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

秦成招賢令一出,攪的整個中原風起雲涌。

《招賢令》號召天下賢士“唯才用之”,一舉將秦成推向了輿論的頂端。這道求賢令沒開頭就表示“自古受命和中興之君”要和賢人君子“共治天下”,最後要“得而用之”,首尾相接秦成把自己比作受命和中興之君,已經把漢獻帝拋開。第二個隱含的意思是說當今天下有垂釣渭濱者,這是指呂望垂釣渭濱,盜嫂受金是指陳平,秦成用詢問的口氣說:天下賢士沒有像呂望那樣仍在渭濱垂釣的,像陳平那樣仍沒有遇到魏無知的嗎?

這道求賢令發出後自然引起議論紛紛,有人說秦成心存不臣之心,有人說秦成滿懷英雄之氣,不管如何,眼下的長沙,真正的成爲了學子的海洋。無數寒門世子紛紛前來長沙求學求職!

秦成在長沙設立求學點,所有求學人員,只要檢驗通過,都可以入長沙學院學習,或者在秦成麾下任職。去學院者由劉巴帶領,任職于軍隊者,由秦成月初親自審覈!

通過層層選拔,也有文武數員被留在軍中。

十月初一,秦成直奔長沙城外的軍備營地。今日是檢驗求任武職之人的日子,秦成憑藉後世的記憶,根據應徵者的名字,在幾百人中選出這幾位大將,希望他們確實如後世傳說中一樣。

此時校場之外,圍着密密麻麻許多士兵。

校場中間,站立着高矮三人。第一位,姓陳名到,字叔至!使得一支鐵槍,七尺身材,面色暗黃,一身皮甲穿着在身,英氣勃發!第二位,姓王名雙,字子權,臉龐狹長,一臉粗茂的絡腮鬍子,略顯成熟,使得一支鐵錘,重約五十餘斤,揮舞間虎虎生風。第三位,姓郝名昭字伯道!虎背熊腰,弓馬嫺熟。看着這三人,秦成一陣激動。果然皆是英雄之姿。

三人各自在場中展示武藝!陳到穩重,有大將之風,王雙暴躁,衝鋒陷陣間猶如狂風暴雨,郝昭善守,一張鋼弓在手,百十人不得近身。

三人各有所長,一經展示,果然皆是英雄。

秦成心情大好,授三人校尉之職,具體分工等待後期安排。

這時候,長沙學院也擠滿了無數求學士子。

“這麼多人!哎,不就是一個破學院嗎?”一個十多歲的男孩跟在家丁之後,慢吞吞的走着。

“少公子,可不要小看,據說荊州牧秦成有真龍之氣那!跟着長沙,說不定能沾光那?”家丁一臉神秘的說。

“切,騙人的把戲,我鄧艾怎麼能上當!唉,唉

,別擠!”嘴裡喊着不要上當,還是忍不住跟着人羣朝長沙學院涌去。

在建安十四年,不知道有多少像鄧艾這樣的後期名士,默默的在長沙學院學習,他們即將是秦成一統天下的階梯力量!

秋去冬來,又是一季雪花飄舞的時候。

在襄陽的道路上,一個瘦弱的文士騎着一匹駑馬正在前行。風雨更緊,凍得文士連連打起噴嚏。

“該死的曹操,竟然敢如此對我!他日定讓你爲今時之事後悔!”文士一邊咒罵一邊趕路。

此人姓張名鬆字子喬。他本是西川益州牧劉璋的僚屬,官授別駕,負責總理衆務,頗受器重。但是張鬆極有眼光,他不看好劉璋,私慾使他心裡早就打起小九九,思謀着攀高枝。其時,曹操殺呂布,滅二袁,破馬超,雄踞中原。這在張鬆眼裡,曹操是“戰必勝,攻必取”“天下無敵”的大英雄,是可以依附的大樹。建安十四年冬天,張魯遣弟弟張衛領兵五萬,駐紮於漢中邊境,企圖進攻劉璋。無奈之下,劉璋只得求救於曹操。

此時的張鬆自告奮勇出使曹營談判。其實談判是假,賣主求榮、另擇主子是真。他“暗畫西川地理圖本藏之”,企望送個見面禮,賣個好價錢,換得高官厚祿。沒想到曹操見張鬆相貌矮小,竟然對其冷眼相對,但凡文士,總有一些孤傲。

看曹操如此行徑,張鬆直接將曹操及手下文士罵了一遍,甩袖出門。

罵過之後,張鬆就後悔了!投靠新主子沒有得逞,又攪壞了出來的使命!該如何回益州彙報?

