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

高覽的陣亡,其實是個很大的悲劇,因爲他原本可以不用聽從淳于瓊的命令,直接轉道壺關的。

只可惜,袁紹從河東安邑給高覽直接下達的命令,需要繞道晉陽、然後再從上黨傳到葵城,再從葵城傳往修武。這樣一道命令傳遞過來,需要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當傳令的人趕到修武時,高覽早就到了蕩陰,而這個傳令之人再趕往蕩陰時,卻被尾隨高覽的陳貴攔在了後面。而且,就算他能僥倖從陳貴的眼皮子底下穿過,但等他抵達蕩陰時,高覽已經在漳水岸邊中箭身亡。

有人悲劇,自然有人喜劇。比如撞了大運的陳貴,這廝居然真的攔住了奪路狂奔的高覽,而且在混亂之中射殺了高覽。如果讓陳貴跟高覽單挑,又或者換個戰場對陣,三個陳貴也不是高覽的對手。

袁紹麾下五大將,高覽雖然排名靠後,但好歹也是跟顏良、文丑、麴義幾人並列。陳貴能跟誰並列?頂多就是同樣土鱉出身的鄧海……

如果說高覽的覆滅只是袁紹勢力衰敗的開始,那麼鄴城的失守便是這個過程的加速。

太史慈在武城伏擊高覽成功之後,得知陳貴居然立了奇功,於是將計就計,讓陳貴麾下五千人馬立即換上高覽降兵的服飾,然後讓陳貴帶着高覽的屍首向鄴城方向假裝逃命狂奔,而太史慈則率軍在後面假裝追擊。

高覽和他麾下幾個副將基本上都被太史慈斬殺殆盡,僅餘兩三個也是身負重傷,陳貴便將這幾個人的下巴卸掉,讓他們說不出話來,然後讓手下擡着一起“逃”向鄴城。

靠近鄴城的時候,陳貴把負傷的手下排在前面。這些士兵身上穿着從被俘的傷兵身上直接拔下來的服裝,看上去沒有半分破綻。等到來到城下時,得到報告的淳于瓊急忙趕到城頭上詢問,陳貴便說自己是高覽的親兵頭目。高覽在回援鄴城的途中遭到太史慈的伏擊。一萬五千多人如今只剩不到五千。淳于瓊想一想這幾天鮮于輔在河對岸搞的那些動作,再與城下那個土了吧唧的親兵頭子的回話一對應。便相信了七分。正在這時,太史慈又率軍銜尾追殺而來,距離城外的殘軍已經不到五里。

淳于瓊一想到高覽爲了救自己居然死在漳水南岸,不由得悲從心生。他可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高覽剩下的這些兄弟再被太史慈殺掉,於是立即下令打開城門,趁着太史慈還未趕到之前,將城外的殘軍放進城內。

於是,一場更大的悲劇開始了……

混進鄴城的陳貴,立即控制了鄴城的南門,尾隨而來的太史慈順利率軍殺進城內。兩支部隊合在一起差不多有兩萬人,比鄴城守軍還要多,加之守城一方突逢變故,驚慌失措之下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還擊。而進城的振威軍不僅有騎兵在前開道,更有太史慈這個殺神帶頭衝鋒,所以淳于瓊的敗亡也就再所難免。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滏水北面擔任佯攻的鮮于輔,派了不少細作分佈在鄴城附近,太史慈剛剛率軍截擊高覽成功,鮮于輔這邊就得到了準確消息,於是他馬上率軍渡河,正好趕上了圍毆城內守軍的後半截。

三萬多虎狼精兵對付鄴城內一萬多驚慌失措的守軍,戰事因此變得毫無懸念,半日過去之後,鄴城各個角落裡面藏匿的袁軍都被搜捕出來,穿着士兵服飾混在俘虜之中的淳于瓊、郭圖和逢紀等人,逐一被投降的袁軍士兵指認出來,鄴城於是徹底易主。

太史慈拿下鄴城之後,僅在城內休整兩日,便催促陳貴返回河內,而他則率領振威軍向西直撲壺關,鮮于輔和振武營留在鄴城,看押俘虜,照顧所有的傷兵,維持鄴城的秩序。

當太史慈率軍逼近壺關時,幷州方向根本來不及知道鄴城失守和高覽陣亡的事情。袁紹的部署是讓高覽轉道壺關,加強壺關的防守,切斷冀州與幷州的交通,可見此時的壺關防守還很薄弱。實際上,袁紹將兵力都抽調到了河東,壺關介於魏郡與上黨郡之間,而魏郡和上黨都是袁紹的地盤,所以壺關之內僅僅部署了兩千守軍。

來到壺關之下的太史慈故技重施,依然派出一隊士兵冒充冀州袁軍走在前面,結果順利騙開了關門,然後以最短的時間控制了壺關。

拿下壺關之後,太史慈猶自覺得不夠,他派人給鄴城留守的鮮于輔送信,讓鮮于輔聯繫駐軍清河境內的田楷,把幾戰下來俘虜的兩萬多袁軍俘虜全都送給田楷,這樣鮮于輔就可以分出五到八千兵馬趕往壺關與太史慈匯合。

鮮于輔接到太史慈的加急書信之後,哪裡還能坐得住,他留下一萬部隊留守鄴城,等候田楷過來接收俘虜,自己卻帶着五千士兵火燒火燎地趕到了壺關。

鮮于輔見到太史慈之後,開口第一句話就說:“子義啊,這次你可不能再跟我搶功勞了,聽說張旭那廝還駐軍在太行陘的南面,我想率軍直撲天井關,將張旭堵死在太行陘內,你看這事有幾分把握?”

