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信都會盟

九月九,重陽日,信都會盟如期在龍巖山上舉行。

按照約定,袁紹帶了三千兵馬前來,部將顏良和張旭護衛左右,謀士逢紀隨行;公孫瓚帶了三千白馬義從而來,部將嚴綱和鄒丹護衛左右,謀士關靖隨行;劉和帶了三千騎兵前來,騎都尉鮮于輔護衛左右,謀士嘛……呃,這個暫時沒有!

代表韓馥一方的沮授,更加光棍,啥也沒帶,就帶了一張嘴,既可以用來吵架罵人,也可以用來喝酒吃肉!

袁紹將兵馬駐紮在龍巖山西南角上,本人並不登山,而是讓逢紀代表自己上山談判。因爲距離很近,山上山下消息可以很快的傳遞,所以跟他直接上山沒有什麼區別。

公孫瓚將兵馬駐紮在龍巖山的東北角,本人亦不上山,由關靖代表自己上山參與談判。山上有什麼結果,可以直接送下來,他覺得可以,便點頭答應,覺得不行就拍馬走人。

事先各方都派出了大量斥候和探子深入到信都境內偵察,確定了整個信都除了各方帶來的這點人馬之外,並無其他部隊,所以袁紹和公孫瓚並不擔心會遭到圍攻或是暗算。

想要在數千紀律嚴明、防守嚴密的軍隊之中刺殺對方主帥,這種事情也就是想想而已,世上沒有這麼牛逼的刺客。王越也不行!

龍巖山上臨時搭建了一座六角形的木亭,亭中放着一張直徑約摸六尺的渾圓形的“几案”,“几案”的四周放着四把樣式有些奇怪的帶着靠背的椅子。

之所以稱爲“几案”而不是圓桌,因爲這個時代士大夫們聚會時還是分餐分席而坐,那種來自後世吃飯用的大圓桌,要到很久很久之後纔會出現。

這個時代,連類似於明清時期的那種簡易木牀和桌椅都沒有,傢俱的樣式古拙又不舒適,所以這張大圓桌自然是出於某個行事怪誕的傢伙所授意。

用劉和的話說,這次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打仗的,大家圍着大圓桌一座,不分上下尊卑,和和氣氣的,多好!

正午時分,各方人員如約而至。按照現在各方在冀州的勢力分佈情況,關靖坐了東面的那張座椅,逢紀坐了南面那張座椅,沮授做了西面的座椅,而劉和則面南背北坐在了正北的那張椅子上。

這樣的坐席位置安排,各方也無話可說。公孫瓚如今佔了冀州東面的三分之一,袁紹佔了冀州南部的三分之一,韓馥僅剩冀州西北三分之一,而劉和在冀州如果有地盤的話,也就是目前落腳的安平,但大家都知道他的真正靠山卻是在冀州北面的幽州。

只是如此一來,劉和麪南背北而坐,倒有幾分高高在上的感覺……

除了逢紀是第一次見到之外,其餘幾人都是見過面的熟人,大家相互客套一番,各自坐下。

劉和首先開口說道:“大家都很忙,沒營養的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我們今日在這裡會談,對外聲稱的是共商討董大計,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情。因爲去年在討董會盟時,韓州牧在後期糧草供應方面有所剋扣,所以引得袁公和公孫將軍有了意見,今年公孫將軍和袁公便一起聯合起來對付韓州牧。”

“今天我們也不談這件事情到底誰對誰錯,大家心裡都明白當初是怎麼回事。如今想讓某方將吃到嘴裡的好處吐出來,只怕不成,除非是動刀動槍分出一個勝負來。然而,一旦某方主動挑起事端,另外兩方便有可能聯合起來反抗,所以動武的做法無疑是愚蠢的!”

說到這裡,劉和停了下來,然後轉頭看看關靖和逢紀,意思是如果誰有話說,此時可以表達出來。

關靖點頭,說道:“公孫將軍來時說過,他對冀州其他地方暫時並無想法。”

逢紀也點頭,說道:“袁公志在幷州,所佔冀州之地遲早會還給韓州牧。”

沮授沒有說話,只是臉色陰沉地點了點頭。若不是情非得已,他實在不想看到面前這兩個討厭的傢伙,人家當着他這冀州別駕的面說什麼“對冀州其他地方暫時並無想法”、“所佔冀州之地遲早會還給韓州牧”,多刺激人呀!

劉和在心裡比較了一下關靖和逢紀,發現兩人說的話雖然是一個意思,但逢紀明顯比關靖說的冠冕多了,什麼‘所佔冀州之地遲早歸還’,哄鬼呢?由此,也可以看出兩人的高低來。

有的事情,你可以去做,但嘴上打死也不能說的;有的事情,你不方便去做,但嘴上一定要喊得山搖地動,讓大家都以爲那是你做的。只有這樣,纔是一個合格的政客!

“好,看來大家對我方纔說的話還是認可的。那麼,接下來我便提出三條建議,咱們一條一條地商議。覺得可行,今天就定下來,覺得不可行,派人下山跟能做主的人詢問,看看他們是什麼意見。”

“第一條,在冀州達成全面停止爭鬥的協議,以各方目前實際控制的地盤爲準,以各郡、各縣的固有界線劃界,未經一方同意,其餘兩方不可派兵進入對方的地盤之內,否則便視爲是主動挑起事端,其餘各方可以羣起而攻之!”

