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

孫哲、孫燦二人見了張讓的手,臉色鉅變。

張讓的手並非一點傷痕也沒有,按道理孫哲、孫燦應該高興纔對,可是他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沒錯,張讓的手確實有傷,但不是他們想象中的一條,而是有二十來條傷口,傷口左右交錯,密密麻麻,完全分辨不出原來的那個傷口。

“怎麼會這樣?”孫哲失聲道,他先前明明看着張讓手上有一條紅印,怎麼在短短的時間內多出這麼多的傷口?

疑問在孫哲、孫燦兩人的心底蔓延。

張讓裝做萬分委屈的樣子,道:“這是我剛剛爲陛下撿珍珠的時候弄傷的,哪有勒過的傷痕。”

原來,就在孫哲、孫燦兩人走去找宋典的時候,張讓就獻給了劉宏一個夜明珠。這個夜明珠茶杯般大小珍貴無比,露着一股誘人的氣息。

劉宏本來就是一個財迷,因爲孫哲的關係,讓他將喜歡錢財的慾望壓在了心底,但是見到寶貝,他還是忍不住要收藏起來。這個夜明珠讓劉宏的龍目瞪的老大,聽張讓說這個夜明珠是送給自己的,更是對張讓喜歡的不得了。

可是,就在張讓將夜明珠呈給劉宏的一剎那間,張讓鬆手了,夜明珠滾到了地上,向遠處滾去。

劉宏大驚。

張讓也奮步急追,也許是跑的太快,也許是刻意。他一腳踢在了夜明珠的下方。夜明珠一下被他踢飛了出去。

他不要命的對着夜明珠撲去,夜明珠搶到了,但是他這一撲足足在地上滑了一丈遠,手上全是傷口和血跡。

劉宏當時就被張讓的舉動給感動,還大大的獎賞了他。

劉宏這時想起來才知道張讓是在演戲,面上不由露出一絲不悅之色。但他還是點頭道:“卻有其事,張讓手上的傷確實是替朕撿夜明珠的時候刮傷的。”

張讓見劉宏爲他說情,不由暗自一笑,道:“太傅大人高高在上,張讓以後見到大人避諱就是了,可別再冤枉張讓對陛下的一片忠心。”

孫哲大怒,這番話明擺的說他以官欺人,冤枉好人。他似名聲爲生命,豈能如此被詆譭,大怒喝道:“張讓小兒,你……”

孫哲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劉宏制止道:“好了,恩師,捉賊人要緊,別在這裡爲了小事傷了和氣。”隨即,他怒瞪了張讓一眼,本來,他就因爲張讓騙了他而惱火,此刻又見他利用這件事情來打壓孫哲,心中的火氣,更加的旺盛,怒道:“張讓,你在說一句詆譭恩師的話語,朕立刻就將你千刀萬剮。”

張讓驚訝了看了劉宏一眼,惶恐的跪地請罪。請罪之餘,心中卻在納悶,爲什麼劉宏會對他發那麼大的脾氣。

孫哲見劉宏發火,又間接的下達了“逐客令”,無奈的嘆了口氣,拜別告退,孫燦也跟着退了下去。

劉宏冷冷的掃了張讓一看,道:“只此一次,下不爲例,若有再犯,定斬不饒。”

說完,就拂袖而去。他已經很對得起張讓了,若不是他喜歡張讓,離不開張讓,就憑着今天他所放的罪,就足以讓他滿門抄斬。

張讓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放的是什麼錯。

蹇碩道:“陛下不是傻瓜,他只是不願意動腦而已。他先前知道你去辦事,可在孫哲面前你又說出恭,當然會被陛下猜出真相。”

張讓臉色鉅變,滿臉的蒼白,惶恐的說道:“陛下怎麼知道的。”

蹇碩道:“你出去以後,陛下醒來過一次,問我你去哪了,我自然如實稟告了。”

“哎呀!”張讓猛的一拍大腿,道:“你怎麼這麼傻啊,怎麼可以實話實說呢,這不要了我的命了嗎?”

張讓幾乎都要喪失理智了,本來他的生活負擔就很重,要收斂錢財;要算計別人;還是提防被別人算計;要想辦法討好皇上;又要出主意掩飾自己的過失。現在又被孫燦父子盯住,就連皇帝劉宏也對他發了火。一個個的危險,都出現在他的身旁,一不小心就會一無所有,極度煩躁下,竟然那蹇碩當起了出氣筒,將過錯壓到他的身上。

蹇碩抓着張讓的前胸,向上一提,冷冷的低聲說道:“你竟然怪起我來了,不是你自己說你有事情需要去辦,我如實回答有什麼錯?還有,你去辦什麼事情了,宋典雖然有些自傲,但好說歹說也是我們‘十常侍’的一員,你有必要對他下毒手嗎?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一切都是你乾的,皇宮殺人,嫁禍宋典,欺瞞皇上,你在宮外到底幹了些什麼?會逼的你連續放下如此大罪?”

張讓被蹇碩說的冷靜了下來,掙開了蹇碩的手,淡淡的說道:“我做了些什麼,你還是不知道的好。至於宋典確實是我殺的,他要是不死,死得恐怕就是我。外頭的事情,我會處理妥當的,不會禍急上身。孫哲父子找不到證據的,還有讓其他常侍最近小心些,別出任何差錯。”

說着,就想道:“皇宮裡的線索以斷,對方唯一的線索就是鮑鴻。不過鮑鴻知道的不多,不礙事,看來我得去找他談談了……孫哲、孫燦你們差點壞我大事,我不會輕易放過你們的,總有一天,我要讓你們死無全屍。(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

****************

太傅府書房。

孫哲、孫燦、劉華、郭嘉四個人聚集在了一起,共同想着辦法。四人都是忠義、正直的人物,對嬰兒骸骨這件事情都是義憤填膺,一致打算非將真兇擒住不可。

孫燦將今天在朝廷上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道:“很明顯,張讓就是殺死宋典的兇手,可是我有個疑問,同是‘十常侍’張讓爲什麼要殺他,而且還搞出這麼多是事情出來?”

郭嘉道:“嘉也有很多疑問未解,想不明白,許多事情都不符合常理,讓人無法琢磨。但是隻要揭開一點,相信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十六章 豐收之喜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十一章 龐統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第六章 再見孔明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七章 徐州陳登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九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三十四章 蒙汗藥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六章 張飛遇險第三十章 謀算張讓第四十二章 分析袁曹之戰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三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六十三章 仇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十五章 府內定計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十八章 戰前決策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六十四章 另類人才第五章 端倪出現序章 第二章 遇賊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十二章 賜劍赤宵第九十六章 退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三章 孫子羽二打宛城第十七章 再起征程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第十四章 揮軍南下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七章 廣平沮授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六十九章 陷陣揚威(完)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
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十六章 豐收之喜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十一章 龐統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二十二章 武陵夷族第六章 再見孔明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十二章 絕世寶劍第七章 徐州陳登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九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十四章 伏兵六路破張繡第三十四章 蒙汗藥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六章 張飛遇險第三十章 謀算張讓第四十二章 分析袁曹之戰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三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六十三章 仇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十五章 府內定計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十八章 戰前決策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六十四章 另類人才第五章 端倪出現序章 第二章 遇賊第三十五章 大戰之後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十二章 賜劍赤宵第九十六章 退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三章 孫子羽二打宛城第十七章 再起征程第九章 混亂的京師第十四章 揮軍南下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十七章 威懾蠻夷第七章 廣平沮授第二十章 戰前的陰謀第六十九章 陷陣揚威(完)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