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南北兩路大軍再加上南陽張繡和荊州聯軍,三路大軍形成合圍之勢,快速逼近,危急關頭,曹操率十萬大軍捨棄徐都城,追着劉備往潼關去了。
由此可見曹操拿得起放得下,做事決斷,只要他稍微猶豫,估計要被圍困在許都城內。一座孤城,哪怕曹操能夠守得住,那又如何?不用秦宜派兵攻打,光是糧草就能把曹**死。
劉備去了關中,這也間接提醒了曹操,只要守住潼關,至少短時間內,揚州軍隊威脅不到曹操。所以,曹操必須與劉備爭奪關中歸屬權。
只不過劉備也知道潼關的重要性,留下一萬軍隊把守,自己率大軍直撲長安。
其實,劉備和曹操幾乎是前後腳。
劉備剛走不一日,曹操大軍已經到了潼關。
看着潼關,曹操一陣哀嘆,被大耳賊佔了先。
只不過到了這地步,無論潼關如何難攻,那也要豁上去了。曹操一刻也不敢耽擱,前有潼關擋住去路,身後有揚州大軍,萬一被揚州軍隊追上來兜尾,曹操真的要撞南牆了。
曹操都要瘋了,下令大軍開始攻打潼關。
劉備軍隊雖然很渣,潼關險要卻也易守難攻。一波波軍隊輪番攻打,這一波剛剛撤下來,另一波軍隊開始攻擊,哪怕是用屍體堆起來,也要攻下潼關。
曹操手下將士似乎也知道所面臨的危局,上下一心,全力攻打。
幸虧劉備軍隊很渣,面對曹軍不要命的打法,他們畏懼了,在曹操損失近萬人之後,終於攻下了潼關。
這是一對冤家,在中原地區鬥完了,跑到八百里秦川繼續鬥,一時半會兒消停不小來。率先到達關中的劉備,頂不住曹操的進攻,掉轉身向西跑,卻與馬超混在一起,回過頭來與曹操死磕。
曹操東面佔據潼關險要,將揚州大軍擋在外面,西面掌控長安,這才略微鬆一口氣。
只不過曹操的處境還是不太妙,西面有劉備、馬超,身後潼關外揚州大軍虎視眈眈,成了夾心餅。
好在揚州八萬兵馬雖然陳兵在外,卻也一直沒有攻擊潼關的舉動。揚州兵馬不動,並不等於曹操可以安心,心理壓力極大,時時刻刻防範對方攻擊。
揚州牧秦宜給龐統的命令是監視,沒有要求他攻擊,或許因爲時機不到,或許秦宜希望曹操與劉備在關中使勁鬥,更重要的是,揚州牧將目標對準了外族。
此時,揚州牧秦宜率大軍迫近南匈奴。
南匈奴分散在幷州各地,左部居太原故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東南)、右部居祁縣(今山西省祁縣東南)、南部居蒲子縣(今山西省隰縣)、北部居新興縣(今山西省忻縣)、中部居大陵縣(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中平五年,由於南匈奴多次發兵幫助漢朝,國內不滿,害怕繼續徵調兵源,於是叛亂,殺死單于羌渠,擁立須卜骨都侯爲新單于。
於夫羅自立爲單于,入京晉見漢靈帝,請求發兵幫助復國,正趕上漢靈帝病危,事情得不到處理。
同年九月,於夫羅夥同黃巾殘餘白波軍叛亂,進攻太原、河東等郡。河東等郡民衆武裝起來自保,於夫羅掠奪不到什麼東西,而兵力受損,打算迴歸本國,但被族人拒絕,於是留在河東。
獻帝初平元年,關東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於夫羅於袁紹、張楊聯盟,屯兵於河內漳水。後來,於夫羅改變主意,引兵叛離,劫持了張楊。袁紹派將領麴義追擊,在鄴城南面擊敗了於夫羅軍。於夫羅劫持張楊來到黎陽,擊敗了度遼將軍耿祉,勢力又壯大起來。
初平三年曹操在內黃(黎陽附近)大敗於夫羅軍。
初平四年於夫羅聯合黑山軍餘黨協助袁術,同袁術將劉詳兵出匡亭,與曹操交戰,再次被擊敗。
興平二年於夫羅去世,其弟呼廚泉繼任成爲單于,其子劉豹被立爲左賢王。
南匈奴單于呼廚泉得知揚州大軍迫近,驚恐萬分,糾集兩萬人馬抵擋揚州大軍。
十萬揚州大軍鋪天蓋地,一望無際,嚇得呼廚泉腿肚子打轉,匈奴沒有招惹揚州軍隊吧?
呼廚泉不想死,也惹不起揚州牧秦宜,趕緊下馬跪拜:“匈奴單于呼廚泉迎接來遲,望州牧大人恕罪......”
揚州牧秦宜手握兵器,喝道:“不是迎接來遲的問題,呼廚泉,你可知罪?”
“這個......不知州牧大人所指何事?”呼廚泉頭頂冒汗,心想,你丫的在南部揚州,我在北部幷州,兩下相隔千山萬水,雙方從未見過面,何來有罪?
揚州牧秦宜斥道:“哼哼,你南匈奴趁中原內亂,入中原劫掠財物、婦幼,殺人無數,還敢說沒有罪責?”
呼廚泉心中大呼冤枉,我這個單于剛剛上位沒幾年,那些事不是我乾的:“州牧大人明鑑,前些年兄長確實熱衷參與中原事務,呼廚泉真的沒有做那些事......”
“哼哼,連大漢蔡伯喈之女蔡琰都敢搶,你們還有什麼不敢幹的事情?立刻給本州找來,否則,本州殺無赦!”尼瑪,這傢伙是爲了蔡琰而來。
呼廚泉一聽,心裡鬆口氣,事情還有轉機:“州牧大人稍等,呼廚泉立刻讓人找來。”
不錯,南匈奴左賢王劉豹得到一女子,恰好是蔡伯喈之女蔡琰。
蔡琰蔡昭姬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其後匈奴入侵,蔡琰被爲胡騎所獲,受盡屈辱,後來輾轉落入南匈奴左賢王手中,成了左賢王劉豹的女人。
曹操統一北方,纔想起蔡伯喈之女流落在南匈奴,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而此時,秦宜大兵壓境,索取蔡琰,比之曹操提前了十多年。
看着走來的蔡琰,秦宜心中嘆息,這個可憐的女人,含着金鑰匙出生、長大,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成年後卻遭受非人的災難,何其不幸啊!
秦宜腦海裡閃現出那一幕悲劇,胡騎後面是一羣被繩索綁住的漢家女,忍受着飢餓艱難跋涉,少有遲緩便有皮鞭加身,茫茫草原,不知何處纔是盡頭。
戰亂年代,遭受這種苦難的人數不勝數,人命如草芥,剩下的只能看上天是否眷顧你。
草原人劫掠成性,以前大漢強盛或許有所收斂,一旦中原懦弱,草原人的本性便會暴露無遺。這種循環周而復始,似乎永遠循環下去。
秦宜痛恨這種循環,下決心終結這種循環。
說話得容易,要實現卻很難,怎樣才能終結這種循環?
除非......將整個草原人驅趕出去,遠離大漢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