉備等人,回營調兵。

卻說孫堅軍中無糧,軍心渙散,汜水關守將華雄聽李肅之計,來夜襲孫堅軍寨,孫堅不敵,大敗。

軍中將士混戰一團,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將,保孫堅逃走。正巧遇見華雄,大殺一場,祖茂捨命斷後。

路上,正遇運糧官員,官員報之一切。

孫堅嘆道:“孫子羽真英雄也。”當即整頓殘兵,嚴防死守。

片刻後,一軍趕到,爲首人說道:“前面莫非孫文臺將軍乎?我乃宛城孫燦將軍部下張遼是也。奉我家主公將令,特來相助。”

孫堅大喜,兩軍合爲一處,重新殺向敵軍。

華雄軍未曾想到會有援軍來到,不敵張遼兵馬精銳,大敗而歸。

孫堅向張遼拜謝,道:“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張遼卻道:“此皆爲吾主之功也。”

孫燦隨大隊人馬抵達汜水關下。

孫堅怒氣衝衝的衝入帳中,拔劍指袁術道:“袁術匹夫,吾等在前線浴血奮戰,汝在後面快活不說,爲何還斷我糧草。若非孫燦將軍遣張遼將軍相助,堅必敗死無餘?”

袁術尷尬的說不出話來。

孫堅火氣正盛,見袁術不語,便道:“袁術匹夫,汝不言,即爲默認。待我砍汝首級,祭奠吾麾下戰死之將士。”

說着,揮劍欲砍,曹操等人,立刻制止。

袁術面無人色,訕訕說道:“術聽信讒言,鑄此大錯,現已斬那諂媚小人,將軍還望息怒。”

曹操和解道:“都爲社稷出力,不可如此。既公路兄已經認錯,文臺還望息怒。”

孫堅怒哼了一聲,甩袖出帳。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來寨前大罵搦戰。”

袁術麾下驍將俞涉,韓馥麾下潘鳳,皆被華雄在五合之內,斬於馬下。

盟軍中一時之間無人可敵,諸侯們大驚失色。

袁紹嘆息道:“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這時,孫燦背後的許褚按耐不住,上前討命。

袁紹恩准。

孫燦道:“華雄驍勇,通曉軍略,乃將才也,若能將其生擒,切誤傷他性命。若能棄暗投明,則汜水關唾手可得也。”

“褚必擒華雄小兒與帳前,任憑主公發落。”許褚高聲領命而去。

第十二章 在見貂禪 少帝遺書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十四章 揮軍南下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三十章 西涼鐵騎之連環突擊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十六章 兒時夥伴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二十七章 忠貞見疑(中)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五章 一生休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八章 校尉蹇碩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一章 雙將戰呂布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三章 三國名言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七章 “虎癡”許褚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章 起義伐董第三十六章 權謀之術(完)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三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十五章 明攻牛渚,暗渡廢石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九十六章 退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二章 孫子羽一打宛城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十四章 救美代價第四章 獵場狩獵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二十一章 客棧定計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一章 孫家有女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三章 孫子羽二打宛城第三章 戰機出現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六章 思念如潮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具備第三十一章 愛才如命
第十二章 在見貂禪 少帝遺書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十四章 揮軍南下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三十章 西涼鐵騎之連環突擊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十六章 兒時夥伴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二十七章 忠貞見疑(中)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二十五章 一生休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八章 校尉蹇碩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一章 雙將戰呂布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三章 三國名言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七章 “虎癡”許褚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章 起義伐董第三十六章 權謀之術(完)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三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十六章 棄城而去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十五章 明攻牛渚,暗渡廢石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九十六章 退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二章 孫子羽一打宛城第六十章 智取許都第十四章 救美代價第四章 獵場狩獵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二十一章 客棧定計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二十一章 孫家有女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三章 孫子羽二打宛城第三章 戰機出現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六章 思念如潮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具備第三十一章 愛才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