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

張機激動萬分,說道:“誠如是,我二人何其幸也,百姓何其幸也,醫學何其幸也,社稷何其幸也!”

說完,忽然張機和華佗飛快地對視一眼,兩人眼裡都閃過一絲火花。只是交換了一個短促的眼神,再然後,兩人毫無徵兆地突然從座位上“騰”地一聲站起來,這讓劉範摸不着頭腦,不知這二位神醫要做什麼。只見二人一同快步走到議事堂的正中央,北面上方就正對着正襟危坐着的劉範。二人在議事堂正中央肅立,快速地整肅衣冠,將身上衣服的褶皺都撫平,將束着頭上的頭髮的髮箍扶正,一臉的嚴肅認真。劉範這才知道他們這是要幹什麼,所以憋着激動的心情,也是激動不已,沒有說話,沒有讓二人回到座位上,只等着二人做他們欲做之事。

待整肅衣冠完畢,華佗和張機推金山倒玉柱,齊刷刷地噗通跪下,納頭便拜,又齊聲喊道:“華佗華元及,張機張仲景,拜見主公!”

劉範喜不自勝,都沒有虛言拒絕,唯恐這兩人離開,趕緊走下丹陛,把跪在地上的華佗和張機扶起來。劉範開懷大笑道:“好好好,有二位神醫襄助,本侯真是如魚得水啊!”

華佗和張機說道:“主公擡愛!我二人怎敢至此?”

華佗說道:“主公既然有濟世救人之心,扶助社稷之志,不妨屬下再爲主公舉薦一個人,此人醫術高明,更在我二人之上!若主公得此人,必更勝得我二人!”

劉範瞪大了眼珠子,一副難以置信地模樣,驚異地說道:“哦?天底下還有比你們二人還高明的神醫嗎?那這人是誰?是何方人氏?”

華佗說道:“此人名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揚州侯官人。董奉自幼好學醫術,自加冠成人,已儼然不世名醫。一次,董奉雲遊到交州,恰好碰見交州刺史士變病危。至董奉至交州,士變已經昏迷三日,危在旦夕。董奉便讓士變服下三顆藥丸,讓其家人捧着士變的頭部不斷晃動。不到一個時辰,服下藥丸的士變就醒了過來,半天后就能開口說話,四天後就能坐起來,不久後痊癒。醫術高明至此,就是我二人亦難有此成就。”

“另外,董奉不僅醫術高明,更是醫者父母心。被他所治癒的病人,如果家境富裕的,就收取錢財;如果家貧的,就只需在他的住宅周圍種上一棵杏樹,略表謝意即可。久而久之,被他所治癒的病人越來越多,他家的杏樹已經成了一大片杏林,蔚爲壯觀。時人得知,莫不譽之爲杏林妙手。如果此人能爲主公效力,流民疾疫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不在話下。”

劉範恍然大悟,原來董奉就是杏林的起源。劉範說道:“好好好,本侯這就派人去把董奉請來,與二位併爲祭酒!”

之後,劉範便果真派在揚州和交州的錦衣衛去尋覓董奉。西州醫院也在工業從事馬鈞的建設下,選在姑臧城東,用紅磚和水泥搭建。在醫院還沒有蓋好之前,華佗和張機住在刺史府裡,就順便幫劉焉、盧植、劉虞、蔡邕等人看病。尤其是劉焉有致命的背瘡,讓華佗給根治了。

除此之外,華佗和張機也奉命在全天下廣泛招攬醫者,挑選醫術尚可的人進西州醫院學習。劉範知道,華佗最有名的是他發明了麻沸散。麻沸散是華佗首創的一種麻藥,但比後世的麻藥要高明得多。因爲麻沸散不是用注射的方法使病人麻醉,而是用酒服下。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這種花就能致人麻木。但必須要懂得控制劑量,如果劑量大了的話,病人就可能被醫死。

故而,劉範讓華佗重點研究外科手術。爲了讓華佗研究深入一些,劉範甚至允諾以後修改法律,規定死刑犯可以提供給華佗處置。雖然這有些殘忍,但用幾十個死刑犯就能換來上千萬人的存活,還是很值得的。華佗欣然接受。

而張機掌傳染科,後來纔到的董奉則掌內科、兒科、婦科、眼科等,當然,華佗和張機也精通這些科目,只是他們最爲得意還是外科和傳染科。西州醫院除了服務於流民以外,當然還要服務於劉範的涼州軍。

實施盧植提出的軍屯策後,涼州軍的軍人數量,就會超過百萬之數。只不過,涼州軍分成職業軍人和屯田軍人兩種。職業軍人有二十四萬五千人,屯田軍人在流民在天州和昆州安家落戶之後,數量就會超過幾十萬人。職業軍人負責衝鋒陷陣,屯田軍人就負責後勤,必要時補充進職業軍人序列。

這麼多人堆着,很容易爆發疾疫。而且,三國時期的戰爭是極其殘酷的,能活下來的人萬中無一。這是因爲古代的醫學落後,不能把受傷的士兵治癒。受傷的士兵很容易因爲傷口感染而死。所以,西州醫院在戰時也要跟從涼州軍而行,還要負責對涼州軍士兵普及醫學自救知識。

而關於在醫院的收費標準,則全由華佗、張機、董奉三人決定。劉範爲了補償參與民屯和軍屯的百姓,規定凡是參與民屯和軍屯的家戶,可以免費在西州醫院就醫。

當然,現在醫院也沒建成,華佗和張機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趕緊準備好去涼州的東大門——街亭城,在那裡對進入西北三州的流民進行防疫。人員不夠,劉範就讓涼州軍的隨軍醫者兩千多人聽華佗和張機指揮,讓幹啥就幹啥。

華佗和張機準備就緒,而和他們並列爲“建安三神醫”的另一人董奉,想必在錦衣衛的尋找下,料想想要把此人送至涼州劉範面前,並讓此人俯首聽命,應該不會是難事。

隨着防疫問題的初步解決,關於西域開發、安置流民,所有必要的工作,劉範和謀士、武將們已經大體上完成。接下來,就等着成千上萬的流民到來了。

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
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