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奠基典禮

蔡邕來到薊城的第三日,一場莊重盛大的奠基禮在薊城東南處的一片空地上舉行。這一次,連劉虞都蒞臨了儀式的現場。

一塊正面澆鑄了“奠基”,後面澆鑄着“燕京大學”四字的大鐵碑,被八個軍中壯漢合力擡到空地中央一處提前挖好的坑中,穩穩的放了進去。

劉虞、蔡邕、劉和、韓馥等人手持長柄的鐵鍬,一起合力將這塊奠基鐵碑掩進土中,算是完成了奠基禮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緊接着,劉和讓人擡來一個碩大的木板,上面擺着各種縮小了尺寸的建築模型,然後讓人將其放置在奠基碑附近,供人們進行參觀。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出現沙盤這個名詞,但卻已經有了沙盤的真實版本,所以劉和讓工匠按照建造圖紙製作的這塊立體沙盤模型,並不是什麼跨時空的新鮮物事。

據說,秦國在部署滅六國時,秦始皇曾親自堆制了軍事沙盤,研究各國的地理形勢。後來,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時,讓工匠在陵墓內堆建了一座大型的地形模型。在這個模型中不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還用水銀模擬江河、大海,用機械裝置使水銀流動循環。

秦始皇的陵墓中到底有沒有沙盤,還有待考證,但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征伐天水、武都一帶地方豪強時,大將馬援便“聚米爲山谷,指畫形勢”,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這是有歷史記載的最早沙盤作業。

在薊城創辦燕京大學是劉和極力主導的事情,所以他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暗中籌備此事,不僅讓趙該和劉惠等人暗中幫自己尋找北方最有名的建築工匠設計圖紙,製作沙盤模型,而且還讓人提前在薊城東南角一帶轉移住戶,爲修建學府騰出足夠的空地。

薊城現在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多少外州的豪族大戶擠破了腦袋想在城中安家落戶,結果都因爲城中要給劉和擠出空地建學府而不能實現。

劉和已經想好了,等過了明年,幽州的整體形勢平穩下來,他就要着力擴建薊城,將現有的城市面積擴大至少四倍以上,使得薊城在將來可以容納五十萬人生活居住,成爲大漢東北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城,配得上燕京這個拉風的稱呼。

擺在衆人面前的雖然還只是一個縮小版的建築模型,但經過劉和的仔細介紹之後,大家似乎已經看到了數年之後一座恢宏大氣的學府將會聳立在薊城的東南角上。

這座即將開始修建的大學,劉和在借鑑了洛陽太學部分的設計思路的同時,融入了許多後世大學的理念,特別是西方歷史悠久的那些大學的創辦理念。在劉和的心目中,後世國內的那些所謂的名校,已經被搞得跟大菜市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可供借鑑的意義也不大。

還是模型中的燕京大學,有一座人工開挖出來的小湖,挖湖起出來的土則被堆在了旁邊築成小山,山頂之上有亭臺樓榭可供學子們眺望整座城市,甚至可以越過城牆看向外面廣闊的原野。

在大學的中心位置,將會建起一座由青石壘砌而成的藏書樓,爲了保證這座藏書樓不會遭受火災的侵害,樓內的所有設施和部件都不會採用木材,而是用石材、鐵、銅、錫等構成。這座藏書樓將會採取八角方塔型的設計,高達七層,等到完全建成之後,將會成爲薊城內最高的建築。

劉和要向薊城百姓彰顯一個理念,那就是知識和學問纔是這世上最崇高的,其餘的任何事物都應該仰視着它。

蔡邕聽了劉和關於藏書樓的構想,當即表示將會把自家那四千多卷珍惜孤本全都捐贈出來,作爲藏書樓的第一批典籍。大學士如此給力,前來參加奠基儀式的其餘人當然不敢落後,也是紛紛表示願意將家中收藏的書卷捐贈出來。

劉和在這時一點也不跟大夥打馬虎眼,立即讓身邊的隨從將大家報出的捐書數目都記錄下來,還笑眯眯的說將來會在藏書樓的內壁上刻下捐書人的名字以爲紀念。

本來還在暗暗心疼不已的一些人,聽了劉和這話,心裡總算好受許多。

除了在當中的位置修建一座氣勢雄偉、堅固耐久的藏書樓,在劉和的規劃中,還有觀天台、蹴鞠場、大禮堂、實驗館、劍道館等樓堂館所,至於其他的教授院、格物院、庠生院、大湯池、大飯堂等等公衆設施,也是應有盡有,不一而足。

觀天台是劉和專門爲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徐嶽準備的,這個時代的農業生產離不開天文曆法的研究,預測自然災害也跟天文研究有着密切的關係,劉和把徐嶽請到幽州來,就是要讓他發揮類似欽天監監正的作用。

