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血染丹水

袁胤在名人輩出的三國舞臺上算不得有名,對於他的記載也只是寥寥數行,但這不等於說他在當時就沒有地位和權勢。

袁胤是袁術的從弟,從袁術起兵以來便追隨在袁術身側,深受袁術的信任和重用。歷史上,袁術佔據了物產豐富的揚州之後,便將丹陽太守這個十分重要的位置留給了袁胤。袁術死後,袁胤率領袁術殘餘的部曲,扶着袁術的靈柩和家眷子女到皖城投奔廬江太守劉勳,結果被劉勳的手下所殺。

若論袁胤與袁術的關係,就像曹仁與曹操的關係。曹仁也是曹操的從弟,一生深得曹操的信任與器重,在魏國將領之中地位崇高,官拜大司馬之職。

這袁胤雖然不如曹仁那樣能力出衆,但既然能獨領五千兵馬駐守在丹水縣城,也足以證明他此時已經成爲袁術的左膀右臂,擁有很大的權勢。

當袁胤聽說有一羣不知死活的亂民圍住了丹水城門,頓時火冒三丈,不顧縣吏李嚴的勸阻,立即下令城內兵馬集合,然後直撲城外,意欲將聚集起來請願的百姓統統捉拿下獄。

然而,當袁胤登上城門向下觀望時,卻被城外黑壓壓的人潮震懾住了。

在丹水城外此時已經匯聚了上萬手中拿着鋤頭、鐮刀、長叉等各式農具的百姓,而且遠處還可見不斷有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如同涓涓溪流匯入洶洶的人海之中。

袁胤跟隨袁術當官以來,還從未見過今日這樣的陣仗,他擔心城下的百姓越聚越多,連丹水縣城都會變得不再安全,於是急忙向帶兵出城的將領雷薄和陳蘭二人下令:“雷將軍、陳將軍,速速帶兵驅散這些作亂的賊人!生死勿論,定要保證丹水安危!”

這雷薄和陳蘭是袁術新近才招攬來的武將,兩人本來就急於展示武力、建功立業,聽了袁胤這道亂命之後,頓時殺性大發,帶着手持刀槍的士兵就對城下的百姓開始了慘無人道的戕害和屠戮。

“兄弟們,給我殺啊!殺光這羣膽大包天的亂賊!”

雷薄騎在戰馬之上,揮舞着兩根長柄的銅錘,一錘砸向一個轉身逃跑的百姓頭顱之上,立刻便將這人的頭骨砸碎,紅的鮮血和白的腦漿飛濺的到處都是。

“殺呀!袁大人有令,生死勿論,務必保證丹水安全!”

另外一路的陳蘭手持一柄長矛,紅着眼睛對身後的士兵們大聲叫囂,在他的矛尖靠下的位置掛着一些碎布和肉屑,顯然已經殺掉了不止一人。

這些袁兵見到百姓驚慌失措、四散逃命,一個個也是膽氣十足,跟在雷薄和陳蘭身後不停地放箭,不停地將長槍刺入倒地百姓的身體,不停地用刀砍下百姓的頭顱……

可憐這些前來請願的百姓,本來只是想效仿三戶亭租戶們的做法,以爲憑着人數衆多和聲勢浩大就可以逼迫丹水城內的地主們做出退讓,如今卻迎來了城內駐軍的無情殺戮。

經過了最初的慌亂和逃散之後,百姓們發現官兵依然緊追不捨,而撤退的道路又被後續趕來的百姓堵住,他們索性不再逃命,而是拿起了手中的農具毅然迎上了袁軍的刀槍。

接下來,一場毫無徵兆的大規模軍民流血衝突在丹水城外爆發。

百姓手中雖然沒有刀槍劍戟這樣鋒利的武器,但勝在人多,而且已經失去了理智,所以對已經衝散了陣型的袁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衝在前面的袁軍士兵有人被憤怒的百姓一鋤頭挖下了腦袋,有人被鋒利的柴叉刺穿了咽喉,還有人被鐮刀割斷了脖頸……當然了,伴隨着這名士兵死亡的,往往是四、五個全身是傷,已經斷了氣的佃農和租戶。

雷薄眼看形勢愈發混亂,急忙大聲呵斥士兵重新結陣。正在這時,不知亂民中有誰奪了士兵手中弓箭,居然瞄着雷薄就是一箭射來,說巧不巧的正好射中了雷薄的左眼。

“哎呦!我的眼睛!”雷薄雙手急忙來捂眼睛,頓時從馬背上滾落下來。

“將軍負傷,快快送入城中救治!”雷薄身側親兵趕緊擡着疼死過去的雷薄朝丹水城內跑去。

另外一側已經陷入人海之中的陳蘭,也察覺到形勢的危急,正欲指揮手下兵士朝着城內撤回,忽然一塊拳頭大小的飛石從亂哄哄的人羣中飛射而來,照着陳蘭的頭盔上“咣噹”就是一下。

陳蘭頭上被飛石所中,頓覺一陣眩暈,急忙抓緊馬鬃,俯身向着城內衝去。

“傳我號令,停止追擊,速速退回城內!”陳來一邊後撤,一邊發號施令。

陷入人海苦戰的袁軍士兵,聽到主將命令,頓時也顧不上許多,一窩蜂般向着城內撤回,在進城時又被尾隨而來的亂民打死打傷不少,相互之間又踩死踩傷了許多。

等到厚重的城門落下時,丹水城外已經成了一處被鮮血染紅的修羅場。

躲在城門之上的袁胤,親眼見到數千請願百姓喪命於官兵們的刀槍箭雨之下,也親眼看到數百名袁軍士兵被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踩成肉餅、砸成肉泥……

隨着袁軍士兵龜縮入城,請願的百姓終於漸漸從暴怒的情緒中恢復理智,他們無限痛苦和哀傷地擡着親友和同鄉們的屍體,緩緩離開了丹水城下。

活下來的人們並未放棄,他們相互約定待到埋葬了親友和同鄉的遺體之後,定要拿起武器再來報仇!

