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

李煜點了點頭,稍微在大腦裡面組織了一下語言。

“大漢的生產32水平低下,田地產出地,百姓的收入基本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很少餘錢能拿去消費。甚至不少百姓一年也攢不下那麼百來枚銅錢,每次外出採買都只能省着來用,對金銀的需要自然沒有那麼急切。

華夏共和國不同,這裡的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他們每個月都至少有五十文錢的儲蓄,有了錢扣除大部分會存起來,也會拿出二十文錢左右進行消費。

用錢的地方多了,銅錢缺乏的問題就出現了。尤其是一些大宗的貨物,每每都需要上百文錢,以前買不起,如今存幾個月就能買得起,到時候帶着幾百文,甚至一貫錢外出,且不說容易遭賊,拿起來也不方便。

且不考慮五銖錢如今的流通越來越不足,看看去年度的財政收入,明明共和國原有範圍變得更加的繁華,但是收入卻有了些許的降低。說到底就是貨幣缺乏,使得工人工資有所下降,而商品過多,也導致了商品開始貶值。兩者相加,那便是稅收的下降!

放任不管的話,以後這樣的情況會進一步提高和擴大,到時候就如同我之前所言,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都會出現。我要鑄造金銀銅幣,最初的目的就是爲了避免這個情況的出現!”李煜斟酌着說道。

“元首大才!”袁渙結合自己在共和國工作那麼多年的所見所聞,就能明白,李煜所言只怕並非危言聳聽。去年的財政報表他也看過,當時還以爲是因爲要建立鐵路和水軍,所以纔有所下降,如今看來似乎並非那麼簡單。

“別小看貨幣這玩意,說到底這就是一箇中介物,它的主要價值就是流通。如同文景之治,那所謂國庫裡面綁銅錢的繩子都黴爛的情況,其實只能說明經濟非常的不活躍,政府幾乎沒有作爲,根本不值得高興。

當然,大量流通也不行,也很容易引起貨幣的貶值。本來一枚五銖錢就能買到的東西,變成需要兩枚才能買到,那麼對於工錢每個月只有五十文的百姓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但若是因爲這樣,就要求工廠加工資,無疑工廠主的壓力也會增加,甚至發生工廠的倒閉。

最讓我痛心的是,百姓們到底是苦的太久,所以就有了存錢的習慣。但是這些貨幣不流通,就會造成貨幣的升值,同樣對經濟造成影響。這些其他勢力不知道,不去管也就罷了,我知道這種情況卻不去管,那就是我的失職!”李煜嚴肅的說道。

“微臣有罪,不能爲元首分憂!”袁渙也覺得自己的確是有點孤陋寡聞。

“大家各有分工,這方面不是你負責的事情,再說你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知識,自然算不得是你的錯誤。只是既然曜卿分管共和國的財政,最好也要看看經濟方面的著作,遲一點我會給你送去一些,有空可以好好研讀。”李煜笑道。

“微臣一定認真研讀!”袁渙可不是應付,他覺得自己真的要稍微瞭解一下,否則的話那也將是他的失職了。

“那麼,我們繼續來說說貨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吧!”李煜笑了笑說道。

不過他也沒有立刻發話,而是示意秘書拿來兩杯茶水,這次的談話只怕沒有那麼簡單結束,所以也沒必要那麼着急。

歐陽行在政委那邊上班,這已經是一個獨立的部門,也具有行政編制,不好繼續擔任元首的秘書。在這個基礎上,李煜欽點了一個新的秘書,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下邳郡東城縣人,乃是商人世家出身,原本也是徐州的商人,專營糧食,他的名字叫做魯肅。

魯肅允文允武,幼年就喜歡讀書,也鍾情於騎射之術。商人出身是個硬傷,幾乎是斷絕了他出仕的可能。眼看李煜招募,出任秘書,甚至承諾以後讓他進入大學深造,畢業經考覈可出仕爲官。於是他在祖母不是很看好共和國的情況下,毅然前來擔任李煜秘書一職。

此刻的他,也沒有離開,畢竟作爲秘書,要隨時幫李煜拿出需要的資料,並且隨時聽候調遣,幫忙做點雜事之類。尤其如今能夠聽到貨幣與經濟的關係,更是讓他無比榮幸。

李煜沒有讓他出去,而是在一邊旁聽,便是默許他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如此其實也算是知遇之恩,小魯肅表面不說什麼,實際上心裡卻是非常感激。

“五銖錢的侷限性,會隨着經濟活動的頻繁,變得越來越明顯,市場需要金銀這兩種更有價值的金屬,成爲新的貨幣。但是經營的純度各地都有不同,哪怕規定了一個標準的純度,在徵收金銀作爲稅金的情況下,勢必要牽扯到重新鑄造的問題。

