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點頭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這麼辦吧。但是,要等到諸葛亮有意誘敵時,你們才能去。穿插到敵後,不要想着殲滅多少蜀軍,要想辦法拖住他們,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
“諾”
三人歡喜的應道。
心裡卻想着,等到了敵後,先鬧他個天翻地覆再說。
“元直。”
“在。”
呂布扶過眼前的沙盤,微笑道:“你是軍師,應該有自己的主意。對於廣漢郡之戰,你有何看法?我當以何種戰策,擊敗諸葛亮?”
徐庶抱拳道:“臣剛纔已經說過了,先退往葭萌關駐守。等諸葛亮來攻,消耗他的兵力。只要能堅持到三月中,我們的火炮送來,便是破敵之時。”
呂布搖搖頭道:“中原戰情不明,我急於回援。哪能等到三月中?除了退守葭萌關,消耗諸葛亮的兵力,你還有別的計策嗎?”
“有。”
“哦?說來聽聽?”呂布只是隨口一問,沒想到徐庶還真有計策。
“是。”
徐庶走出隊列,侃侃而道:“我們都應該清楚,張任將軍的妻兒,都在cheng都,是極有可能叛變”
“徐軍師,我咳咳。”張任位於隊列的後面,聽到徐庶的話,嚇的趕緊站出來。卻因傷勢未愈,差點跌掉。
徐庶一臉的尷尬,改口道:“張將軍不必感到害怕,是我嘴快,說錯了話。我的意思是諸葛亮會這樣想。這就給我們創造了詐降的機會。”
“詐降?”
張任眼眸一亮,不過旋即搖着頭道:“軍師有所不知。上次在葭萌關與諸葛亮對戰時。諸葛亮就曾勸說我歸降劉備,並不計較之前的過錯。可被我嚴詞拒絕了。因此丟了葭萌關。現在我再投降,他會相信嗎?”
徐庶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你上回拒絕他,是因爲我軍強大,已經攻陷了葭萌關。可現在不同了,他有一百萬大軍,實力強勁。而我們彈盡糧絕,變攻爲守,甚至已被迫改編了新軍。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他起碼會信你六成。你再給他透露幾個消息,保證萬無一失。”
張任看向呂布,想看看呂布是何意。
“元直,你的這道計策,重點在哪裡?張任詐降後,又該做些什麼呢?”呂布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徐庶回道:“很簡單。諸葛亮一向心思細膩,防備之心極重,他即使答應了張任歸降,也不敢偷襲我營寨。我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此計的重點,就在張任叛逃,被我軍追殺。他只率領不足五千殘兵,逃往蜀軍大營。之後與我裡應外合,擒拿諸葛亮。我必須說明一點,逃往蜀軍大營的五千人,必須精挑細選,每個士兵,都要從軍五年以上,且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如果能把元霸和存孝藏在軍隊裡,那就太好了。奇兵之功,倍勝於重兵,諸葛亮必敗無疑。”
徐庶的計策,比李靖的敵後作戰,還要高明許多。
韓信由衷的佩服道:“先生不愧是軍機處的參謀,計謀深遠,虛實難測,直擊敵人的要害。想必諸葛亮再通神,也未必能覺察出來。”
李靖也站出來拍馬屁:“即使覺察出來了,也不會想到我們的攻擊重點,是在他的大營。那區區五千殘兵,卻成了他的致命大患。”
呂布的目光移動到張任身上。見張任臉色有些發白,關心道:“張將軍的傷勢如何了?”
張任是聰明人,一聽到呂布這話,便知呂布已經準備讓他去詐降了。張任回道:“稟主公,些許小傷,早就好了。”
“你可願冒險,前去詐降?”
“末將願意。”
張任連想都沒想便答應了。
他正愁沒機會立功呢,徐庶的計策,剛好給了他立功的機會。
“好,我給你準備五千精銳,到時由你率領,敗往諸葛亮的大營。不過在這之前,我們要先實施李將軍的計劃,先引開諸葛亮一部分兵力,這樣實施起來,會比較容易。”
“諾。”
距離呂布大營往南約兩百里,紮下了五座大營。
其中紮在官道口的那座大營,便是諸葛亮的中軍大營,由諸葛亮親自鎮守。
紮好營寨後,諸葛亮迫不及待的調兵遣將。
營帳中。
站着二十幾員將領。
諸葛亮說道:“日前我接到消息,從荊州運來的火炮和輜重,已經抵擋閬中,將在三月中送到葭萌關。到那時,呂布的新軍就會得到補給,我們再想取勝,會難上一百倍。故而我決定主動出擊,奪回葭萌關。這也是我們此行來的目的。”
“雲長。”
“在。”
關羽站了出來。
諸葛亮說道:“我給你十萬兵馬,打着我的旗號,於明日辰時起兵,攻打呂布營寨。戰敗之後,將敵人引誘至釜山一帶。”
“諾。”
諸葛亮的命令一出來,關羽便已經知曉諸葛亮的用意。無非是誘敵深入,重兵合圍。這樣的伎倆又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讓他一箇中軍上將,去幹些誘敵的勾當,而不是去伏擊,卻讓關羽有些不喜。
“劉封、孟達。”
“在。”
諸葛亮道:“我也給你們十萬兵馬。劉封爲主將,孟達爲監軍。你們沿廣漢郡的西北官道佈陣,一直到釜山腳下。不能放過一個敵人!”
“諾。”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也算半個皇親國戚,由他執掌兵權,孟達自無話可說。
安排完後。
諸葛亮一臉凝重之色的入座,嘆道:“爲了抵禦呂布,我蜀中百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希望上天垂憐,助我擊退強敵”
“先生還是擔心嗎?”關羽問道。
他想起了昔日在荊州時,劉備請諸葛亮出山。那時的諸葛亮,多麼的傲氣,多麼的有自信,彷彿羽扇一揮,就能平定江山。而現在的諸葛亮,經過與呂布的多次交手,銳氣喪盡。每一次對敵,都小心謹慎,生怕中了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