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

以後要是中原地區的軍閥再想獲得戰馬,建立騎兵部隊,就只能往幽州以北的烏桓人和鮮卑人身上打算了。但烏桓人的勢力不如匈奴人,人口少,騎兵更少,還受朝廷鉗制(朝廷也設立有烏桓校尉);鮮卑人在幽州之戰後一蹶不振,四分五裂,沒有幾年時間不能緩過勁來。幽州之戰中,劉範還間接地把鮮卑人分成和連、軻比能、素加、彌利、厥機、蒲頭等六個大部落(其餘還沒發跡的宇文部、拓跋部、段部、慕容部等,這些後來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大顯身手、大放異彩的部落,還在從大興安嶺往遼河流域遷徙來的路上),彼此之間,內鬥頻仍,這時候更需要戰馬。

所以,烏桓人和鮮卑人恐怕是很難給中原輸送戰馬了。劉範粗略地猜測,最多中原能得到大概十萬匹戰馬。而洛陽之盟規定,劉範還要把二萬匹戰馬賠給朝廷。如此一來,包括朝廷在內,整個中原地區只能有規模不過十幾萬的騎兵。

再加上,東漢朝廷必然會滅亡,中原必然會分裂。中原大地上,屆時是軍閥遍地。能夠建立騎兵部隊的,或許只有北方地區靠近夷狄的軍閥才能做到。像在淮河以南、秦嶺以南的軍閥,想獲得戰馬,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經過這次對匈奴貿易的成功,劉範又獲得了十二萬匹戰馬,除開要給朝廷的兩萬匹,總共有五十四萬匹戰馬,另有劣馬六十多萬匹。這樣的數量,足以超越武帝時期的五十萬匹戰馬,唐朝時期的七十萬匹戰馬。這樣一來,擁有五十多萬匹戰馬的劉範,就在兵種和戰鬥力上把以後可能出現的敵人,遠遠地甩在身後。

爲了安置好數量龐大的戰馬,劉範又特意在西域開發計劃上加上一條,建立監牧制度。監牧制度是唐朝所創。有唐一朝,從未缺乏過戰馬,除了唐朝的領土中有廣闊的產馬地以外,還有監牧制度所帶來的規範和便利。監牧制,就是在牧場設立牧監,派專員對牧監進行管理。每個牧監的長官有監,副監,丞,主簿等。監以上,還有監牧使。

每個牧監,依據所監牧的戰馬的數量,分爲上中下三品。上監有戰馬五千匹以上,中監有戰馬五千匹到三千匹之間,下監爲三千匹以下。而且,監牧制度並非只針對戰馬,還包括了對其他雜畜的管理。雜畜也就是牛、綿羊、山羊、驢、騾、駱駝等牲畜。一般這些不怎麼重要的牲畜,都安置在下監。上監和中監一般只管放牧戰馬。

爲了便於管理,劉範設立了一共五十個牧監。這五十個牧監,都是在劉範的地盤上四個大型牧場設立的:山丹、羌中、天山和伊犁。等匈奴人交付牛馬,劉範所保有的戰馬加上劣馬,數量就有一百二十七萬匹;牛就更不用說了,數量有八百二十萬匹。至於羊、驢等雜畜,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說,劉範所蓄養的牲畜總數,已經是涼州人口三百五十萬的四倍有餘。平均下來,每個涼州人都能分到大約四頭牲畜。這麼多牲畜,管理起來可不輕鬆。爲便於管理,也是爲了重點保護戰馬,劉範提高了上監的數量到一萬匹戰馬以上,中監數量爲五千匹戰馬以上,下監只負責管理劣馬、牛、羊等雜畜。

五十個牧監中,一共有三十六個上監和中監,其餘十四個下監。三十六個上監和中監中,又有三十個佈置在羌中牧場和山丹牧場,其餘六個佈置在天山牧場和伊犁牧場。十四個下監,六個在山丹和青海,八個在天山和伊犁。

其實,天山和伊犁兩地的水草更爲豐美,理應把大部分戰馬布置在那裡。但劉範的戰略重心不在西域二州,而是涼州。以後逐鹿中原,劉範總要從涼州出兵。西域二州面臨的威脅,現在只有孱弱的烏孫等國,還沒有涉及到烏孫以西的安息和貴霜兩個強國,還用不着那麼多戰馬。攘外必先安內,劉範要先東進中原,一統天下,而後恢復貨殖。中原歷來都是各王朝的重中之重,深厚的底蘊不是涼州、天州和昆州這些剛剛興盛起來的州郡能夠相提並論的。只要治理好中原,利用中原的人口和資源,實力方能更上一層樓,才更有把握向西域以西拓展疆土。

唐朝的五十個牧監之上,還設立了八個監牧使,對牧監進行管理。監牧使之上,則是太僕寺的長官太僕。但劉範還只是個西北軍閥,總不能在西涼設置太僕。要知道,太僕可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掌管軍隊的物資供應,位高權重。如果設立太僕,就是違背了洛陽之盟。劉範倒是不怕朝廷會因此而報復,而是更怕朝廷會因此停止流民的輸送和兩地的通商,況且天下人也不會認可一個軍閥另立朝廷。不過,劉範的師傅盧植曾經做過太僕。

正好盧植以前就是太僕,對管理戰馬等戰略資源應該很有經驗。於是,劉範將牧監置於講武堂之下,成講武堂下轄的機構。由講武堂的祭酒,也就是劉範和盧植兩個人直接管理。由西涼軍的最高指揮中心,同時也是西涼軍的軍官學校——講武堂負責管理牧監,還可以將戰馬緊密地西涼鐵騎聯繫起來。萬一戰端開啓,劉範就能迅速地調集戰馬和與軍事相關的物資,給西涼軍使用。

爲了管理好這麼多牛馬,劉範在西涼和西域招募了十萬多幸存的西域人進行管理。這些人主要是之前西域各國的人,如樓蘭人、焉耆人等,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漢人。經歷了西域之戰,西域人所剩無幾。剩下來的人,也大多數是婦女。所以,就算把至關重要的戰馬交給他們,他們也翻不起什麼風浪。由於大多數牧監都在涼州,劉範還順便把西域人從西域調到涼州,加速他們的漢化。這麼做,合情合理,不會引起西域人的懷疑。

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
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