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明修棧道

夏侯惇帶着部隊在盧縣逗留數日,耐心等候着派出去的探馬將平原和高唐的準確消息帶回來。

當夏侯惇得知北海孔融竟然派出五千步兵前來增援田楷時,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在後世某羅的小說中,獨眼的夏侯惇只是一個經常被人算計有勇無謀的莽夫,然而正史之中夏侯惇卻是曹操麾下始終排在第一位的大將,地位凌駕於張郃、樂進、于禁、張遼、徐晃、許褚、李典等名將之上,是魏國智勇雙全的一代軍神,去世之前官至大將軍,執掌魏國全部兵馬大權。

夏侯惇得知高唐縣的守將換成了孔融手下孫邵之後,沒有半分輕視之心,他想到孔融既然敢在此時派兵明目張膽地增援田楷,那就說明孔融肯定是有了跟冀州袁紹和兗州對抗的依憑,不論孔融的依憑是徐州還是幽州,總之青州的事態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夏侯惇派人前往高唐面見守將孫邵,提醒孫邵速速率軍撤回北海,不要蹚青州這灘渾水,否則日後會給孔融招來許多禍端。

孫邵此人現在雖然聲名不顯,但在歷史上卻是一位不輸給夏侯惇的牛人,當孫權稱王之後,他被拜爲吳國第一任丞相。若論地位,丞相可是比大將軍還要厲害三分。

孫邵見夏侯惇想跟自己先禮後兵,便大大方方地將夏侯惇派來的使者放進了城內,而且還以招待客人的禮儀接待了這位使者。夏侯惇派來見孫邵的這位使者名叫夏侯廉,是夏侯惇的親弟弟。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就是堂弟。

夏侯廉對孫邵說:“竊聞北海境內黃巾肆虐,孫功曹爲何不在北海協助孔相保境安民,卻置身於高唐這種兵戈四起的危險之地?”

孫邵面色平靜地說:“孔相受太傅大人之託,不得已出兵增援田楷。孫某身爲人臣,只知道恪守命令,若是因此阻攔了貴軍去路。也只能說聲抱歉。”

夏侯廉提醒孫邵說:“孫功曹難道不怕吾軍與淳于瓊聯合起來先取高唐?”

孫邵對曰:“袁曹爲盟乃天下皆知的事情,孫某絲毫不懷疑曹軍與袁軍聯手的可能,然而吾軍亦不是孤立無援,難道貴軍不怕幽州鐵騎前來助戰?”

夏侯廉在高唐碰了孫邵的軟釘子,返回營內將面見孫邵時的情景仔細向夏侯惇做了彙報。夏侯惇聽完之後說道:“孫邵此人不簡單啊!現在已經可以確定幽州方面干預了青州戰事,主公的目標是徐州,吾軍不可陷入青州太深,只能相機而動,看是否可以智取高唐。”

在接下來的幾天,夏侯惇每天派出兩千部隊前往高唐城外搦戰。將聲勢搞得很大,卻不發起真正的攻城戰鬥,只是遠遠地敲上幾通戰鼓,等到午後便鳴金收兵。

高唐城內的孫邵將夏侯惇這種不痛不癢的騷擾看在眼裡,卻沒有半分鬆懈之心,他雖然猜到夏侯惇如此調兵是爲了糊弄平原附近的淳于瓊,但也不排除夏侯惇採取這種麻痹戰術降低己方士兵的警惕性,所以傳下軍令,將城內守軍分成三撥。其中一撥在城頭值守,一撥在營內休息,還有一撥則在城內操練。

夏侯惇在連續三天派出疑兵之後,第四天忽然率領一萬兵馬來到高唐城外。城內的守軍因爲輪番休息和值守,所以士氣並不低落,見到忽然出現的大軍,分爲三班的士兵立即全軍登城防守。與城外的曹軍針鋒相對,絲毫不落下風。

夏侯惇遠遠地看了高唐城頭臨戰不亂的孫邵一眼,什麼話也沒說。直接命令部隊撤退,又回到了盧縣。

孫邵將高唐守的滴水不漏,夏侯惇根本無機可乘,以他帶來的一萬兵馬,若是硬拼,根本就無法拿下高唐。

等到夏侯惇率領兵馬退回盧縣之後,又派夏侯廉前去拜見孫邵,這次卻被孫邵拒在了城門之外。孫邵在城頭對夏侯廉說:“夏侯將軍何必採取這種伎倆離間吾軍與平原友軍?”

夏侯廉無可奈何,只得返回盧縣。

原來,夏侯惇這次爲了對付孫邵,使用了一套連環計。他在正式兵發高唐之前,先讓兄弟夏侯廉代表自己去見孫邵,想以此來動搖和麻痹孫邵堅守高唐的決心,然後又故意每天派出小股兵馬前去高唐城外進行襲擾,讓孫邵以爲自己只是在演戲給袁軍主將淳于瓊來看,並沒有真的攻打高唐的打算。如果孫邵在這個過程放鬆警惕或者過度緊張,那麼夏侯惇率領一萬大軍兵臨高唐城下時,就會一鼓作氣地攻下高唐。

夏侯惇率軍出現在高唐城外不戰而走,便是連環計的第二階段。在外人看來,如果夏侯惇不是跟孫邵達成了某種秘密協定,夏侯惇怎麼可能對高唐圍而不攻?如果夏侯廉第二次來見孫邵時,孫邵還讓他進城,則會讓人更加懷疑孫邵是否已經被夏侯惇所收買,準備將高唐讓給夏侯惇。

夏侯惇通過這樣一套連環計雖然不能奪下高唐,卻可以離間孫邵與田楷,等於是變相地動搖了田楷的軍心,也等於是支持了淳于瓊,對袁紹也有一個說得過去的交待。 wωw◆ ttκΛ n◆ ℃ O

孫邵喝退夏侯廉之後,立即派人將高唐這邊的情況告知田楷,提醒田楷不要中了夏侯惇的離間之計,並且鄭重承諾只要自己在高唐一天,就不會將高唐出賣給袁軍或者曹軍。

田楷正在爲孫邵前幾日面見夏侯惇的弟弟夏侯廉而猜忌,接到孫邵的書信之後,這才心中稍安。田楷問關靖:“孫邵之言可信乎?”

