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凱旋迴朝

孫燦的話讓曹操大感驚奇,大漢的大部分軍馬都被皇甫嵩、朱儁、盧植給帶走了。洛陽皇城中僅有五萬軍馬。

袁紹、袁術等人戰敗折了一萬,皇城中也就餘下了四萬士兵。

因此,孫燦能帶出的士兵最多不過一萬,他們得到的消息也是一萬。可是,對方的人數卻高達五萬之衆。

他實在不敢相信孫燦可以以一萬士兵全殲張雲的這股五萬大軍。更何況,他還知道何進一直在後方給孫燦搗亂。

孫燦見曹操有些不信,就將戰鬥的經過說了一變,其中被營寨被截,以及張飛擒王等等多說的一清二楚。不過,關於郭嘉他則一筆代過,沒有詳談。這不是他有意隱瞞,而是不想爲自己和郭嘉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而已。畢竟,郭嘉的罪名可大可小,輕則處死,重則便是誅滅九族的罪過。

曹操也沒有在意,只是嘆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原先操還以爲子羽是個爲人正直,才思敏捷的豪傑。卻不料在軍務上,子羽還是這般出色。”

孫燦笑着說了一些謙讓的話。

正說間,突然下首傳來一句話,

“曹都尉,不知道北方的戰況如何了?”問這問題的正是劉華,他知道此時的歷史已經改變了許多,他必須知道如今天下的大勢,以便日後的不時之需。

曹操答道:“先生可以放心了,就在半月前,我軍在曲陽縣外設計大破了賊首張角的黃巾軍。黃巾賊軍元氣大傷,無力於我軍再戰,退回了老巢鉅鹿。我們還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說是張角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以。現在黃巾軍上下全靠張樑、張寶兩位兄弟治理,相信要不了多久。黃巾之亂就可以平定,百姓也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恩”劉華明白的點了點頭,覺得歷史的出入並不是很大,黃巾之亂,依舊可以在一年內平定。心想:“既然歷史的變化不是很大,那麼劉宏一死,就是真正亂世的來臨。洛陽是是非之地,在那官再大也不可能有實權,到不如尋覓一處寶地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爲日後打下基礎。”

就在劉華沉思的時候。孫燦、曹操也想到了解決糧食的辦法。

這個辦法是曹操提出的,他說:“既然叛軍已經解決,我們就不用爲糧食、藥材的補給發愁了。南陽太守秦頡與曹某向來交好,而南陽又是富庶之地。只要曹某修書一封,必然會借得回洛陽的糧食。”

當夜,曹操就修書,派心腹前去南陽借糧。

秦頡是個識趣之人,他見孫燦立了如此大功,二話不說,就從庫房取出餘下的糧食,藥材送往孫燦的軍營。

得到了秦頡物質上的支助,孫燦立刻就班師回朝。

洛陽上下人潮蜂擁,洛陽令周異早已奉皇上之命率領親兵將校,大吹大擂,列隊在洛陽城外相迎。

衆百姓也擁在城外,擺上美酒香燭,禮拜慰勞。

周異上前說道:“孫將軍在洛水附近連勝黃巾賊寇,救我洛陽百姓於水火之中。此番凱旋而歸,陛下歡喜異常,特命臣下前來迎接。請將軍速速趕往宮殿。”

孫燦叩謝,道:“周大人少歇,待我和軍中將士拜別,馬上就往。”

說完,他從百姓手中接過一杯酒,對着身後的將士們,喝道:“將士們,我們回家了。這次能勝全賴將士們的奮勇殺敵。你們有回家,無家的或家遠的,就將軍營當成你們的家,待我見過陛下後,再來與衆位弟兄相會。在此,我先敬諸位一杯。”

飲完了酒,孫燦就帶着劉華、高順、樊武、張飛四人向皇城走去。

洛陽城內也是家家懸彩,戶戶騰歡。

路上,劉華突然對孫燦低聲問道:“這位周異大人,可是如今的洛陽令。其有一子是否名喚周瑜?”

“不知道。”孫燦一臉的茫然,他向來不太關心朝中之事,對周異一家知道的並不深,但周家是洛陽大家,大致消息還知道一些,說道:“徒兒只知周異,周大人出身士族,他的父親周景、堂兄周忠都曾任大漢太尉,是洛陽少有的士族大家。”

“那當真是周瑜的父親了,書上確實記載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爲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他是在孫堅兵討董卓時,移居舒縣,並結實了小霸王孫策。”劉華默默在心底思索着,嘴角在不經意間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到了皇城,劉華對孫燦說道:“燦兒,師傅不願爲官,身憑能教你成材足以。先回太傅府了。”還沒等孫燦說話,人已經在十丈開外。

孫燦嘆了口氣,領着其他人進了皇城。

溫德殿。

得到了傳昭的孫燦喜氣洋洋的走進了這間只有王公大臣才能進入的議政廳。

第一眼,孫燦就看見了在殿內左上方第一位那闊別以久的父親,衝他露了一個開心的笑容。

孫哲含笑的點了點頭,臉上一片紅光,顯然是高興之極,滿意之極。

無意間,孫燦還掃右上手第一位的何進,見他面色陰沉,一臉的黑線,額上暴出的青筋,讓這位肥胖的何大將軍,顯得更加的無知。

孫燦雖說不屑去和何進計較,但見何進這副模樣,心中也不由的生出一陣快意。

到了大殿中央,便對坐在龍椅上的漢靈帝劉宏行了一個君臣大禮。

“參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來今天劉宏非常的高興,愉悅的聲音很快就從龍椅上傳了下來,“孫小將軍真乃國之棟樑,快快平身。”

孫燦謝恩而起。

劉宏的目光在殿下的衆人掃視了一番,笑道:“孫小將軍爲捍衛皇城安全,不顧年少,親率一萬士兵大破敵方的五萬雄師,並將賊首張雲誅服,捍衛了我大漢的尊嚴。功勞不小,諸位愛欽覺得朕應該如何賞賜他?”

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三章 三國名言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七章 百姓重於一切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三十五章 北地求存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八章 樊噲的後代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七章 廣平沮授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三十三章 隱分身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一章 兵發宛城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九十一章 行爲失常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二章 曹、孫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二十四章 奸臣誅服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三十六章 甘寧計破黃祖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六章 思念如潮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序章 第三章 奇遇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十一章 郭嘉巧出連環策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三章 戰機出現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二十三章 老將嚴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服老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三十一章 秣陵斷水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
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三章 三國名言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七章 百姓重於一切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三十五章 北地求存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八章 樊噲的後代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七章 廣平沮授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三十三章 隱分身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一章 兵發宛城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九十一章 行爲失常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二章 曹、孫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二十四章 奸臣誅服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三十六章 甘寧計破黃祖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三章 許世家族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六章 思念如潮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序章 第三章 奇遇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十一章 郭嘉巧出連環策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三章 戰機出現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十九章 是勝是敗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二十三章 老將嚴顏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服老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三十一章 秣陵斷水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二十八章 忠貞見疑(下)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