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

寂靜了許久,突然門口傳來侍衛的喊聲:“益州牧到!”

所有人都看着門口。一個不甚高大,身材矮胖的男子,緩緩走進堂內。

看着齊集一堂的文武諸將,劉璋心中也是一陣感慨,多久沒有這麼多人一起了。

“諸位,秦軍大軍壓境,目前已經兵臨城下,各位可有退敵良策?”劉璋來到堂內,坐到自己專屬的木椅之上,手中端着一杯熱茶,稍微飲了一口,然後看着衆人問道。

衆人彼此相互對望了一會,都默不作聲。

劉璋等待了片刻,看來還是需要自己點名啊。

他眯着眼睛,指指站在一旁的兩人:“龐義將軍和李嚴將軍先來說說城內的情況吧。具體的軍務都是你們在來操辦的。現在城中防禦準備得如何?民心如何?”

“這個,屬下已經竭盡所能地做準備了。城內的武器作坊日以繼夜地製作弓箭。城內所有的樹木都被砍伐,用於製作滾木及柵欄。另外,李將軍已經在動員城內的居民參加城防,雖然收穫不大,但也有幾千人可堪使用。至於民心嘛!”龐義看了一眼門外,不敢再說。

劉璋剛從外部回來,對於大街之上的情況自然瞭如指掌。

“屬下已經安排了城內部隊,針對逃亡的居民進行勸阻和安撫,但是,作用不大,畢竟此番秦軍聲勢太大,許多居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陣勢,已經膽寒了!”李嚴接着龐義的話說道。

“不只是軍民吧,那些士族,我看逃亡和觀望的也不在少數!”劉璋鼻子哼哼了一下,散發着自己的不滿。

“外圍的情況那?”劉璋繼續問道。

龐義擡頭看了劉璋一樣,小心的從懷中摸出一張信紙,上面帶着斑斑點點的血跡:“這是最新的戰報,成都外圍已經被秦軍清除乾淨,所有外出打探的斥候都被射殺,我們現在對外界已經隔絕了!”

“被包圍了麼?”劉璋重重的嘆了口氣,重複着這幾個字。他似乎已經看到遍地屍骸,斷牆殘壁的樣子。很快整個成都都會在煙霧中燃燒。

看着劉璋的表情,所有的人懷着異樣的心情,一言不發的低頭立在堂上。

“公衡,你怎麼看?”自從法正、張鬆叛逃之後,黃權成爲劉璋唯一的智囊。

“回主公,屬下以爲,秦軍勢大,眼下再做抵抗,恐意義不大,不若與秦軍談判,留的我軍主力,以待東山再起!”黃權看了周圍一下,然後拱手,回答劉璋的問題。

“黃權無恥!你分明打着和談的旗號,意欲與秦軍搖尾乞憐!當真以爲我看不出?你這般行徑與法正、張鬆之流有何區別!”還不等劉璋回話,堂下一人已經出列,怒目圓睜,一雙拳頭指着黃權,就差撲上去打鬥。

此人正是王累。王累雖然官職不高,但是卻對劉璋十分忠誠。眼見黃權欲賣主求榮,不由氣上心頭。

“主公,成都尚有一萬帶甲之士,幾千徵兆民兵,城高將勇,奈何懼怕秦軍的幾萬人馬!王累雖然一介

書生,亦敢於成都共存亡!若主公當真聽從黃權之流的言語,王累寧願吊死在城門之前!”王累言真意切,聽得劉璋內心不由的一震。

“主公,黃權是從長遠出發,別無他意,還望主公明察!”聽到王累如此說,黃權急忙雙膝跪地,朝劉璋跪拜起來。

“行了!別爭執了!”劉璋重重的拍了下木椅。

“許太守有何高見?”劉璋看着一眼一旁站立的許靖,出言問道。對於許靖的到來,劉璋頗感意外。許靖是東漢末年人物評論家許劭的堂兄。這位老人先後仕於孔伷、陳禕、許貢、王朗等各個勢力,後來移居益州,劉璋愛其名聲,邀請出仕。但是因爲年老體衰,逐被劉璋忘記。如果不是許靖主動出現,劉璋幾乎忘記益州還有這麼一個見多識廣的元老人物。

“大人,此時言和談,爲時尚早!未與敵軍交戰,首先言怯,是兵法大忌!依老臣之見,可以先堅守成都,能站則戰,戰勝則可收復益州全境,退一步來說,倘若真的不敵,再與秦軍和談不遲!”許靖是唯一未叫劉璋主公之人。但是這番見解,確實老道。無論是戰是和,都可以從容周旋。相比之下,黃權就略顯不足。

許靖看劉璋低頭沉思,也不說話,默默的自己退到一旁。

等待了許久,劉璋彷彿下定了決心:“龐義、李嚴、吳懿三人聽令!”

