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軍會盟

就在奇襲永安計策制定不久,秦成就已經率領部隊前往江夏與孫劉聯軍匯合。 此時的赤壁之戰即將拉開了序幕!

關於赤壁之戰,始終是末漢幾大戰役的代表!也是後世公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

關於此戰,史書上如此記載:建安十三年冬,曹操攜八十萬大軍,出許昌、駐宛城,克新野,招降襄陽,直逼江陵。與孫權、劉備、秦成聯軍相持與江夏。聯軍以周瑜爲統帥,率六萬士兵,火燒戰船,一舉攻克曹操。自此曹操敗回許昌,有生之年,再無力南征!

那麼,史書之外的赤壁之戰是什麼樣子的那?

七月開始,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同發征討江南。當時的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從許昌開始,沿着宛城(今河南南陽)、新野、襄陽一路壓榨過去。也正是因爲這樣的盛威,才導致了以劉琮爲首的荊州勢力拱手而降!

九月,曹操在新野(今屬河南)接受劉琮投降後,逼向荊州腹地。此時的劉備惶惶不可終日,爲避曹軍銳氣,與諸葛亮、徐庶等率十餘萬軍民倉促南撤,退向戰略要地江陵(今屬湖北荊沙)。半途中,徐庶老母被曹操所獲,無奈之下,徐庶只得離開劉備,轉投曹操,聽聞徐庶離去的消息,劉備痛苦不已,卻又無可奈何。繼續逃亡的劉備指令關羽領萬餘水兵順漢水、溯江水與其會師與江夏。

曹操率領五千虎豹騎千里直追,殺得劉備丟盔棄甲,全賴張飛、趙雲死命保護才得以脫身!

也是這個時候,魯肅來到了江夏,見到劉備,諸葛亮借魯肅之手,乘船達到建業,欲說服孫權連劉抗曹!

整個荊州一片混亂,秦成獨自思量了許久。曹操的強大,只有迫在眉睫的時候才能感覺到!一場驚世大戰就是眼前,如今自己已經有了幾萬兵馬,難道還要坐壁上觀嗎?機會不能等待,暴風雨既然要來,就乾脆來的更猛烈一點!

生在亂世,當持三尺劍,立不世功!就讓我也做一次末世英雄,會一會這幾方巨頭吧!一顆不安的心就此跳動起來,秦成下定決心聯合孫權、劉備。立即派出鄧芝出使江東,商討加入孫劉聯軍。

而這時候的孫權見劉備新敗,又懾於號稱80萬的曹軍聲威,對聯合劉備舉棋不定,恰逢鄧芝來臨,又有諸葛亮與魯肅、周瑜等精闢分析形勢,指出曹軍實際兵力不過20餘萬,且有後方不安、遠道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才最終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

建安十三年十月,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爲左右督,魯肅爲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等待與秦成、劉備匯合。

秦成在安排高順奇襲永安之後,留蔣琬及五千士兵駐守長沙,遣王耀帶兩千士兵巡迴零陵、桂陽、武陵幾城。有分出五千士兵交由馮習、張南帶領,一旦永安得手,即刻援助永安!,然後開始準備前往江夏。

安排妥當之後,秦成部隊以魏延爲先鋒,黃忠爲統帥,廖立、劉巴爲軍師。由秦成親自率領,共計一萬五千兵馬開往江夏。

反觀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舊將文聘爲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同年十月,由於秦成偷襲永安,益州牧劉璋決意依附曹操,遣張鬆爲使給曹操和好,向朝廷交納貢賦,直接加大了曹操的驕傲輕敵。

建安十一月,曹操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孫權撕書斬使,斷案桌一角,以示抗曹的決心。

曹操得知消息後,親統大軍順長江水陸並進。此時的孫劉聯軍已經在夏口部署完畢,溯江迎擊曹軍,兩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緊急招領劉表舊將蔡瑁、張允,日夜操練水軍,與孫劉聯軍隔

江對峙。

十二月初,秦成部隊成功抵達江夏。這標誌着孫劉秦三家正式聯盟。

得知秦成部隊到來,劉備一行早早便守候在江邊。由長沙到江夏,走水路更加便捷。

坐在主船之上,秦成細望岸邊的衆人。爲首劉備,七尺身材,耳垂確實很大,不足垂肩,但也絕對異於常人。身後一高挑文士,眼角細長,面帶微笑,高冠白衣,手持一羽扇,必是諸葛亮無疑。再後面跟隨一英俊武將,面目俊俏,極爲瀟灑,銀袍銀槍,除卻關張之外,能得到劉備如此重視,此人定是趙雲!三人後邊是一干文武小吏。

秦成剛一下船,劉備就直接大步上前,拉住秦成之手,寒虛問暖起來。劉備此時已經四十餘歲,成熟且健談。

“早問思遠賢弟年少英雄,不想竟這般年輕!哎,轉眼間,備都雙鬢斑白了!”劉備持秦成之手,輕輕拍打。

“劉皇叔威名遠播,豈是秦成小子可以攀比的,慚愧慚愧”秦成也是一副圓滑嘴臉。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的火熱,幾乎讓外人錯以爲兩人是舊相好友。這是個極具魅力的男人,秦成暗暗猜想。劉備的能力,在於御人之道。能白手起家,又得到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死命追隨,甚至死後還有諸葛亮嘔心瀝血扶持後代,這樣的人格魅力絕對厲害!

“如何不見孫將軍?”秦成問道。

“這個,呵呵,孫將軍今日有事,後期自會前來匯見”劉備遮遮掩掩。

其實,孫權正在別府中睡覺。他從眼底看不起秦成這樣小吏出身的人,尤其是尚未得到朝廷任命的人員。劉備雖然落魄,但是被公認爲皇叔,並且歷任多個官職,孫權本人也是朝廷冊封的封疆大吏。唯有秦成名不正言不順,一路靠搶劫侵佔,這種行徑與黃巾軍有何區別。雖然這樣想,但是眼下秦成率一萬五千人前來會盟,也是不小的助力,所以孫權只能推說有事,壓根不想見到秦成。

(本章完)

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九章 東風到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不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
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一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九章 東風到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路向南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一百四十章 援助馬超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能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意弄人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四十八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不拜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