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木牛流馬

“這木牛流馬某並未帶來,不過請秦公給我兩日時間,我當親手打造一輛,以觀成效。”諸葛亮道,他從荊州遠道而來,自然不可能親自打造一輛木牛流馬,帶着一輛這個不免招搖。

劉燁點了點頭:“也好,給你三日時間,一應人手事物可向公達索要。”

“如此,麻煩荀令了。”諸葛亮對荀攸拱手道。

“無妨,此國家大事也。”荀攸答應下來。

劉燁隨後爲諸葛亮安排了一所府邸,供他暫住,而諸葛亮這幾日向荀攸討要了幾名人手和一些木料等等,整日關上屋門,在府邸中閉門造車。

“齒輪打磨的精細一點,要能適應路況。”

“這一根要長一些,這樣會比較省力。”

被荀攸調派來的自然都是精於此道的能工巧匠,一點就通,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忙碌起來,不過一天時間,就已經打造出了木牛流馬的雛形。

看着面前明顯比自己手裡精巧多的木牛流馬,諸葛亮不由得點了點頭,不過他心想道:秦公麾下人才濟濟,郭奉孝、賈文和皆是良、平之才,荀攸總理政務便如荀攸,我即便是強行擠進其中,恐怕也難以嶄露頭角,光是這木牛流馬恐怕還不夠引起秦公重視。

“看來,要把那個也拿出來了,這可是大殺器...”諸葛亮思索道。

“先生,您...您,您說什麼大殺器?”

年輕的馬鈞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頗感興趣的問道。

馬鈞出身扶風郡,從小便對發明很有天賦,因爲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願和人交談,反而使得他更加用心鑽研技術,改進出了著名的龍骨水車,這種翻式水車輕便省力,就連兒童都能使用,而且龍骨水車一直到20世紀,在華國部分地區仍然在使用,一項技術能夠綿延兩千載,可見其優越性。

值得一提的是,馬鈞後來還改進了諸葛連弩,不過歷史上他是魏國官員,與蜀漢丞相諸葛亮自然是從未會面,如今卻是戲劇性的站在一起。

“德衡,我還要你打造一樣東西。”諸葛亮看着他道。

馬鈞笑道:“好啊,只要有圖紙就成,先生的木牛流馬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先生大才,要打造什麼只管說便是。”

諸葛亮嗯了一聲,從懷中掏出一張絹紙,給馬鈞展現開來。

“嗯...啊?這,這,這可真是軍國利器,比之木牛流馬還要高出一籌啊!”馬鈞看到絹紙上面的事物之後,不由得大喜道。

“怎麼樣,能打造麼?”諸葛亮問道。

“能...能倒是能,不過要打造一些精密器件,恐怕要...要三五日才行。”馬鈞皺眉道。他畢竟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東西,第一次總是有些困難的。

“這樣吧...”馬鈞咬咬牙道:“俺不睡了,能造出這個,值了!”

“辛苦德衡了。”諸葛亮微笑着拍了拍馬鈞的肩膀。

...三日之後,諸葛府邸。

“此物當真能運糧麼?”郭嘉盯着面前的木牛流馬,面帶疑惑道。

在劉燁、郭嘉、賈詡、諸葛亮等人面前,只見得空地上有一隻木頭打造的四輪車,上面刻有牛頭,肚腹巨大,可以用來裝糧。

“此物可裝一歲糧,約在十五石左右。”諸葛亮輕搖羽扇道。

“這麼多?”劉燁眼前一亮,一名士卒一個月大約需要一石軍糧,而一輛木牛流馬可以運輸十五石糧草,供應十五名士卒一月之用。

換句話說,只需要打造六千輛木牛流馬,便可以供應十萬大軍一月軍糧。

“德衡,你爲大將軍與諸公演示一番。”諸葛亮對一旁的馬鈞道。

“是,孔明先生。”

馬鈞走到一輛木牛流馬旁邊,輕輕推動,沒用多大力氣,只見得木牛流馬的四肢便開始動作起來,緩緩向前。

“成功了!”

“哈哈,孔明先生真是大才,我等不及也。”

“回去俺也造一輛放在家裡,日後搬東西豈不是方便得多?”

劉燁滿意的點了點頭:“此物甚好,立刻傳令給公達、雋乂、公明、玄德等人,讓他們分批打造,兩月之內務必要打造兩萬輛木牛流馬!”

一輛木牛流馬能夠供應十五名士卒一月軍用,兩萬輛便足以供應三十萬大軍!

