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聽見曹操這話,李典有了一些底氣。
..........................
正值西涼大亂,烽火四起,遠在河北魏郡〔鄴城〕的袁紹,在猶豫兩個多月後,終於下定決心,再度南征。任命文丑爲先鋒上將,率五萬大軍渡過黃河,佔領陳留。
袁紹親率三十五萬軍,隨後跟進。
許攸、郭圖、沮授、顏良、張頜、高覽...等一大批文臣武將隨徵,兵鋒所向,直指兗州!
七月初旬。
天氣越發的炎熱。
文丑的五萬軍,在渡過黃河後,很輕易的佔領了陳留,在官渡前線修建了一座極其堅固、龐大的營寨,作爲進取兗州的堡壘,也可策應陳留。
許都。
丞相府。
荀彧召集衆將,下達作戰任務。
“文丑的五萬軍,已經佔領陳留,並在官渡修建營寨。袁紹的三十五萬軍,會在半個月內,進入兗州。即使我現在調兵前往,也來不及趕在袁紹進入兗州以前,消滅文丑。故而與袁紹的戰爭,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荀彧吩咐士兵,把地圖掛在前方。
趁着士兵們掛地圖,荀彧繼續道:“現在許都城中,駐有十二萬軍。其中四萬虎賁營,由徐晃將軍率領,戰鬥力最強。其次是兩萬青州軍、一萬鐵鎖戰車、三萬精銳步卒和兩萬剛招募的新兵。爲防止揚州軍突襲許都,我們必須留下兩萬人,保衛許都的安全。”
“換言之,我們能動用的兵力,僅有十萬。諸位若有良策,不妨獻上?”
本來荀彧是不想向衆文武問計的,因爲在他看來,在座的都是垃圾,所獻之計,不可能有他的好。既然手握兵權,於危急之時,可以dú cái。但他旋即想到,敵軍壓境,需要衆文武和睦,若是搞dú cái,引起同僚不滿,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他耐住性子,給官員們發言的機會。
別駕陳羣道:“敵軍勢大,不可力敵。應以守城爲上策。”
“能否從豫州調兵來?”主簿楊修問道。
無敵手機
在所有的謀士中,荀彧最看重陳羣和楊修。尤其是陳羣,跟他一樣是潁川人,出身名門,有家族利益,屬於一條線上的人。
荀彧道:“豫州的兵馬,已全部調往關外,不可能支援兗州。”
“長文剛纔說,要以守城爲上策,我深以爲然,不知可有防禦之策?”
〔註釋:陳羣,字長文。〕
陳羣道:“兗州有五郡三國78縣,不可能全面防守。只能挑選幾個地方,扼守住要害。首先是濮陽和定陶,是兗州重鎮,必須有重兵把守。再給虎牢關增兵一萬,在濮陽和定陶之間,修建一座營寨,相互策應。想來堅守一兩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荀彧很驚訝,陳羣的計策,竟然跟他想的一樣。
“長文言之有理。若能守住濮陽和定陶,就能防止敵人擴張。”荀彧笑着點了點頭。
楊修保持沉默...
其餘的官員,也沒有意見。
荀彧看向地圖,道:“既然你們都沒有意見,那我就下令了。着曹洪、曹真,各領精兵一萬,駐守濮陽、定陶。着曹休領兵一萬,駐守虎牢關。着徐晃、曹休,率虎賁營、青州軍、一萬鐵鎖戰車,於濮陽、定陶之間,修建營寨,做好策應兩郡的準備。鑑於各軍兵力較少,我會傳令濟陰郡、山陽郡、泰山郡、任城、東平、濟北三國,各出郡縣兵兩千,增援濮陽和定陶。咱們的目的,不是消滅袁紹,而是防守。只要能堅守住兗州兩個月,丞相就會回軍,到時再與袁紹決戰。諸位可明白了?”
“明白。”所有人應道。
文丑攻佔陳留,於官渡駐營。袁紹親率三十五萬軍渡過黃河,做好進取兗州的準備。荀彧迅速做出決策,集十萬大軍駐守各處險要。各郡國兵馬調動頻繁。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天下諸侯。
劉備、孫策、張魯、劉璋,都沒有什麼反應。
揚州。
壽春。
軍機處。
陳宮、張良、賈詡、李善長、蕭何,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
張良和李善長主張佔領潁川和豫州,並向洛陽、長安進軍,與呂布會合,一舉消滅曹操。摯天
蕭何不發表意見。
陳宮想派十萬軍,借道去關中,與呂布會合以後,再做打算。
賈詡作爲新降的謀士,不好多言,只道曹操不能亡,應該把軍事重心放在袁紹身上。換句話說,賈詡想幫助曹操,擊退袁紹。
因此,衆謀士爭論不休。
陳宮道:“主公還在西涼,一旦戰鬥打響,曹操會不惜一切代價,圍剿主公。我軍雖強,卻不能及時救援。故而在與主公會合之前,絕不能攻曹。”
“我同意公臺的策略。”賈詡道了句。
“主公身旁有元霸和項羽,整整六萬精銳,堅守一兩個月沒有問題。我軍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打進豫州,一路進入關中,與主公會合。若戰事順利的話,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能滅曹。至少能佔領豫州和司隸。”李善長道。
張良也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李善長的話。
“蕭大人,您怎麼看?”陳宮問。
“現在是二比二,您的一票,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怎麼是二比二呢?”賈詡不解。
陳宮道:“你剛纔不是同意我的策略嗎?我們和善長、張良,剛好票數相等。”
賈詡笑道:“公臺,你可能誤會了。我剛纔說同意你的策略,並不是指借道去關中,而是暫不攻曹。如果要問我的想法,我還是那句話,曹操不能亡,應該把軍事重心,放在袁紹身上。”
“咦?你怎麼...。”
陳宮想斥責賈詡。
賈詡打斷他的話,道:“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是想說,我還牽掛舊主?”
“這是你自己說的,我可沒說。”
賈詡道:“我的家人都在壽春,已沒有任何的選擇,公臺何必多心?我主張助曹攻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有充足的理由。你不想聽聽嗎?”
“好啊,我倒想聽聽,你有多充足的理由。”陳宮不悅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