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

正史之中的徐晃,是一個生性簡樸且對自己約束很嚴的人,他不貪慕錢財和權勢,不喜歡張揚個性,卻可以踏踏實實的做事,因此被曹操稱讚爲“有周亞夫之風”。

徐晃跟隨劉和時日雖短,但從佯攻晉陽開始,便已顯露出卓爾不凡的智謀和本領,對於劉和交給的任務總能出色完成,如今已成爲劉和身邊不可或缺的重要跟隨。

在趙雲和張郃率軍在外作戰的日子裡,劉和便是經常帶着郭嘉、田疇和徐晃、慕容平四人到處晃悠,很多事情都是在路途之中便敲定下來,這讓徐晃也有了參與和學習的機會,因此他的進步只能用神速來形容。

徐晃開口詢問劉和是否真的釋放文丑,卻是心裡有了自己的想法,並非一時多嘴。

劉和見趙雲一直沒有吭聲,便笑問道:“子龍對於我準備釋放文丑一事怎麼看?”

趙雲琢磨了一些用詞,回答說:“公子此舉大有深意,若是果真放了文丑,效果只怕比收服文丑還要好。”

“嗯,有點意思,爲什麼說放了文丑比招降文丑效果還好?”劉和一臉玩味地問道。

趙雲正色回答:“公子方纔對文丑說的那一席話,句句屬實,並無誑言,卻如大錘一般狠狠地敲在了他的心底,如今已經讓文丑對袁紹的忠誠產生動搖,若是時間再往後拖,他就會越來越懷疑自己失去了袁紹的信任,這樣就算日後他能返回袁軍陣營,只怕心裡的縫隙也是無法彌合。”

“更爲高明的是,公子如果這次無條件的釋放了文丑,肯定會讓袁紹會對文丑產生懷疑,今後再也不敢重用於他。而且,釋放了文丑也會讓袁紹麾下的將領更加相信你善待降將的名聲,日後在戰場上或多或少都會抱着幾分僥倖心思,不會死戰到底,這樣就等於變相的削弱了袁軍的實力。”

“哈哈,還是子龍分析的透徹。袁紹這人,最是好面子,這次他嫌文丑又給他丟了臉,所以遲遲不肯派人前來贖人,正好給了我這個離間文丑的機會,我要是不善加利用一番,簡直對不起他!今後我們跟袁軍對陣,若是條件允許,儘量不要當場斬殺袁軍將領,過段時間就釋放他們回去,用不了多久,只怕袁紹就要牙疼了!”

Wωω •тt kan •¢O

“公子,請恕卑職駑鈍,接下來我們的策略是要與民休息,儘量不主動在邊界上挑起戰端,這樣一來,怎麼還有機會俘獲袁軍將士呢?”徐晃有些不解的問。

“公明這個問題問的好。雖然明面上我們不會在邊界上輕啓戰端,可是幷州北方的鮮卑人可不會跟袁紹客氣,以前總是袁紹在背後對幽州動刀子,現在也該輪到我們出手了!”

徐晃一臉嚴肅地說道:“卑職明白了!我們可以讓烏桓騎兵冒充鮮卑人,經常從彈汗山的北面繞到幷州,然後襲擾袁軍,趁機抓獲他們的士兵和將領!”

劉和衝徐晃點點頭,一副“你懂得”表情。

幽州這邊開始振奮人心地擴軍時,袁紹所在的鄴城卻是氣氛壓抑,總有令他心煩意亂的消息從幷州和河內方向傳回,把袁紹氣得食慾不振,夜不能寐。

按照田豐的建議,袁紹將冀州方面的部隊全部撤回了原來信都會盟時各方約定的分界線以南,接着麴義又從南皮無功而返,所以他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劉和將公孫瓚騰出來的地盤收入囊中。不甘就此罷休的袁紹給外甥高幹下令,讓他立即率領兩萬兵馬從晉陽南下太行陘攻打河內張楊,結果看似不堪一擊的張楊竟然早有察覺,在太行陘的南出口附近修築關隘,派了三千士兵嚴加防守,使得高幹根本無法突破。

太行陘在整個太行八陘之中排第二,陘內狹窄的山谷道路綿延近百里,自古便是由河內通往晉南上黨地區的咽喉要道,一旦被軍隊切斷了出口,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即使高幹帶着兩萬兵馬前來,一樣是望關興嘆,毫無辦法。

從幷州前往河內郡,要麼從太行陘內的天井關直下野王,要麼繞道河東穿越軹關陘進入,如今太行陘被張楊派兵堵死,而河東郡又有段煨和白波軍南北分據,所以高幹只能怎麼來的怎麼回去,根本無法完成袁紹交給的任務。

高幹這一路軍搞不定張楊,袁紹於是又派高覽率領三萬步兵從鄴城出發繞過黑山來攻張楊,結果張楊親自率領一萬五千人在鹿腸山至牧野一帶設伏,竟然將高覽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直接逃回鄴城,直接粉碎了袁紹佔據河內威逼洛陽的圖謀。

袁紹不知道的是,這場伏擊戰卻是張楊在接受了洛陽方面的支援和謀劃之後,專門送給他的一份拜年大禮。

河內郡與洛陽地區只隔了一條水流平緩的黃河,當劉和率領幽州騎兵離開洛陽之後,李嚴便時刻關注着袁紹軍的動向,經常派出使者前往河內跟張楊進行聯絡,反覆提醒張楊要防備袁紹的偷襲。

