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

範縣大宅的正廳內,天子劉協正捧着一鼎新鮮的肉湯,滋溜滋溜喝的正香。

就算是處於長身體的時候,但大清早上的就吃肉,這孩子的生活習慣也着實是沒誰了。

吃的正香甜間,卻有內侍向劉協稟報,說是陶商前來求見。

對於這位眼下正得寵的紅人,劉協自然沒有不見的道理。

少時,便見陶商進了廳內。

一見劉協吃的油漬麻花的嘴,太平公子不由的皺了皺眉,心下多少有些嫌棄。

倒不是陶商自己有多幹淨,問題是這熊孩子的飲食習慣真的是不能提倡,早飯就喝肉湯,那晌午飯時你還不得起飛了?

多年的顛沛流離,已經把這孩子身上本就沒有多少的帝王之氣磨沒了,反倒是變成了一個純純的小吃貨。

早晚也是個小圓臉。

“臣陶商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協一聽萬歲這稱呼就樂的滿臉開花。

這話真是怎麼聽怎麼舒坦。

“愛卿平身!愛卿這麼早就來朝見,莫不是有什麼要事啓奏?”

陶商深深的看了劉協一眼,突然道:“臣在冀州的探子回報,說是袁紹在接到陛下的詔書之後,立刻起馬步三軍,迴轉黎陽,轉道直奔範縣而來。至於田楷和孔融等人,已是陳兵於我徐州境內多時,轉瞬之間,便會和臣父一同抵達,共同保駕,曹操不日亦會趕來,到時候龍虎風雲會,便是陛下大展手腳,重立朝綱之時了。”

劉協一聽衆諸侯全都來了,心中不由莫名的有些小激動。

這可是多少年來都沒過的奇景了!

自打上一次關東諸侯討伐董卓之後,他們就在沒有爲朕的安危集結過。

如此看來,朕這次遷居範縣,還真可謂是震驚天下之舉!

此番能得到衆諸侯的如此重視對待,還全都是眼前這位陶太平的功勞。

劉協剛想誇讚陶商幾句,卻聽陶商忽然問道:“陛下,臣在河北的探子還帶回一個消息,說是陛下在寫給袁紹的詔書之上,曾提及要敕封爲大將軍一事,不知可有此事否?”

劉協聞言頓時愣住了。

“愛卿的探子實在是太厲害了,連朕寫給袁紹的詔書上寫了什麼都能探聽的到……真人才也,回頭也送給朕兩個使喚使喚。”

陶商聽劉協如此說,便知道馬遜所言確實是八九不離十了。

“陛下,大將軍之位事關重大,臣年紀輕資歷淺,又無尺寸之功於朝廷,貿貿然的冊封我擔任此要職,恐不服於天下。”

劉協聞言頓時一愣。

他原本以爲這件事對他陶商來說是一件驚喜,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陶商對此事居然是一拒到底。

前一段時間在濮陽,賈詡深夜前往見劉協,曾對他說近期之內,陶商很有可能會乘隙奉迎他離開濮陽。

而屆時陶商若是將天子接往彭城,那則代表了陶商乃是和董卓,李傕等人一樣的奸詐之輩,絕不可信任!

但陶商畢竟有太平公子的君子之名,他若是願意讓劉協獨自立政,併爲劉協的今後設想,相助他鉗制各路諸侯,則代表此子乃是當世少有的忠臣志士,那請劉協一定要想辦法籠絡住他。

劉協當時就問賈詡,當如何籠絡住陶商?但賈詡這老狐狸卻沒有直說,而是給了劉協一個錦囊,讓他需要的時候再打開便是。

這並不是賈詡在劉協的面前故意裝高深,而是一種迂迴的心理戰術,讓年僅十三歲的劉協在一種恍惚神秘的錯覺下,感受到這個錦囊中是可以挽救漢室的妙計,從而對其深信不疑。

到了範縣之後,劉協打開了錦囊,賈詡果然在其中對天子言明,忠臣志士就一定要以高位置之,如此才能驅使他心甘情願的爲天家所用。

另外賈詡還間接的點明瞭劉協,告訴他陶商本人乃是太原王氏之婿,皇甫嵩之徒,而其弟陶應也是王允的名譽弟子。

王允和皇甫嵩的忠貞,在劉協心中是有印象的,

再加上賈詡的故作神秘,弄的這孩子對此陶商的人格深信不疑。

在這樣的深信下,劉協按照賈詡爲他設計的路,準備敕封陶商爲大將軍。

不過老狐狸終於還是有一點漏算之處。

他的諫言,是想讓劉協能夠在衆諸侯抵達範縣的時候,再冊封陶商爲大將軍,以便讓此事沒有迴旋的餘地。

問題是劉協畢竟只有十三歲,十三歲的少年比起將近五十歲的賈詡,最缺的就是沉穩。

通俗點來講,就是狗肚子裡裝不了二兩香油。

劉協憋不住,提前把事給露出來了。

面對陶商的詢問,劉協紅着臉低頭不說話。

但陶商不用他回答,僅是通過表情也大概把個中之事猜的八九不離十。

太平公子露出了一副無奈的表情,道:“陛下,臣不知道此事是不是陛下的主意,但陛下敕封臣爲大將軍,此事幸運的是臣,但以後受苦的人,卻是陛下您自己啊。”

劉協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朕給自己冊封一個大將軍出來,怎麼還會受苦呢?這不是喜事麼?

