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魯班,親自帶領營造司的人,製造最新型的戰車。
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完成這一創舉。
呂布來到營造司,看到一個龐大的傢伙,立於營造司的廣場上。整個戰車分爲三節。最前面的一節是四匹戰馬拉着一個半米長的車廂。士兵們可以站在車廂裡,駕馭戰馬。中間的一節也是一樣。再往後就是木製的車箱了。車廂有七米長,兩米高。像後世的卡車,只是他地盤下面沒有複雜的機器,僅是用一個簡單的車架,承載車廂、壓着四個一米寬的輪子。
“你們兩個,上去試一試。”呂布朝身後的龍衛軍士兵說道。
“諾。”
兩個士兵迅速爬到車頭,半米長的車廂裡,手拿四根繮繩和馬鞭。
“駕!”
“駕!”
八匹戰馬,同時向前挺進,將七米長的車廂,很輕易的帶走。而由於底盤下面的四個車輪,有一米寬,純鐵製的,壓在路上,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呂布又叫來二十個士兵,吩咐道:“你們都上去。”
“諾。”
士兵們爬到七米長的車廂裡。
魯班笑道:“主公,就算承載三十個士兵,也沒有問題。”
“是嗎?”
“是的。”
魯班很得意。
轟隆隆...
四個巨大的車輪,碾壓着碎石路,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二十個士兵,很輕易的被帶走。
雖然在轉彎的時候,有些困難,但只要放緩速度,絕對沒有問題。
呂布咧嘴笑道:“好啊,有了這東西,新軍的行軍速度,將提升一大截。魯大人,你們工部立大功了,我會讓禮部酌情嘉獎。”
“多謝主公。”
呂布道:“從現在起,你們工部的任務,就是打造一千輛八馬戰車。你算一算,需要多長時間?”
魯班爲難的道:“主公,營造司的匠人們,都去江夏了,怕無法在短時間內造出一千輛八馬戰車。除非先停止造船。”
“不行,造船也很重要,不能停止。”
魯班:“...。”
呂布想了想,道:“這樣吧。先從江夏撤回來一半的人。造船和造車,同時進行。需要的錢糧、材料、勞力,找內政司供應。我希望在一年以內,看到千乘戰車,能做到嗎?”
“主公放心,工部會盡力的。”
“好。”
呂布帶着龍衛軍的士兵,準備離開營造司,卻突然想到一件事,停下來說道:“咱們新建造的戰船,需要稍稍改動一下,你吩咐營造司,兩天後到科技院門口,準備取一樣東西。”
“諾。”
兩天後,營造司的人來到科技院。呂布派了五百個龍衛軍士兵,將科技院最新研製的大型突火槍和紅衣大炮的炮管,與營造司的人一起,運送去江夏。
隨行兩千令尹府的士兵護送。
只要將這些安裝在戰船上,甘寧的水軍便可縱橫長江,再不用怕南海郡的周瑜。只是紅衣大炮的炮管和鐵彈實在太重,需要特大號的戰船,才能承載。
這一點,呂布已經想到,所以吩咐營造司的匠人,建造比樓船還要高大的戰船,用來安放大炮。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
二月初旬。
曹操和劉備的戰爭結束了。
曹操的豫州,兩郡四國98縣,被諸葛亮佔領了汝南郡、陳國和樑國大半的土地,剛好五十座縣城。
曹操的兗州軍主力,再一次縮水,銳減至九萬。如果不是張遼、魏延,在北面牽制住劉備,差點打進襄陽,說不定曹操的主力軍,就被諸葛亮全部吃掉了。
戰爭結束後,曹操送呂布兩千萬銅錢,表示感謝。
許都。
丞相府。
程昱向曹操稟報:“由於連年征戰,各郡的百姓,傷亡無數。已經無法再組建大規模的軍隊。我們的地方官員上奏說,百姓家裡沒有勞動力,春耕很困難啊。”
“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春耕和徵兵...。”
曹操的氣色很不好。
翻閱完厚厚的賬簿,說道:“全是百姓拖欠的錢糧...。”
“丞相,百姓根本負擔不起啊。”
“負擔不起,就別再負擔了...。”曹操拿着賬簿,走到火爐旁,將賬簿丟進火爐。
“丞相,您這是?”
曹操道:“百姓所欠的錢糧,實在太多了,勞作十年也還不清。如果你是百姓,還會勞作嗎?不如把賬簿燒了,減輕百姓的負擔,或許情況會好一點。”
“丞相英明。”
“但是...這道恩典,不能輕易的宣佈。”曹操面露遲疑之色,像是有很重要的話要說。
程昱道:“丞相有話,不妨直言。”
曹操猶豫了很久...
“仲德,如果我再進一步,你覺得朝中的大臣們,會同意嗎?”曹操問道。
程昱明白曹操的意思,說道:“當年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了八個異姓王,其中七個zào fǎn。而後詔告天下,非劉姓不得稱王。如果丞相想稱王,怕會有諸多阻礙。尤其是荀彧荀文若,不會答應。”
“是啊,文若的心思...。”
曹操心裡很明白,荀彧是忠於漢朝的。
當年起兵的時候,之所以能得到荀彧的效忠,是因爲他刺殺董卓,佔據大義,又是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
後來佔據兗州、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是因爲尊敬天子「表面功夫做的很足,上朝時仍是漢獻帝坐主位,曹操上奏都要行大禮」,沒有像董卓那樣,目無皇帝,禍亂宮廷。才使得荀彧表面上忠於曹操,實際是藉助曹操的勢力,救助漢朝。
現在想要進位稱王,踐踏王室的尊嚴。荀彧是肯定會反對的。
“仲德。”
“在。”
曹操道:“馬上草擬六份詔書,送去給袁紹、呂布、劉備、孫策、張魯、劉璋。進封袁紹爲趙王,呂布爲楚王,劉備爲襄陽王,孫策爲吳王,張魯爲漢中王,劉璋爲蜀王。六道詔書,要秘密發出,不得讓荀彧知道。”
程昱眉目一怔,笑道:“丞相英明。如此一來,天下異性之王,比比皆是,丞相再稱王,又有何不可?只是...爲什麼要給孫策一字王,卻給劉備兩字王?要知道劉備的實力比孫策強,又對丞相構成威脅,不妨給他一字王,省得劉備不喜。”
「註釋:一字王要比兩字王的地位高。」
曹操道:“你還是不瞭解劉備。他自詡大漢皇叔,從來不敢做僭越的事。如果給他一字王,他會斷然拒絕。如果給兩字王,地位低於一字王,或許會考慮。”
“等各地的諸侯們,都相繼稱王以後。你再找荀彧說說,如果他同意我稱王,我就大赦天下,免除四州百姓歷年所欠的賦稅,再推行一些有利於百姓的政策。”
程昱抱拳道:“如此一來,荀彧肯定會答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