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前後夾擊

“殺!”

三千五百士卒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對面前的萬餘叛軍發動了衝擊,看到面前的精銳士卒以身作則,于禁周圍的五千新兵紛紛得到了鼓舞。

隨着于禁手中的旗幟緩緩揮動,五千新兵頓時也跟着撲了上去。

三千餘精銳衝擊的速度相當之快,一瞬間就與王國萬餘叛軍開始交戰,相互糾纏在了一起,並且勢如破竹的突破了叛軍的陣勢,殺入敵陣之中。

而萬餘叛軍則是愣住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明明剛纔還把敵軍給逼進了甘谷之中,眼看着就要徹底圍殲敵軍,結果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敵軍給反包圍了。

叛軍整體陷入到了一種“懵”的狀態之中,根本無法接受形勢的忽然轉變,而這時漢軍已經如狼似虎一般的衝了上來。

于禁武藝平平,因此並沒有直接衝上前去,而是居於後陣指揮,至於管亥就沒有那麼多計較了,手執環首刀,一馬當先的殺入敵陣之中。

環首刀左右砍殺,擋者披靡,一瞬間就在敵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而兩千精兵則是順着管亥殺出的這條血路,一起跟着殺了進去。

由於叛軍大多都是挾裹的雜兵,戰鬥力可謂是十分低下,管亥也享受了一把萬人敵的待遇,一臉凶神惡煞的模樣,敵軍看見就一陣膽寒。

“張弓,射擊!”

于禁將旗揮舞,軍中的兩千弓箭手當即張弓搭箭,長弓微微向上擡起,緊繃的弓弦一瞬間鬆開,兩千餘隻箭矢頓時飛射而出,落在了叛軍陣中。

“啊!”

叛軍陣中頓時傳來了一片大呼小叫的痛呼之聲,這羣叛軍裝備低劣,軍事素質也十分低下,一般來說精兵面對箭雨來襲的情況,會舉起大盾列成盾陣,即便是缺少盾陣的情況下也會做出相應的規避動作,低伏下身體,儘量減少傷亡,這就是精兵的寶貴之處。

而這羣叛軍一來軍中的大盾和甲冑數量稀少,只能夠優先供應給王國身邊的私兵,二來經驗不多,因此陣中傷亡之聲此起彼伏,兩千箭雨竟然造成了近千人的傷亡。

于禁見狀,面上不由得露出一絲鄙夷之色:“這等雜兵,也敢起兵?”于禁練兵一向以精銳爲要求,如今看待叛軍就像是看待一羣垃圾一般。

于禁又指揮了一輪射擊,兩輪射擊造成了一千五百餘人的傷亡,甚至於禁懷疑只需要靠弓兵射擊就能徹底擊潰敵軍,不過身邊還有五千新兵沒有得到歷練,讓這五千新兵上去鍛鍊鍛鍊也好。

一時之間萬餘叛軍被管亥和于禁兩部軍馬前後夾擊,頓時陷入到了混亂之中,而之前還志得意滿的王國頓時就懵了。

怎麼回事?攻打洛門縣的時候還順風順水,怎麼如今剛出洛門縣就成這樣了?

洛門縣總共加起來不到五百兵馬,還是老弱病殘,王國挾裹了萬餘叛軍,當然能夠一鼓而下。

而旁邊的常遵急忙趕到王國身邊,急道:“將軍!如今情勢危急,請讓某率領私兵抵抗敵軍精銳。”

王國雖然挾裹了萬把人,不過其中大多都是烏合之衆,其中真正有戰鬥力也就是王國家中蓄養的五百餘私兵,這些私兵其實也就是王國平常蓄養的死士,各個心有死志,而且王國也捨得往下砸錢,每人一副鐵甲是不可能,不過人手身上一件皮甲還是沒問題的,戰鬥力可謂是軍中之冠。

王國此時也沒了主意,只好道:“子訓,一切拜託你了,若是此次能夠獲勝,某必定拜你爲將軍。”

常遵也顧不得那些了,他現在也是上了王國的賊船,除了跟王國死戰到底,也沒有別的下場。漢王朝對於別的罪過都可以容忍,唯有一條絕對是零容忍,那就是叛亂,畢竟自從大禹之子啓開啓了家天下之後,歷代王朝對於維護統治都十分上心。

常遵看了一眼如狼似虎的管亥,只見得管亥渾身浴血,揮刀奮戰,全身上下不由得打了有一個寒顫。

不行,這位爺不好惹。

常遵又把目光看向了于禁,敵軍雖多,不過軍中大部分都是新兵,因此他決定了主攻方向。

“隨我來!”