蹴鞠場等於是後世的足球場,儘管後世那些足球發達的國家不願意承認足球源自於中國古代的蹴鞠運動,但事實上早在春秋時期,蹴鞠運動就開始在華夏流行起來。《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流行蹴鞠活動,後者則記載蹴鞠是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一種方式。

劉和在大學之中修建蹴鞠場,目的自然是希望莘莘學子們要德智體樣樣發展,不能只做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大禮堂是組織大型聚會的地方,今後不僅可以讓外請的名人名士來這裡爲學子們集中傳授知識,劉和還準備將這裡變成思想碰撞的一個大擂臺,他要不定期的來這裡向學子們抖出一些猛料,然後引起大家的激烈爭論,引導他們在碰撞中尋找真理和答案。

實驗館和格物院屬於配套工程,劉和今後要在這裡研究一種驚天動地的大殺器,然後一舉讓所有人看到格物之道和動手實驗帶來的威能。坐而論道跟反覆實驗相比,實在是遺禍無窮,必須要大力加以克服和戒除。

劍道館是傳授學子們劍術的場館,讓學子們學習武技,既能磨鍊心性意志,更能強身健體,充分體現了劉和希望燕京大學能夠培養出文武兼備的人才。

至於教授院,自然是先生們居住生活的區域,庠生院則是學生們平時居住生活的區域,大湯池就是大型公共浴池,不是喝湯的地方……

今日被邀請前來參加慶典的諸人,對於文教的重要性都有深刻認識,他們雖然無法完全理解劉和爲什麼要在大學之中修建蹴鞠場、劍道館以及實驗樓這些聞所未聞的建築,但卻看出了劉和創辦這所大學的志向和決心。

劉虞感慨說道:“《禮記?王制》中有云:‘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大戴禮記?保傅》中又云:‘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蓺焉,履大節焉。’《漢書?禮樂志》亦云:‘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爲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今日吾等在此爲燕京大學奠基,看似平淡無奇,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衆人紛紛點頭,對於劉虞的這個說法表示認同。

韓馥接着說道:“《禮記》第四十二篇題爲《大學》,開篇便曾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公子世仁親民而又明德,護衛幽州不受四方之敵侵犯,如今又極力促成燕京大學之創立,實乃天下讀書人之楷模!”

劉和雖然沒完全聽懂韓馥這一番掉書包的話到底有何深意,但他卻聽出來老韓這是在當衆誇讚自己,於是趕緊站出來躬身行禮,口中連稱“韓大人謬讚,小子愧不敢當!”

大家對於劉和這中謙遜謹慎的態度很滿意,於是紛紛誇讚他,似乎劉和越是表現的謙虛,得到的讚揚就會越多。

雖然修築這所大學會耗費幽州不少的人力財力,但劉和知道這筆“買賣”絕對是隻賺不賠,而且是大賺特賺。

姑且不說大學建成之後,今後可以爲劉和提供大量人才,單就是他主導建學的這個舉動,就能爲劉和的聲望加上很多分,更不要提這所學校今後研究出來的新技術會給大漢造多少福。

劉和知道中國古代的高等學府與西方的學院相比,差別究竟在哪裡,所以這所由他主導的學府將來一定會按照他的意志來開設教學科目,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大漢的各級官辦學校,以培養治理內政的仕人和從事文化教育的文人爲主,學科主要以單一的儒家經學爲主,在自然學科方面十分缺乏,劉和在學校中設立了格物院和實驗館,目的就是要大力提倡和鼓勵自然學科的發展。

劉和不是大哲人,也不是大思想家,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只知道坐而論道解決不了大漢的邊患,解決不了大漢內部的分裂,更解決不了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與其從早到晚的思索人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這些永遠也沒有標準答案的扯淡問題,還不如讓徐嶽這樣的數學家多研究有一些算數幾何方面的難題,讓馬均那樣的發明家多設計一些實用的工具,讓白紙一樣的年輕學子多學一些自然科學知識。

燕京大學奠基之日,劉和收穫無數聲望。

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475章 常平倉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47章 北訪(中)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5章 巧舌如簧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38章 狂飆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39章 迴歸第196章 大胸懷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5章 張網以待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30章 神射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88章 處置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390章 折服(上)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33章 夜襲第359章 喜當爹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77章 謀定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05章 勸農詩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81章 借糧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0章 神射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38章 狂飆
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475章 常平倉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47章 北訪(中)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5章 巧舌如簧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38章 狂飆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339章 迴歸第196章 大胸懷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5章 張網以待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12章 欲擒故縱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130章 神射第381章 禍從天降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88章 處置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390章 折服(上)第21章 公子練兵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33章 夜襲第359章 喜當爹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77章 謀定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05章 勸農詩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81章 借糧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10章 豈能無信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30章 神射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38章 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