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

時間已是初平三年的二月,原本乾燥了一年多的北方大地因爲一場遲來的暴雪,終於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按照燕京大學天象院的說法,這場大雪的成因是極遙遠的北方大冰原上形成的冷空氣隨風南下,與北上的東南方大洋上空的暖溼氣流迎面相撞,因此造成了這場持續時間長達半個月的冰雪天氣。

不論天象院的說法是不是真的,若是擱在往年,這樣的暴雪就是一場災害,但乾涸已久的北方許多地方早已是寸草不生,因此有了這場罕見暴雪帶來的水份,等到天氣轉暖之後,荒蕪的一年的田地就可以耕種,數百萬飢腸轆轆的災民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大雪降臨後的第三日,劉和收到了來自洛陽的劉虞親筆書信,他在認真看完之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劉備這傢伙,還真是開啓了幸運模式啊!我纔想趁着大家都在忙的時候分出幾分力氣來收拾他,結果朱儁就去世了,長安的袁紹也是進氣多、出氣少,而涼州那邊的李傕和馬騰、韓遂都在虎視眈眈,這時老天爺卻降下了這場大雪,使北方看到了災後恢復的希望。最近一年,我都要忙着安撫北方四州,哪裡還有時間對付劉備啊。”

劉和坐在書桌後面喃喃自語,卻讓書房內的幾位幕僚上了心思。

東曹掾程秉建議說道:“幽州、冀州和遼州是將軍的根基所在,去歲一場百年罕見的大饑荒耗空了我們的儲備,如今天降大雪,卻是振興的吉兆,還請將軍一切以民生社稷爲重,暫時休兵止戈,發動軍民大力墾荒屯糧,待休養生息兩年之後。再率軍西進或是南下,方爲取勝之道。”

西曹掾袁渙也附和說道:“袁紹在長安已經時日無多,他的三個兒子只顧着爭奪家產,幷州如今糜爛不堪,高幹和麴義等人盤踞在晉陽一帶,袁紹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幷州的控制。將軍不妨靜候一段時日,待到袁紹去世之後,袁氏三子必然內訌,支持袁譚的高幹和麴義等人定然是要率軍前往長安,而遠在漢中的顏良和許攸或許便是袁紹留給三子袁尚的退路。只要袁家內鬥開始。將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全取幷州,只是幷州破敗不堪,就算收回來,也需要精心耕耘一番。”

程秉和袁渙,如今是大將軍府中主要負責內政的高級幕僚,他們在軍事運籌方面或者不如郭嘉和賈詡高明,但在把握全局和治理內政方面卻有着不俗的才幹,他們今日對劉和的建言,便是從內政治理的角度替劉和謀劃。

劉和揚起手中的信箋。對二人解釋說道:“兩位曹掾說的我都明白,今年確實不宜出兵,只是有人總喜歡投機取巧,我總不能坐視他們亂來吧?”

田疇因爲直接接觸各方面上報過來的情報。所以對於幷州、關中和涼州的情況掌握的比較及時全面,他知道劉和的擔心在哪裡,因此提議說道:“公子一直打算對大漢各州的疆域進行重新的劃定,而遼州的創立也證明了這種做法對於加強中央的管轄能力有很多的好處。既然隴西李傕和涼州馬騰、韓遂彼此都有吞併對方的意思,不如趁着這個機會將幷州、司隸和涼州的行政區劃重新進行界定,這樣就算不費一兵一卒。也能起到效果。”

田疇追隨劉和多年,平時輕易不開口,而一旦開口就不會無的放矢,總是有一些令劉和眼前一亮的提議。

“子泰,你把具體的想法說一說。若是能在這種時候完成對大漢西北數州的重新劃定,倒是一步妙招。”劉和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田疇。

田疇也不避嫌,直接走到劉和身後懸掛的巨幅疆域圖前,然後用木棍指向幷州的北方,說道:“大家請看,如今幷州的北部盡在我們的掌控之下,而幷州北方的方圓數百里原本爲鮮卑人盤踞之處,如今也由驍騎衛和集寧都尉府控制。我覺得,若是南面以雁門關和黃河爲界,北面則以陰山爲界,那麼這一片廣袤的地區便足以設立一州,而且還是一半爲耕、一半爲牧的邊州,今後這裡的百姓可以依靠廣袤的草場養殖戰馬,同時還能依靠黃河兩岸的土地耕種糧食,這樣縮小後的幷州將成爲內州,不再有邊禍之苦。”

“大家再往下看,若是以黃河‘幾’字形的河道爲界,南邊再以秦嶺山脈爲界,那麼這片地域正好將幷州的朔方郡大部、西河郡的一半和上郡包在裡面,向南則將司隸地區的左馮翊、右扶風和京兆尹全部包在裡面,向西則將涼州的北地郡、安定郡和漢陽郡包含在裡面。若是將這一片區域設爲一州,那麼西都長安便處於腹心的位置,安全防衛方面可以更加方便。”

“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幷州的大部分都要被划走,留下來的幷州是不是太小的一些?”郭嘉插話問道。

