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劉琦的字

劉琦沒有想到劉艾竟然對他鄭重的跪了下去,不由大驚,連忙扶起劉艾,惶恐的說道:“如論宗族,你爲宗正,負責全族事務,如論年紀輩分,你爲兄長,如論身份,你爲天使,如何能夠行此大禮?”

卻見劉艾老淚縱橫,緩緩嘆道:“公乃我漢室中興的唯一希望,公可知我劉氏子弟無不翹首以盼公平定天下,恢復漢室的那一天?正是因爲如此,老臣這才秘密聯絡族人,向天子上書,請求立公爲王,以制衡曹賊。由於公的崛起,曹操已不敢像往常那般任意妄爲,令天子的處境好了許多,此次立公爲王,天子也不過是付出了以曹妃節取代伏娘娘爲皇后的代價。天子說過,這樣的代價值得,爲了保住漢室江山,天子哪怕是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又何惜一皇后乎?”

劉琦聞言,頓時流淚道:“天子厚恩,琦粉身碎骨無以爲報,既如此,那琦也不敢再推脫,請兄上覆天子,琦一定會提兵前赴洛陽,迎回天子,討伐逆賊,中興我漢室江山。”

劉艾見劉琦竟然還記得天子厚恩,而且也記得中興漢室,頓時感到他們這一番努力沒有白費,嘆了一口氣,又凝重的對劉琦說道:“天子、百官以及萬民如百川之望大海,盼君速速前往洛陽勤王,公切勿令天下失望,朝中尚有要事,某這便回去了。”

劉琦怎能讓這位宗正就這樣離去?連忙下令給予了一些饋禮,先是把楚公的印綬交還,又把交州刺史裴潛進獻的明珠三十顆取出,並派遣使者隨劉艾一起前去朝見天子,把這三十顆明珠作爲貢獻天子的禮物。

劉艾見那三十顆明珠盡皆如同鴨蛋一般大小,圓潤晶瑩。一看就是價值連城之物,即便是以他主掌宮中祭祀多年,也難以見到這樣珍貴的珠寶。不由驚訝的睜大了眼睛。不過他素來知道劉琦富庶,這點禮物對於對方來說倒是不難見到。不過這畢竟是對天子的一片心意,他的心中還着實的有些感動。

這倒不僅僅是因爲這三十顆價值連城的明珠,而是因爲這麼多年了,除了眼前的這個劉琦之外,天下沒有哪路諸侯會在每年新年之時前去朝拜天子並貢獻禮物。

在對劉琦表示了一番感謝之外,劉艾便拱手向劉琦辭別,隨着劉琦派往洛陽的使者一同啓程。

在送走了劉艾之外,一旁的賈詡頓時躬身下拜。大聲說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如今正是辭舊迎新之際,天子頒下令旨,晉升主公爲王,這可是以好的預兆啊。”

文武百官聞言,盡皆隨着賈詡拜道,大聲說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劉琦忙命大家起身,然後又急忙命賈詡改換祭祀規格。

卻不料賈詡淡淡笑道:“這一切詡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所以,根本不用改弦更張。”

劉琦這才明白事情的始末,驚訝的對賈詡說道:“難道尚書令早就預料到天子回來冊封本王?文和何時又變成了鐵口直斷的算命先生?”

賈詡連忙笑着說道:“主公說笑了。詡如何有這種本事,如果是算命占卜,需找虞仲翔,其實不瞞主公,冊封主公爲王之事,雖是天子恩寵,卻也有微臣策劃之力,只不過微臣知道,如果微臣明着提出來。主公很可能會拒絕,所以這才自作主張。暗中聯合朝中各位大人向天子上表,請封主公爲王。只是不知道天子竟然如此恩寵,還加封主公大司馬、太子太傅之職。”

劉琦聞言哼了一聲,沉聲說道:“本王就知道,天子絕對不會平白無故的向我封王,就算是真的要封的話,也斷無不讓本王提前知道的道理。而在我大楚百官之中,也只有尚書令你有這個膽子,如今木已成舟,本王如再推脫,恐怕反而會辜負了天子的一番美意,不過尚書令你要記住,僅此一次,下不爲例,否則的話,本王一定嚴懲不貸。”

