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

“我們要拿下關中的原因很簡單,因爲袁術要拿下關西。”

荀彧看得很遠,天下局勢已經逐漸明顯。袁紹據河北,曹操據中原,袁術佔據南方和西涼,這就是荀彧眼中未來的天下局勢。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不過曹操被夾在中間,勢力到時候相對來說可能最爲弱小,着實不利。

爲了防止曹操被袁術和袁紹分食,最終形成二袁爭霸的局面,荀彧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如何讓曹操壯大,隨後吞掉一方,繼而一統天下。這也是荀彧能夠想到的唯一的一條路,所以荀彧一直在琢磨如何能夠削弱二袁。

“現在天下局勢日漸明朗,主公只有先一統中原,纔能有和二袁爭鋒的資本。但是,單憑中原三州之地實在太過弱小,我們必須先未雨綢繆,儘量佔據更多的地盤。青州和關西這兩地,我們要儘量搶在二袁前面拿下。相對而言,劉備不過是冢中枯骨,不足爲慮。”

荀彧對於劉備是真的看不上,優柔寡斷、不知進退。當初曹操伐徐州,劉備不管是孤注一擲的選擇和曹操爭奪徐州,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選擇拿下關中,都還有着一線生機。

可對方選擇了求穩,向曹操妥協。而之後算計袁術那一波更是以失敗告終。這直接導致劉備現在雖然看起來勢力還不算弱,但實際上已經是甕中之鱉、無路可走,基本已經失去爭霸天下的機會了。

這種局面,除非劉備是光武再世,否則已經可以退出這諸侯爭霸的舞臺了。荀彧明白自己的堂哥荀悅在想什麼,曹操意欲吞併青州之日,就是劉備和曹操撕破臉、殊死一搏之時。

而且荀彧知道,袁術也很清楚這一點。到時候三方勢力角逐,誰是螳螂、誰是黃雀就看各方的本事了。

沒有一定的把握,荀彧絕對不會碰青州這顆炸彈。到時候引爆的不僅是劉備,還有袁術,甚至連袁紹可能都會忍不住摻一手。畢竟青州有一半算是河北之地,袁紹若是不將之掌控在手中,黃河天險之利也難以依仗。

這也是中原爲何如此平靜的原因。各方牽制,誰也沒有足夠的把握,所以說誰都不敢亂動。原來的歷史上中原可沒這麼安靜,都打成一鍋粥了。

沒辦法,那時南方的揚州是一片混亂,荊州和益州被劉表和劉焉這兩個守戶之犬看着,根本沒有進取之心。北方袁紹和公孫瓚玩的開心,涼州也是,李榷郭汜和馬騰韓遂玩的開心。中原就曹操一個主角,袁術腦子有坑,劉備手下沒有良謀,呂布也是有勇無謀。這種情況還不是任由曹操發揮,想打誰就打誰?

可現在這種情況曹操卻不敢動了,牽一髮動全身,稍不留意可能就滿盤皆輸,沒有拿下青州後還可以穩住中原的底蘊,草率拿下青州就是作死。

“青州我們短時間內根本沒法動,劉備和袁紹現在又不可交惡,我們也只有西進一條路。”戲志才道。

“而且袁術預計會在明年之內對長安下手,我們提早佔據洛陽,也好早做準備。最好能渾水摸魚,將長安從袁術的手上奪走,最不濟也要讓袁術傷筋動骨,絕不能讓他輕易的拿下長安。”

“從袁術嘴裡虎口奪食?”曹操皺着眉頭道:“文若,袁術的實力你是清楚的。不是我妄自菲薄,而是我們確實難以抵抗啊!”

之前和袁術一戰,對方的兵力出於劣勢尚且能將己方擊潰,而且力克己方和劉備軍的聯軍,曹操對於抵抗袁術真的沒有什麼信心。

袁術擴兵的消息並不是什麼機密,曹操早就知道了1他在第一時間就往徐州多駐紮了兩萬大軍.豫州的劉備更狠,不顧民力,又徵兆了十餘萬大軍。一個豫州,竟然有着近二十五萬大軍,劉備這基本上算是瘋狂了。若是三五年內不爆發戰爭,即使以劉備的富庶,估計都負擔不起這麼多的士卒。

整整五十萬大軍,即使袁術再保守,也能整出來二十多萬大軍北伐。袁術爲了拿下長安和西涼,出動的兵力鐵定不至少十多萬,曹操手下雖說還有二十餘萬大軍,但衆敵環伺,能拿出七八萬頂天了。這麼點兵力想要奪得長安無異於癡人說夢。

“主公不要忘了,忌憚袁術的可不僅僅只有我們呢!”戲志才道。

荀彧點點頭:“豫州劉備、西涼馬騰韓遂都不是甘於人下之人,他們鐵定不會縱容袁術拿下長安。特別是西涼的馬騰和韓遂,他們麾下的西涼鐵騎可都是精銳,在一馬平川的關西可以發揮出最強的戰力。袁術麾下的士卒多是南方人,不適應北方的環境不說,騎兵也沒有多少,袁術想要拿下關西恐怕沒那麼簡單。”

曹操眼前一亮:“不錯,西涼的馬騰韓遂還有羌人都不是易於之輩,袁術麾下沒有多少騎兵的話,想要拿下西涼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戲志才嘆了口氣,潑了桶冷水道:“主公也不要太過相信馬騰和韓遂,這二人面和心不和,若是袁術略施些離間之計,恐怕他們就會上當。而且袁術既然意欲拿下關西,自然有所準備,騎兵的缺乏恐怕只能暫時的止住袁術的腳步。用不了一兩年袁術就能訓練出大量的精騎。”

曹操驚訝道:“怎麼可能?南方竟然能訓練出精騎?袁公路是怎麼做到的?”

戲志才和荀彧對視了一眼,苦笑道:“公孫瓚。”

“袁公路利用水軍沿着海岸線一路航行到幽州,用錢糧和公孫瓚換購戰馬、牛羊和人口,江東的良馬恐怕早已不下數萬了。”

戲志才作爲曹操麾下的首席隨軍軍師,情報工作做的雖然遠不如郭嘉,但也不錯。公孫瓚和袁術的交易雖然在暗中進行,但幽州平白無故多出來那麼多的錢糧,時間一長誰都知道有問題。稍微調查一下戲志才就知道了前因後果,公孫瓚背後有袁術在給他輸血。

遠交近攻,公孫瓚和袁術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不說,雙方的情況還剛好互補。公孫瓚經常征討異族,最不缺的就是奴隸、戰馬和牛羊,而袁術最需要的剛好就是這些東西。而袁術坐擁南方富庶之地,最不缺的就是錢糧,恰好公孫瓚最需要的也是這些。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迅速的狼狽爲奸勾搭在了一起,而且關係越來越密切。

有了袁術的幫助,公孫瓚雖然在界橋一戰元氣大傷,但很快恢復了過來。不僅如此,還愈發的強大了起來。

有了袁術這個奸商,公孫瓚已經走上了征討異族、擴張勢力,隨後用獲得的異族人口和戰馬、牛羊在袁術這裡換取錢糧,接着招兵買馬,繼而再征討異族的良性循環道路。

勢力不斷的擴張不說,自身的實力也不斷的增長。多餘的錢糧也被剛愎自用的公孫瓚灑了一些給麾下的百姓,益州得民心居然迅速的歸附。整個幽州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

第五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三章 認主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
第五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三章 認主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六百三十六章 勸導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四百四十八章 漢羌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劉表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間失敗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