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

南方這一組的幾路諸侯人馬互相介紹認識已畢,曹操隨即安排衆人落座,然後便開始陳述軍情。

曹操言明探馬已經得到了消息,董卓派遣兩支兵馬前來,一路是西涼軍大都督華雄領步騎五萬,兵出滎陽借道嵩山,直奔陽人城殺來,而另有一路兵馬,乃是由董卓帳下的大將徐榮引領兩萬軍馬,繞道走長社,去取潁川的首府陽翟,斷衆人歸路。

孔伷聽了之後,面色發白、說話都有些打哆嗦:“想不到董卓如此重視我們這一路偏師,居然派了兩路兵馬前來,還都有數萬之衆……連大都督華雄都親自來了,看樣子此仗可不好打。”

孫堅哼了一聲,面露不屑之色,道:“你若是害怕,儘管回去便是,何必在此出此亂言影響我軍士氣!”

孔伷的臉頓時氣紅了。

想要出言反駁孫堅幾句,但話到嘴邊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敢說,只是在口中嘟嘟囔囔的。

陶商看的不由得大搖其頭……這也太孬了。

曹操則是笑着當起了和事佬:“大家都是盟友,何必爲了三兩句的戲言較真?對方既然是派了兩路兵馬來,我等不妨也分兵兩路,衆人之中,以文臺麾下軍馬最強!曹某想請文臺領軍去戰華雄,我等幾路兵少,則是共同去戰徐榮,不知文臺意下如何?”

華雄乃是董卓帳下的大都督,在呂布率領幷州軍投誠之前,算是董卓麾下的頭號猛將,孫堅早有意會他一會!

孫堅剛要答應,卻見陶商突然站了出來,道:“殺雞焉用宰牛刀,孫府君乃是聯軍中的臺柱子!豈能輕易露出實力?日後對付董卓的主力軍,還需孫府君出大力氣呢……孟德兄,我看還是由孫府君去戰徐榮,咱們幾路去戰華雄吧!”

曹操聞言心下一驚,沒弄明白陶商這是什麼套路,居然主動挑硬骨頭啃!

孫堅則是面露不屑之色。

他當初剛見陶商時雖然誇讚了他幾句懂事,但也不過是逢場戲言,心中本沒太把陶商這黃口孺子放在眼裡,當日被算計失了糧草軍械,到現在他也以爲是孔伷的主意。

此刻見陶商大言不慚要去戰華雄,心中不由暗道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小子是想立功揚名想瘋了?

衆人之中,唯有曹操私底下多少知曉陶商不是個等閒之輩,但此刻卻也沒弄清他的意圖。

曹操猶豫地看向陶商,卻見陶商也直望向自己……這小子的眼睛一直衝着自己眨,眸中有一股深沉的意味。

幾乎是一瞬間,曹操便迅速作出了決斷,絲毫不拖泥帶水……他決定相信陶商一回。

“也好,既然如此,便由我等在陽人城攔住華雄,文臺領兵去破徐榮,待破了徐榮之後,再回頭援助我等。”

孔伷一聽,頓時嚇得滿頭大汗,心中問候陶商和曹操的先人十八世往上。

孔伷暗道陶商多嘴多舌,曹操愚蠢透頂!華雄乃是董卓軍上將軍,兵馬比徐榮多,名氣比徐榮大!與孫堅這隻江東猛虎正是棋逢對手,讓他倆拼個你死我活豈不甚好?而那徐榮聲名不顯乃是無名之輩,按道理豈不比華雄好對付的多?

帳中除了孫堅,剩下這幾路人馬加起來還不夠華雄塞牙縫的,這仗怎麼打?

“那個……曹將軍,咱們好歹有四路人馬,若是隻讓孫將軍一路去戰徐榮,未免有些……有些不太公道吧?”孔伷試探性的出言問道。

曹操皺了皺眉:“孔刺史此言何意?”

“孔某麾下雖然兵少,但恐孫將軍有失……不如我也隨孫將軍前去,協助孫將軍一同擊潰徐榮,也免得孫將軍獨臂難支……”

曹操聞言,心下不由冷笑。

南邊這幾路諸侯中,孫堅麾下有江東善戰之軍三萬,曹操有五千人馬,孔伷有一萬人馬,陶商有徐州軍加上收編的新軍共計一萬人馬,劉備有公孫瓚借給他的五千偏師……兩兩拆分,孫堅獨自一軍正好公平。

可孔伷這老小子貪生怕死,竟恬不知恥地想尋求孫堅的庇護,主動要求去跟孫堅一路!如此一來豈不是一下子就打破了兩路兵馬的人數均衡?

曹操雖想罵他兩句……但在衆多人的面前終歸是保持住了涵養,硬生生的壓下火氣。

“孔刺史既然主動請纓,曹某豈有不從之理……不知還有哪路人馬想去孫文臺那一路,儘管提出來,曹某無有不從。”

這話一說出來,孔伷的臉頓時又紅了。

身爲一路諸侯,被曹操這麼擠兌,面子也算是丟到姥姥家去了。

孫堅斜眼看着孔伷,表情極爲輕蔑。

劉備微微一笑:“孫將軍勇烈,足當大任,備就不去給孫將軍找麻煩了。”

曹操轉向陶商,卻見他也搖了搖頭。

“好。”曹操站起身來,道:“既然如此,便勞煩孫將軍和孔刺史回營,整點兵馬,去阻擊徐榮,曹某和陶公子、劉縣令三路兵馬在此阻擊華雄便是。”

孫堅拱手拜辭而去,理都不理孔伷一下。

孔伷自知理虧,在帳內繼續待着也不好意思,說了幾句話後便匆匆忙忙的走了,只剩下曹、劉、陶等幾個人在帳內。

曹操看着孫堅和孔伷離去的背影,長嘆口氣,說道:“十餘路諸侯,若是同心協力,拋卻私心,任董卓老賊再是狡猾難纏,焉有不勝之理?只可惜……唉!”