“諾,微臣下次絕不敢再揹着主公做此欺瞞之舉了,如再違犯,願受主公任何懲處。”賈詡連忙“誠惶誠恐”的謝罪。

雖然明明知道賈詡這句話大有問題,但是劉琦卻也知道他是爲了自己好,所以便不再過分追究,便點了點頭說道:“既是如此,本王也不再追究了,如若不是因爲新年將至,唯恐影響爾等家人過年的情致,此次決不輕饒。”

劉琦又和賈詡、宋衷、司馬徽等人商議了一會祭祀的禮儀規格,典章制度,還包括第二天的國宴等諸般事宜,這才離開公署,返回了內宅。

這時候的劉琦早已忍受不住心中無比迫切的想念了,闊別數月,對於妻兒的思念更加的熾烈了,所以她幾乎是小跑着返回內宅的,這讓在後面緊跟着他的親兵隊長文欽滿腹的疑惑:“主公不是剛剛在十天前和那個蔡文姬蔡夫人小別嗎?這才幾天,竟然就猴急成了這個樣子?”

思考了半天,文欽才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樣該是主公那方面的能力太強了吧?個把女子哪裡能夠滿足他呢?嘿嘿,怪不得主公能夠稱公稱王,而且幾乎國中每個人都知道主公很有當皇帝的潛質,原來主公不僅僅是這天下的霸主,還是另外一個戰場上的霸主。人家皇帝每個都是嬪妃數十,宮娥數千,如果能力不強,如何能當的了帝王?如何能讓宮中的嬪妃宮娥人人盡歡?”

如果劉琦知道文欽腦子裡的想法的話,估計會一腳把他踢到一邊,讓他永遠不能在另外一個戰場上耀武揚威。不過現在的劉琦又哪裡會在乎別人曖昧的目光呢?他早已迫不及待要看他的妻兒了。

當劉琦來到庭院的時候,他的兒子劉益正在那裡玩耍,雖然在兒子出生的着五六年間,劉琦與他聚少離多,但是小傢伙與他的感情仍然極爲深厚,一擡頭看見他走進了來。連忙奔跑着喊道:“父親,父親,你終於來了。孩兒我想死你了。”

劉琦連忙快跑幾步,迎上去抱住了兒子。然後含淚問道:“益兒,我不在襄陽的這些日子裡,你可曾有過不聽母親和姨娘的話的時候?”

劉益搖了搖頭道:“益兒一直都很乖的,益兒還會讀書寫字了呢,連母親都說,益兒寫的字比父親還要好呢。”

劉強聞言不由得苦笑,自從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寫字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每每都是被人嘲笑,當初爲了吸引鍾繇留下來,他那幾個看起來並不算好看的楷體字竟然練了不下半個月的工夫,即便是這樣,鍾繇也是感到了他所寫的字在神韻上有些近似自己,而並非是那不敢恭維的字本身。

如今他的這個兒子聰明勤奮,他相信只要稍加練習,便能超過自己。

這時候劉益忽然看到父親竟然流出了淚水,連忙安慰道:“父親,你不要哭。字寫的不好不要緊,孃親說了,字如其人。只要你認真聽孃親的話,用心練習,就一定會慢慢寫好的。”

劉琦聞言頓時哭笑不得,連忙笑着說道:“阿爹沒有哭,剛纔不過是一粒沙子飛到了眼中,益兒,你說你會背書了,那你都會背什麼呢?可不可以給阿爹背一背?”

“好的,阿爹可聽好了。益兒會背的不少呢,今日就給阿爹背一背《尚書》的《甘誓》吧。啓與有扈戰於甘之野。作《甘誓》。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

小傢伙說話如同炒豆子一般,將這一篇《甘誓》背的滾瓜爛熟,一字不差。

“益兒,你可知這些說的都是什麼意思嗎?”

