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董

《白馬篇》是由建安知名文人,被後世稱之爲八斗之才的曹植所做,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藉以抒發作者的報國之志。

在秦誼上一世,這首《白馬篇》曾經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所以秦誼也是一直都能記得住。因爲這首詩比曹操的幾首詩歌知名度稍低,所以秦誼一時間沒有想起來,等想起來之後秦誼覺得正是適合現在的場景,果斷抄襲起來。

孔融不是想把自己打成邊郡武人嘛!自己就來個歌頌邊郡武人的文章,再加上之前聚會上路粹在那裡帶節奏指責邊郡武人,秦誼也不算跑題,更不用說這首詩的實際作者曹植此時連個受精卵還不是,根本就不會有人因爲版權問題找秦誼的麻煩。

不過秦誼所吟誦的版本,卻是將原詩改了一個字,將“幽並遊俠兒”改成了“涼並遊俠兒”,給了自己附近的董旻一個面子,也算是呼應之前不少士子埋怨涼州人的話語,涼州變成現在這幅爛攤子,大漢中樞責任也很大。

而隨着秦誼朗誦完《白馬篇》之後,孔融直接愣在原地,曹植的文采可是經過謝靈運、李白等頂級大佬認可的,現在秦誼拿出來,孔融根本無從挑剔。這就是不善詩賦的人寫出來的詩歌?你這樣的都不算擅長,那普天之下還有幾個人敢稱自己擅長寫作?自己一直針對秦誼的行動,會不會給孔氏留下一個仇人呢?

就在孔融五味雜陳看着自己好友弟子的時候,秦誼的師兄路粹卻是嚇得冷汗直流,就在秦誼朗誦到最後一句“視死忽如歸”的時候,秦誼做了一個刺殺的動作,也不只是秦誼有意無意,這個刺殺動作正是朝着路粹比劃的。

雖然秦誼有意爲邊郡之人辯解,但因爲變亂不休,邊地之人在心狠手辣這方面還真不是內地之人所能比的,秦誼這個半是威脅半是警告的動作也是把路粹嚇破了一跳,秦誼多半已經是看出自己也在針對他,萬一這種邊郡子真得不顧一切對付自己,自己又該如何呢?還是找蔡老師給說和一下吧!

“這纔是真正的絕妙好辭!”而就當孔路二人驚詫莫名的時候,曹操卻是一下子將腦袋扎入桌子上的杯盤之中,弄得菜餚把他的帽子頭巾都弄髒了,這可是曹操都被記載到《三國志》上的老習慣了,魏武就是這樣放蕩不羈。而他所說的絕妙好辭,也是把之前蔡琰出的那個謎語答案也給引用了一下。

作爲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這首本該由他兒子曹植寫出來的詩歌馬上便引起了曹操的共鳴。誰沒有中二的年紀,而曹操年輕的時候就想着像這個詩歌中的主角那樣,策馬揚鞭,踏平侵犯疆土的異族,成爲永垂不朽的英雄。

而那邊楊修也是驚得半晌無語,他之所以摻和進曹魏立儲的爭鬥,固然是因爲這是一件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情,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楊修的確很喜歡曹植的詩文,而現在秦誼的這篇詩歌更是集中了楊修的爽點。

只是卻讓楊修心裡面有一絲尷尬,自以爲聰明絕頂的他看任何人都有一種看傻逼的感覺,還忍不住把對方的傻逼之處說出來。

一開始看秦誼的時候,楊修也是把他當一個算學比較好的傻逼來看。然後當蔡琰給大家出謎語的時候,那麼多的傻逼都躍躍欲試,只有秦誼聲明自己不擅長猜謎語,結果真得猜起來以後沒人比秦誼猜的更快。

然後秦誼便說自己不擅長詩賦,他也的確從來沒有表現過自己這方面的特長,但到了被人逼到無處可退的時候,他竟然拿出了一篇近似完美的詩歌,即便是楊修那麼自負,他也知道,秦誼這篇《白馬篇》,就是窮盡自己一生也寫不出來如此美妙的詩歌。