而在劉燁的計劃當中,要麼不出手,一旦出手必須是一鼓作氣,萬鈞雷霆之勢!要從四面八方同時對曹操施壓,發兵,一舉平定曹操。

因此這木牛流馬自然是造的越多越好,同時要將巴蜀和西涼境內的糧草儘快運往中原進行調配,確保這次行動萬無一失,至少在糧草上不至於有什麼閃失。

諸葛亮歷次北伐爲什麼功敗垂成?除了曹魏的軍事力量的確是遠遠超過蜀漢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制約了諸葛亮,那就是糧草。

諸葛亮與李嚴同爲劉備在白帝城的託孤大臣,後來諸葛亮領軍北伐,命令李嚴總督糧草運輸,結果李嚴暗地裡扯諸葛亮的後退,說糧草運輸不足,導致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的諸葛亮只能夠遺憾退兵。

而街亭同樣是重要的糧草轉運之所,但是卻被馬謖丟掉。

而曹操和呂布的兗州之戰,與袁紹的官渡之戰當中,同樣是苦於沒有糧草,所以纔有了人脯,曹操想要退守許昌,可以說軍屯是曹操的創舉,但也可以說是當時的無奈之舉,沒糧食吃能怎麼辦?種地唄。

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同樣在漢中實行軍屯,估計也是被沒有糧草給嚇怕了,糧草是最致命的物資,因爲人不能沒飯吃,沒飯吃的軍隊就算再精銳,用不了多久也得潰散。

“有了木牛流馬,我軍便不用徵調大量民夫,此乃百姓之福。除此之外也免去了糧草在長途運輸之中的消耗,如此一來我軍便可以加快對曹軍的攻勢!”郭嘉笑道。

劉燁同樣是鄭重的點了點頭,饒是他通曉漢末形勢,走到今天依舊用了近20年,從一個青年成爲了中年人,如果能夠儘早結束亂世,這自然是一件好事。

第701章 不得而出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50章 所謂名士第19章 周駿破膽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925章 減竈記第959章 掃清餘孽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78章 爾等白身?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1011章 內外夾擊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578章 連夜退兵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756章 周郎還師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0章 料理諸事第187章 大潰逃第209章 白馬小將第159章 斥候戰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835章 十萬大軍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290章 如芒在背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187章 大潰逃第25章 敵疲則擊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427章 慘烈攻防第193章 李儒妙計第407章 旗鼓對壘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720章 親至長安第251章 鴻門宴第11章 一箭立威第781章 伏兵四起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146章 破曲陽第579章 空城草人第199章 錦馬超第850章 高覽建議第82章 人爲螳螂,我爲黃雀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606章 野蠻?第475章 袁術大怒第258章 兵髮長安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950章 幽州大戰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153章 引兵第22章 慕名而來第689章 曹軍渡河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1014章 廣陵郡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613章 小勝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91章 聚散如狼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969章 賜九錫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704章 收縮陣勢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570章 甄家怨女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305章 傳國玉璽第287章 明攻潼關第72章 並稱二劉第865章 遮天蔽日
第701章 不得而出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687章 龜縮城中第50章 所謂名士第19章 周駿破膽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925章 減竈記第959章 掃清餘孽第588章 火攻破敵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78章 爾等白身?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1011章 內外夾擊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578章 連夜退兵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745章 堅守不出第663章 萬年有孕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756章 周郎還師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0章 料理諸事第187章 大潰逃第209章 白馬小將第159章 斥候戰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835章 十萬大軍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1008章 毅然決然第655章 還定洛陽第807章 尾隨夜戰第641章 重重包圍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877章 兵臨長江第290章 如芒在背第759章 發兵動向第187章 大潰逃第25章 敵疲則擊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427章 慘烈攻防第193章 李儒妙計第407章 旗鼓對壘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720章 親至長安第251章 鴻門宴第11章 一箭立威第781章 伏兵四起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146章 破曲陽第579章 空城草人第199章 錦馬超第850章 高覽建議第82章 人爲螳螂,我爲黃雀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606章 野蠻?第475章 袁術大怒第258章 兵髮長安第478章 迫降上蔡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950章 幽州大戰第77章 董卓主北軍第153章 引兵第22章 慕名而來第689章 曹軍渡河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1014章 廣陵郡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613章 小勝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554章 河北大去了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91章 聚散如狼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969章 賜九錫第854章 席捲荊南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341章 落下帷幕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704章 收縮陣勢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570章 甄家怨女第503章 周瑜定策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305章 傳國玉璽第287章 明攻潼關第72章 並稱二劉第865章 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