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節,大吉。
晚秋的風甚是舒爽,今年又是大楚豐收的一年。
儘管這些年連年天災,很多地區多是大旱。但是大楚這些年不斷地興修水利,各地水渠水庫遍佈且相互連同,雖然少數地區因爲天災確實收成不佳,但是絕大部分地區依然收貨滿滿。
事實證明,漢室之亡確實有天時原因,連年的旱災、洪災便是明證。但是在袁術大力興修水利之下,充分展示了什麼是人定勝天。
不斷疏通河流、勾連河道,近些年來大楚的水利興修從未停止,各地水脈相互連接、彼此交融,大量水渠和水庫不斷修建,不斷種植樹木、加強植被保護。儘管這些年極端天氣屢次出現,但加強預警後,在完善的水利建設面前旱澇災害已經造成不了太大影響。而蝗蟲災害也因爲雞鴨的大量養殖以及各項預防措施已經數年沒有大規模爆發。
這其中還有個小插曲,曾經江東爆發小規模的蝗災,雖然迅速的被撲滅,但袁術當時提出想吃炸蝗蟲連忙被衆人制止了。實踐證明,靠吃貨解決蝗災完全是天方夜譚。因爲蝗蟲聚集在一起一旦達到一定規模就會變異,非但更加的兇狠好鬥,而且很可能本身帶有毒素,不能吃。
這個時代八災之中最可怕的的旱、水、蟲、飢、疫都已得到很好的解決,剩下的雹、風、地震雖然無法靠人力解決,但是卻不足爲慮。只要及時預警救援,做好疫情的防控,便不會出大亂子。
大楚新立沒幾年,內部官場風氣極好,官員的執行力也很強。儘管這些年天災不斷,但是都及時得以控制,損傷無幾,並沒有出太大的亂子,整個國家呈現一種欣欣向榮的態勢。
歲歲皆平安、年年皆豐年,諸事和順之下,袁術索性直接將祭天大典選在了今日重陽。
燦爛的陽光揮灑在雄偉壯麗的長安城內,皇宮內的紅磚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東西南北,青龍門、白虎門、朱雀門、玄武門盡數大開,無數的玄甲精卒隊列整齊的護衛在皇宮各處。
紫微殿前的金水橋南,廣場中央一座三層九十九階臺階的露天天壇矗立於此,天壇通體以漢白玉所制。第一層臺面中央嵌一塊圓形石板,名爲“天心石”,四周圍繞九重石塊,第一圈是九塊扇形板,爲一重;第二是十八塊,爲第一圈的倍數,爾後依次按九的倍數遞加,至第九圈爲八十一塊,稱九重。如此打造是爲了更好的傳音,特殊的設計令站在天心石前高呼可產生巨大回音,仿若一呼百應。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着實令人驚歎,這便算是原始版本的擴音器了。
天壇之上,紅毯鋪地,香案陳設,無數旗幟飛揚,黑底藍字,獵獵生風。
天壇之下的廣場,足足萬名精銳陣列於此,橫縱各百人,分列兩側,中間是紅毯鋪設的空道。這些士卒個個身高八尺,體態雄壯。身着玄色重甲,手持斬馬刀,雖然盡力收斂着殺氣,但仍然難以掩飾其鋒芒。
前來賀禮的各國使臣皆立於第三層,儘管位於最底層,但他們卻沒有絲毫不滿,因爲已然習慣。過去漢室就沒把他們當人看過,能有個位置就不錯了。
這座天壇精美的設計以及廣場上威武的漢軍已然完全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可惜在兩邊全副武裝的士卒看護之下,他們絲毫不敢動彈。祭天大典,容不得絲毫不敬,沒看見前兩層的大楚文武也都絲毫不敢出聲動彈嘛。
第二層之上,包括十八部尚書侍郎在內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皆立於此,身着官服、面容肅穆、神態端莊。
而在第一層上,除禁衛侍者外,唯有賈詡和田豐二人,分別位列左右。
良久,待太陽升起到某一個高度,一直闔目養神的賈詡忽的睜開雙眼,目光一掃,一旁的侍者頓時心中領會。
氣沉丹田,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吉時已到,恭迎陛下。”
“恭迎陛下!”
一萬精銳齊聲呼喝道,聲勢浩蕩、氣衝雲霄,皇宮上空的雲朵都消散一空。
天壇之上的諸國使臣見到這一幕,神態各異。其中多數人皆是面露敬仰震撼,更有甚者兩股戰戰險些有些站立不住。
天壇正對的的天門緩緩打開,身着冕冠服的袁術緩緩走出。白色的長袍代表着秋日的肅殺蕭瑟,長袍之上繡着滄海龍騰的圖案。玄黑色的九爪神龍踏着淡藍色的波濤,作勢欲飛,如袁術一般不威自怒。
輕輕掃了眼衆人,袁術踩着紅毯緩緩地走向天壇。衣袖隨風高高飄起,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着和煦的光彩,俊秀的臉龐迎着烈日,帶着天神般的威儀和與生俱來的高貴,袁術身上散發出來的王者之氣令人不自覺的想要臣服。
伴隨着袁術的腳步,每踏出一步,便有一排的士卒整齊劃一的單膝下跪。伴隨着兩側的士卒一排一排的跪倒在地,袁術整個人真的彷彿神龍踏波而行一般,一身威勢愈發的令人不敢直視。
“人皇!”
在場所有人的心中全都不自覺的升起了這個稱呼。
袁術身上的威勢縱是始皇再生怕也不外如是。
天台之上的諸國使臣紛紛折服,心中絲毫不敢有所異想。
“這大楚陛下的威勢比之昔日漢天子怕是還要恐怖的多。”
龍行虎步的袁術很快來到了天台之下,而此時,廣場上所有將士已然盡皆拜服。
伴隨着袁術的腳步踏上第一個臺階,位於第一層的諸國使臣們只覺得滔天威勢撲面而來,不自覺的雙膝一軟,彷彿排練好了一般,齊齊跪倒在地。
臺上的賈詡忍不住睜大了雙目,心中震驚。
陛下的君主天賦究竟開發到何種地步了,恐怖如斯!
絲毫不理睬這些使臣,在袁術心中他們基本與螻蟻無異,除了安息、貴霜和身毒的使臣還值得理會一下,餘者皆是傀儡擺設。
緩緩地踩着臺階,一步步走到第二層,大楚文武齊齊抱拳躬身,作揖拜服。袁術不重形式、不喜跪拜。
踏上第三層平臺,位於左右的賈詡和田豐各自作揖相迎。袁術緩緩地走到祭臺前,轉過身,掃視着下方齊齊俯首的衆人。
“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