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冀州急變

當公孫瓚在幽州與劉虞打得不可開交之時,身處冀州的韓馥也迎來了一段非常難過的日子。

韓馥的壞日子,是袁紹給他帶來的。

當初袁紹派許攸前往南皮忽悠公孫瓚,暗示袁紹在公孫瓚攻打劉虞期間不會背後下刀子,卻沒有承諾不會趁這個機會對韓馥下手,所以袁紹出兵再度攻打韓馥時,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雖然恃強凌弱耍**的一方是袁紹,但他在派兵北上之前,還是打出了一個十分響亮的旗號,以此來堵住天下悠悠衆口。

袁紹聲稱黑山張燕率衆十萬盤踞在太行山中爲禍日久,而冀州牧韓馥卻是坐視不理,任憑黃巾餘黨四處肆虐。爲了替冀州百姓剪除禍端,袁紹便順應民意,在鄴城興義師,討張燕。

這個理由冠冕堂皇到讓人無法反駁,但最終倒黴的必然還是韓馥。張燕率領黃巾餘黨藏進太行山中跟政府“打游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袁紹早不動手,晚不動手,偏偏卡在公孫瓚北上之後不久動手,顯然是把張燕當成了吸引仇恨的假目標。

袁紹出兵之前,派人悄悄前往信都一趟,與劉備取得聯繫,給劉備許下很多好處,要求劉備糾集安平境內的兵力,在薄落亭以東的堂陽和扶柳之間造出一些聲勢,吸引駐守薄落亭的張郃注意。

劉大耳是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他一直試圖擺脫公孫瓚的控制,如今得知袁紹意圖拉攏自己,當然是心花怒放,暗中答應了袁紹的要求。

正在此時,已經進駐雍奴的公孫瓚派人送信給劉備,要他將關羽和張飛派往北方助戰。劉備將計就計,聚攏五千兵馬,打着增援公孫瓚的旗號一路開進到堂陽一帶,然後讓關羽和張飛率領五百騎兵北行,而他本人則和田豫等將領留駐於堂陽,與張郃形成了事實上的對峙局面。

袁紹佈置妥當,糾集五萬大軍兵分兩路向北挺進,其中一路兩萬人馬由麴義擔任主將,許攸和郭圖擔任軍師,焦觸、張凱、張南、趙睿和馬延等部將隨行,繞大陸澤東部而行,目標直指鉅鹿治所癭陶城。

另外一路三萬人馬由袁紹親自率領,田豐和辛評擔任軍師,文丑、高覽爲左右先鋒,部將張旭、郭援、蔣奇、蘇由、張顗等隨行,大軍進入趙郡之後緊貼太行山東麓逶迤而行,目標直指冀州治所高邑城。

除了這五萬兵馬,袁紹還讓心腹淳于瓊和逢紀等將領率領一萬兵馬留守鄴城,確保在他率軍北伐期間後方穩固。

韓馥獲悉袁紹盡起大軍向北而來,急忙找來沮授和審配等人商議對策。

沮授一針見血地說道:“袁公路這次打着清剿黑山張燕的旗號起兵,無非是想趁着公孫瓚離開冀州期間對我們用兵,逼迫我們讓出僅剩的中山、常山和鉅鹿之地。”

韓馥有些慌亂地說:“就算知道袁紹的意圖,可我們如今能用之兵不過兩萬,其中一萬還駐守於薄落亭,僅憑一萬兵馬,如何守得住高邑?”

審配建議說:“唯今之計,一是速速派人向幽州求援,二是命令張郃棄守薄落亭,進駐癭陶。不管袁紹如何分兵,他最後一定是要來高邑的,我們只能將兩萬兵馬儘量集中起來使用。”

從事趙浮反對審配的意見,他說:“幽州劉伯安如今自顧不暇,哪裡還有能力再管冀州之事,以吾愚見,不如派人潛往黑山與張燕取得聯繫,向他許下好處,讓他幫助我們攻擊袁紹的側翼。”

沮授斥責趙浮說:“袁紹起兵的藉口便是要清剿黑山賊衆,我們此時若與張燕沆瀣一氣,不僅坐實了袁紹的理由,而且還會讓天下人指責聲討!”