常遵一聲大喝,五百私兵頓時緊緊跟在常遵的身後,匯聚成了一股,朝着于禁的方向突圍而來。

常遵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名將,不過倒也是有點眼力,對於一千五百精兵絲毫也不理會,專挑敵軍的新兵進攻,于禁部新兵雖然士氣高昂,不過在五百死士的進攻之下,卻是迅速被開闢出了一條通路。

于禁眉頭一皺,他掌控整個戰場形勢,當然注意到了常遵部的這一列兵馬。

“怪不得這個王國敢起兵,倒也是有幾分依仗。”于禁緩緩開口,他自然看得出來,這五百死士簡直就是淡漠生死,論精銳程度和軍中歷經血戰的精兵不相上下,如果死戰甚至還猶有過之,畢竟死士的效忠度某種程度上比之部曲兵還要強。

“命令第二屯第一曲,第二曲向某身邊集結,狙擊敵軍。”

戰旗左右揮舞,正在進攻敵軍的精兵接到號令,兩曲兵馬四百人毫不猶豫,立刻就從激戰之中撤了出來,迅速的朝着於字將旗所在集結。

常遵率軍從新兵中殺出一條血路,眼看着就要殺到于禁面前,沒想到斜刺裡一彪軍馬忽然殺出,頓時截住了這支私兵。

第一曲曲長王濤喝令道:“結成圓陣,狙擊敵軍,不得讓敵軍靠近於校尉。”

兩曲軍馬當即列陣,如同銅牆鐵壁一般攔住了常遵的五百死士,五百私兵衝擊新兵倒是勢如破竹,但是一旦迎頭碰上真正的精兵,一時之間難分伯仲。

常遵心中急躁不已,可是無奈軍中私兵太少,一時之間他倒是有些後悔勸諫王國出兵的想法了,要是一直固守洛門縣,說不定反而能夠守衛的固若金湯。

而少了這五百私兵,王國那邊一下子就陷入到了劣勢之中,管亥狂突猛進。

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24章 懸羊擊鼓第412章 擒殺徐和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557章 守株待兔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125章 定策破賊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600章 棋高一着第158章 陰雲籠罩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541章 女裝第946章 前仆後繼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187章 大潰逃第353章 五鼎之禮第827章 破碎的野心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621章 神神秘秘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585章 龍虎鬥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247章 涼州治政第501章 伏殺紀靈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6章 劉燁使詐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375章 袁紹密謀第38章 兵臨城下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348章 奮戰!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606章 野蠻?第417章 一波三折第37章 孤城臨淄第961章 趁夜遁逃第528章 包圍網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174章 安排!第38章 兵臨城下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627章 在下單福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417章 一波三折第894章 防禦反擊第218章 一番混戰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615章 中計了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309章 河東徐公明第576章 龐德出發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360章 收復南陽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85章 長社血戰第72章 並稱二劉第76章 西涼鐵騎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991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20章 斬將奪旗第45章 黃巾猛將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964章 鐵壁堅守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64章 劉備相邀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283章 侵略如火第197章 軍司馬馬騰第507章 雙雄對峙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184章 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808章 壯士斷腕
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24章 懸羊擊鼓第412章 擒殺徐和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557章 守株待兔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125章 定策破賊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751章 連環火攻第600章 棋高一着第158章 陰雲籠罩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541章 女裝第946章 前仆後繼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187章 大潰逃第353章 五鼎之禮第827章 破碎的野心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621章 神神秘秘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585章 龍虎鬥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247章 涼州治政第501章 伏殺紀靈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6章 劉燁使詐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375章 袁紹密謀第38章 兵臨城下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348章 奮戰!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606章 野蠻?第417章 一波三折第37章 孤城臨淄第961章 趁夜遁逃第528章 包圍網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174章 安排!第38章 兵臨城下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627章 在下單福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417章 一波三折第894章 防禦反擊第218章 一番混戰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615章 中計了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309章 河東徐公明第576章 龐德出發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360章 收復南陽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85章 長社血戰第72章 並稱二劉第76章 西涼鐵騎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991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第20章 斬將奪旗第45章 黃巾猛將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964章 鐵壁堅守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64章 劉備相邀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283章 侵略如火第197章 軍司馬馬騰第507章 雙雄對峙第998章 千鈞一髮第184章 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第808章 壯士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