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大漢時報

很早以前,劉和就在琢磨着開辦報紙,但因爲受到時機和成本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一直沒有動手。這次大災荒降臨,雖然對大漢的經濟和民生造成了很大傷害,但因爲人口流動劇烈,人心惶惶不安,正好可以把報紙這種控制輿情、引導民心的大殺器祭出來。

徐邈按照劉和的指導,從薊城工坊內抽調一批手藝精湛的木匠、雕工和染匠,又從幽燕書館和燕京大學內鼓動了一羣接受過新學教育的士子作爲報館的編輯和寫手,然後在鄴城拉開架子,堂而皇之地掛起一塊《大漢時報》的牌子,不久之後第一份樣報便出現在了劉和的案頭。

劉和拿着樣報認真瀏覽一遍,發現徐邈基本領會了自己的意圖,但還是有一些偏差走樣的地方,於是對徐邈說道:“景山,這份樣報基本上是按照我的意思去辦了,不過還是有一些不足,需要抓緊時間調整。”

徐邈追隨劉和多年,深受劉和的影響和感召,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酗酒賣醉、放縱不羈的青年,他向來是以劉和的意志爲意志,所以對劉和稍顯不滿意的態度並不覺得如何忐忑和惶恐,而是謙虛地說道:“還請公子明示。”

劉和仔細回憶前世各種報紙的創辦模式和思路,然後結合自己的理解體會,對徐邈說道:“我們創辦大漢時報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掌握和引導輿情,對於開啓民智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利用報紙的迅速及時傳播,把我提出來的簡化字和標點符號也灌輸給民衆呢?另外,這份報紙在保證足夠的真實性和嚴肅性的同時,是否也能儘量生動貼近一些,不要弄得只有那些飽讀詩書的士人才能看懂,也要考慮到絕大多數普通民衆的接受能力?”

徐邈順着劉和的思路往下考慮,沉吟片刻之後說道:“公子想要藉助報紙傳播簡化字和標點的做法屬下理解。只是普通百姓當中能夠識字的人本來就很少,如果雕刻母版時採用了簡體字,只怕到時候能夠看懂的人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這樣豈不是會影響了報紙的主要作用?”

“你這個說法也沒錯。不過標點符號的使用其實並不影響閱讀,就算是從未見過的人,也能很快從符號前後的語句推測出某個位置處的標點是什麼用途來,所以在報紙上使用標點符號問題不大。現在看來,還是簡體字的推廣有些麻煩。”

一直不曾開口的田疇建議說道:“公子,在報紙上面推廣簡體字是否可以分步驟來實施。比如一開始的時候,先在一些詞組和容易理解的語句之中摻雜一些簡體字,就算讀報的人此前沒有見過這樣的字,卻能通過前後聯想推測出這個字的意思,等過一段時間報紙的發行量上來之後。讀報的人漸漸認識和適應了一些簡體字,再逐漸化繁爲簡,這樣就可以順利推行開來。”

已經完全習慣了簡體字和標點符號的郭嘉,此時也忍不住插話進來:“以我之見,不僅要推廣標點符號和簡體字。最好連字體版式也從豎排改爲橫排,反正報紙是新生事物,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的手中,讀報的人通過報紙接受一樣新變化也是接受,接受兩樣、三樣變化也是接受,從心情感受上而言,無非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反正我們怎麼弄,讀報的人就得隨我們的心意去讀,除非天下還有別的勢力可以出錢另辦一份報紙!”

此時的紙張造價十分昂貴,如果不是家境相當富裕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加之劉和又把自己麾下造紙工匠經過多年研究革新出來的造紙術當做核心機密。連帶油墨的研製,分拆雕版刻印技術等也屬於密不外傳,所以除了他有實力較大數量地印製報紙,別的勢力根本就是望不可及。

劉和覺得郭嘉的主張和田疇的建議都有可取之處,於是全部採納。然後他又詢問大家說道:“我還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隨着報紙的推行,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筆吏爲報紙提供文稿和消息,是不是趁此機會開辦一個新的行會?”

“公子的意思,是把這些爲報紙提供文稿和消息的人組織起來,加入一個行會裡面?”

“嗯,便是如此,不僅要給這個行會制定行業規矩,還要提供場地和資金支持,扶持他們發展壯大。我看這樣吧,這些爲報紙提供文稿和消息的文筆書吏,今後就叫做記者,而這個由衆多記者參加的行會,就叫做新聞協會,你們覺得如何?”

幾人見劉和已經定了調,心裡雖然對“記者”和“新聞協會”這兩個生造的詞句有些不以爲然,卻也沒有反對。這些年衆人跟隨在劉和身邊,已經習慣了劉和時不時從口中冒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詞組語句,而且有些劉和“生造”出來的詞句初始聽着覺得怪異,但習慣之後就會發覺表述的十分準確貼切,如果換成別的詞語和句子,根本無法生動傳神地表達原本的意思。

比如,劉和在總結軍事方面的詞句時,便提出了“戰略”、“戰法”、“戰術”和“戰爭”、“戰役”、“戰鬥”等詞組,雖然每個詞組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有着明確的指向性,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覺得不夠完整和準確。

