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張飛擊潰2旅6團,窮追猛打,一直殺到了中軍。
護衛側翼的2旅6團,傷亡極重。他們被迫放棄突火槍的遠距離射殺優勢,也沒有時間拋射手雷。只能上刺刀,與敵人近距離肉搏。
好在呂布的十萬新軍,每一個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在加入新軍之前,都經歷過血戰,有極其豐富的戰鬥經驗。
雖然處於不利的態勢,但還是勇敢的迎敵。
眼看着張飛衝來。
韓信親自舉起突火槍,喝道:“都聽我的命令,射殺那個黑臉漢子。把他們打回去!”
啪啪啪
護衛中軍的3旅9團,全都瞄準張飛,一頓狠揍。
噗!
一顆實彈穿透張飛的左肩,強大貫力,使得他載落下馬。
跟隨他過來的士兵們,也被密如蛛網的實彈打暈了。
“三將軍、三將軍”張飛的親衛大驚,上前扶起張飛。
“不要管我,快衝過去,宰了韓信!”張飛忍住疼痛,重新上馬,舉着丈八蛇矛喊道:“都殺過去、殺過去!”
張飛在軍中的威望極高,他的一聲大吼,使得士兵們鼓足了勇氣。
“真是冥頑不靈。”
韓信接連開了幾槍,沒有打中張飛,遂道:“都聽我的命令,等敵人靠近了,距離三十步時,用手雷拋射。把他們炸回去!”
3旅9團的團長說道:“將軍,我敗退回來的2旅6團,也在前面啊。如果用手雷拋射,會傷到自己人。”
“現在這種時候,哪還管得了那麼多?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潰敵人。不然諸葛亮必有察覺,我們想騙開葭萌關的城樓,也不可能了。”
韓信一意孤行,3旅9團只能照做。
待敵人距離三十步時,足足五千顆手雷,拋射了出去。
張飛衝在最前面,被炸的飛上了天。跟着他的一萬步卒,也像之前龐德的士兵一樣,凡是被手雷波及的地方,非死即傷。
一團團的黑煙冒起。
一團團的火光在戰場上蔓延。
張飛生死不明。
衝過來的蜀軍,也被這強大的陣勢嚇住了,紛紛敗退。
韓信無暇顧及戰敗的蜀軍,下令道:“聽着。我第1師各部,就地防禦,不許再追擊”
“上將軍,怎麼不追了?”
他手下的三個旅長不明白。
韓信看了他們一眼,恨鐵不成鋼的道:“用你們的腦子想想,我第1師聲名在外,諸葛亮豈能不防備?現在衝過去,他還敢開城門嗎?”
“上將軍的意思是?”
“有張任的一萬軍,足矣。他們與關羽所部,混雜在一起。關羽要進城,諸葛亮該不會阻攔吧?那張任的一萬軍,不就名正言順的進去了嗎?他們只要守住城門一會,我眨眼便到!”
聽完韓信的計策,三個旅長激動的渾身顫抖。
之後紛紛保證道:“上將軍,您就放心吧。只要能衝進葭萌關的城門,不管有多少敵人,我旅必定死戰,從正面擊潰敵軍!”
“好,都去準備吧。”
“諾。”
各旅摩拳擦掌,急不可耐的離開。
韓信也撰緊了拳頭,卯着一股子勁,要和諸葛亮過過招。而且照現在的情形看,他極有可能勝出。極負盛名的諸葛亮,怕是要栽跟頭了。
想到這裡,韓信的心裡比那三個旅長還要激動。
關羽、張任的軍隊,在遭到第1師的猛攻後,僅剩下不到一萬人,逼近葭萌關的城樓。其中包括那三百白眊兵,緊跟在關羽身後。
“快開城門!”關羽喊道。
守城的士兵,下意識的便要打開城門。
“等等”
諸葛亮舉着火把,死死的盯着關羽身後的那些士兵。雖然都穿戴同樣的衣服和鎧甲,每個士兵也都染滿了鮮血,像是剛經歷過血戰。但是謹慎的他,還是在懷疑。
懷疑什麼呢?
懷疑那些士兵是張任的部下。因爲張任反叛,有大量的士兵可以扮作蜀軍,掩人耳目。何況劉備身邊的部隊,除了白眊兵、丹陽舊部以外,都不算精銳,怎麼會如此的英勇,渾身沾滿了鮮血。
馬岱抱拳道:“軍師,下面是關將軍,快開城門吧。等下韓信追過來了。”
“不要着急,待我再看看。”
諸葛亮沒有同意。
關羽喊道:“軍師爲何不開城門?”
“雲長稍後”
諸葛亮心裡也非常的着急,朝馬岱說道:“大王的軍隊,是從葫蘆口突圍出來的,距離這裡約四十里。他們一路上都在奔跑,沒有遇到張任的部隊。也就是說,他們的敵人只有韓信。你看看他們的臉上、鎧甲上,全是鮮血。這些鮮血是哪來的?是敵人的嗎?是韓信的第1師?你覺得可能嗎?如果他們臉上都是敵人的鮮血,那韓信的第1師早就被消滅了”
“軍師的意思是?”
“這些人極有可能是張任的部下假扮的”
“啊?不會吧!”馬岱嚇了一跳,看向城外,忽的擡手道:“軍師快看,那是主公的精銳白眊兵。應該不是假扮的吧?”
諸葛亮道:“我軍在閬中、葫蘆口,都與呂布交戰過,要弄幾百套白眊兵的鎧甲,太容易了。這說明不了什麼。除非我能親眼見到大王。”
諸葛亮想了想後,喊道:“雲長,大王何在?”
他現在什麼都不相信,只相信劉備!只要看到劉備在城外,那城外的蜀軍就是真的。如果不在城外,那多半是上當了。關羽身後的蜀軍,皆是敵人僞裝的。
關羽心緒很亂,怕韓信追上來,便撒了個謊:“軍師,大哥就在後面,馬上就過來了。你快開城門吧。等下韓信的軍隊追上來,大哥的處境更加的危險。”
“你真的看見大王了嗎?”
“是的。”
關羽的本意,是想借劉備之名,嚇一嚇諸葛亮,促使諸葛亮早點打開城門。可他不知道,自己的胡言亂語,釀成了滔天巨禍。
就在這節骨眼上,張任又急中生智,命人豎起劉備的大旗。
雖然距離城樓很遠,還是被諸葛亮看見了。
至此。
諸葛亮心裡的懷疑,消去了一大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