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兵敗如山倒,逃無可逃。
他的軍隊被一再的分割、包圍、消滅,最後被杜長、吳羽的兩個團,圍堵在一片草叢裡。杜長端着一把突火qiāng,瞄準蹋頓:“啪!”
實彈射擊!
剛好命中蹋頓的左腿。
“啊。”蹋頓吃痛,倒在了地上。
杜長帶着人跑過去,將蹋頓的隨從都控制起來。杜長用突火qiāng指着蹋頓,嘴角微微上翹的說道:“蹋頓單于,您現在是俘虜了。”
“你。”
蹋頓不堪受辱,欲拔劍自刎。杜長手疾眼快,又朝他的手臂開了一搶。
“啊。”蹋頓扔掉佩劍,疼的直喊。
“把他捆綁起來。”
隨着杜長一招手,跑過來幾個士兵,將蹋頓五花大綁。周圍的烏桓士兵,也被全部繳械,就地圈禁。
“哈哈哈。”
秦瓊笑着跑過來,抱拳道:“恭喜杜將軍、吳將軍,俘獲了烏桓單于。”
“這是秦將軍指揮有方,我等豈敢居功?”
“兩位將軍。”
秦瓊看着他們,微笑道:“你們是怕我怪罪你們搶功?我秦瓊豈是那種小人啊?是我的功勞,我當仁不讓。不是我的功勞,也不會多要。”
“是是。”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對秦瓊豎起了大拇指。
蹋頓戰死、閻柔不知去向
烏桓、高句麗、公孫度的幾萬騎兵,被秦瓊、杜長、吳羽圍在樹林中,殺的殺、降的降,都相繼被殲滅。
夜裡。
各軍在樹林的東面駐營。
韓信也趕來會合。
秦瓊傳令犒賞三軍,將好酒好肉都拿出來,大宴兩天,慶賀殲滅蹋頓、高句麗、公孫度的二十萬鐵騎軍。
營帳中。
喝酒到一半。
秦瓊看向左手邊的韓信,微微笑道:“韓將軍,冀州的戰事,算是結束了。這得多虧了你的幫助和建議。如果沒有你的第1軍和鄴城之中的三十萬降兵,我們不可能取勝。”
“我也是奉命行事。”
韓信回了一句,問道:“秦將軍接下來準備?”
“我準備調集十萬軍,隨韓將軍支援幽州。將高句麗、鮮卑的軍隊,徹底的趕出幽州。”秦瓊回道。
“我以爲大可不必。”韓信說道:“蹋頓兵敗後,幽州的幾萬高句麗軍和鮮卑軍,斷不敢再劫掠幽州。即使我們都不去支援,高雲也會率軍撤離。我相信白起將軍會利用這一點,儘快的結束戰事。”
“你的意思是?”秦瓊問。
韓信說道:“冀州十二郡的地方軍和世家的勢力,還有許多。秦將軍何不做好自己的事呢?至於我是奉命來支援河北的。高句麗和鮮卑還未退軍,我必須趕往幽州。”
“好。”
秦瓊一口答應:“就照你說道。你去支援幽州,我收復冀州十二郡。”
蹋頓的二十萬軍被消滅後,河北各地的官軍和世家,都聞風喪膽,不敢再與秦瓊對敵。秦瓊的大軍到處,敵軍望風而降。
值此時。
青州的戰事已進入到白熱化狀態。
樊梨花、穆桂英調集了十萬大軍,與公孫康的十萬軍交手。由於沒有火炮、沒有精銳,戰事進行的十分艱難。
好在樊梨花和穆桂英都是指揮作戰的高手,憑着豐富的經驗,連續取勝了兩陣。公孫度損兵折將,隱隱有退敗之勢。
這一日。
樊梨花和穆桂英的大軍,攻佔了東萊郡的黃縣。
黃縣是青州東境的門戶。
公孫康入侵青州,佔領的第一座城池,便是黃縣。現在這一座城池,已經在樊梨花和穆桂英的手中。也就是說,公孫康已經很難再經東萊返回朝鮮。
“姐姐。”
樊梨花來到城頭上,說道:“剛纔暗影來報,公孫康的大軍,沒有回援東萊。他直奔齊國的臨淄去了。看來是想一鼓足氣,攻下青州的首府。”
穆桂英笑道:“這小子倒是挺有魄力。”
“想攻佔我的首府,哪是那麼容易的?”穆桂英搖了搖頭。
“姐姐不可大意。公孫康敢這麼做,必有一定的把握。”樊梨花道:“我建議調集五萬軍,回援臨淄。反正現在東萊郡已經被我們收復。他不可能再返回朝鮮。我們只需拖住他一個月,他必定斷糧。”
“嗯。”
穆桂英也怕臨淄真的失陷,說道:“好吧。你率徐州軍駐守東萊,防止公孫康逃回朝鮮。我率領青州軍回援,跟他玩貓戲老鼠。看是他的糧食多,還是我的糧食多。”
“嘿嘿好。”
樊梨花應道。
旋即。
兩人分兵出擊。
樊梨花率領三到四萬的徐州軍,守在東萊郡的黃縣。
穆桂英領着青州軍,日夜兼程,趕往臨淄。
此時。
在齊國的臨淄城。公孫康親率六萬多軍,強攻臨淄。駐守在臨淄城中的兩萬守軍,拼死抵抗。戰鬥十分激烈。
“報。”
公孫康麾下的大將卑衍跑來,說道:“稟世子,東城和西城都有重兵把守。我們的部隊遭到抵抗,潰逃下來。”
“南城呢?”公孫康問。
“南城雖兵馬不多,但地勢險要,也極難攻取。”卑衍回道。
公孫康取出地圖,研究了一會兒,說道:“照這樣打下去,短時間內不可能破城。而且,我軍也會付出極重的代價。”
“卑衍。”
“在。”
公孫康收起地圖,道:“傳令撤軍,到五里外休整。”
“世子,樊梨花和穆桂英已經攻克了東萊。如果我們不能攻克臨淄,拿到臨淄城中的糧食。那我們會有斷糧之危啊。而且樊梨花和穆桂英,隨時都有可能壓過來。”卑衍道。
公孫康沒有回他的話,只瞪了他一眼。
卑衍立即抱拳道:“是。末將即刻去傳令。”
嗚嗚嗚
沒過多久,撤軍的號角響起。
正在攻打臨淄城的遼東軍,全線後撤。
到了五里外。
紮好營盤。
公孫康叫來麾下的兩員大將。一個是卑衍,還有一個叫柳毅。
“兩位將軍請坐。”公孫康揮了揮手。
“謝世子。”
柳毅坐下後,十分疑惑的問道:“世子爲何傳令撤軍啊?是擔心傷亡太大嗎?”
“嗯。我已經有了攻克臨淄的計劃。且不需要傷亡多少士兵。”公孫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