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

黃巾軍跌跌撞撞,星夜兼程,連停下來片刻都不敢,馬不停蹄地跟着他們英明神武、神鬼莫測的領袖——張角,逃回了鉅鹿郡的廣宗城。回到廣宗,張角立即清點殘兵,他絕望悲哀地發現,跟着他活着回到廣宗城的黃巾軍,只有可憐的兩萬七千多人。還有五千多多潰兵,可能死在了逃亡的路上,也可能逃跑時失去了方向,找不到組織了。

張角簡直是欲哭無淚。想他率領十萬大軍出征之時,黃色軍旗遮天蔽日,黃衣人馬連綿不絕,人馬踏地之聲隆隆如雷,冀州之民無不喪膽,是何等的威風!可是如今,十萬大軍,只有不到三萬人狼狽地逃回來。張角還來不及傷感,因爲他知道漢軍大勝,人馬損傷和糧秣消耗都甚小,他們必然會乘勝追擊,行痛打落水狗之舉,向鉅鹿郡打來。於是張角趕緊召集各方渠帥,前來商議軍事。

面對滿堂的黃巾渠帥那渴望的眼光,張角一臉的悲痛後悔,聲音低沉地對他們道:“前日我大意輕敵,自作聰明,竟讓劉範小賊看破了往日慣用的伎倆,使我太平道痛失六萬餘精兵,更是使廣宗城危在旦夕!如今太平道之窘境,實皆我之過也!”言罷,張角以手扶額,閉上雙眼,悲哀頹然地搖了搖頭。

底下正襟危坐的渠帥們一聽這話,都紛紛騷動起來,紛紛道:“天師已然盡力,只是不曉得那小賊詭計多端,這才讓他看破了天師的妙計,戰敗於官軍此乃天意,非天師之過也!”其實大多數渠帥並不是張角的嫡系人馬,所以他們其實也並不知道張角的伎倆,只認爲是張角真的能呼風喚雨。鄴縣之戰後,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張角從沒把他們放在心裡。

張角聽到渠帥們的勸慰,便就坡下驢,嘆氣道:“可如今加上殘兵,我太平道在鉅鹿城只有不過七萬七千多人,他們早已失去士氣,無心戀戰,畏懼官軍如虎狼;而官軍卻還有五萬餘人,士氣高漲,又如狼似虎!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張角又頹廢地搖了搖頭。

一聽這話,底下的十幾名渠帥們,又像炸了鍋一般議論開了,卻都沒能拿出個主意。張角見狀,頭痛不已,心中暗歎黃巾無人。正在此時,一名身材矮小的渠帥昂首闊步地從位子上走出來。張角定睛一看,原來是渠帥蘇陵。

這蘇陵和張角一樣,原先也是個不第秀才,因見大漢朝政治黑暗,察舉無望,仕途無緣,便對漢室徹底地死了心,加入了太平道。由於他處事圓滑,長袖善舞,加入太平道不久,便連升幾級,出任黃巾軍一方渠帥,成了張角的心腹之人。每每張角遭遇難題時,蘇陵總能憑藉小聰明,爲之破解,故而張角十分器重他,像妖兵這樣的機密,他普通一個渠帥都知道了。

張角眼睛頓時亮了,不等蘇陵發言,張角就道:“蘇渠帥平日裡智計百出,現今可有什麼計策,助我太平道抵抗官軍?”

蘇陵恭敬地對張角彎了彎腰,道:“稟告天師,末將認爲,此刻鉅鹿黃巾雄兵只有七萬七千多人,宜應棄守鉅鹿郡中那些不重要的縣城,再分出一部分黃巾雄兵去把守重要城池,與廣宗城成掎角之勢,最後留主力據守廣宗城,只需令各方大軍嚴守城池,便可抵官軍一陣!”

張角一下就撥雲見日,笑逐顏開,撫掌贊蘇陵道:“好計策!好計策!可只有七萬多人,守住鉅鹿、打敗五萬官軍恐怕很難吶!如此,蘇渠帥可有何計?”

