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州郡之才

而這時,山陽郡的鉅野。

一萬兗州軍屯兵此處,正是于禁親自帶領。

劉燁在洛陽擁立陳留王爲天子之後,分別給徐晃和于禁兩人下達了密令,命令兩人各自率領軍馬屯駐於兩州邊界,嚴防曹軍入侵。

“給敵人造成我軍即將進攻之假象,然而不必急於進攻,如若敵軍進攻則可迎頭痛擊之!”

這是劉燁給於徐兩人下達的命令,至於張頜所在的南陽部倒是不必如此,劉表短時間之內倒是不會進攻。

“哈哈,元直,沒有想到幾日不見,你便被任命爲軍師校尉了,當真令我等羨煞啊。”

“正是如此,元直今日可要罰酒三杯才行。”

“哈哈哈,好好好,理當如此。”

只見得在徐庶府上,四名士子聚在一處談笑風生,其中身披軟甲,外罩錦袍的那人正是徐庶,他因爲受到于禁器重,因此已經被任命爲于禁軍中的軍師校尉。要知道很多士子都是要歷練多年,才能夠被委以重任,像是徐庶這樣一上來便擔任校尉的,十分少見。

而其他三人正是當日鹿門書院中,辯論不休的石韜、孟建和崔郡三人。當日諸葛亮與他們三人定下賭約,若是劉燁在鄴城之戰能夠取得勝利,那麼他們三人便北上爲朝廷效力,因此鄴城之戰的消息傳到襄陽之後,三人便決意北上。

龐德公知道以後也沒有多說什麼,反而是深爲讚許,勉勵了三人一番之後,便准許他們北上了。

只不過,他們三人北上途中,卻遭遇了東西二帝的變故。

“元直兄,恕我直言。”石韜看着徐庶,忽然道:“此番朝廷出現變故,東西二帝並列,不知道元直兄到底是何看法?”

聽到這個問題,孟建和崔郡兩人同樣頗爲關心的看向徐庶,想要看看徐庶到底對於這個問題有何看法。

“呵呵,此事我倒覺得大將軍親筆撰寫的一封檄文頗有道理。”徐庶微微笑道。

“哦?我等久在荊襄,對於大將軍寫了什麼檄文倒是並不清楚,元直兄給我們講講。”崔郡饒有興趣道。

徐庶點了點頭,開口道:“之前大將軍援引孟子所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而天子卻拋下萬民獨自跑到東面去,就這一點而言,只怕天下百姓都不會信服。”

“可是大將軍擅自廢立天子,恐怕天下士人百姓多有疑慮吧?”孟建則是皺眉道。

“呵呵,大將軍另立天子也是爲了朝廷。”徐庶笑着解釋道:“若是天子東逃,天下士人百姓又該怎麼想呢?”

“唉,只恐天下從此烽煙動盪。”崔郡則是嘆了口氣。

“崔兄,如今天下正是動盪之時!”徐庶昂然道:“曹操、袁紹、孫策、公孫度諸逆賊割據一方,劉表、劉焉不服管理,正需要英雄之士以雄才大略掃蕩天下,舍大將軍其誰?”

“元直兄說得有道理。”石韜贊同道:“重症需下猛藥,大將軍之雄才卻是應當物盡其用。”

“嗯,既然如此,某在這裡寫一封推薦信,將三位州郡之才舉薦給大將軍和朝廷。”徐庶開口笑道。

這“州郡之才”四字並非是徐庶說得,而是當年諸葛亮對石韜、孟建等人的評價。諸葛亮說石韜等人是能夠治理一州一郡的人才,當石韜等人問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卻是笑而不語。

徐庶當即起草一封,給石韜等人寫了一封推薦信,送到了洛陽。

“三位便是出身於鹿門書院的孟公威、石廣元、崔州平?”

大將軍府中,劉燁饒有興趣的盯着面前三人,眼中露出了光芒。

“大將軍知道我等三人?”石韜眼前一亮,雖然徐庶給他們三人寫了一封書信,但是他們卻是並沒有拿出來。

石韜、孟建三人雖然比不上諸葛亮、龐統和徐庶,不過也是鹿門書院最近以來的傑出人才,而傑出人才自然有一股傲氣,不想要憑藉徐庶的推薦信來獲得官位。

因此三人到達洛陽之後,直接向大將軍府遞上了請帖,這纔得到了面見。

“哈哈哈!”劉燁哈哈一笑,豪邁道:“鹿門書院,天下馳名。水鏡先生和龐德公都是經學大家,鹿門書院出來的學子自然也是郡國之才,本將自然心中也清楚。”

“不知道三位此來,是來拜訪本將,還是想要出仕呢?”劉燁笑道:“如今朝廷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若是三位大才願意投靠朝廷,朝廷必定不吝嗇高官厚祿,不知道三位意下如何?”

