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軍心大亂

彭城被臧霸團團圍住,自然無法出去報信。張勳並不知道,反而大張旗鼓的挾裹百姓領兵進攻下邳。

曹操採取戲志才的計謀,誘敵深入,將張勳引入到了險要地形之後,兩萬青州兵四面圍攻,被張勳挾裹的百姓頓時潰散,而袁術軍也被百姓影響,大多潰逃。

卻不料曹操一箭雙鵰,率領兩萬曹軍西進彭城,將臧霸和彭城一舉包圍,臧霸無可奈何之下對曹操表示服從,曹操收服泰山郡,勢力大增。

張勳大敗的消息傳回豫州之後,立刻引起了震動。不過孫策麾下多爲孫家舊部,再加上孫策威望深重,因此影響不大,揚州刺史劉繇陳兵牛濋,準備與孫策決戰。

但是消息傳到潁川郡,卻炸了鍋。

“什麼?”紀靈拍案而起,怒道:“張勳敗了?”

“消息確切,紀將軍。”韓胤苦笑道:“張勳兵敗,帶着不到一千人的殘兵敗將退回沛國境內,後將軍大怒之下,扣掉了張勳一年俸祿。”

紀靈嘆了口氣:“知道了,你也辛苦了,已經準備了酒菜,下去休息吧。”

“諾。”

韓胤轉身離去,紀靈猛然激動起來:“張勳這廝!急躁輕進,如今大敗,豈不是損傷某軍中士氣?”

閻象搖頭道:“紀將軍,某早在之前就對後將軍言明,三路出兵,其中任何一路出現差池,都會對另外兩路造成消極影響,如今恐怕消息已經傳入軍中,想要攻破穎陽城那就更難了。”

紀靈嘆了口氣,在營中來回踱步,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好對閻象問道:“閻從事,你素來足智多謀,快給本將出個計策,趕緊攻破穎陽城!”

閻象嘆了口氣:“紀將軍,如今我軍糧草短缺,士氣低沉,以如此疲敝之軍強行攻城,即便能夠攻下穎陽城,若是傷亡過多也是得不償失。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軍還有兩萬四千餘人,這些生力軍撤回汝南,將來大有可爲。”

“不成不成!”紀靈搖頭晃腦,面色爲難:“本將奉了主公將令,領大軍來攻劉備,某臨行之前已經誇下海口,若是這樣退卻,如何與主公交代?”

“紀將軍。”閻象勸慰道:“劉備雖然佔據潁川郡和陳國,不過區區兩郡之地,況且我軍已經從這兩郡中徵召了不少丁壯,劉備縱然是佔據這兩郡,麾下兵不滿萬,難不成還能吞併豫州?”

“等到我軍撤回汝南郡,修整士氣,修繕甲兵,到時候一鼓作氣攻略潁川也不遲。”

紀靈初時還有些不情不願,聽到閻象的話之後,思索一陣,只好點了點頭。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先撤回去再說,等俺回去定要好好教訓教訓張勳這個傢伙不可!”紀靈咬牙切齒道。

閻象提醒道:“紀將軍,撤兵之事雖然已經確定,不過卻不可不防,尤其是敵將徐晃麾下的兩千騎兵。”

“他孃的,說到徐晃這賊將就讓人來氣!”

紀靈怒氣衝衝,這幾天他算是充分領略了徐晃的用兵能力,簡直比之當年的彭越撓楚有過之而無不及。

紀靈督軍攻擊穎陽城,徐晃第一天就長驅直入,帶着兩千鐵騎鑿穿了足足三萬袁術軍,兵鋒直指紀靈中軍所在,好在袁術軍拼命抵抗,才把徐晃驅逐出去。

第二天, 紀靈就對徐晃加強防備,足足命令一萬大軍嚴陣以待,團聚在自己周圍,小心徐晃鐵騎突擊。

徐晃見到袁術軍豎起大盾長矛,列成了銅牆鐵壁,大刀長矛在日頭之下閃耀發光。徐晃也不正面突破,而是繞着紀靈軍打轉,尋找到突破口就忽然領兵殺入。兩千鐵騎並不戀戰,在袁術軍中廝殺一陣之後,還沒等到袁術軍四面合圍,立刻就從袁術軍撕開一條口子殺了出去。