蘇陵故作高深一番,然後得意地對張角道:“天師,下曲陽城裡尚有地公將軍(就是張角二弟張寶)率領的黃巾大軍五萬餘衆,天師可命地公將軍先棄了下曲陽,收縮兵力回鉅鹿守衛,如此一來,我太平道大軍統共便有了十二萬七千餘衆!攻城者,最少兵力要超過守城兵力的三倍!僅憑漢軍區區五萬人,攻下鉅鹿城,無疑是癡人說夢!只要我軍不出城與漢軍野戰,謹守城池,漢軍久攻不下,人心渙散,糧秣消耗,人困馬乏,我軍便可趁機出城決戰,迎面痛擊。則漢軍必敗,我軍必勝!”

張角激動不已,拍手笑道:“好計!好計!待到黃巾雄兵打退漢軍,生擒劉賊,我當表你首功!”

蘇陵也是大喜,道:“謝天師!”

……

鉅鹿郡一個縣城裡,官軍高級將領也在商議。此時,由於劉範在歷次戰鬥中立下大功,座位已經由開始的末位移到了離主將盧植最近的下首之座。盧植其他率先開口,道:“諸位,此次大戰,官軍奮勇殺敵,共殺敵六萬六千人,繳獲糧秣三萬餘石,馬匹一千餘匹,我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

座下的校尉們包括劉範,聞言均是喜氣洋洋。盧植也難得的笑了出來,又道:“此戰,屯騎部校尉劉範功勞最大,先是識破張角賊子的障眼法,又率先領軍攻破黃巾賊的軍陣,更是殺敵足足兩萬餘人,記作首功;又因你斬首渠帥兩名,攻破鄴縣,功勞亦是不俗!老夫已經表奏天子,盡言大功,不日,劉校尉便可加官進爵了!”

聞言,劉範內心激動不已,但卻不表現出來,只是淡淡的一笑。其他的校尉軍侯紛紛賀喜,道:“劉校尉真是少年英才啊,未有加冠,年僅十八,便立下如此大功,他日更加不可限量!”

“哈哈!看劉老弟功勞,朝廷說不定會授予你將軍軍銜呢!”

“是啊!劉老弟日後當了將軍,可不要忘記我等老朽之人啊!”

雖是喝彩之聲,但劉範聽的出來,語句中無不充斥着羨慕嫉妒恨。劉範連連擺手,道:“諸位前輩過獎了!小子乳臭未乾,初生牛犢,哪裡知道什麼行軍用兵之道?若論用兵之道,小子哪裡能比得上各位老將軍?所以屢次獲勝者,若沒有盧老中郎指揮、沒有各位老將軍襄助,沒有手下將士用命,則哪裡有今日的劉範呢?”

盧植一手撐着桌案,一手輕輕地撫摸山羊鬍,眯着眼睛道:“劉校尉年紀輕輕,還能如此謙虛,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劉範不敢迎上盧植眼裡的道:“謝中郎謬讚!小子不敢當!不敢當!”

盧植道:“好了!朝廷賞賜尚未下來,黃巾賊子未滅,諸位將校還有的是機會立功。我等且來商議商議如何攻打廣宗城吧!”

校尉們很興奮,都道:“喏!”但只有劉範知道,盧植這句話是說給他聽的。

盧植道:“張角賊子的十萬賊兵,這次被我們殺了六萬六千多人,又有四散逃跑的,能回到廣宗城的,至多不過三萬人。本來他廣宗城留有五萬人,加上三萬,便有八萬。僅憑這八萬人,想要據守廣宗,估計也不容易。你等怎麼看?”

一個校尉立即道:“大人,張角區區八萬人,怎能抵得過我王師雄兵五萬?屆時,我們只需將廣宗包圍起來,使官軍猛攻之,黃巾新敗,必定心生懼意,官軍則攜大勝餘威,士氣高漲,必可在片刻之內攻下廣宗!”言罷,盧植微微點了點頭。

另一個校尉出言補充道:“另外,官軍可以圍住東、西、南三門,只留下北門。屆時黃巾賊抵擋不過官軍攻勢兇猛,又見尚有北門可出,尚有逃出生天之機會,一定心生退意,想要棄守廣宗,出北門而逃。官軍再佈置騎兵在北門埋伏,官軍步兵又出廣宗城,兩軍一起夾擊,黃巾賊必敗!”

其他的校尉一聽,紛紛道:“妙計!妙計!”盧植也點了點頭。而劉範看着輿圖,則陷入了深思。

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
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六十八章 脫逃妙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十七章 幾言定廣宗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