龐義、李嚴、吳懿三人一起出列,單膝跪在堂前,等待劉璋的指示。

“你三人每人帶領士兵五千,分批巡視城內情況,一旦秦軍攻城,立刻發起反擊!從今天起,全軍進入緊急戒備狀態!立即準備,不得有誤!”在嚴顏、張任不在的情況下,軍事方面,這三人已經是劉璋所有的依靠,所以直接將所有兵力都安排了下去。眼下成都有守軍一萬,還有五千多名民兵,堪堪可以組織起來三個方陣。

“主公英明!”聽到劉璋安排的命令,知道劉璋已經下定決心對抗秦軍,王累等幾個文臣首先跪下。

黃權看了看,也不做聲,隨着王累一併跪了下去。

龐義、李嚴、吳懿三人點齊副將,率先走出大堂,剩餘幾個文臣也慢慢離去。

“文休先生,留下陪我聊聊天吧!”劉璋看着堂下的許靖,出言。

許靖彷彿早就知道劉璋的想法,根本就沒有做離開的打算。身旁的李恢與尹默朝着劉璋拱手,然後小步的退出門外。

劉璋在前,許靖在後,兩人慢慢的走在州衙道路之上。

今日的天氣有些陰沉,黑色的烏雲低沉地壓在成都的上空,氣氛有些壓抑。

“文休先生來益州也有一段時間了吧?一切可好?”劉璋揹着雙手,稍稍問道。

“來了有十幾年了!轉眼間,都入古稀了!承蒙州牧大人照顧,一切還好!”許靖在身後,不卑不亢的回答。

“眼下也沒有外人,文休先生大可直言,益州該做何出路?”劉璋停住腳步,直直的望着許靖。這個老人,閱歷豐富,能遊走在各個諸侯中,

定然有非凡之處。

“州牧大人,老臣就隨意一言,如果有失,還望大人包涵!”許靖略微思索一下,踱步在一側。

“但說無妨!”劉璋眼睛一亮,等待許靖下文。

“以往嚴顏將軍與張任將軍在時,定能保成都安穩。但是現在嚴顏已降,張任全軍覆沒,此時猶如左膀右臂均斷。單憑龐義、李嚴、吳懿,恕老夫直言,恐不是秦軍的敵手!”許靖眼光毒辣,簡單幾句就說出了實情。

“那許先生還鼓動死守成都?”劉璋聽完許靖一席話,頓時有些惱怒。

“州牧大人錯了,老夫只是說猜想,但是總要實際搏鬥一番才知道。哪怕要和談,也要有和談的本錢不是?以龐義幾人的才能,縱然不敵,也可以讓秦軍痛上一陣,打痛了秦軍,再來和談,豈不是更有利於州牧?老夫所言,州牧大人可認同?”許靖看着劉璋,對其性情有些失望。面對稍許困境就如此沉不住氣,難怪四周都來惦記益州。

“好吧,那就依先生之言,先和秦軍打上一戰再說!”劉璋好不容易鼓起的守城姿態,又被許靖的一番話打消了大半。但是,正如許靖所言,說不定可以反敗爲勝那?劉璋還是有着一些幻想。

......

成都,這座險城就這麼屹立在大地之上。此時秦成率領三萬軍隊已經圍困這座巴蜀第一大城一個多月。嚴顏率領的戰船停滿了岷江,所有士兵早在城池以外的曠野裡築起了軍營,自從擊潰了張任援軍與劉備的部隊之後,秦成就不急於攻城,他是希望用巨大的壓力迫使劉璋投降。

但是,從成都城牆上巡視的士兵來看,劉璋主動投降的機會有些渺茫!

“主公,看樣子還是要用武力來征服才行啊!”龐統站在秦成身旁,看着遠處的成都城牆出神。

“先去城牆附近看看!”秦成帶着龐統與幾個侍衛,騎馬朝城池走去。

近距離觀看成都,才知道成都的堅固與險要。成都號稱巴蜀第一城,秦漢時期開始打造,城牆高大堅固,城頭寬闊,兩長多寬的路面,不僅可以列陣,甚至可以跑馬,城垛之上設計的有射孔、探視孔和投石滑道等防禦設施,四周護城河,寬約四丈,是秦成所見過最寬的護城河,如果想要攻城,一定需要特質的攻城設備,用普通木板根本無法搭建。

秦成立在護城河外,遠遠眺望着這座黝黑的巍峨的巨城,無數士兵密密麻麻的立在城頭,打着益州的旗幟,往來操練。

益州,我夢想即將崛起的地方!你可曾張開雙臂,恭迎我的到來?

秦成立在馬上,深深的思索!

在建安十五年,冬日即將來臨之前,劉璋選擇徹底堅守成都,三萬秦軍也結束了長達一個半月的圍困計劃,至此,成都攻防戰即將拉開序幕!這是一場關乎秦成能否東山再起的戰役,也是秦軍破釜沉舟的戰役。這場戰爭的勝負,將會成爲整個秦軍的重要轉折點。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藏的危機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一百零三章 不怒自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一百零六章 曹操的心思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藏的危機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一百零三章 不怒自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五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