如今劉燁兵威震動海內,軍中良將如雲,智謀之士也不少,最缺乏的便是文職官吏。而孟建、石韜、崔郡三人都曾在曹魏朝廷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級別的高官,三個人的民政能力自然值得信任。

石韜,孟建,崔郡三人對視一眼之後,對劉燁下拜道:“我等願爲大將軍和朝廷效力。”

“哈哈,好!”

劉燁大喜道:“既然如此,你等三人暫且安排在中樞熟悉事務,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到地方上去任職。”

“多謝大將軍器重。”

孟建三人都是大才,用來做小吏實在是可惜了,將來用作各州的別駕,長史那是綽綽有餘。

“實不相瞞。”石韜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對劉燁道:“此乃徐元直親筆書寫的推薦信,非是在下等有意隱瞞,只不過我等不想因爲大將軍以爲我等靠着裙帶關係,因此並未拿出,請大將軍見諒。”

“徐元直?”劉燁接過了推薦信,驚訝道:“徐庶也在我軍中?本將怎麼不知道?”

“呵呵,元直如今在兗州,任職于于平東麾下。”石韜解釋道。

“原來如此……”劉燁點了點頭,同時問道:“鹿門書院中,可有一人名爲諸葛亮?”

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224章 前後夾擊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964章 鐵壁堅守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498章 可有蜜水?第386章 西涼鐵騎第729章 霹靂車第226章 瞞天過海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欖枝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101章 大會諸將第272章 首戰破敵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80章 路遇褚飛燕第548章 江夏水戰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85章 長社血戰第79章 分兵南下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978章 諸葛連弩第459章 劉曄會周瑜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973章 曹操湊熱鬧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598章 正面交鋒第606章 野蠻?第879章 及時來援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846章 堵死城門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24章 平原劉備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743章 包圍態勢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833章 孟獲慘敗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306章 白波賊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869章 溫柔鄉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238章 儲位之爭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232章 懸羊擊鼓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4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350章 斬殺郭汜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1章 黃巾來襲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886章 夜戰曹軍第715章 漢中攻略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101章 大會諸將第647章 退往幽州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845章 走馬上任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544章 以騎對騎第61章 如之奈何?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159章 斥候戰第92章 嚴正軍法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902章 說關羽,關羽到第530章 飛書入關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868章 蔡瑁敗退第706章 天下奇才第1章 黃巾來襲第25章 敵疲則擊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562章 大戟士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658章 東西二帝
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224章 前後夾擊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964章 鐵壁堅守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498章 可有蜜水?第386章 西涼鐵騎第729章 霹靂車第226章 瞞天過海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欖枝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101章 大會諸將第272章 首戰破敵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464章 袁術稱帝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80章 路遇褚飛燕第548章 江夏水戰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85章 長社血戰第79章 分兵南下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978章 諸葛連弩第459章 劉曄會周瑜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973章 曹操湊熱鬧第591章 蔡瑁撤兵第598章 正面交鋒第606章 野蠻?第879章 及時來援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846章 堵死城門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24章 平原劉備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743章 包圍態勢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833章 孟獲慘敗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306章 白波賊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869章 溫柔鄉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906章 張飛強渡淮水第238章 儲位之爭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232章 懸羊擊鼓第215章 所向披靡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4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350章 斬殺郭汜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1章 黃巾來襲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886章 夜戰曹軍第715章 漢中攻略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101章 大會諸將第647章 退往幽州第246章 萬年公主第845章 走馬上任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544章 以騎對騎第61章 如之奈何?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159章 斥候戰第92章 嚴正軍法第747章 將信將疑第902章 說關羽,關羽到第530章 飛書入關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113章 無路可退第868章 蔡瑁敗退第706章 天下奇才第1章 黃巾來襲第25章 敵疲則擊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562章 大戟士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658章 東西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