劉琦說這句話就有些爲難孩子了,畢竟對方還只是一個六歲的小孩,哪裡能夠懂得艱深的尚書?可是劉益可是繼承了他們家善於讀經講經的優秀傳統,又得到黃月英、甄洛這些大才女的調教,對此還真的十分熟稔。

只見劉益張口就說道:“啓將要在甘進行一場大戰,於是召集了六軍的將領。夏王說:‘啊!你們六軍的主將和全體將士,我要向你們宣告……戰車左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箭射殺敵人,你們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戰車右邊的兵士如果不善於用矛刺殺敵人,你們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祖廟神主受到獎賞;不服從命令的人,將在社神神主前懲罰。我將把你們降爲奴隸,或者殺掉。’”

“呵呵,你倒是懂得不少。”劉琦欣慰的點了點頭,讚揚的說道。

卻見劉益說道:“先生說了,父親是做大事的人,將來稱王是勢在必行的,而尚書是公子王孫必讀的經典,需先明尚書微言大義,方能輔助父親治理天下,所以叫孩兒先讀尚書。”

“哦?不知你的先生是誰?”劉琦感到這位先生說的很有道理,連忙問道。

“母親說這位先生大大的有名,叫做管寧,推薦他的是揚州別駕華歆,當時管先生來到揚州拜訪華別駕,被華別駕強行留住,由於父親離得比較遠,來不及向父親報告,便由母親決定,讓管先生做孩兒的授業恩師,希望父親不要怪罪……”

“呵呵,原來是管寧,沒想到益兒你能遇到這位大才,你能得他教誨,爲父高興都來不及,又如何會怪罪呢?”劉琦呵呵大笑,對着兒子說道。

就在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呵呵,不知相公爲何如此高興呢?可否給妾也說一說呢?”

劉琦聞言,一顆心頓時砰砰地顫動了起來。

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289章 允吾之戰(一)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369章 神器!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26章 甘寧劫寨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194章 萬人敵關羽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64章 渭南之戰(六)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26章 上庸歸降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209章 懾服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401章 昆陽攻城戰第169章 望風歸順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92章 鐵證如山(一)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6章 甘寧劫寨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23章 劉備到來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83章 夠得着吃不着第10章 安衆之戰(三)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76章 失而復得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260章 楚公到來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411章 騙開城門第29章 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91章 議徵南陽第335章 兵出子午谷(一)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247章 榨汁機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488章 北疆戰事又起第3章 請令第454章 血戰濮陽(一)第26章 甘寧劫寨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40章 南陽之爭(一)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8章 安衆之戰(一)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114章 無恥的劉琦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18章 黃月英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358章 終是不如你第313章 劉封之死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475章 刺曹(四)
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289章 允吾之戰(一)第278章 震驚的一幕第381章 守歲的風俗第174章 孫權的哀嘆第369章 神器!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26章 甘寧劫寨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152章 五次催促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194章 萬人敵關羽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69章 豫章之爭第364章 渭南之戰(六)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31章 軍器司和飛雲梯第334章 揚威北地(六)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317章 武關血戰第226章 上庸歸降第119章 野心家孫權第211章 濁鹿城之戰第209章 懾服第319章 智激張飛第501章 高平陵之變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401章 昆陽攻城戰第169章 望風歸順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269章 驍衛軍成立第257章 偷渡陰平第85章 廬江之爭(二)第92章 鐵證如山(一)第433章 勢如破竹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67章 揚州刺史第26章 甘寧劫寨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23章 劉備到來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83章 夠得着吃不着第10章 安衆之戰(三)第150章 曹仁之敗第76章 失而復得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491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二)第167章 朱治歸降第260章 楚公到來第176章 城頭鏖戰第411章 騙開城門第29章 從天而降的援軍第191章 議徵南陽第335章 兵出子午谷(一)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91章 允吾之戰(三)第404章 拯救行動(一)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503章 全面戰爭爆發第247章 榨汁機第136章 荊襄鉅變(十三)第488章 北疆戰事又起第3章 請令第454章 血戰濮陽(一)第26章 甘寧劫寨第337章 兵出子午谷(三)第234章 法正和張鬆第19章 華容道驚變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140章 南陽之爭(一)第304章 了斷恩怨(二)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505章 劉全忠的決定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8章 安衆之戰(一)第345章 無奈的逃離第114章 無恥的劉琦第87章 廬江之爭(四)第329章 揚威北地(一)第373章 蔡文姬的誤會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128章 荊襄劇變(五)第166章 奇襲吳郡第375章 離別之意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163章 圍點打援(二)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18章 黃月英第243章 益州平定第326章 強攻汧縣第358章 終是不如你第313章 劉封之死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79章 劉勳的野心第315章 總攻開始第475章 刺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