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當時,倒沒想那麼多。只想救那些百姓。”高順心喜。
旋即想到,數十萬百姓還在捱餓呢,便神色一正:“主公,三郡百姓,來勢洶洶,僅憑先鋒營之糧,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應調壽春之糧,解燃眉之急。”
“你需要多少糧食?”
“三萬石。三萬石就行了。可以支撐到明年秋季。”高順激動的道。
呂布心算了下,三郡百姓,近乎百萬。區區三萬石糧食,能堅持那麼久嗎?”
“你算的不對吧?”
“主公有所不知,供應逃難的百姓,跟供應軍隊不一樣,只要兩天內,能喝到一碗稀粥,就很滿足了。”
呂布苦笑道:“若以此救濟百姓,我還有什麼臉面治理揚州啊?”
“兩天一碗稀粥,你能受得了嗎?”
“那主公的意思是?”高順也想多供給一點,但就怕呂布不肯。
呂布道:“壽春之糧,還剩十三萬石,你拿去十萬石。讓三郡的百姓,每天兩頓,每頓一碗稀粥,一塊麪餅,再帶上點大醬,沾着吃。哦對了,最好再挖點野菜,熬湯喝。”
高順嚥了一口口水,一臉震驚之色。
“一碗稀粥、一塊麪餅,很多嗎?”呂布問。
“恕末將直言,就算百姓們沒有遭難,也不敢這樣吃啊。這都快趕上軍隊的伙食了。”高順拱手道:“主公不用如此耗費,只要每天供給一碗稀粥,他們就很感恩了。”
“稀粥有什麼吃的?就一點米湯,一泡尿就給尿沒了。喝再多也餓。”
其實呂布很不明白,漢朝的人,怎麼就那麼經得住餓,每天兩頓或者一頓,每頓喝點粥就行。就這樣的伙食,還有長得肥頭大耳的。
“主公,他們是流民,只要能保住性命就行,不是來享受的啊...。”
“一碗稀粥,一塊麪餅,你跟我說享受?高將軍,你有沒有試過,每天只喝兩碗稀粥?你知道餓了是什麼感覺嗎?流民也是人啊,他們的飯量,跟你是一樣的。”
“揚州在我的手上,我絕不允許我的百姓,苟延殘喘的活着。”
“既然要救濟百姓,就要有救濟百姓的樣子。要讓百姓們感覺到,跟着你有前途、有希望,別搞的跟施捨叫花子似的...。”
說到這,呂布很認真的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叮囑先鋒營的士兵,不許打罵百姓,不許侮辱百姓,站崗巡邏時,要有精神,跟百姓說話時,要面帶微笑。要讓百姓覺得,這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隊,同時又很愛戴百姓。如果做不到...該打軍棍就打軍棍,該斬首就斬首,絕不能留情!”
“諾。”
高順終於明白,呂布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多糧食了。說到底,還是‘民心’兩個字。
揚州七郡,本是袁術的地盤,袁術失德,丟了揚州,曹操又洗劫百姓。但這並不代表,呂布就是好人,新來的勢力,能否獲得百姓的認可,在揚州站穩腳跟,還得用實際行動去證明。
但這樣一來,要面臨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就是糧食的問題,十萬石米糧,也僅夠支撐到明年二月。
豫章、會稽、吳郡,也沒有兵力去接管。
揚州其他地方,及各部將士,都需要用糧,缺口很大。
“主公,公臺先生求見。”第二天早上,呂布剛起牀,就聽見張楓稟報。
“不見。”
呂布不用想都知道,陳宮肯定要反對。
但旋即一想,十萬石糧食被運走,壽春城也的確沒有多少糧食了,倒是個很棘手的事情。
於是叫住張楓,說道:“讓他到大廳等候。”
“諾。”
洗漱完,呂布趕到議事大廳。
“主公...。”陳宮一臉焦急之色。
“等等,你先別說,聽我說。”呂布實在不想聽陳宮嘮叨。
“三郡百姓,我是一定要救的,沒有糧食就去找糧食。先從丹陽、廬江、建安三郡,各調五千石軍糧,解燃眉之急。我會再寫手令,讓蕭何調糧前來。”
“如果還是不行,我會押着被俘的曹軍將領,去一趟兗州,逼迫曹操,早日送來糧食...。”
“我說完了,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呂布看向陳宮。
陳宮怔了怔眉:“沒,沒有了...。”
“沒有就好,退下吧。”
“諾。”
陳宮有些尷尬的離開。
對於十萬石軍糧的事,他沒有要阻止的意思,只是想獻策而已,但沒想到呂布的策略,比他的還要完美。那他還能說什麼啊?照辦就是了。
兩日後,高順、羅成,運糧前往三郡。
呂布籌劃着,收復淮南各縣,推行新政。並將世家的土地,分給當地百姓。獲得百姓一致好評,一把把的萬民傘,送到刺史府。
總的來說,揚州局勢,是一片大好。
值此時,徐州境內,卻是即將迎來一場大戰。
袁弘率四千丹陽兵,闖入東海,企圖一路北上,去冀州投靠長兄袁紹。怎料剛到東海郡不久,就遭到一夥山賊的襲擊。
沒錯,就是一夥山賊!
人數約四百人左右,埋伏在郯城東側的漁陽谷內,待丹陽兵進入漁陽谷後,將大量的巨石推下,封閉前後谷門,將敵人砸了個七葷八素。
轟轟轟...
四千丹陽兵,經長途跋涉,又幾日水米未進,虛弱到極點。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唯有捱打的份。
“殺啊...殺啊啊!”
突然,漫山遍野都豎起了旗幟,吼聲、鼓聲、兵器的撞擊聲,響徹整個山谷。
袁弘擡起頭一看,只見每一面旗幟上,都繡着一個‘樊’字,他便下意識的以爲,自己碰上了樊梨花的軍隊。
“袁弘,你已經走投無路了,還不束手就擒?!”山上傳來一位女子的嬌喝聲。
“谷內的弟兄們,只要你們放下武器,我就饒你們不死,否則誰也走不出這山谷...。”
“前後都被我用巨石堵住了,山上有兩萬大軍,你們是不可能衝出去的...!”
說來也怪,hào稱精銳無比的丹陽兵,在她慷慨激昂的一番話後,竟全都棄械投降。
旋即,她帶着數百人下山,靠近丹陽兵。
“你...你就是樊梨花?”袁弘也被收繳了武器。
“哈哈哈...。”所有rén dà笑。
她騎着一匹小紅馬,手持梨花槍,英姿勃發的走到袁弘跟前,笑着說道:“你給姑奶奶聽好了,姑奶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黑雲寨穆桂英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