“沒有異議。”

“同意。”

“理應如此。”

“好,第一條協議形成了共識,可以記錄在案。接下來我們討論第二條建議。”

“韓州牧和吾父有意向朝廷上書,表袁公爲幷州牧、平西將軍,表公孫將軍爲青州牧、平東將軍,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什麼?竟有此等好事?”關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搶了人家地盤,如今人家反過來要幫你升官,這種好事以前還真沒有聽說過。

逢紀還算冷靜,表情平淡地問道:“想必劉公子後面還有條件吧?”

“元圖先生果然睿智!不錯,想要這樣好處,並非沒有條件!需要公孫將軍、袁公與吾父聯名向朝廷上書,表韓州牧爲安北將軍;還需要公孫將軍、袁公與韓州牧聯名向朝廷上書,表吾父爲驃騎將軍!”

大漢軍制規定,驃騎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驃騎將軍之下還有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之後還有四徵大將軍、四鎮大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

這些將軍封號,便是編制之內的“重將軍”。其中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和四徵、四鎮大將軍平時都不常置,只在戰時啓用,作戰完畢之後還要收回兵符印信。

如今劉和提出這樣一個方案,相當於大家組團跟朝廷討官要封,而且很關鍵的是劉虞也參與到了其中,分量變得十足。作爲朝廷正式加封的太傅,單論級別的話,劉虞與太師董卓平級,只是排序時在他後面一位而已。

按照周禮,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位列朝中文武大臣之上,官秩萬石。三公本來多爲大官的加銜,並無實際職權。但這種情形到了董胖子這裡便被徹底改變,他逼着皇帝封他爲太師,然後實際掌控了中央朝廷,將少帝劉協當成傀儡玩弄於股掌之間。

劉和陡然之間拋出如此誘人的一塊大肥肉,關靖和逢紀都無法決定,於是紛紛說道:“茲事體大,需要立即派人下山與將軍(主公)商議。”

劉和點頭,在亭中靜候山下的公孫瓚和袁紹回覆。

不多時,兩邊派人上來傳達意思,公孫瓚說基本上同意,但憑什麼韓馥要比他和袁紹還高一級?袁紹的說法就更有意思,他說自己弟弟袁術被朝廷封爲後將軍,自己這個做兄長的怎麼也不能比他還差吧?

也就是說,公孫瓚的要求是想要安東將軍的封號,而袁紹卻想要前後左右四將軍之上的封號!

不過,雖然出現了較大的分歧,但大家似乎對於表劉虞爲驃騎將軍並無異議。或者是大家覺得劉虞已經位在三公第二,就算領一個驃騎將軍的軍職也不過分,這驃騎將軍上面不是還有一個大將軍空着麼?

劉和懶得跟他們扯皮,直接告訴逢紀,既然無法達成共識,那就滾犢子!回頭他就請自己父親劉虞單獨上書,表韓馥爲安北將軍,反正自己在長安有人,能幫着說上話,肯定能從董卓手裡弄來這個封號。

關靖那邊一聽,急眼了,急忙說“別介啊,平東將軍就平東將軍,我們跟了!”

這樣一來,袁紹一方可就坐不住了,眼看其餘三方要撇下自己,於是趕緊下山再報。過了一會兒,上來的人說要不給個安西將軍也行,怎麼也不能比韓馥還低啊。

劉和一拍桌子,說:“成,就這麼定了,大家一起升官發財!”

關靖便問:“第三條建議是什麼?”

劉和說道:“這第三條嘛,也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好事!”

“什麼事情?”逢紀一臉好奇地問道。

“董賊去歲開始在天下強制發行劣質五銖錢,朝野百姓皆稱之爲‘無文’錢,惹得民怨沸騰,人人皆敬而遠之。如今幽州和冀州達成共識,我們不如商議一番,推出可以在河北通行的好錢,這樣一來,對於平抑物價極爲有利,也可以安定民心,使得冀州和幽州民生復甦。”

劉和說完這話,沮授搶先開口說道:“公子此議甚好,若能在河北統一錢幣標準,則可以大利農商,促進民生。”

對於這樣重大的事情,關靖和逢紀依然無法做主,於是趕緊派人下山去找公孫瓚和袁紹商議。

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91章 三殺令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64章 聽牆根第476章 補天裂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8章 重任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60章 信都會盟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262章 藍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5章 屈家塢堡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137章 遼東行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271章 後花園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52章 老爹來了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99章 香餑餑第462章 接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9章 見財眼開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91章 折服(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69章 愁婚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99章 引狼入室第272章 不奉圭臬
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91章 三殺令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64章 聽牆根第476章 補天裂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98章 重任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39章 罵個狗血淋頭!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60章 信都會盟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262章 藍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5章 屈家塢堡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137章 遼東行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271章 後花園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52章 老爹來了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99章 香餑餑第462章 接見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9章 見財眼開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391章 折服(下)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69章 愁婚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99章 引狼入室第272章 不奉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