從事程奐打圓場說:“我覺得不管幽州方面會不會派兵支援我們,都該派人前去告知一聲,否則日後劉虞必然責怪。至於聯絡黑山張燕牽制袁紹之事,其實未必要我們親自出面,只要我們將袁紹北進的道路堵死,張燕一定會趁機前去騷擾袁紹的。”

經過一番緊急商議,韓馥最終決定派審配前往薊城向劉虞求援,在審配出發之前,還派出快馬先行一步,向劉虞報告冀州的急變。韓馥又派出趙浮和李歷前往薄落亭協助張郃退守癭陶,又任命耿武爲統兵都尉,領五千兵馬進駐高邑以西十里外的衛城千秋亭,任命閔純爲統兵都尉,統領剩餘的五千士卒防守高邑。

韓馥這邊一番佈置剛剛忙完不久,袁紹兩路大軍便氣勢洶洶地分別逼近了癭陶和高邑。直到現在,黑山軍連影子都沒有見到一個,更別提他們的頭領張燕更是藏得無影無蹤。

袁紹將三萬大軍駐紮在房子縣內,然後委派辛評作爲使者,前往高邑一趟,再次勸說韓馥讓出高邑,率部歸附。

韓馥聽說袁紹派辛評前來,命人放他入城。

辛評見到韓馥之後,說道:“袁公仁厚,不願見到高邑軍民流血慘死,是以讓我來勸說於你。”

沮授厲聲斥責辛評:“辛仲治,你是背主之人,有何面目前來高邑!”

韓馥出語制止了沮授的責難,對辛評說:“難道袁公忘記去年四方在信都會盟時定下的協議了麼?”

辛評狡辯說道:“袁公此來是爲了替冀州百姓剪除黃巾餘孽,韓州牧這兩年與那張燕相安無事,令人十分起疑,大家都在議論你是不是與那張燕暗中達成了什麼協議!”

韓馥被辛評氣得一陣語塞,閔純卻是大聲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辛仲治,任你巧舌如簧,也無法掩蓋袁本初吞併冀州的野心!你還是趕緊滾出高邑,告訴那袁紹,閔某人雖然不才,但卻誓與高邑共存亡!”

辛評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灰溜溜地離開高邑,返回房子縣向袁紹覆命。袁紹聽說韓馥依然心存幻想,頓時大怒,立即指揮大軍向東開進,三日之內攻陷了千秋亭,陣斬耿武頭顱,讓人送到高邑城下。

袁紹這邊雖然取得勝利,麴義那邊卻在癭陶城下受到了張郃的猛烈反擊。

張郃此人最擅長的就是依憑城池營寨進行佈防,他手中一萬兵馬又是與袁紹打過幾仗的老兵,所以在面對昔日的頂頭上司麴義時,毫無畏懼之心,將防守戰打的不急不躁,令麴義碰了一鼻子灰。

耿武的人頭被送到高邑城下時,閔純見了氣血攻心,十分痛惜和難過,竟然生出更加頑強的鬥志,他派士兵出城將耿武的頭顱取回,然後悄悄斂了,卻不向韓馥報告,以免怯弱的韓馥見了之後再次動搖。

袁紹等了兩日,見韓馥依然不投降,於是十分惱怒,便下令大軍圍攻高邑城。正在這時,一支衣衫襤褸的農民軍忽然出現在房子縣以西,趁着袁紹主力在千秋亭的時候,對袁紹放在房子縣內的糧庫發起了攻擊。