有些失魂落魄的袁胤,看着城外的百姓漸漸散去,心頭懼意漸消。忽然,他想起了一張年輕漲紅的臉,還有這張臉被拖走之前說的一番話。

“都尉大人,萬萬不可對這些受到蠱惑的鄉民們動武啊!一旦引發流血衝突,只怕事態會進一步惡化,引起更大的動亂和民變!”

袁胤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這張臉,正是屬於縣吏李嚴的。

“哼,看不出李嚴這廝還有幾分見識!若是日後被公路從兄得知我不聽勸阻,在丹水激起民變,只怕會責罰於我,這李嚴留他不得!”

想到這裡,袁胤頓時有了主意,立即對身側的衛兵吩咐說道:“你們四人立即前去大牢斬下李嚴的頭顱,送入本官府中!”

“謹尊大人號令!”四名衛兵立刻領命而去。

這些衛兵皆是袁家豢養的死士,從來只懂執行主人命令,不問任何原因,如今袁胤讓他們去砍李嚴的腦袋,他們便毫不猶豫地執行命令。

袁胤下達了這道密令之後,立刻來到營中雷薄所住之處,親自衛問受傷甦醒的雷薄一番。

“雷將軍武功超卓,今日在城外大顯身手,真是令袁某大開眼界啊!”

“卑職有負大人所託,被亂民射來的流矢傷了眼睛,實在慚愧。”

“雷將軍不必自責,今日一戰已經讓作亂鄉民見識到了我軍的厲害和不可冒犯,來日我當親自爲你向後將軍請功!這幾日你便安心在營中養傷,以待來日再立新功!”

“大人待卑職如此厚重,待我傷愈之後,定爲大人掃盡各處亂民!”

安慰了雷薄之後,袁胤又來到陳蘭所住之處,同樣也是一番情真意切的安撫和鼓勵,卻是絕口不提二人統兵作戰失了章法,在驅離亂民時自亂陣腳,這才造成了士兵們陷入人海苦戰。

袁胤心裡比誰都清楚,就算雷薄和陳蘭統兵打仗不怎麼樣,那也比他這個文官要強。如今丹水受到數萬亂民的衝擊,今後自己的安危還得靠雷薄和陳蘭維護,他此時若是對二人呵斥責罵,只會適得其反,甚至是倒戈相向。

畢竟,這雷薄和陳蘭的來路不正,在投靠袁術之前,便是盤踞一地的強人頭子。萬一惹得他倆不滿,他們帶着士兵前往別處,到時候吃虧的還不是自己?

袁胤做完了收買人心的事情之後,便急匆匆地朝着自己所住的府宅趕回,走在半路上卻遇到了剛纔領命而去的那四個衛兵。

“啓稟大人,那李嚴不在牢中!”一名衛兵走近袁胤的馬車,匆忙報告說道。

“什麼!李嚴怎會不在牢中?我不是讓人將其看押在大牢之中等候處置的麼?”袁胤聞言,不由大怒。

“我們四人前去時,大牢敞開,看守牢房的獄吏皆已不見蹤影,而牢中往日關押的犯人也悉數逃逸,整座大牢空無一人!”

“什麼!大牢之中空無一人?”這次袁胤不再發怒,而是吃驚萬分。

氣急敗壞的袁胤急忙下令說道:“立即傳我命令,全城戒嚴,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給我抓到李嚴和私自打開牢門釋放犯人的大膽賊人!”

少頃,丹水城內一片雞飛狗跳,整隊整隊的官兵封鎖了城內各處要道,他們開始一家一戶地對城內進行搜捕,聲稱要抓捕與城外亂民勾結的縣吏李嚴以及同黨。

然而,直到第二日中午,所有派出去進行搜查的隊伍都沒有發現李嚴的任何蹤跡,也沒用發現那些獄吏和原本被關在牢中的犯人的下落。

袁胤得到報告之後,火冒三丈,噼裡啪啦地摔爛了不少袁術贈給他的陶器和飾物。

那麼,這李嚴究竟藏到哪裡去了呢?爲何在丹水城內難覓蹤跡?

第320章 封城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70章 如此打臉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91章 折服(下)第378章 入谷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章 猛人出現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89章 委任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182章 李郭叛亂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39章 迴歸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44章 鎮胡碑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6章 追!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355章 誰偷誰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90章 發狠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85章 勾結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137章 遼東行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64章 聽牆根第329章 混亂暫歇
第320章 封城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70章 如此打臉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91章 折服(下)第378章 入谷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章 猛人出現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89章 委任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182章 李郭叛亂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39章 迴歸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44章 鎮胡碑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286章 追!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355章 誰偷誰第122章 軍閥之心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90章 發狠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514章 郭賈合謀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85章 勾結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137章 遼東行第47章 各有算計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64章 聽牆根第329章 混亂暫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