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

匈奴之退軍,是因爲劉範採納了郭嘉之計,暗中休書一封,寄給須卜骨都侯,勸之在欒提羌渠率軍出美稷城後,發起政變。果然,欒提羌渠的次子、於夫羅的弟弟呼廚泉被殺,須卜骨都侯順利地佔據了美稷城,並自稱匈奴單于,與欒提羌渠在美稷城下激戰未休。如此依賴,匈奴不但退軍,而且實力大損,根本無力再大舉進攻西涼,最多隻能騷擾而已。

劉範又採納了郭嘉的計策,爲了賄賂胡人之軍,劉範還付出了五億錢。其中,五億錢並不只是金帛,還有胡人未曾見過的紙張。得到了比朝廷能給的更多的金帛,伊健妓妾和治元我已經心滿意足了。畢竟,西涼軍第一強軍,胡人也是有所耳聞。能夠儘量不與西涼軍交戰,而平白獲得一筆鉅款,這已經讓胡人十分心滿意足了,於是乖乖地退軍回去。

大牂羌這裡更爲精妙,郭嘉設計使大牂羌不僅退兵,而且還乖乖地跟從馬騰回來,成爲劉範治下的子民。只要多用些教書先生對大牂羌進行漢文化的潛移默化,大牂羌必然能成爲劉範的一大助力。而益州這一路則更爲精妙。

郭嘉奉命出使西川,來到南鄭城下,發現南鄭城中已經有駐軍,但人數不多,只是前鋒而已。然後,郭嘉向駐守南鄭的雷銅和泠苞兩人通報姓名,說明來意之後,兩將知道劉範之事重若泰山,於是趕緊給郭嘉通關文牒,讓郭嘉立即前往成都。有了通關文牒後,郭嘉順利通過了陽平關,又經過了白水關、葭萌關、梓潼城、涪縣、綿竹、雒城,到達成都。

一路上,郭嘉感受到了蜀中之地勢險惡。別的不說,就是陽平關、白水關和葭萌關以及劍閣關,就能保證蜀中之安全。更不要說,在成都的路上還有梓潼、涪縣、綿竹、雒城四座堅城,要一一攻克這些城池,方能到達成都城下。而成都也是堅城一座,想要攻克之而全取蜀地,何其困難。

於是,郭嘉開始籌謀其他滅蜀之路。聽聞劉範遣使者前來,賈龍和整個益州官場都有所震驚。大戰將起,益州軍都快要進攻武都郡之下辨城或者是大散關了,危機四伏之時,劉範怎會派使者來呢?這讓賈龍十分地好奇,也讓張鬆和法正二人看到了希望。於是,賈龍立即接見了郭嘉。

除了賈龍外,一同接見郭嘉的,還有黃權、王累、孟達、李嚴、嚴顏、費觀、吳懿、張嶷、張翼、劉巴、張肅、張鬆、鄧賢、彭漾、龐義、董和、卓膺、李恢、秦宓、呂義、鄧芝、楊洪、周羣等,都是賈龍的謀士,但都平平。

劉範是賈龍大敵。爲了震懾劉範來使,賈龍特意在庭中設立了一個油鍋,油鍋內盛滿油脂,用旺火在下烤炙,熱油翻滾。另外,在中門通往中堂之路上,佈置了兩百刀斧手。刀斧手個個都是身高八尺,手持一柄大砍刀,殺氣騰騰。

郭嘉看到這一幕,正如同以前劉誕之遭遇一樣,於是只輕笑,而不帶一人,獨自一人飄飄然地揹着雙手,穿過庭院。路過油鍋,路過刀斧,郭嘉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臉上還掛着一絲微笑。賈龍自中堂之中望見郭嘉如此,不禁氣餒。

等郭嘉走到中堂之中,李嚴立即揮手讓刀斧手和油鍋盡皆退下。郭嘉見身後的刀斧手和油鍋不見了蹤影,臉上笑意更濃。賈龍和衆益州謀士和將領們皆是寒着臉。郭嘉僅僅是微微抱拳,說道:“涼王之使者,郭嘉郭奉孝,見過刺史大人!”