“愛卿這話是什麼意思,朕不甚明白。”

陶商耐心爲劉協解釋道:“陛下,您若要立主於範縣獨自治政,眼下最需要的是什麼,您可知道嗎?”

劉協聞言皺了皺眉,道:“是兵?”

陶商使勁的搖了搖頭,道:“不是啊!陛下又不需要上陣殺敵,要兵幹什麼!陛下你現在最缺的是錢!”

劉協聞言又愣住了。

朕缺錢嗎?朕怎麼不覺得?

陶商掰着手指頭對劉協一樣一樣的數道:“臣給陛下算算一年內的賬本,陛下若是要在範縣獨立,日後必然得組建新朝,這臣工的俸祿和糧食,誰付賬?陛下平日裡的吃穿用度,誰付賬?陛下現在沒有宮殿居住,若是要修葺一座行宮用以居住和議事,這諾大的工程於人夫使用,誰付賬?”

劉協聽到這頓時傻了。

十三歲的孩子對錢沒啥概念,特別是他原先一直也沒親政過。

沒有了董卓,李傕,曹操這些人的供養,他好像還真就是如陶商所說,一窮二白,啥都沒有。

“可是……朕封愛卿你爲大將軍,這跟錢又有什麼關係?”

陶商長嘆口氣,道:“陛下把最大的官位敕封給了臣,諸侯們又如何能夠心甘情願的爲陛下拿錢組建新朝廷、修葺新宮殿?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鑑,陛下就是不給臣封官,臣也願意爲陛下分憂,可是其他的諸侯,卻不一定了!”

劉協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陶商痛心疾首的繼續道:“陛下啊,這麼多年了,對於這些諸侯,難道陛下還沒看明白嗎?在他們的眼中,爵位與利益,重於一切啊!有幾個是肯像是臣一樣,心甘情願的爲陛下拿錢辦事的?可是臣的金陵城畢竟只是小小的一郡之地,陛下有這麼多的大事要辦,臣的那點供奉,實在是杯水車薪啊!臣雖然姓陶,可這麼多錢,卻是掏不出來的。”

劉協吸了吸鼻子,語氣多少有些感動。

“愛卿啊,你真是……難得的君子啊!你爲朕考慮的這麼周到,朕以擁有你這樣的忠臣爲幸!”

陶商長作一揖,道:“陛下,這大將軍的位置,臣不能坐!陛下還是收回成命,把大將軍之位回頭賣給袁紹就是了,姓袁的是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還佔據了號稱爲天下糧倉的冀州首府,姓袁的老有錢了,讓他花錢買這個大將軍,爲陛下修建宮室,如此方爲上策也。”

劉協一聽到這,眼睛頓時有些發直。

“賣……賣官?”

陶商重重的點了點頭,道:“對啊!非常之期,需要行非常之事!當年孝靈皇帝爲了充實內府,英明果決,在西園頒佈了賣官的政策,解除了一時之急,手段可謂高明之至,今陛下欲行大事,何不仿效先帝賣官之法,如此既能讓諸侯們心甘情願的掏錢,也能充實陛下的庫府,先帝遺留下來的高招,陛下何樂而不爲呢?”

劉協仔細的沉思了一會,終於緩緩點頭道:“愛卿說的有道理,只是此事……朕卻不方便出頭去做,畢竟是把官賣給諸侯,朕有點拉不下這個臉……”

陶商急忙道:“此等拋頭露面的行商之事,當然不能讓陛下親自去做……需得派遣一個誠實守信,對陛下忠心耿耿,對衆諸侯還較爲熟悉,更不會做假賬糊弄陛下的忠臣,方纔可行……問題這個人該選誰呢?”

說到這,陶商摸着下巴開始苦苦沉思。

劉協聽完了之後,恍然的點了點頭,也仔細的思慮了一會。

少時,卻見劉協的目光落在了陶商的身上。

“陛下,您看我幹什麼?”

劉協長嘆口氣,道:“愛卿啊,你剛纔說的那些,朕思來想去,也唯有你這個大漢第一賢臣,方能代替朕行事,交給別人辦,朕不放心啊。”

陶商聞言,臉色頓時一白。

“陛下,不可啊,臣乃是外藩之臣,若行此事,豈不會讓他人指臣脊樑?況且陛下賣官的錢都是要建新朝之用,讓外人代陛下行事,萬一有人中飽私囊,豈不誆了天下?萬萬不可!”

聽了陶商的話,劉協心中極爲感動。

“愛卿啊,就衝你這麼陳懇的跟朕說話,朕就相信,你絕不會是一個會昧着良心會眯朕錢財的人!這件大事,非你莫屬,愛卿就不要推辭了!”

“陛下,此事責任重大,臣真心不能接受啊……”

“愛卿啊,你若是都不肯不爲朕分憂,朕又該去找誰呢?難道你還打算讓朕求你不成嗎?”

看着劉協那張誠懇的臉,陶商終究是無奈的長嘆口氣。

“臣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賣官的錢,保證不少一分一毫!”

“愛卿真是朕最賢良的臣子,朕信得過你!”

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
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劫天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章 賊寇火併(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四百五十二章 宗族五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救侄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四百三十三章 神將劉闢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