到時候,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火耗’!這很有可能會被地方官員利用,成爲壓榨和剝削地方百姓,甚至貪污稅金的一種新手段。至於他們如何洗白這部分收入,很遺憾的是這總能找到辦法,沒辦法完全避免。

那麼只能在源頭上進行解決,那就是直接鑄造銅幣、銀幣和金幣三種幣種,如此每一枚的品質都是一樣,再在邊緣加上鋸齒,就能防止有人偷偷刮下一部分來私用。

關鍵的是,就如同你之前所言,這三種金屬都太軟了,所以難免要在裡面加入一些其他成分。以五銖錢爲例,它的銅含量只有八成,剩下兩成是鉛和錫。換言之每鑄造1枚銅錢,就相當於賺一部分錢。金銀幣就更不必說,是故鑄造越多,我們賺錢就越多。

當然,也不能說是胡亂鑄造,具體要和市場需要和流通程度來決定。多了就容易造成貨幣的貶值,就如同之前我和你說過的那樣。當然,貶值也有貶值的好處,但目前不涉及到這部分,我們就不繼續深入談論這個話題。

我只想問的是,曜卿如今看來,這貨幣是否還有必要鑄造,甚至提前把章程制定下來?”李煜說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便是袁渙自己去思考。

“微臣認爲,只要金銀銅的產量跟上去的話,那麼就算髮行金銀銅幣也沒什麼不可。只是萬一其他地方不認金幣和銀幣怎麼辦?”袁渙讓了一步,但也把另外一個問題展現在李煜的面前。

共和國在如今的華夏大地上,就如同一個異類。一個異類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除非它強大到讓人沒辦法輕易得罪。很顯然,目前華夏共和國還做不到這點。

“到底貨幣這玩意對誰都有利,隨着經濟的發展,他們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算不做,難道他們就不會做了?到時候,牽扯到的最多是匯率的問題罷了!”李煜笑道。

“何謂匯率?”袁渙又聽到了一個新的詞彙。

“這不很簡單嗎?就算大漢共和國,關中漢國和益州漢國,甚至是那些地方政權也都開始鑄造貨幣。但肯定大家鑄造的工藝,貨幣的純度都不可能一樣!

比如說,對方用只有三成銀成分的銀幣,難道其價值就能等同於我們這裡一枚銀幣的價錢了?若是這樣,我造一批銀成分只有一成的貨幣,直接搞垮他們的經濟!

也就是因爲不能這樣,所以必須要存在匯率的換算。既然他們的足有三成銀成分,那麼自然只能是兩枚,甚至是三枚銀幣,才能相當於我們這裡的一枚銀幣。

同時還要加大假幣的打擊,避免對方用一大堆粗製濫造的假幣,來搞亂我們的市場。貨幣的戰爭,同樣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甚至裡面的殘酷比戰場還要可怕!”李煜鄭重的說道。

“原來如此,微臣受教……卻也沒想到,事情會變得那麼複雜。”袁渙開始覺得生活變好也不是好事,至少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多了起來。

“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副作用,新的問題會不斷出來,新的事物甚至會改變人們的生活。適應這一切的國家,才能變得越來越強大;甘於落後,那麼就要捱打!不管是什麼時代,這都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李煜點頭回道。

頓了頓,繼續說到:“好在目前大家都在一條起跑線上,反之我們這邊的理論已經開始逐漸完善。甚至我們的行政模式也在改變,更多的部門會應運而成,原本的那些部門,也會根據需要進行改變,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誰也改變不了。

妄圖和時代作對的,最終會被時代所淘汰!不僅僅是我們,其他幾個勢力也將面臨新時代的挑戰。誰更適應時代的需要,那麼誰就能成爲最後的勝利者!

麻煩肯定會有,甚至會比以前多出更多的麻煩。單純垂拱而治已經不可能,不作爲只會坑害了政府和人民。更別說百姓已經不再愚昧,他們不會再允許政府不作爲。開啓民智固然可以帶了一大堆的好處,但對政府來說卻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話又說回來,若這樣就害怕了,這樣就打算逃避了!那我就不得不吐槽一句‘政府要你們又有何用,還不如換一批有能力處理這件事的人,反正根本不缺想當官的’!”

最後一句話很誅心,是故袁渙甚至是一旁的魯肅,也不免露出了無奈的苦笑。李煜話糙理不糙,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有了更大的權力,自然也要付出更多的義務。

難怪很多世家都不喜歡來共和國這裡出仕,在這裡當官的確是‘太累了’。不過仔細一想,那何嘗不是說明,他們本身‘太無能’了?

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45章 純粹欺負人
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45章 純粹欺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