田疇對此似乎早有考慮,點頭說道:“奉孝說的沒錯,幷州的北部和西部地域都被划走之後,就只剩下了雁門郡、太原郡、上黨郡和西河郡的一部分。爲了彌補幷州的缺失,可以將河東郡和河內郡劃歸幷州,今後由幷州的駐軍承擔防守東都洛陽北方的任務。”

“子泰,我方纔仔細聽了你的方案,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若按你這套方案重新劃分州界,那麼司隸地區的疆域就只剩下了京兆府、弘農郡和河南尹三處地方,這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賈詡皺眉問道。

不等田疇解釋,劉和出語說道:“子泰倒是把我以前說過的話都記得清楚,前些年,我從洛陽取到幷州返回幽州的時候,曾經對子泰說過撤消司隸地區,然後以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爲中心,分別在函谷關以東和潼關以西設立兩個由中央朝廷直轄市的想法,我想子泰的方案裡面肯定是要把弘農郡一分爲二,靠西邊的劃給京兆府,靠東面的劃給河南尹,然後在這兩處地方設立洛陽市和長安市吧?”

田疇點頭,笑着說道:“我也是受了公子當初設想的啓發,覺得設立洛陽市和長安市兩個在行政級別上與各州並列甚至是更加靠前的行政區劃,比當初只設一個司隸地區更加利於中央的管理。”

“公子,若是設立州一級的直轄市的話,我覺得不如再多設幾個,比如以薊城爲中心,在幽州設立北都;以郯城爲中心,在徐州設立東都;以江陵爲中心,在荊州設立南都,這樣整個大漢便有東、南、西、北、中五座直轄市,中都設在洛陽,中央朝廷的常設機構也放在洛陽,而天子和皇儲則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東、南、西、北四座陪都駐蹕,針對某一方向上的數州軍政大事進行考前巡查和直接指導。”

程秉提出了一個更爲大膽的想法,讓劉和不由得頷首讚許。

薊城是劉和父子的發跡之地,加上那裡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好位於中原通往東北的咽喉要地,將薊城定爲北都不僅有着明顯的政治意義,更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如果薊城可以設爲陪都,那麼今後劉和的子孫後代就不用被關在洛陽像兩腳羊一樣被養起來,而是可以分出一個支脈來長期駐守北方。

後世的大明王朝,儘管出現過叔叔搶了侄子江山的事情,但縱觀整個華夏數千年的歷史,家族內部的篡位也就成功了這麼一次,而且明成祖朱棣的本事比起他的侄子來說,只強不弱。劉和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後人相互之間進行競爭,只要這大好河山不落在異民族的手中,老劉家內部出現的良性競爭,不僅不會斷絕了漢文明的傳承,實際上還能起到推動發展的作用。

郯城是劉和祖上的埋骨之地,也是東漢開國第一個太子劉強的封地,加之郯城的位置正好位於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和東海以西,將這裡設爲東都的話,既合情,也合理,同時也能起到類似於薊城的作用。

江陵緊鄰長江,從地圖上看正好位於益州與揚州的中間,也是分割大漢南北的一個樞紐城池,若是將這裡設爲南都,那麼天子對於南方的控制力度就會加強,也有利於今後南北之間的融合溝通。

劉和讓人拿來一副標圖用的大號兩腳規,然後將一個釘腳壓在壁掛圖的洛陽位置上,接着以薊城到洛陽的直線距離爲半徑,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圓。

“你們看出什麼來了沒有?”劉和笑着問衆人。

“看出來了,若是以洛陽爲中心,那麼薊城、郯城、江陵和長安都在這個圓弧之內。”袁渙搶着回答說道。

劉和有些興奮地說道:“薊城到洛陽的直線距離是一千兩百里,如果日後將這兩地用寬闊的灰泥大道連通起來,那麼乘坐馬車來往一趟的話,連一個月時間都用不到。同樣的,我們還可以修築從洛陽通往郯城、通往江陵的官道,大大縮短同行於兩地的時間。在我看來,若是將這幾處地方設爲中央直接管轄的市,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公子,設立直轄市的事情暫時恐怕無法實現,不如趁着幷州、關中和涼州如今處於混亂之際,先將西北的區劃重新界定,這樣阻力會小很多。”田疇含蓄地提醒劉和說道。

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79章 作死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85章 勾結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60章 信都會盟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98章 重任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77章 謀定第457章 驅離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75章 常平倉第321章 鬥嘴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36章 分官咯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64章 考校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5章 烈火燎原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45章 振勇營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62章 追趕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62章 追趕第377章 春將近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三江感言第359章 喜當爹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章 超級驚喜第91章 三殺令第54章 慾壑難填
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79章 作死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85章 勾結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60章 信都會盟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98章 重任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49章 健身體操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77章 謀定第457章 驅離第36章 血染丹水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41章 公子來信第475章 常平倉第321章 鬥嘴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36章 分官咯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64章 考校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5章 烈火燎原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83章 強忍血淚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445章 振勇營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62章 追趕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62章 追趕第377章 春將近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三江感言第359章 喜當爹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4章 超級驚喜第91章 三殺令第54章 慾壑難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