黃權譏諷道:“你主劉範不過是僭越稱王,算不得正統!”

郭嘉說道:“我王是漢室宗親,爲漢屢立戰功,何不正統?”

除了黃權之外,益州賢者還有王累。王累也站出來,說道:“陛下既已使宗正除名宗譜,何謂之爲漢室宗親?”

郭嘉說道:“除名亦不能改變我王之高祖血脈純正之事實。”

黃權和王累皆無言以對。賈龍看益州落入了下風,立即給張肅一個眼神。張肅就是張鬆的兄長,見賈龍示意,立即反脣相譏:“在下觀足下不過十七八歲,未曾加冠。涼王派遣足下來使益州如此要地,看來是涼王麾下已經無人可用了!”

聽聞張肅如此說,包括賈龍在內的益州人均是放聲大笑,其實並不見得有多好笑,只是以此羞辱罷了。郭嘉仍然是面不改色。等益州衆人笑完之後,郭嘉滿不在乎地說道:“哈哈!在下素來聽聞巴蜀之地,多有賢士。如今觀之,非實言也。”

黃權不服氣地說道:“哼!足下何出此言!有何憑證?”

郭嘉不慌不忙地說道:“我王治有黃琬、劉虞、管寧,邴原,此四人之才,不下蕭何、李斯,天下皆知,獨君等不知?我王謀有不才、賈詡、田豐,此三人之謀,不下張良、孫臏,天下有聞,獨君等不聞?我王戰有黃忠、趙雲、張遼、典韋,此四人之能,不下項王、韓信,天下知曉,獨君等不曉?我王得人之盛,實非賈益州可比。而益州諸君卻言我王無人,真乃笑話!有此見識,怎能說巴蜀之多才?嘉實在不敢苟同。”

王累向郭嘉踏出一步,指着他說道:“既然涼王帳下人才濟濟,又何必派遣一黃口小兒前來,豈非無人可用乎?”

郭嘉仰面大笑,爽朗的笑聲充斥着整個中堂,也讓賈龍等人愈發憤怒。郭嘉說道:“如今賈益州聽從朝廷鈞命,要率領益州軍西攻西涼,而我王根本毫無壓力。我王在意者,是官軍那般強兵,而非益州這般弱旅。而在下只是一介黃口小兒,在我王之下,地位最爲下賤。若是使田豐、賈詡出使益州,豈不是要讓朝廷所看不起?益州如此孱弱,怎能與田豐之能相提並論?故而,我王挑選了最爲卑微的在下,來出使益州最爲合適不過。今日觀之,果然我王思慮周全。”

聽到郭嘉這句話,賈龍等人俱是憤怒不已。黃權怒斥道:“大膽!小小使者,竟敢小覷我益州雄兵!足下不怕用刑受罪嗎!”

郭嘉說道:“古人云: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在下本以爲益州乃司馬相如之故鄉,益州之人本應該良善講理。而如今賈益州卻指使屬下謀臣以殺使爲要挾,真令人大失所望。若是傳到了天下人的耳朵裡,賈益州可就是淪爲一介屠夫。而在下呢,卻是不畏強權,慷慨赴死,傳到天下人耳中也是英雄。我王必定會對在下風光大葬,在下心滿意足了。就請賈益州下令,來斬殺涼王之使,好教天下人唾罵賈益州吧!”說着,郭嘉還脖子伸出來,賈龍等人看着郭嘉的脖子皆是愕然。

郭嘉見益州衆人都無反應,於是湊到了黃權的跟前,伸出脖子來,說道:“來來來,這位大人,在下的頭顱,就有勞足下代勞了!請砍了吧!”

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
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