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

“公臺,你如何料到某會敗?”撤軍途中,呂布目光復雜的看着陳宮問道。

“某未料到主公會失敗,沽水之謀也不過以防萬一,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陳宮避重就輕的回答道。他的精神天賦在於佈局,若是給他充足的時間,他能佈置出無懈可擊的佈局,就是三五個同級別的謀士前來他都有把握應付。

正如這次,倉促間佈下了沽水之謀,爲呂布和幷州鐵騎留下了一線生機。可同樣,成也佈局、敗也佈局,深遠的謀略佈局使得陳宮的臨機應變能力極差,面對戲志才這等對手,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呂布深深地看了陳宮一眼,用只有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低聲道:“此次是某錯了,還望公臺你不要介懷。”

看着表情尷尬中帶着誠摯的呂布,陳宮心中一暖:“宮爲主公謀臣,深受主公信任,此次宮能成沽水之謀也是全賴主公支持,怎麼可能對主公有所介懷呢?主公寬宏大量又能及時反省、知錯能改,乃不世明主,宮願爲主公鞠躬盡瘁。”

“此次某確實不該出戰,曹孟德果然不愧奸雄之名,坐擁兗徐二州,麾下精兵猛將無數,我們不可力敵。若早聽公臺所言,何至於有今日之災!”呂布感慨道。對於曹操麾下大軍的戰力他現在是服氣的,那三千虎豹騎至今想來都讓呂布覺得膽寒。

“我軍此戰折損數萬大軍,只留七千餘幷州鐵騎。而劇縣內也不過四萬新卒,如何敵得過曹孟德啊!”呂布心中萬分擔憂。

陳宮沉默了片刻,低聲道:“主公,我軍四萬步卒,若是死守劇縣,就是曹操大軍全力猛攻也能撐上大半個月,再加上行軍等因素,撐上一月定然不成問題。只要這段時間內劉備或袁術發兵奪下兗州或徐州,逼迫曹操撤軍,我等就可有一線生機。”

呂布面露苦笑:“公臺,你就無需安慰我了。曹孟德一代奸雄,心狠至極。如今我麾下大軍折損大半,根本無力固守,更不要提與之對抗了,整個青州已經是曹操的嘴邊之肉。這等絕佳局面,且不說劉備袁術願不願出手、能不能攻下,就算劉備或袁術攻下了兗州徐州,曹孟德也不可能撤軍的。”

“曹孟德心狠,但有一樣東西他是萬萬捨不得的。”陳宮自信道:“那就是天子。”

“那個傀儡皇帝?要之何用?”呂布不解道。他見過大漢前兩任傀儡皇帝的懦弱無能,對於天子他根本就沒多少敬畏之心。在他看來這天子不過是個掃把星,沒什麼用處不說還到處惹禍,使得無數人爲之而死。

陳宮苦笑着搖搖頭,對於呂布幾近於無的政治頭腦他也很無奈:“主公,漢室未亡,天子依然是天下至寶,得之就可得大義上的絕對優勢和政治上的主動權。曹孟德相對於二袁來說勢力弱小,如今的中原經過連年征戰和天災人禍,戰爭潛力已經遠不及河北和南方,只要曹孟德還有一統天下之心,他肯定不會放掉天子這張王牌的。”

大漢養士四百載,對於士子的洗腦、在士人眼中的分量是不可想象的。想想荀彧就知道了,這樣一個世家之人在漢室名存實亡的情況下都死忠於漢室,而其他和很多寒門出身的士子就更是如此了。袁術至今都不願稱帝,雖說有其不在乎的原因,但這種優勢之下,賈詡郭嘉等人都沒有勸諫袁術稱帝,得那從龍之功,足見大漢威嚴。

“袁公路遠在西涼,單憑劉玄德能攻下許昌嗎?”呂布問道。

“有關張在,劉玄德未必不能攻下許昌。不過我們也不能將希望全寄託在劉備身上。”陳宮說道。

“公臺你有何計策?”呂布問道。

“某有上中下三策。”

“細細說來。”

“上策乃破釜沉舟之計。主公親率七千精騎直奔許昌,某率領各位將軍駐守劇縣。騎兵用於守城用處不大,主公若是以這七千精騎奇襲許昌,在曹操反應過來之前趕到,說不定有機會迅速拿下許昌,逼迫曹操回軍,再不濟也能配合劉備儘快拿下。”陳宮眼露精光道。

呂布聞言微微皺眉:“此計太險,若是兵敗某在劇縣的將士妻小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中策爲何?”

