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慚愧!未能取得勝利!”
秦誼部的沛國大營之中,張繡、張遼、高順、郭淮等將領也是一字排開,向秦誼請罪道。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秦誼手下也是聚集起了大量的人才,雖然不敢說兩王四個2,但是2、A和K還是不少的。
不過就是秦誼這邊的地盤有些大,分出去了不少人物去防備袁紹,但沛縣大營這邊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這一次秦誼部的全力一擊,陣容也算是比較豪華的,可是卻沒有取得很大的戰果,完全是因爲當世第一人的曹操親自斷後。
就在幾日前,下邳陳珪父子反叛,同時聯絡駐紮在徐州廣陵的吳郡太守陳瑀起兵,讓曹老闆再度體驗了一把當年在兗州時被張邈、陳宮背叛時的窘境。
經歷過那麼一次後,曹老闆早已經不再敢去信任任何人,至於陳氏父子,這對和劉備關係默契的地頭蛇,曹老闆更是不敢信任。
不過曹老闆也不敢對這地頭蛇有太過分的舉動,畢竟上一次兗州的教訓實在記憶猶新。所以在把陳氏父子敲打了一頓後,曹老闆也是放過這對父子,留下年邁的陳珪在下邳,卻是強令陳登跟隨自己在沛縣軍中,就是怕陳登在後面搞事情。
只是卻沒想到,見識了前線的對峙之後,更是堅定了陳登鬧事的決心——秦誼擁有着漢室這面大旗師出有名,而曹操這邊則是士氣低落,尤其是手下的徐州人,更是極其敵視曹操,這仗能打成這個樣子,完全是因爲曹操的個人能力出衆,換個人弄不好早已經全軍譁變。
雖然當日已經在雒陽和秦誼談好了戰後的徐州歸屬問題,但是陳登卻不是那麼一個願意不幹活便拿好處的人,他也想要向秦誼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他陳元龍不只是一個徐州的窩裡橫。
於是陳登也就瞅準機會從曹操的沛國大營中跑了出來,急速返回了下邳,和早已經等待的父親陳珪發動了叛亂。
緊接着,在廣陵早已經蓄勢待發的陳瑀,也是馬上響應堂侄的號召,領兵一萬北上下邳。作爲徐州的知名地頭蛇,下邳陳家的跳反,對整個徐州的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曹操軍中的徐州人也是人心不穩,而徐州各地的百姓也是紛紛站出來反抗曹操這個殺人魔王的統治,一時間曹操的新後方徐州馬上便風聲鶴唳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曹操才意識到,秦誼通過漢室天子把荀彧徵召走,究竟從他身邊奪走了什麼。上一次兗州之亂,靠着荀彧的出色發揮,幫助他保住了最後的三城,成爲反敗爲勝的關鍵。而現在,曹操的背後已經沒有一個能夠爲他安定後方的頂樑柱。
儘管曹操在下邳也是留下了堂弟曹純帶着兩千人看家,可是陳登的叛亂,卻是發動起來將近五千人,而曹純這兩千人,也不是歷史上他所帶的精銳虎豹騎,現在曹軍的精銳全都被帶到前線去了,留給曹純的全都是些老弱病殘。。
最終曹純也沒有起到平叛的作用,反被陳登帶領的叛軍給趕出下邳,唯一的亮點就是把曹操的親眷全都撤出下邳,要不然他們可能要被憤怒的徐州人民清算,繼曹嵩之後老曹家再在徐州被撕一戶口本。
後方的叛亂也是影響到沛國前線的曹操,現在曹操在兗州和豫州的地盤都是戰場,唯一能夠指望的後方就是徐州。現在徐州一亂,曹軍人心不穩,尤其是其中的徐州軍更是蠢蠢欲動,隨時可能叛亂。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曹老闆也是果斷壁虎斷尾,將幾千控制不住的徐州軍丟在沛國,留下手下大將於禁堅守沛國的幾處縣城,然後帶領主力部隊回援徐州平叛。
就在曹軍撤退的同時,秦誼手下的幷州軍也是準備利用這個機會痛擊曹操,秦誼手下的將領們可以說是傾巢而出。
只是這一仗打下來,秦誼手下的將領們卻是陷入了苦戰,甚至第一次獨立領軍的郭淮所部兩千人,竟然差點兒被曹操打了一個全軍覆沒。至於張遼等人的部隊,也是沒能佔到大便宜,曹操的後衛部隊實在太強了。
“諸位不要氣餒,這曹孟德本身便是當世一等一的將領,能有這個結果早就在我的意料之中!諸位馬上糾集兵馬馬上再去追擊,一定能夠大勝!”望着手下吃了虧的幾個將領,秦誼又瞥了一眼賈詡,也是哈哈大笑。
“主公!張繡不明白,明明我們已經小敗了一場,爲什麼主公便能斷定我們這次就能大勝?”而聽了秦誼的話後,終於是張遼發出了疑問。比起大帳裡的其他人,張繡算是一個獨立的軍頭,又是秦誼的姻親,所以他站出來向秦誼問這個問題。
“曹孟德可以說是當世用兵第一人,這一次他倉皇撤退,主要是因爲徐州動亂,迫不得已回去平叛,而撤退又是非常考驗水平的,他必然會親自擔任後衛。諸位將軍雖勇,但是比起曹孟德來還差一點兒,曹軍現在還沒到窮途末路的地步,士氣還有,想要打贏這一戰也不容易,我軍小挫其實並不意外。現在打贏了我們的追兵,曹操着急回到徐州,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這留的將領雖然厲害,但是卻沒有能夠比得上諸位將軍的,我們一定能夠取得一場大勝!”
秦誼也是一時間想起歷史上張繡追擊曹操的故事來,套用了一番。對於之前的追擊戰,賈詡也是表示支持的,可能他沒想到曹老闆會強到這個地步,竟然打退了秦誼的追擊。至於秦誼的這個套用是東施效顰,還是活學活用,那還得看療效。
秦誼說完後不忘瞥了一眼身旁的賈詡,這個老狐狸如果反對繼續追擊,那他就收回剛纔的話,停止這次的軍事行動,如果他要是贊成出兵,那就活該秦誼裝逼成功。
而隨着秦誼一問,賈詡馬上點頭道:“臣附議!”
——我是看上去好像變聰明瞭的分界線——
操聞下邳有變,一朝引軍退,衆將追之。誼謂左右曰:“恐難勝。”衆將進兵交戰,小敗而還。誼謂衆將曰:“促更追之,更戰必勝。”揚武將軍繡謝曰:“今已敗,奈何復追?”誼曰:“兵勢有變,亟往必利。”衆將遂收散卒赴追,大戰,果以勝還。問誼曰:“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難勝;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誼曰:“此易知耳。諸將雖善用兵,非操敵也。軍雖新退,操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吾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我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衆將乃服。——《季漢書·秦誼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