太史慈說:“現在張燕正帶着黑山軍在太原和上黨四處攪事,上黨境內幾乎沒有袁軍,你只要速度夠快,肯定能將張旭堵住。”

“那我這就率軍前往天井關,只是五千兵力有點少,你再借我五千如何?”

“沒問題,只要能抓到張旭,一萬人我也借你!”太史慈胸懷寬廣,根本不會與鮮于輔爭奪功勞。他既然能以最快的速度奪下壺關,自然也能看出圍堵張旭又是一個戰機,之所以將鮮于輔從鄴城喊過來,其實就是要將這個功勞讓給並肩戰鬥的哥們。

最終,鮮于輔問太史慈借調了五千兵馬,加上他自己帶到壺關的五千人,正好湊足了一萬。

戰機稍縱即逝,鮮于輔不敢在壺關多耽擱,整頓了一下之後,馬上就從壺關殺向了高都,沿路經過黎亭、羊頭山和泫氏等地時,根本就沒有停留。正在上黨境內鬧事的黑山軍,被突然衝殺出來的鮮于輔嚇了一跳,等到他們看清振武營的旗號時,鮮于輔已經帶着人馬像一陣狂風般向南狂飆而去。

天井關位於高都城南二十里處,是太行陘北端的一處隘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類似於軹關陘南端的箕關和滏口陘西端的壺關。鮮于輔率軍拿下無兵把守的高都城,將這裡作爲自己的糧草後勤基地,然後派了五千士兵十分輕鬆地拿下了同樣缺少兵力把守的天井關,十分順利地堵住了張旭北歸的道路。

卻說鮮于輔抵達高都時,立下大功的陳貴已經順利返回了河內,並且十分及時地向趙雲彙報了自己前往魏郡的經過。趙雲得知太史慈已經拿下鄴城,並且在陳貴返回時已經開赴壺關,馬上猜測到了太史慈接下來的意圖。趙雲於是命令丹水哼哈二將中的另外一位出場,帶着一萬申息軍直撲葵城。

丹水“哼哈二將”,陳貴和鄧海是也!

鄧海奉命出戰,將趙雲的帥旗一路高高舉起,結果人還未到葵城,曾經被趙雲生擒過一回的張旭便急忙從葵城向北後撤三十里,躲進了太行陘內。

鄧海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這次來可不是跟張旭拼命的,只要把張旭逼進太行陘內,就算完成了趙雲交給的任務。

不久之後,退進太行陘的張旭終於發現自己成了鑽進風箱裡面的老鼠,進路和退路都已經被人堵上。張旭心急如焚,便帶着部隊夜襲天井關,企圖衝出一條生路,結果被守關的鮮于輔痛扁一頓,又退回了陘內。

戰事進展到這裡,袁紹辛苦得到了河東之地,卻丟了冀州三個半郡,如果加上已經被太史慈和鮮于輔控制的上黨,等於是丟掉了一半地盤。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

河內危機實際上已經解除,趙雲讓張楊出兵接替了鄧海去守葵城,繼續堵住張旭,而他本人則率領兩萬申息軍來到了箕關之下。

文丑見到前來探視的趙雲時,羞愧的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不過趙雲並沒有出語嘲笑他,而是安慰文丑說道:“事已至此,文將軍已經無法迴歸袁營,若是還想沙場建功,那就隨我走一趟軹關陘。”

文丑聽懂了趙雲的意思,略加思索,便答應了趙雲的提議,陪着趙雲進入軹關陘,見到了還在堅守的郝昭。

郝昭將虎符和印信還給文丑,文丑又將其鄭重地交在趙雲的手中,趙雲於是當衆宣佈徵辟文丑和郝昭爲申息軍左右先鋒,文丑原來的兵馬併入到申息軍中。

整合了文丑這路部隊之後,趙雲立即對軹關陘中部的朱靈發動攻擊。朱靈麾下的兵馬還是當初文丑的部下,總共不過六千人,根本無法抵擋趙雲率領的申息軍。接連吃了三個敗仗之後,朱靈且戰且退,帶着僅剩的兩千殘兵逃出了軹關陘。

數日之後,趙雲率領三萬部隊出現在了河東降邑附近。

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70章 離間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476章 補天裂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55章 誰偷誰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09章 隱謀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88章 處置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8章 相遇第93章 “面試”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12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06章 後患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69章 愁婚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322章 攻!守!第106章 後患第124章 慎重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64章 聽牆根第435章 陰溝裡翻船第201章 互助社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30章 神射第509章 隱謀第509章 隱謀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99章 香餑餑第201章 互助社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
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78章 先天不足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370章 離間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476章 補天裂第22章 怦然心動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355章 誰偷誰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509章 隱謀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88章 處置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175章 大造聲勢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97章 危急關頭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38章 相遇第93章 “面試”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12章 欲擒故縱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06章 後患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269章 愁婚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322章 攻!守!第106章 後患第124章 慎重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64章 聽牆根第435章 陰溝裡翻船第201章 互助社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80章 痛並快樂着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130章 神射第509章 隱謀第509章 隱謀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299章 香餑餑第201章 互助社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