這支人數過萬的農民軍,便是張燕麾下黑山軍中的一支,由小帥孫輕和王當率領,這次專門前來搶劫袁紹的糧草。

袁紹得知房子縣遭襲,急忙派高覽率領一萬兵馬緊急回援,結果在半路上遭遇了張燕的伏擊,損失頗大。

張燕爲常山真定人,跟某位猛人是同鄉,本姓褚。黃巾亂起時,他聚積郡內一些窮苦人家的子弟拉起一支人數過萬的隊伍,然後與黃巾軍渠帥張牛角匯合。張牛角死後,衆人奉褚燕爲首領,而褚燕爲了表達自己對張牛角的懷念,從此改姓張。

張燕此人十分彪悍,身手敏捷過人,被部屬們稱爲“飛燕”。黃巾起義被朝廷殘酷鎮壓之後,逃散的黃巾殘部紛紛來投張燕,於是張燕手下的人數越來越多。因爲綿延千餘里的太行山脈分佈在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郡,而這些山中又有許多山谷溝壑相通,所以可以大量藏人,因此張燕便躲在太行山中收容各郡逃進山裡的百姓,自號爲黑山軍。

漢靈帝在位時,曾經動過派兵征討張燕的念頭,但最終因爲各地接連不斷的造反作亂而打消。張燕也擔心朝廷對自己動手,於是派人前往洛陽向皇帝乞降,劉宏爲了安撫張燕,於是拜他爲平難中郎將。

這次袁紹攻打韓馥本來沒張燕什麼事情,可他不該打着收拾黑山軍的旗號,這讓部衆已經超過三十萬的張燕十分惱火。張燕心想自己雖然是泥腿子出身,但好歹也是先帝親封的平難中郎將,你袁紹雖然是四世三公的後人,也不該拿老子當墊腳石不是?

如果張燕這次坐視袁紹打着討伐自己的旗號橫行冀州,那麼今後張燕再想從冀州招收部衆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張燕決定率軍出山,好好跟袁紹說道說道。

房子縣內,張燕突然橫插了這一槓子,逼得袁紹只好暫時將精力放在攻打張燕上,這讓高邑的防守壓力驟減。

從高邑前往薊縣不過七百多里路程,快馬連續疾行,五日之內便可抵達。

這天劉和正在州牧府西院內搗鼓一個名叫“沙盤”的玩意,在他身邊蹲着幾個能工巧匠,正按照大公子的意思用陶泥捏製山脈、丘陵、城池和河流的樣子。

護衛陶寬忽然疾步而來,在劉和耳邊小聲說了幾句。劉和聞言,面色微變,向工匠們仔細交待幾句,轉身離開了西院。

韓馥派來向劉虞報訊的信使趕至薊城門下時已經脫力,就像當初鮮于銀從高邑返回薊城求援的樣子,他和隨行的幾名護衛被守城的士兵擡進了角樓之中,只等大公子前來問話。

劉和見到韓馥的信使,看了韓馥寫給老爹的書信,於是知道袁紹果然趁着公孫瓚北上幽州的時候對韓馥下手了。

劉和這次沒有與老爹商議,而是直接派人前往廣陽、安次和涿縣,對有關人員下達了緊急增援高邑的命令。

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81章 借糧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71章 歸順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75章 強勢上位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62章 藍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01章 互助社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81章 千里鏡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6章 組團忽悠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4章 慾壑難填第436章 勸說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16章 猛虎下山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47章 北訪(中)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390章 折服(上)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8章 相遇第341章 默契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62章 藍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45章 合圍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452章 交換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41章 默契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
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81章 借糧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71章 歸順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75章 強勢上位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62章 藍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01章 互助社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81章 千里鏡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6章 組團忽悠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4章 慾壑難填第436章 勸說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16章 猛虎下山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47章 北訪(中)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70章 如此打臉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390章 折服(上)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8章 相遇第341章 默契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62章 藍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345章 合圍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27章 當頭痛擊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452章 交換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41章 默契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