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被人鄙視了

劉和一路上都在跟趙雲探討和交流有關騎兵建設方面的話題,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他這個外行提出一些設想,然後趙雲便會耐心而堅決地對他的說法進行完善和糾正,並不因爲劉和是大公子就隨意附和。

劉和對趙雲這樣的態度非常滿意,滿意到經常會莫名其妙的騎在馬上手舞足蹈地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惹得鮮于輔、李嚴等人滿臉不解地看他。

按理說,當領導的被下屬糾正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若是接二連三的糾正,那就更加的無法忍受了。但劉和卻沒有這種領導者的自覺性,他從一開始就不是以上位者下達命令的方式跟趙雲交流,而是以外行者求教的心態來牽引着話題的走向。

後世有一句話說的好: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劉和上一世不過是個待業的師範生,哪怕他的腦子裡面裝了一些來自後世的先進知識和觀念,但回到這個冷兵器作戰尚在發展階段的時代,那就必須按照這個時代的規律和特點去辦事。

高祖劉邦智不超張良、謀不過蕭何、武不勝韓信,但卻開創了一個偉大的國家和時代,而他成功的關鍵便是在於用人。高明的領導,絕對不會去妒忌和眼紅手下人的本事,他需要做的事情其實只有兩件,第一是保證下屬的忠誠,第二是將下屬放到最適合他能力發揮的崗位上面。

趙雲的忠誠根本不是問題,劉和自認憑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憑自己對趙雲一家做的那些事情,憑他真心誠意的對待趙雲並且無條件信任他,他可以完勝那位對趙雲一直賊心不死的劉大耳朵,將他甩出去好幾條街!

三國演義之中將劉備寫得多麼禮賢下士,特別是在招攬趙雲這件事情上,更是不遺餘力,但劉和卻知道這些不過是羅貫中一廂情願的杜撰,與事實相去甚遠。

事實上,趙雲是在離開公孫瓚返回真定老家好幾年之後,等到劉備混在袁紹帳下與曹操打官渡之戰時,纔來到鄴城投奔劉備的。也就是說,趙雲這樣出身底層的武人,當時實在是沒有出路,無奈之下才投奔到以前的老熟人劉備帳下。

趙雲與劉備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介於部曲和家將之間,他在劉備的陣營中的地位,不僅沒法與關羽和張飛相比,也無法與徐庶、諸葛亮等謀士相比。

說白了,劉備從頭到尾都是把趙雲當成了一個武藝高強的打手,讓其充當了自己的侍衛隊長而已!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後世很多人喜歡趙雲,卻發現趙雲在劉備陣營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戰績。

那麼,趙雲到底有沒有真本事,值不值得劉和如此用心和投入呢?

答案是有,絕對值得!

歷史中,趙雲見公孫瓚不是成大事的人,便藉口家中兄長過世而離開了公孫瓚,然後呆在老家靜觀天下形勢變化,結果公孫瓚果然敗亡。當時趙雲離開的時候,公孫瓚可是控制了幽州、冀州、青州和幷州的大部分地方,實力比袁紹高出一截。從這件事,可以證明年輕時的趙雲具有獨到的眼光。

類似的例子,趙雲一身高超的武藝,不去投靠人才濟濟的袁紹,也不去投靠求賢若渴的曹操,後來卻投靠了當時還在爲袁紹打工的劉備,結果劉備絲逆襲成功,依然證明了趙雲的眼光很獨到。

趙雲的性格冷靜謹慎,則又是一種幹大事的品質。當時平定桂陽時,桂陽太守趙範被迫投降,擺下一個美人計,想把寡居的美女嫂子樊氏嫁給趙雲。不少人勸趙雲接受,不要駁了趙範的面子,而趙雲卻說:“趙範是被迫投降,其心難測。天下美婦人有的是,又何必找這樣麻煩。”後來趙範果然逃走,而趙雲卻絲毫沒受牽連。

www✿ttкan✿c o

但是,趙雲真正的價值,或者說最重要的長處,不在於他的武藝高強,不在於他的冷靜謹慎,而是他的大局觀。

劉備平定益州時,許多人都建議把成都的住宅和城外的田地桑園分賜給作戰有功的將士,唯獨趙雲不懼犯了衆怒,站出來大聲反對。

他對劉備說:“從前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爲?’這樣慷慨激昂的話,如今國賊曹操尚在,我們理應淬礪奮發,力求進取,還不到貪圖享樂的時候;而且,益州人民飽受戰爭痛苦,應該把田宅歸還他們,使他們安居樂業纔是。”

趙雲的這種認識和境界,比之那些小農思想嚴重的將領,抱着“我們跟主公出生入死,爲的不就是榮華富貴”態度,相距何止千萬裡!

荊州之戰後關羽兵敗身死,劉備痛恨孫權,於是傾全國之力,準備順着長江前去討伐東吳。這個時候趙雲又站出來苦苦勸諫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如果先滅了魏,孫權自然歸附,不用再煩刀兵。如今曹丕篡漢自立,惹得天下有志之士憤慨,這個時候正是我們激勵人心,伸張正義的時候。”

“我們應該早日進攻關中,佔據河、渭上流險要之地,如此一來,則關東義士一定會起來響應和支持我們。可若是我們現在與東吳開戰,兵勢一交,不能馬上解決,最終得利的只會是曹丕罷了。”

趙雲對劉備的這一番分析,絕對是把握住了三國鬥爭的本質和核心,站在最高處來看待和處理矛盾問題,其大局觀念,比之諸葛亮也不差多少。

可惜,在劉備心裡,趙雲不過是他的部曲和家將,既不是拜把子兄弟,也不是軍師謀士,所以他根本就不聽,依然率領多年積累下來的兵力,出蜀伐吳,結果卻是夷陵大敗,最終飲恨死在了白帝城。

對於爲將爲帥者而言,這個大局觀,實在是最最要命的東西啊!