曹操話語沉重,令人頗爲動容。

陶商雖然年輕,但前世好歹也算是在體/制內混的,對於人情世故頗有見地,一個人說話是不是真心,他還是能聽的出來的。

現在的曹操,確實是一心爲了國家的。

那邊廂,劉備則言道:“天下之人,利趨利往,實乃是人之常情,這也可以理解……不過,備雖不才,然身爲漢室後裔,卻是矢志報國,以剷除奸佞爲己任!曹公若是不棄,備原爲前驅,鞍前馬後,誓滅國賊!”

劉備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陶商又焉能裝傻,笑道:“陶商雖然年輕,卻也知曉忠義二字怎麼寫,原與二位共同進退。”

劉備聞言,讚賞地點了點頭:“久聞徐州陶恭祖之名,今日一見陶公子,真不愧是大家名門之後……真君子之風也!”

君子之風……這四個字一說出來,不知爲何陶商臉上就有點臊得慌。

這個評價,自己現在好像有點承擔不起了……要不要跟劉備否認一下?

“小子自幼便謹學儒術,將禮樂仁義視爲人生準則,恪守君子之道。今得玄德公‘君子’一讚,小子甚感欣慰。”

算了吧,還是別否認了,倒不是自己貪圖這個虛名,只是不承認多掃劉備的面子。

突聽曹操言道:“陶兄弟,非是曹某說你,適才曹某安排孫堅去戰華雄,我等去阻攔徐榮……實乃是因爲孫堅實力頗強,卻有實力與華雄一搏,絕非是曹某推諉責任,你卻爲何大包大攬的示意曹某要更換對手?”

陶商暗道你只是看到了表面……若是在後世,你們知曉了徐榮的戰績,就不會這麼小瞧這個人了……

華雄雖然是董卓的都督,但在後世時,卻還是死在了孫堅的手上……可是史書上記載的徐榮,面對衆諸侯卻無敗績,身爲斷後軍先打敗了曹操和張邈,後又正面擊敗了孫堅,其後又生擒了李旻,都是數月之間連續發生的事,戰績極爲驚人。

別人暫缺不論,但徐榮能夠打敗孫堅與曹操,這卻是非常了不得的!

雖然現在的曹操還不是後來南征北戰多年的魏武帝,但孫堅卻是令天下側目的江東猛虎……徐榮是遼東人,不屬於董卓的涼州直系心腹,而且一直都擔任中郎將這樣的虛職,想來不會統領太多的兵馬,但卻依舊能有此戰績,其才能絕對不是華雄可以比的……

若真要把他跟華雄比較的話,陶商認爲徐榮纔是一塊真正的硬骨頭。

陶商對人對事,一向不以主觀論調,他有後世的思維原則……一切事實皆以數據說話。

根據後世大盤,徐榮的數據比華雄高。

但這話陶商沒法跟曹操和劉備說。

他思慮了了半晌,籌措各種理由,但發現卻都不能用來騙倒曹操和劉備……換了別人,陶商或許能對付過去,但眼前的這兩個,乃是赫赫有名的‘唯使君與操爾!’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這倆人,還是別糊弄了。

思來想去,並無好的理由搪塞二人,陶商也只好實話實話。

“不瞞孟德兄,華雄雖是董卓帳下悍將,但終歸是剛勇之人,是猛將不是良將,還好答對……那徐榮卻是善於用兵的將才,絕非等閒可敵,咱們萬萬不可輕視。”

曹操和劉備詫然的交換了一個眼神,劉備身後,關羽張飛則是面露不屑之色。

劉備好奇地道:“陶公子,徐榮只是董卓帳下的一位中郎將……聲名不甚顯著,你又如何得知他是將才?”

“這個……”陶商猶豫了半晌,方纔低聲道:“我說我先天異稟,能掐會算,玄德公信嗎?”

劉備笑的還是那麼溫暖:“我信。”

陶商的微笑有些僵硬了……這人也太虛了點吧。

“玄德公……真誠實。”

劉備誠懇地回道:“陶公子……真幽默。”

“好啦!”曹操在一旁聽得實在是受不了,道:”別互相捧了!曹某雞皮疙瘩掉一地!事情已經發生了,多說無益!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怎麼樣才能破了華雄?”

破了華雄……這詞讓他用的……

陶商臉色一紅,咳嗽着掩飾尷尬。

劉備轉過頭去,望着曹操道:“依曹將軍之見,應該如何禦敵?”

曹操琢磨了一下,說道:“斥候來報,華雄麾下有五萬之衆,若要禦敵,我等至少應當尋一城郭作以堅守……依曹某看,索性就將兵馬屯紮於陽人縣城,以城郭爲壁壘,靜觀其變,隨後再做定策。”

劉備點頭表示沒有異議,陶商則出言道:“將大部分軍馬都屯紮在陽人縣,這道理沒錯,但我們也應該留下一點後手,二位可各自選出一隻精銳,人數不用多,只需暗中屯紮在陽人城外的郊野埋伏,等候軍令……一則可以與城中軍成爲所謂的犄角之勢,二則也算是一支奇兵!”

曹操點頭讚歎:“陶兄弟這話頗合謀略之道,甚爲妥帖,就這麼辦!且讓我等看看那華雄有何本事。”

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
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