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

貴霜,當代的君主韋蘇提婆一世並非一個明主。相反,與靈帝和現如今身毒的帝王一樣,都是昏聵無能之君。其國內的局勢與身毒幾乎一般無二,皆是一片混亂。籍此,原本迫於形式歸屬於身毒的康居、大宛等小國也都紛紛脫離。

不過蘇提婆一世比另外兩個昏君好的地方在於,雖然他昏庸,但卻還有着幾分理智,知道兵權的重要。在奈何不了朝堂爭端和宗教問題的情況下,他死死的抓住一部分兵權,因此國內雖然也鬧騰的厲害,但沒出什麼大的亂子。

本身其佔據大義,而且也不強勢,手握重兵。面對這樣的君主即使國內局面再複雜也不會輕易亂起來,更不敢明面上出現叛亂。漢末之所以亂起來,罪魁禍首就是把西涼軍引來的何進和袁紹。否則的話只要中央不亂,西園八校儘管很廢,但好歹也算是正規軍,握在天子手中的話各方牽制之下也亂不起來,最起碼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表面上的平靜,畢竟誰都不想當出頭鳥。

“康居、大宛打不下來,小小的身毒現在竟然都膽敢進犯我貴霜堂堂一個帝國了,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蘇提婆一世一把將面前的東西全部推倒在地,怒聲喝問道。

他這個國王當的已經夠窩囊的了,下面一羣人把他當擺設,相互爲了利益而不斷的爭權奪利,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還有婆羅門、剎帝利在與他這個國王爭奪國家的權力,意圖將他架空,讓他這個國王屈服於宗教,成爲傀儡。

由於自己得位不正,以及貴霜的種姓制度和宗教問題嚴重,蘇提婆一世儘管心中憋屈無比但也不得不妥協。像是康居和大宛這種上不得檯面的小國都能看出貴霜內部的混亂,敢於獨立出去。而他這堂堂一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竟然還真的奈何不了對方。

沒辦法,國內的政治鬥爭太過於激烈,他沒有多少可以信任和指揮的大軍,各地大軍都由剎帝利把持着,他根本調不動。強行下達命令,對方也只會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諉,皆是隻會令他這個國王威嚴更加掃地。也正是因此,區區兩個彈指可滅的小國的反叛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簡直都成一個笑話了。

至於衛戍在自己身邊的精銳,蘇提婆一世可不敢將他們派出去。那些掌握朝堂和大軍的貴族雖說不會趁此對他下手,但是對他派出去的部隊下手還是很輕易的。比如說在他的嫡系大軍征討他國血戰而勝之後前去“接應”,結果“意外發現”這支大軍並非大勝,與敵軍“血戰而亡”。

聽到蘇提婆一世的怒吼和斥責,下方貴霜的諸多官員表情各異,多數人皆是面容平靜,並無畏懼之態,還有部分人暗自冷笑。只有一小部分忠於蘇提婆一世的臣子和將軍面露愧疚和義憤之色。

若是換在昔日漢室,是無論如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天子乃至高無上的存在,威嚴不容侵犯,就算再無能無權,臣子也會保持該有的尊敬。當然,董卓和曹操爲丞相之時情況不同。那是因爲他們的勢力已經龐大到可以徹底無視皇權的地步,因此自然毫無顧忌。而現在的貴霜卻明顯不是這般,皇帝雖隱爲傀儡不掌權,但是下方的貴族可並非鐵板一塊,蘇提婆一世想要收拾哪一家還是有辦法的。

這就是漢室與貴霜體制上的不同。大一統的思想和皇帝的至高無上雖然存在種種問題,但確實將權力最大化的進行了集中,將國力整合到了一起。一旦出現了秦皇漢武一般的英主,那絕對是輕鬆橫掃六合,能將整個國家的力量和潛力全部對外引爆,集中於一點。而貴霜這般皇權和宗教並舉,雖然看似穩固,但權利傾扎和內部消耗極爲嚴重。

一山不容二虎,皇權和神權終究是不能兩立,而且二者的利益也並不完全重合,甚至存在着諸多的衝突。舉個簡單的例子,若是袁術同意支持婆羅門在國內進行發展,貴霜絕對會立刻分崩離析,想要將之吞併根本不費吹灰之力,無數婆羅門教教徒都會甘當帶路黨。宗教無國界,貴霜亡了又如何?他們婆羅門教發揚光大即可。

但袁術可不會幹這種自取滅亡的蠢事。讓宗教和皇權糾纏不清,雖然某種程度上可能會穩固局勢,但是所帶來的危害是難以想象的。爲何中國歷史上分分合合最終仍必會統一而歐洲卻基本是分裂狀態?宗教的危害比之世家更甚。

袁術不想讓漢人重蹈晉朝的覆轍,經歷那一段段黑暗的時代。宗教這種東西雖然沒必要全部禁止,但也不能任其做大,而要進行限制管理,絕不能讓其參與到國家政權管理之中。令出多門本就是一大禁忌了,更遑論一個國家存在兩個體系兩個至高領導。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好事?想走捷徑就會出現種種隱患和危害。袁術現在不缺時間也不缺耐心,反正他這一輩子也就只能和貴霜剛上了。想和羅馬安息過過招還行,吞併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畢竟這可是個魔改版的世界,搞把沙鷹還不如連弩來的厲害,袁術想要攀科技樹沒個幾十上百年也難以有突破性進展。反正已經佔盡了優勢,穩打穩紮就好,何必冒不必要的風險,爲了這點方便而爲國家的未來製造一個巨大的麻煩?

蘇提婆一世看到下方衆生相,心中愈發的憤怒了,雙目中的怒火已經隱約快要溢出。身爲一國之主,竟然遭遇如此境遇,蘇提婆一世此時將下方所有人屠戮一空的心都有了。

身毒的這些臣子雖然有些放肆,但還是知道尺度的。落一落蘇提婆一世的臉皮可以,真把其逼急了自己等人也沒好果子吃。更何況這次身毒進犯,不僅蘇提婆一世心中惱火,他們也感到十分的憤怒。

不同於處在北方的康居和大宛兩國,身毒攻打的可是貴霜最爲精華的南部地區,極爲富饒,不少貴霜貴族的領地就在那邊。若不是如此的話,貴霜又怎會時不時地要進攻敲打身毒呢?

康居和大宛兩國其實也並非不能打,而是不值得打,沒有必要。一方面這兩個國家極爲偏遠又沒什麼油水,打下來也得不到什麼。另一方面,北匈奴可是還在那邊暗暗舔舐傷口呢。這麼敏感的地方,貴霜還真不敢輕易出手。

對於北匈奴,貴霜那可是發自內心的畏懼,甚至有種天然的恐懼感。當初漢武帝聯絡其時,明知獲勝把握不小,面對有着刻苦銘心仇恨的北匈奴,當時還是大月氏的貴霜依然不敢出兵。

曾經的大漢是絕對的強國,無論是從國力還是從氣魄而言,誰敢不服就滅誰,就是這麼霸氣。而貴霜,雖然也有着強國的實力,但卻沒有強國的氣魄。憑藉自身的國力,欺負弱者自然是無往不利,對上強者就龜縮了。無論何種理由,堂堂一個國力強盛的帝國,竟然放任幾個小國獨立出去,絕對是恥辱至極。換做是大漢你試試?敢這麼囂張,就是冒着滅國的風險也要不計後果的把你滅掉。

第六章 孫家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章 道歉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九百章 改變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
第六章 孫家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章 道歉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七百零五章 犧牲第六百五十七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八百二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圈套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張任第九百章 改變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