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魏延還能說什麼?
他轉移了話題,道:“鞠義是袁紹的大將。他駐守在營中,死戰不降。我們雖然能攻克大營。但恐怕也要耗費一些時日。不知主母可有好的計策?”
“嗯,你這話問的好。”
樊梨花拿出一張信紙,遞給魏延:“你派人把這封信,送去給甘寧。讓他率領所有的兵馬,前來助戰。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克袁紹的糧草大營。”
“是。”
魏延接過信紙。
心裡卻是疑惑:“主母不是要引誘袁紹來援嗎?爲何急於攻陷袁紹的糧草大營?”
“你猜呢?”
“呃...末將愚鈍,還望主母賜教。”
魏延有些無語。
這沒頭沒腦的,讓他怎麼猜?
穆桂英走過來,道:“我們攻打鞠義有四天了吧?袁紹還沒有回援,可見他已經放棄了。與其圍而不攻,坐失良機,不如先斷了袁紹的糧道。”
“穆姐姐說的是。這都怪我考慮不周。沒有想到...袁紹真敢置北海的糧草大營於不顧。這也是他自己找死,我們就不要客氣了。”
魏延眼眸一亮,暗自欣喜:“如此說來...白起在琳琅郡,是不可能建功了?”
這話是他在心裡面說的。
樊梨花和穆桂英並不知曉。
魏延抱拳回道:“末將即刻派人把信送去給甘寧,讓他前來助戰。”
“嗯。”
白起在琳琅郡等候了足足五日。
在第六日拂曉,看到有兩萬步卒從竹山下經過。
白起思慮了好久,終是沒有放過這路袁軍。先用一千顆火炮,炸燬山上的巨石。巨石滾下去,阻塞了道路,再用弓箭射之。
兩萬援軍,無一生還!
值此時。
甘寧也收到了樊梨花的來信。
他現在手裡有八萬重兵{從交州又調來了三萬},已經佔領青州北部的東萊郡、樂安國、齊國。與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對峙於濟南境內。
即使沒有樊梨花插手,他也早晚能攻克青州。
看完樊梨花的信,甘寧好生猶豫:“主母讓我率領所有的兵馬,到北海助戰。你們意下如何?”
帳中站着兩排將領。
上將王方說道:“我們好不容易纔打下了三個郡,且死死的壓制着袁譚。等我們擊敗了袁譚,整個青州都拿下了。主母在這時候令我們前往助戰,不是瞎指揮嗎?”
“住嘴!”
甘寧臉色一沉,斥責道:“這話你也敢說?”
“末將是直腸子,不會說好聽的...。”
“還說?!”
甘寧呵斥了一聲,收起信件,道:“主母讓我去北海助戰,自有她的道理。我作爲臣子,遵令而行即可,豈能質疑啊?”
王方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不能爲了一封信,而放棄眼下大好的局勢。末將建議大都督,回絕主母。就說與袁譚交戰在一起,暫時無法撤出戰鬥。”
其實甘寧有權利拒絕。
樊梨花是徐州都督。他是交州都督。官職相等,又無軍機處的明令。即使回絕了,樊梨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只是甘寧考慮事情,要比王方全面。
想到樊梨花的身份,甘寧搖搖頭道:“不行。我在朝中的地位,與你們不同。我手上握有重兵,又接連攻下了青州的三個郡。如果回絕了主母,定會遭人猜忌。”
“報...。”
就在甘寧暗下決心,要前往北海助戰時。
士兵來報:“袁譚的五萬軍{與甘寧作戰損失了一些,但有郡縣兵補給},已經撤離了濟南東平陵。向北移動。”
“向北?袁譚也要去北海?”
甘寧驚喜的取出地圖。
少許後笑道:“主母在信中說,已經圍住了袁紹的糧草大營。袁譚此去北海,定是助戰的。我們要趕快集結兵馬,攔住袁譚。哦不...是徹底的消滅他!”
王方抱拳道:“如果袁譚也要去北海的話,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之前攻下的城池,只需留下少量的兵力駐守即可,也不會遭到敵人的反撲。”
“嗯。”
甘寧擡起頭道:“王方領軍一萬,駐守齊國。董伏領軍一萬,駐守樂安。周志領軍一萬,駐守東萊。其餘各部,與我追殺袁譚。要趕在他進入北海之前,徹底的消滅他。”
“諾。”
衆將分頭行事。
袁譚能與甘寧僵持這麼久,全是憑着地利的優勢。濟南東平陵是一座堅城,非重兵不能攻克。甘寧不過區區幾萬水軍,豈能取勝?
而袁譚想要收復青州,也是不可能的。
雙方因此陷入了僵局...
但是現在,袁譚離開了東平陵,等於失去了所有的優勢。甘寧苦苦尋求的戰機已經到來,即使沒有樊梨花的來信,他也絕不會放過。
十月下旬。
甘寧率領四萬水軍,與袁譚大戰於北海邊境。
雙方廝殺了一日。
袁譚的五萬軍,多爲後來補給的郡縣兵,戰鬥力有限。又是倉促間迎戰,被甘寧殺的大敗。只剩五千餘人,退往東平陵。
甘寧本該趁勝追擊,徹底剿滅袁譚。
但是他又不想違抗樊梨花的命令,遂留下一萬軍士,交給駐守在齊國的王方,令王方圍住東平陵。待他從北海歸來,再徵袁譚。
甘寧還剩下兩萬左右的兵力,星夜兼程,奔赴北海助戰。
只是...
他緊趕慢趕,還是沒有趕上攻打鞠義。
因爲白起回援了!
白起人雖小,心眼子卻不少。他知道袁紹不會馳援北海,再等下去也無用。故而留下一支疑兵,在琳琅郡佈陣。親率三萬主力,回援北海。
樊梨花兵力大增,僅僅用了一日,便攻克了敵寨。
鞠義被魏延斬殺!
兩萬多袁軍將士,淪爲俘虜。
甘寧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心裡有些不滿。但又不敢明說。當樊梨花問起青州的戰事時。甘寧回道:“袁譚的五萬軍,已經被末將消滅。東平陵也即將被我攻克。我八萬交州軍,遠涉數千裡。總算不負主公重託,只是可惜,眼看就要建功,卻...。”
後面的話他沒有再說了。
樊梨花是聰明人,一聽便知甘寧是何意。
樊梨花抱拳道:“甘將軍莫怪。此事是我考慮不周,沒有想到你那裡的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好。早知如此,我又何必招你前來?我在這裡...向你賠罪。”
“末將豈敢。”
甘寧謹守臣子的本份,哪敢受樊梨花的禮。
他伸手去扶樊梨花,伸到一半又縮了回去:“主母快請起。我只是不甘心,錯過了剿滅袁譚最好的機會。不過他也逃不了。等我回去之後,便能攻克東平陵。袁紹的青州七郡,早晚是主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