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

益州這個地方爲什麼易守難攻?就是因爲這個地方地勢實在是太險要了。除了一個巨大的四川盆地外,周圍都是崇山峻嶺,出入極爲不方便。

交通閉塞對於益州來說有利有弊,弊端是和外界隔絕,不利於發展,利處同樣是與世隔絕,易於防守。

可對於袁術來說,益州的險要地勢他根本不需要。因爲進攻益州基本上一共就兩條路,一條是從荊州,一條是從漢中。

漢中位於關中平原和四川平原之間,易於防守。而荊州就不用說了,有着長江之險若是還能將荊州丟了,袁術還有必要防守益州嗎?

袁術自信起碼可以割據一方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水軍,以及長江。在陸戰上袁術並不佔什麼優勢,騎兵的缺陷雖然能夠勉強彌補,但和北方諸侯之間的差距還是不小。

得到了益州,將整個長江流域都納入自己麾下,袁術可以說再無後顧之憂了。

歷史上晉朝滅吳的路線就是在滅蜀之後派遣水軍從益州沿江而下。足以見得這長江天險是多麼難破,得繞遠從長江源頭而下才拿下東吳。

所以打通益州和荊州之間的道路對於袁術來說有利無弊,還能防止在益州的政權割據。

而現在益州兩百多萬百姓都是廉價勞動力,不好好利用一下袁術都虧得慌。隨意安排一下,在這些百姓過上好日子之前,出錢發動他們去修路,利人利己多好。

在百姓最貧困的時候,其實也是大興土木最好的時候。像江東的百姓現在養的這麼肥,沒多少人願意千里迢迢去修路,寧願在家幹些小活也能養得起自己。

袁術又不好強行拉一批百姓服徭役,所以麾下的建築部隊修路和修理水利的速度慢的不行。像打通益州和荊州之間的暢通道路這種國家級的工程,沒個幾十年根本不行。

而現在益州一羣連溫飽都沒能擺脫的百姓就成了袁術眼中最好的勞力。花錢僱傭個幾十萬,那修路的速度絕對能提高數倍。

再派個兩萬大軍用軍團雲氣發動攻擊,當推土機,說不定幾年之內就能將將這個工程搞定。

不過益州現在還未平定,袁術的這一切還只是設想罷了。等到郭嘉他們解決了南蠻、掌控了益州這一切才能進行。

袁術現在正和賈詡以及田豐等人商量新的軍功制度的問題。

軍功封侯制度自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而起,漢朝完全的沿襲了這個制度,最終結束於漢末。而且歷史上廢除了這個制度的不是別人,就是曹操。

軍功制度可以說是決定一個國家重文還是重武的制度。這個制度有利有弊,弊端很多,利處也很明顯。

軍功制度的弊端有三。

第一,以人頭計算軍功,導致軍紀敗壞,很多的士卒在戰場上爲了人頭自相殘殺,甚至出現了很多殺良冒功的行爲。

最典型的就是秦朝的士卒,爲了搶奪敵軍首級,許多的秦朝士卒都輕甲上陣,連頭盔都不帶。像董卓麾下的士卒,殺良冒功都是習以爲常的事,軍紀敗壞至極。

第二,就是封賞的問題。戰亂之時還好,土地不斷擴張,能分給那些有功之人田地和食邑。可一旦天下太平,或者疆域無法擴張,就無地可封了。

像漢末,土地兼併嚴重,封侯都只是得個名頭,給些財帛就算不錯了。

第三,階級限制,底層的士兵無法得到公乘以上的高爵。

任何制度,頒佈是一個問題,施行又是另一個問題。像察舉制,本是好意,培養社會注重廉孝道德的風氣,但由於世家的私心,逐漸腐化。而軍功制度也是如此。

當年劉邦高喊的“非軍功者不得封王”,結果他老婆呂雉就直接違反了這句話,給自己的親戚封了侯,直接導致漢朝之後不少的姻親封侯,封侯的價值被大大打擊。

而且像底層的軍功爵位都可以用捐錢來獲得,更加使得軍功制度走向衰落。

不過即使軍功制度有着種種的弊端,但他的優點也是不可抹殺的。和徵兵制一樣,想要強國,可以採用軍功制度。

霸秦強漢,都建立在軍功制度之上。

說得簡單點,軍功制度盛行,百姓想要過得好就兩條路,種田和參軍殺敵,人人都想殺敵立功,士兵都是被敬畏的,人人崇拜軍人。

而到了魏晉之後,特別是宋朝。士兵都是被人厭惡看不起的,想要過得好就去讀書,參軍只會被人看不起。讀讀書,吹吹牛,輕鬆就能當官,而當兵殺敵危險不說,還被人看不起,面對同級文官都得矮兩頭。

漢朝就是再分裂,打異族都跟打兒子一樣。隨便來個豪傑名士,都能聚攏百姓,掃蕩胡人。

而在漢朝之後,士兵的地位下降,隨便來幾百個胡人都敢橫行霸道。說到底,是尚武之風不存了。

相對於削弱民族血性,袁術寧願選擇有些窮兵黷武的軍功制度。非軍功者不得封侯,你就是個文人想要升官也得給我上戰場走一圈。

不求讓你立功,起碼讓你知道仗是怎麼打的,士卒是怎麼犧牲的,屍首遍地是什麼樣子,民族血性是什麼東西。省得這些文人自以爲是,靠着自己的幻想和臆測外行指揮內行。

不過這軍功制度確實需要完善一下,起碼要打通底層士卒的上升渠道,說不定又能出來個武安君呢?

袁術對待士卒一向不錯,一直以來想在袁術麾下當兵的百姓數不勝數。軍餉高,伙食好,戰死後有保障,許多青壯都搶着攀關係要加入軍中。

不過袁術招兵一向嚴謹,不是青壯不收,家中獨子不收,而且還得經過艱苦的訓練篩選掉一部分才能加入袁術的軍中。麾下人口衆多的袁術從來都不擔心兵源的問題,所以他對於士卒的要求相對於其他諸侯堪稱苛刻。

不過這次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的徵兵,袁術可要好好的規劃一下該如何完善具體的制度了。以前兵少也就算了,但是若是兵太多,就必須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否則日後肯定要出亂子。像宋朝那所謂的八十萬禁軍就是個教訓。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九百章 改變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八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章 何進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九章 周瑜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器裝備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九百章 改變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八章 安排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八百七十七章 犧牲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二章 何進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九章 周瑜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