這次商議過後不久,《大漢時報》首刊終於面世,共計刊印了五千五百份。爲了確保各地軍民儘早看到這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報紙,劉和動用了軍驛傳遞報紙,光是從鄴城奔赴各地的快馬就派出了上百匹之多。

最先收到報紙的是駐守壺關的部隊,因爲劉和在軍隊中大力推行識字運動,所以振威營中層以上將領基本上都能順利閱讀這份報紙。

太史慈看完報紙之後,立即對麾下部隊下令,要求在隊一級單位中必須指定一至兩人作爲讀報員,每次新的報紙送達之後,便由讀報員負責將報紙上的內容給全隊官兵進行宣讀講解。因爲軍中的識字運動是自上而下,所以到了隊這一級單位時,往往都是隊率和什長這樣的頭目識字。因此讀報員實際上還是由底層軍官或者士兵頭目擔任。

太史慈雖然不插手政事,但看他下達的這道命令,分明是認識到了報紙對於統一全軍官兵思想認識的重要性。

駐守壺關和天井關的振威營官兵,很快按照主將太史慈的命令閱讀過了《大漢時報》首刊中登載的內容。一些困擾官兵的思想疙瘩也得到了答案。

“鮑二蛋,現在明白我們爲什麼要拿出這麼多的糧食來救濟幷州饑民了吧?驃騎大將軍都親自在報紙上寫文章了,他說今日多救濟一個災民,我大漢明日便多一份復興的希望!”

“李疤瘌,少跟老子掉書袋!咱們同一日提的什長,一起進的識字班,你認的字還沒有老子多呢!什麼叫‘我大漢’?那是驃騎將軍的稱呼,到你這的時候該說‘咱們大漢’,思想教育課白上了!”

正當振威營某個小隊內兩名什長圍繞報紙扯淡時,他們的頂頭上司。也就是隊率跑過來大聲呵斥道:“鮑二蛋、李疤瘌,現在有一份光榮的任務要交給你倆!你們不是在比誰識字多麼,從明日開始,輪流拿着報紙前往難民營內讀報,每人半天。不得有誤!”

軍令如山,兩個倒黴蛋不敢違抗,趕緊接過隊率手中的報紙,出了關門,快步向不遠處的難民營內走去。

薊城州牧府中,劉惠拿着兩尺見方的報紙,越看越是歡喜。

“好。好哇!公子終於把報紙推出來了,這個時機把握的真是爐火純青,恰到好處!”

“州牧大人,這報紙的印量有限,只能送到鄉里,無法到村。屬下以爲可以給各郡縣下達政令,命其進行原文謄抄,然後送到各村落中去,這樣幽州境內每一個村子都能明白驃騎將軍的想法和用意。”

“嗯,你這主意甚好。不僅要把報紙傳達到各地鄉村,而且還要在各村專門修建張貼報紙的宣傳欄,指定會識字的村民作爲讀報員,保證上至花甲老人,下到垂髫兒童,都能明白報紙上寫了些什麼!”

劉惠不愧是劉和一手提拔使用上來的內政官員,雖然劉和如今不在幽州,但他時刻不忘鞏固和加深劉和在幽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河內申息軍駐地,趙雲收到鄴城傳遞過來的報紙,他以幾乎恆定的速度仔細看完正反兩面所有文字,然後若有所思地對幾位副將說道:“你們幾個從明日起,分赴各處關隘巡查饑民安置情況,務必保證在我們控制的地域內不出現一具餓殍!”

“將軍,敢問對河東呂布的軍事行動如何安排?”

“現在一切都要爲救濟災民讓路,針對河東呂布的軍事行動全部暫停,等這次大災荒結束之後,重新啓動!”

洛陽作爲帝國的都城,從來就是消息形成和散播的中心,劉和爲了迅速提升《大漢時報》的影響力,特意派人將首刊送來了一千份,差不多是每家有身份地位的官員家中都被免費遞了一份。

這些傳統守舊的官員看到橫排版中間還摻雜了許多簡體字的報紙時,很多人氣急敗壞,更有一些御史如喪考妣,紛紛指責劉和這是要敗壞儒家正統,還有人說劉和這樣的行爲是在收買天下人心,接下來就會是篡逆。

洛陽城內一時間衆說紛紜,但因爲劉虞實際把持着朝政,而李嚴又控制着洛陽的守衛和治安,所以儘管嘴炮達人們很多,卻是拿遠在鄴城的劉和毫無辦法,只能是一羣蒼蠅嗡嗡叫。到了最後,他們還得悄悄躲在家中反覆從報紙上刊載的文章之中尋找劉和意圖謀逆的把柄,而結果自然是毫無所獲,白白折騰一番。

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262章 藍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71章 後花園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52章 交換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章 超級驚喜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157章 後怕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03章 大棋局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59章 喜當爹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93章 天正道第98章 重任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320章 封城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22章 軍閥之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18章 魚目混珠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77章 謀定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45章 振勇營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99章 香餑餑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77章 春將近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123章 大掃除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71章 歸順第410章 濟水之會
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262章 藍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71章 後花園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52章 交換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章 超級驚喜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157章 後怕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03章 大棋局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59章 喜當爹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493章 天正道第98章 重任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320章 封城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22章 軍閥之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18章 魚目混珠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77章 謀定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45章 振勇營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99章 香餑餑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77章 春將近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123章 大掃除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71章 歸順第410章 濟水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