張楊這個人性情比較溫和,《英雄記》中記載:“楊性仁和,無威刑。下人謀反,發覺,對之涕泣,輒原不問。”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張楊的性情寬仁溫和,沒有什麼威嚴。他的手下人想要謀反,被他發現之後,張楊便對着手下哭泣,卻不去詢問這些人爲什麼要造反。

然而,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就算張楊再老實仁和,袁紹不告而取的這種強盜做法依然不是張楊可以接受的,更何況他如今背靠着洛陽好鄰居朱儁和李嚴,所以腰桿要比從前還直挺一些。

當太行陘的守將眭固發現了高幹的大軍之後,那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根本不懼怕袁軍的恐嚇,死守在險峻的關隘之上,只管指揮手下兄弟往死了招呼來犯的袁軍。

眭固便是當初在魏郡境內與於毒一起策劃兵變的黑山軍頭目,當時他與袁紹新招募的一些部隊取得了聯繫,然後與黑山軍數萬人聯合起來,聲勢浩大地殺向了袁紹的老巢鄴城,結果卻被袁紹手下大將麴義打回了原形,這才率領兩千多兄弟逃往河內郡,投靠了張楊。

眭固攔下高幹之後,立即便向懷縣張楊傳訊示警,而張楊接到軍情之後又立即派人通報洛陽方向。李嚴接到張楊的警訊之時,已經從秘密渠道準確獲知公孫瓚勢力覆滅的重要情報,他估計袁紹肯定是要從北線戰場抽身,今後專心對付河內的張楊,進而威脅洛陽,於是立即派屈蒙和陳貴率領五千申息軍緊急趕赴河內增援張楊。

申息軍出自丹水山區,最擅長的便是利用山地叢林打埋伏,屈蒙和陳貴如今也是大小經歷過不少戰陣,所以雖然只帶着五千人來了河內,卻足以扭轉張楊麾下部隊兵力有限和戰鬥經驗欠缺的兩大不足。

阻擊高覽一戰,明面上是張楊親自上陣指揮,暗中則是由屈蒙爲他出謀劃策,無論是伏擊地點的選擇,還是兵力的部署埋伏,都由這個年紀尚未弱冠的年輕人一手操辦,結果卻是大獲全勝,令張楊由衷佩服。

張楊擊退了高幹的進攻之後,又派人前往河東聯繫段煨,提醒段煨防備袁紹軍從汾河古道殺向河東境內。段煨不敢馬虎,立即派人前去白波谷聯絡楊奉,要求楊奉派人進入幷州界休和平週一帶偵察,隨時關注晉陽高幹軍的動向。

袁紹兩路大軍謀奪河內的計劃失敗之後,又派辛評前往青州平原聯繫田楷,希望說服孤懸平原的田楷前來投奔,結果卻被田楷拒絕。

田楷指着辛評的鼻子大罵道:“若非袁本初屢次三番派爾等遊說薊侯,將軍也不會輕易率軍北上攻打幽州劉氏父子,落得一個身敗族望的下場!田某人今後就算無家可歸,也決計不會投靠袁本初!”

辛評從平原返回鄴城,自然不敢將田楷罵袁紹的話語直接說出來,但卻無法改變遊說田楷徹底失敗的結局。正在袁紹心煩意亂之際,駐守幷州東北的顏良派人給袁紹送來書信,懇求袁紹派人前往薊城跟劉和談判,及時贖回文丑。

正在氣頭上的袁紹,將所有怨氣都歸在文丑頭上,破口大罵道:“文丑蠢夫,屢屢被俘,壞吾大事,留之又有何用?”

袁紹帳前將領聽了這話,心中頓有微涼之感,一個個面面相覷,不敢出聲。

想當初,顏良、文丑兩人一起來投袁紹時,那是何等風光。袁紹經常當着衆將領的面誇讚河間雙雄勇武不凡,甚至不介意顏良和文丑的相貌,而顏良和文丑也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這些年爲袁紹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如今文丑再度被俘,雖然有些丟人,可畢竟也是爲了袁氏出戰,袁紹竟然當着衆人的面如此辱罵文丑,這讓大家心裡如何能夠不犯嘀咕?

袁紹帳前五員大將,顏良、文丑、麴義、高覽、張旭,如今沒有在幽州大軍面前吃過虧的就剩一個張旭,今後誰敢保證自己遇到趙雲、張郃和太史慈這樣的幽州萬人敵就能獲勝?

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271章 後花園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67章 謠言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106章 後患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22章 攻!守!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84章 放風箏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359章 喜當爹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03章 大棋局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67章 謠言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37章 遼東行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26章 申息軍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9章 見財眼開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452章 交換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320章 封城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77章 謀定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440章 一着不慎
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271章 後花園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340章 澆水築冰城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367章 謠言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106章 後患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22章 攻!守!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284章 放風箏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359章 喜當爹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303章 大棋局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67章 謠言第36章 血染丹水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37章 遼東行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26章 申息軍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463章 種馬前奏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9章 見財眼開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452章 交換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320章 封城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77章 謀定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84章 走馬上任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29章 坐地分贓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440章 一着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