無論古今中外,各行各業,擁有大局觀的人,都是團隊中靈魂人物,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引領團隊的命運和未來。而縱觀三國所有武將,在大局觀上無人可以超越趙雲,唯一可以與他媲美的或者也就是魏將張遼,但張遼的武藝比他還是有差距。

有將如此,夫復何求?

劉和便是看中了趙雲的大局觀,當然了,他也很喜歡有些俊朗的趙帥哥,喜歡冷靜謹慎的趙酷哥,喜歡武藝猛到沒邊的趙子龍,喜歡忠誠不渝的趙將軍。

因爲見到趙雲之後心中高興,劉和對於老爹劉虞的擔憂少了一些,倒不是說他沒心沒肺不關心老爹的死活,而是覺得如今身邊有了李嚴和趙雲幫助,多少有了一些底氣。

一路說個不停,不覺之間到了薊縣。

奔出城外十幾裡迎接劉和的,是老夥計鮮于銀。

劉虞帶兵南下時,體諒鮮于銀這一年來的辛苦奔波,不顧鮮于銀的堅決請求,還是將他留在薊縣看家,這一晃就是一個多月過去了。

見到劉和時,鮮于銀在鮮于輔、李嚴和趙雲等人的注視下,做了一個出乎衆人預料的動作。

鮮于銀兜頭就給了劉和一個大大的熊抱,然後嘴裡還大聲嚷嚷着:“公子,您總算回來啦!想死我了都!”

看到這幕誇張到讓人渾身雞皮疙瘩只掉的場景,鮮于輔一陣惡寒,在心裡想:明輝這貨不是跟公子好上了吧?當初回來見到我時也沒見他這麼激動哇!

李嚴從丹水出來之後一直跟在劉和身邊,對於劉和自創的這個“擁抱式”見面禮儀有所耳聞,但真正見識過後,還是覺得有些膈應的慌。

倒是趙雲,很敏銳地看到了鮮于銀眼神中自然流露出來的那種牽掛和關切之情,這種眼神絕對不是男人喜歡上男人的眼神,而是下屬對於主公的尊敬、擁戴等等多種情愫混合的眼神。

劉和本人可沒有這麼多的想法,他此時也是非常開心地在鮮于銀的肩膀上拍了幾下,然後說道:“是啊,我胡漢三,呃……我劉和終於回來啦!”

“公子,胡漢三是誰?”鮮于銀鬆開劉和,一臉好奇地問道。

“額,這個胡漢三嘛,是典故里面一個喜歡白龍魚服、錦衣夜行的牛人,以後我再慢慢給你細說!這是正方,你們認識的……這是子龍,我路過常山時招攬到的絕世高手,你要是不想找虐的話,今後千萬不要跟他切磋武技!”

衆人說說笑笑地朝城內走去,鮮于銀轉身的時候,還特意多看了幾眼跟在劉和身側默不作聲的趙子龍。

“明輝,怎麼只有你一個人出來迎接我啊?”劉和看似隨意的問了一句。

“額,這個……那個……,本來趙別駕是要帶着大家一起出城來迎接公子的,只是……額,這個……”鮮于銀有些抓耳撓腮地顧左右而言他。

“這裡又沒外人,你就跟我實話實說,我保證不生氣。”劉和收起臉上的笑容,有些嚴肅地看着鮮于銀。

聽到劉和沒拿自己當外人,一旁跟着的鮮于輔的心裡有些暖暖的。

鮮于銀把心一橫,於是說道:“是這樣的,城中如今有人質疑公子在冀州的作爲,說若非你擅自做主自困高邑,主公就不會率兵南下,而主公若是不去冀州,那麼幽州的兵力就不會空虛,北面的鮮卑人和烏桓人也就不會生出覬覦之心,幽州也就沒有現在的危機,而主公也不會困守馬城。”

“嗯,我聽明白你的意思了,大家對我意見很大,不怎麼待見我是吧?”劉和摸了摸鼻子,有些鬱悶地說。

“基本上、大概、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鮮于銀繼續結巴口吃。

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271章 後花園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6章 組團忽悠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124章 慎重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05章 勸農詩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248章 北訪(下)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章 猛人出現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344章 鎮胡碑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355章 誰偷誰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81章 千里鏡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196章 大胸懷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8章 見張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41章 默契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339章 迴歸第226章 形勢緊迫三江感言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76章 補天裂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22章 怦然心動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254章 送禮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93章 天正道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475章 常平倉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154章 初戰告捷
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271章 後花園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6章 組團忽悠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331章 神醫趣事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124章 慎重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44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05章 勸農詩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248章 北訪(下)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章 猛人出現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344章 鎮胡碑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355章 誰偷誰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81章 千里鏡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196章 大胸懷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8章 見張合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341章 默契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339章 迴歸第226章 形勢緊迫三江感言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76章 補天裂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22章 怦然心動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254章 送禮第489章 英雄與劊子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493章 天正道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475章 常平倉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154章 初戰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