徐晃審時度勢,見到城頭攻防慘烈,就率兵直撲袁術軍的攻城陣地,兩千鐵騎把袁術軍的弓箭手陣地給攪得一團糟,使得穎陽城的防守壓力大減。

而紀靈不愧是袁術麾下頭號大將,久經戰陣,頗有經驗,因此命令部下連夜之間在穎陽城外挖掘數道壕溝,防止徐晃率領鐵騎左右突擊。

徐晃隨機應變,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見到紀靈軍挖掘壕溝,兩千鐵騎無法肆意馳騁之後,便不在糾纏於騷擾紀靈軍攻城部隊,轉而致力於攔截向紀靈軍運輸糧草的運糧隊。

徐晃深得騎兵作戰的精髓所在,將麾下半數鐵騎廣撒網,遍佈在穎陽城周圍數十里,袁術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徐晃的眼睛。

每當有汝南方向的糧草運送到紀靈軍中,立刻就被徐晃得知,隨後則是帶兵攔截,送往南陽郡。

紀靈剛開始還挺得意,以爲自己挖掘壕溝有效制止了徐晃的騎兵騷擾之策,全力率軍猛攻穎陽城,關羽身上多處負傷,穎陽城內守軍死傷慘重,多虧了關羽殊死奮戰這才堪堪守住穎陽城。

但是沒過幾天,紀靈軍就蔫了,因爲徐晃的攔截,導致糧草不足。紀靈憑空也變不出來糧食,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變大斛爲小斛,削減兵糧支出。

正所謂皇帝還不差餓兵,紀靈削減兵糧支出,固然是暫時維持了軍隊,但是隨着兵糧削減,紀靈軍的士卒吃不飽肚子,自然也就難以爲繼。隨着紀靈軍的攻勢減緩,關羽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徐晃的騎兵機動力強大,隨時都能夠攔截我軍,我軍撤退也不能亂了陣勢,務必要緩緩撤退,列陣而退。”閻象提議道。

紀靈點了點頭,又難爲道:“這麼退卻,固然是能夠防止徐晃騎兵騷擾,不過我軍只怕一日撤退還不到五十里路,何日才能夠撤回汝南郡?”

閻象沉穩道:“慢一點不要緊,關鍵是將這兩萬四千餘大軍帶回汝南郡。紀將軍可以寫信給主公,請他派遣大將帶領援兵出汝南會和我軍,掩護撤退。”

紀靈點點頭:“嗯,就讓樂就來吧。”

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322章 樊於期故計第152章 進擊的張牛角第557章 守株待兔第129章 皇甫嵩賜號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852章 背刺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43章 苦戰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553章 千鈞一髮第541章 女裝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365章 黑山賊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454章 平定江東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473章 速攻昆陽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191章 救孫堅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412章 擒殺徐和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645章 決一死戰第39章 圍而不攻第56章 推心置腹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646章 塵埃落定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31章 名將之姿第47章 暗中猜忌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441章 蔡文姬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46章 劉燁使詐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133章 自相殘殺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119章 漢旗飄揚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911章 淮南諸軍第3章 獲賞第448章 樂就來援第870章 裡應外合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226章 瞞天過海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722章 漢中震動第948章 鐵壁曹仁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618章 《遠誅》第933章 殺出重圍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83章 守株待兔第73章 朝廷撤帥第141章 破張樑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971章 心虛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451章 孫策鬥太史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399章 將計就計
第423章 劉關張趙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1005章 大破軻比能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442章 芳心暗許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143章 西北狼煙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299章 力挽狂瀾?第322章 樊於期故計第152章 進擊的張牛角第557章 守株待兔第129章 皇甫嵩賜號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852章 背刺第934章 拿下臨湘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43章 苦戰第428章 戲志才獻計第553章 千鈞一髮第541章 女裝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365章 黑山賊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454章 平定江東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695章 曹軍到來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473章 速攻昆陽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191章 救孫堅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412章 擒殺徐和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645章 決一死戰第39章 圍而不攻第56章 推心置腹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646章 塵埃落定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31章 名將之姿第47章 暗中猜忌第813章 張任來也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532章 陣斬郝萌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441章 蔡文姬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623章 必勝無疑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328章 白波賊降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46章 劉燁使詐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133章 自相殘殺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119章 漢旗飄揚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911章 淮南諸軍第3章 獲賞第448章 樂就來援第870章 裡應外合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226章 瞞天過海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722章 漢中震動第948章 鐵壁曹仁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618章 《遠誅》第933章 殺出重圍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263章 血戰得脫第83章 守株待兔第73章 朝廷撤帥第141章 破張樑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971章 心虛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451章 孫策鬥太史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399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