陳宮內心輕嘆一口氣:“中策,整軍撤往東萊。一來與曹操拉開距離,能夠多拖延一段時間。二來,東萊近海,可以向袁術求援,實在不行這也是一條退路。”

呂布眼睛一亮,心中若有所動,但還是問道:“下策呢?”

陳宮輕輕一嘆:“率軍死守劇縣,與曹操死戰。主公欲取何策?”

“上策太過兇險,下策也不可取,取中策。”呂布很快決定道。

“那就請主公即刻修書一封,某派人寄給袁術。”陳宮說道。

......

豫州,劉備率軍一路星夜奔馳,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了州府譙縣,馬不停蹄的開始調動兵馬。

當劉備進入譙縣之時已經入夜,劉備不顧自己一身風塵,連家都不會,一邊派人召集諸位陳羣荀悅等人,一邊直接奔向城主府而去。

衆人落座之後,剛剛換完衣甲的劉備直接問道:“長文,我豫州現在還有多少兵馬?”

“主公,我豫州兵馬約有十二萬,不知主公想要率軍多少?”陳羣問道。

劉備盤算了片刻,一咬牙道:“十萬!”

“主公可知,這樣一來就算加上主公殘存的兩萬餘大軍,我豫州留守的兵馬加起來都不足五萬,若是袁術來襲我們恐怕難以守住。”陳羣輕嘆道。

“是啊,大哥!豫州乃是我等根基,輕易不可失啊!”關羽沉聲道。

“顧不得這些了!”劉備面色果決道:“袁公路現在正在攻打關中,無力顧及我們豫州。此次我們務必要拿下兗州、救回天子!曹孟德坐擁兩州之地,兵力遠勝於我們,他留守兗州的兵力絕對不在五萬以下,又有荀彧這等王佐之才坐鎮,若是沒有倍於對方的兵力如何能下?”

陳羣等人聞言皆是沉默,他們心中同樣清楚這一點。

豫州雖是根基,但若是拿不下兗州,那劉備就基本毫無勝算可言。無論是坐擁六州之地的袁術還是有中原三州的曹操都不是隻佔據豫州的劉備能夠抗衡的,唯有拿下兗州劉備方能有一線勝機。

“與其坐以待斃,不若主動出擊。”劉備咬緊牙關道:“當初某就是因爲優柔寡斷才錯過了那麼好的機會,到了今日這般局面,此次某再不破釜沉舟,這天下就再無某立足之地了!”

關羽戰列出來,抱拳道:“大哥,某願隨大哥捨命一搏,此次出戰兗州,某願爲先鋒!”

陳羣輕嘆了一口氣:“主公,早在主公到來之前某就已經開始準備,城中已有六萬兵馬,剩下四萬兵馬兩日內必會抵達。”

劉備聞言興奮道:“好!雲長、叔至,你們今晚先歇息一晚,明日我們就率軍出發。剩下的四萬大軍待翼德回來後再率軍與我等會和。”

“末將領命!”關羽和陳到拱手道。

隨後劉備拖着疲憊的身軀直接到後堂的一間靜室內緩緩睡去。而目視劉備離去,一言不發的荀悅此時卻輕嘆了一口氣,口中自言自語的喃喃道:“牽一髮而動全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主公你將曹孟德視作螳螂,焉不知你在袁術眼中亦是也。”

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七章 道歉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的袁紹第一百三十七章 進擊的公孫瓚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五章 抉擇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三章 認主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
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九百三十六章 齊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七章 道歉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九十章 備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虞的無奈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的袁紹第一百三十七章 進擊的公孫瓚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二百五十章 南陽之變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五章 抉擇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三章 認主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七百六十八章 募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