一路上風雪聲更緊!

看到路邊有一酒館,張松下馬。掀開破舊的門簾,打一打身上的白雪。又要了一碗熱酒,坐在木桌邊稍作休息。

對面一桌是幾個文士打扮的青年學子,穿着頗爲破舊。正在興致勃勃的看着一張書信,一邊看,一邊議論。

“這秦思遠果真有魄力!如此招賢令,讓寒窗學子無不爲之心動啊!”

“可不是,句句貼切,字字真誠,聽聞今日長沙人滿爲患,都是奔着招賢令去的!”

“對啊,我等年後不妨也去試試,說不定可以光宗耀祖那!”

幾人越說越興奮。

張鬆越聽越驚訝。對於秦成,張鬆也略有耳聞。當初攻打永安的就是秦成部將高順。但是,什麼時候出來了求賢令?

“幾位,可否將手中招賢令借我一觀?”張鬆心中猶如小貓撓心,急切想看個究竟。

見張鬆也

是讀書人,幾個文士就將手中的書信轉交給張鬆。

張鬆小心翼翼的接過,一字一句的認真看完。

看完之後,一股暖流瞬間從心中流變全身,猶如春日之陽,渾身毛孔無一不是舒暢。不問出身,不問缺點,唯纔是舉!這樣的招賢令,幾乎是爲張鬆量身打造!聽聞秦成首席謀士龐統相貌醜陋,卻極得秦成信賴。如今正走投無路,何不去長沙試一試運氣那!

想到這裡,張鬆也不着急趕回益州,將書信歸還,結清酒錢,騎上瘦馬,迎着風雪,改道前往長沙去了。

張鬆不知道,在這條道路的十餘里處,一支軍隊正屹立在風雪中等待着他的到來。如果沒有秦成的招賢令,他一定會遇到這支等候已久的軍隊。

張鬆已經改變路線,但是這支軍隊卻不知道。

風雪落在士兵身上,留下厚厚一層,每個士兵猶如雪雕一般。爲首一個將軍,手持銀色龍膽槍,一身白色鎧甲,胯下的白馬不時的打了幾個響鼻!

此人正是趙雲!

“將軍,這麼久了,那個人還沒到,會不會改道了?”手下一個士兵問道。

趙雲用手擋在眼前,撥開一些風雪,默默的看着遠方。難道說,軍師這次猜錯了。這個名叫張鬆的人有何能耐,要讓主公與軍師如此重視!

等到天色完全黑了下來,還是沒有一個人來到。

趙雲嘆了口氣,朝士兵揮了揮手,一行人調轉回頭,向諸葛亮彙報去了。

“什麼?沒有接到?怎麼可能,探馬彙報,張鬆今日必走此路啊!”劉備狐疑的說道。

“可能張鬆臨時調轉路線,由別處回益州了,主公不要因此氣餒,等待時機,再做打算吧!”諸葛亮搖着羽扇,雖然心中十分無奈,但是也只能如此安慰劉備。

張鬆啊,這可是打開益州大門的鑰匙。曹操不知道張鬆的重要性,諸葛亮卻對其瞭如指掌!如果能將張鬆招募到自己陣營,由他配合,拿下益州就指日可待,襄陽雖好,卻不是長久之地。只有益州纔是稱霸天下的落腳之處。可是,關注了那麼久,突然間這個鑰匙竟然不翼而飛!

諸葛亮安慰劉備再等機會,其實他內心知道,這樣的機會,恐怕不會再有了!

張鬆,你此時在哪裡?諸葛亮內心快要崩潰了!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曹操之手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六十三章 虎將黃忠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超首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六十七章 從零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
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七十章 心碎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借曹操之手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九十一章 廣漢血戰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三十四章 拆婚小分隊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四十五章 備戰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四十九章 城內失火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六十三章 虎將黃忠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超首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五十二章 激戰達州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六十七章 從零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