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趙舒下令放走文休,郭淮低聲在其身後勸道:“文休作戰勇猛,又與我軍有殺父之仇,留下只是禍患,將軍何不除之?”趙舒並不回答,只是回首問道:“伯濟也覺得,我不該放他?”郭淮與文休交戰多次,深知其勇,且父子二人俱忠於魏國,蜀漢既然要致力北伐,自然不該留其性命,乃點頭道:“不該放。”趙舒遂不再答話,只是含笑望着文休遠去的背影。郭淮見其不語,心中想問卻又不便再問,眼看文休越走越遠,好不着急。
“文休放得。”趙舒、郭淮二人轉頭看去,卻是馬秉稍微上前,施禮道:“屬下斗膽,願猜測大將軍之用意。”
在西川之時,趙舒便常聽郭淮書信之中,稱讚馬秉聰穎才智,可得大用。以趙舒與馬良當年的交情,自是十分欣慰故人有後如此。到荊州之後,趙舒刻意觀察試探,馬秉果然如郭淮所言,遂帶在身邊參與軍機。此刻趙舒故意不明言心意,也多是想看看馬秉的反應。聽到馬秉這樣說來,趙舒便點頭道:“汝姑且試言之。”
當年馬良故去之時,馬秉年紀尚幼,只記得父親喪失皆乃趙舒一手操辦,心中感激不盡。後來拜在伊籍等人門下,年紀漸長,逐步接觸荊州政務,聽說更多關於趙舒的消息,更是敬佩不已,只望着有朝一日能再見這個傳說中神一般的人物。此次郭淮北進,離間司馬,攻陷樊城,乃至今日圍殲曹休,都是趙舒之妙計,馬秉佩服得五體投地之餘,更慶幸自己能跟隨這樣的主公。
在趙舒鼓勵的眼神中,馬秉腹稿片刻,便朗聲道:“文休雖勇,不過一人而已,何足懼哉?連郭將軍也覺得文休不該放,哪曹休等人見其安然無恙回去,又該作何想?曹休雖敗,但仍有數萬士卒,力戰並非上策,大將軍此舉不過是希望能讓魏軍能內部分化混亂,好從中得利。”
這幾句話深得趙舒之心,不斷點頭示意。郭淮卻又問道:“若能讓曹休見疑,固然甚好。只是文休甘願斷後,代其死戰,這等忠心,曹休若仍有懷疑,豈不有失本色風範?”馬秉再看趙舒一眼,覺得這位大將軍的眼光仍舊是在鼓勵着自己,於是又道:“回郭將軍,曹休剛被廖將軍引誘至此,慘遭大敗,自然再不敢輕信他人。即便曹休不疑,其部下也多會進言。再退一步,就算文休回去,不被猜忌,但大將軍之高義也能揚播於天下。以區區文休一命,換取天下人望,也並不算虧。”
等馬秉說話,趙舒乃哈哈大笑,上前輕拍其肩,道:“季常謙謙君子,怎麼能有如此精明的孩兒?汝方纔所言,盡得吾心。”馬秉得趙舒誇讚,頓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興奮固然興奮,不免有些慌張。張口想要說幾句感激的言語,擡眼見趙舒滿面含笑,於是想乘機達成心中夙願,急忙翻身下馬,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
“這是何意?”趙舒也跟着下馬,伸手欲將馬秉攙扶起來,卻聽他道:“屬下有一事,還望大將軍成全。”趙舒初來三國,最先交到的朋友便是馬良,而其後馬良之死,也算是十分的壯烈,所以對馬秉有着特別的感情,願意爲馬良培養出一個揚名天下,青史留名的後代。聽到馬秉開口相求,雖然還不知究竟是什麼事,趙舒卻已經答應道:“但說無妨。”
馬秉還不及開口,郭淮在旁早先笑道:“恭喜大將軍喜得高足,恭喜馬世侄拜得名師。”馬秉聽後,也再拜道:“多謝恩師成全。”趙舒當即明白馬秉所求,乃是欲拜入自己門下,頓時有些哭笑不得。當年爲了能用子爲質,讓李嚴、蔣琬二人不生異心,不得已收了李豐、蔣斌當弟子,現在已經後悔的要命,卻沒有想到馬秉又要想拜入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