關靖告訴田楷:“不管孫邵是否可信,我們只需要守在平原即可,實在守不住的時候,我們便向般縣撤退。就算高唐失守,我們不過損失了一千多兵力,而孫邵可是從北海帶來了五千士兵。”

田楷聽懂了關靖的意思,於是不再暗中打聽從高唐方向傳來的各種消息,專心防守平原縣。就像關靖說的那樣,孫邵帶來的這五千士兵本來就是預料之外的助力,在決定對抗袁軍的時候,大家不過抱着試試看的心思,要是實在打不過袁紹的部隊,哥倆直接帶着主力撤到渤海境內,反正有人已經答應給他們提供保護。

退回隃縣的淳于瓊不久之後接到袁紹最新指示,要他暫時駐守原地不動,密切關注渤海方向振武營的動向,然後靜候後續援軍的到來。與此同時,淳于瓊還接到夏侯惇派人送來的消息,得知高唐仍未攻克,自然是氣得不輕,卻拿夏侯惇毫無辦法。

在清河、平原和渤海三郡交界地帶逡巡的鮮于輔接到了薊城司令署的命令,他完全領會了劉和的意圖,知道自己的任務就是時不時派出騎兵嚇唬一下淳于瓊,同時給田楷鼓鼓勁,將袁軍的主力吸引在青州附近。

爲了將劉和的意圖貫徹好,鮮于輔給留守南皮的劉政傳回消息,讓他從南皮城派出一支假扮的商隊,往平原縣城輸送一批守城用的兵器和箭矢,算是對田楷前期堅決對抗袁軍的獎勵。鮮于輔本人則率領騎兵闖入清河國,在繹幕縣附近故意製造了一些混亂,然後又跑到甘陵城外鬧騰了半夜,這才囂張跋扈地率軍撤出清河國。

甘陵城位於隃縣西面一百多裡之外,是清河國的治所,也是給隃縣袁軍提供糧草支援的主要城池,鮮于輔跑到這裡一鬧,頓時把淳于瓊驚得坐臥不寧。

淳于瓊顧不得等待後續袁軍的到來,立即派部將呂曠和呂翔兄弟倆率領一萬兵馬回援甘陵城。如此一來,防守平原的田楷面臨的壓力和威脅便減輕不少。

當各方兵馬圍繞青州平原郡針鋒相對時,在遙遠遼闊的幽州遼西郡境內,一場旨在牽制遼東公孫度的軍事行動也正在展開。

度遼將軍鮮于銀將麾下三千輕騎兵全部交給副將徐晃,命令徐晃一路向東快速挺進,在烏桓人盤踞和遼東鮮卑人出沒的遼西郡東北地區殺出一條路來,直至抵達遼西郡與遼東屬國交界的陽樂城纔可以停下來。

徐晃對於這項命令絲毫不懼,在臨行之前他先率軍去搶了盧龍塞外的幾個烏桓部落,給三千騎兵每人配齊了三匹戰馬,然後帶了比平時多出兩倍的箭矢,威風凜凜地殺向東北。

徐晃率軍遠離臨渝城後,便是進入了混亂的胡人雜居之地,從臨渝城到陽樂城足足有六百里路程,路途之上再無城池可供徐晃落腳,不過這種混亂的地方卻正適合徐晃的兩把斧頭殺人立威。

徐晃爲了將動靜搞的儘量大一些,他將部隊排成數裡寬的橫隊,沿路只是逼迫遇到的胡人部落向東逃逸,卻並不真的進行追殺,任憑這些胡人自生自滅。

逃亡的胡人部落只看見漢軍騎兵排着好幾裡寬的隊形殺了過來,卻看不清隊伍的縱深,還以爲這次出動的漢軍有好幾萬之多,所以在逃到一個地方時,就會煽動更多的胡人跟着逃跑。

偶爾也有一些不自量力的部落想要跟徐晃叫板,遇到這種自己找死的胡人部落,徐晃立即聚攏兵馬,毫不留情地碾壓過去,將其族人全部屠滅,順便進行一些糧草方面的補充。如今的三千幽州騎兵,因爲精良的裝備和先進的戰法訓法,在戰力上已經可以媲美塞外胡人的萬騎,一般的胡人部落根本就經不起徐晃的一輪衝擊。

十天之後,徐晃率軍兵臨陽樂城下……

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93章 天正道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19章 見財眼開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7章 當頭痛擊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54章 送禮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62章 接見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59章 嫌隙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75章 強勢上位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9章 香餑餑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89章 說服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73章 後援趕至三江感言第71章 各種黑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36章 血染丹水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64章 聽牆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476章 補天裂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359章 喜當爹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44章 鎮胡碑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09章 隱謀第196章 大胸懷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
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93章 天正道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19章 見財眼開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7章 當頭痛擊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54章 送禮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462章 接見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207章 人才大豐收第59章 嫌隙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75章 強勢上位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章 巧舌如簧第299章 香餑餑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189章 說服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73章 後援趕至三江感言第71章 各種黑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36章 血染丹水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64章 聽牆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476章 補天裂第199章 超級女秘書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359章 喜當爹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44章 鎮胡碑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509章 隱謀第196章 大胸懷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