長這麼大,楊修還是第一次覺得自己纔是一個傻逼,而秦誼這種人纔是最可怕的,這不行那不行,結果真到迫不得已時拿出來的本事都是別人比不了的。

再一個王粲,此時此刻的他卻是完全沉浸在《白馬篇》的意境之中,作爲一個十歲的少年,正是愛做這種英雄之夢的時候,哪怕王粲體弱貌醜,但並不妨礙他YY自己也是一個英武不凡的豪傑,像漢室過去四百年的知名勇士一樣在沙場殺敵,匡扶天下。

本來秦誼一直聲稱自己不擅長詩賦,也還讓王粲心裡面有些小優越。現在秦誼拿出《白馬篇》之後,王粲這些小優越一下子便蕩然無存,人家秦誼就是謙虛上進,不像某些人一樣稍微有所成就便拿出來炫耀,還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也讓王粲對秦誼的崇拜又上了一個臺階。

隨着秦誼朗誦完白馬篇,滿場的士人也是有不少陷入了狂亂之中,這次的聚會說到底還是一個文學沙龍,而搞藝術的自然都是些感情飽滿之輩,遇到這麼優秀的詩歌,這可是傳了兩千多年的佳作,也是讓很多人陷入了追星狀態。

當下竟然有人將自己的衣服脫了下來,在上面寫下了秦誼所吟誦的《白馬篇》,還有人擠過來向秦誼遞名刺。一向標榜自己不善詩賦的秦誼,這次可以算是徹底揚名,不久之後他的文才恐怕將會傳遍整個雒陽,乃至天下。

只是秦誼此時心裡面卻是異常蛋疼,這次勉強過關,如果以後何進大將軍也讓自己寫一篇文章,自己到時候該怎麼辦呢?難道還不給大將軍面子?算了,不去想了,大將軍沒幾天活頭了!

秦誼也只能用何進命不長久來安慰自己,只是因爲《白馬篇》的出現,也是讓這次的文學沙龍達到了高峰,如此佳作一處,本來還想着找人品鑑一下文章的士子們也是紛紛打了退堂鼓,他們現在再站出來那就是自取屈辱了。

於是這次的文學沙龍很快便結束了,而就在結束之後,曹操立即找到了秦誼,笑道:“文合,你這傢伙也實在太能裝了,平日裡說自己不善詩賦,結果一下子竟然拿出這麼一首大作。你如果都不善詩賦,我看這天下就沒有幾個人能寫詩賦了!”

“曹公謬讚了!這首詩詞句也是我想了十幾年的了,一直沒有攢起來,今天這種場景,如果不拿出什麼作品來,恐怕會被人打入另冊,這一着急竟然把過去十幾年想的佳句都串起來了。我要是再寫這麼一首是,恐怕得再積累十幾年的人生經驗!”面對着曹操這樣的當代文學大家,秦誼只能謙虛得表示自己寫不出這樣的詩歌來了。

至於之前曹操曾經讓秦誼叫他孟德,但秦誼琢磨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決心叫曹操曹公,曹操給自己面子,但自己也比蹬鼻子上臉,那個叫做許攸的人是怎麼死的秦誼可記得很清楚。

“即便是一生只有這麼一篇詩歌,也足以傳世了!我至今也沒有寫出文合這樣的佳作,也是可惜!有人拿着刀子逼我幾步以內寫出一首詩來,不知道能不能像文合一樣有效果?”只是此時建安時期最偉大的詩人曹操還沒有足以傳世的作品寫下來,他的那些傳世之作都是起兵反董之後的作品。

聽了曹操這幾句玩笑話,秦誼也是滿臉黑線,《白馬篇》的真實作者曹植,不就是被曹操大兒子逼着起步寫一首詩,估計這靈感就出自你這個不正的上樑吧。

“對了,文合,你詩歌中還是有些問題,前面說起‘涼並遊俠兒’,但涼州那邊主要是羌人作亂,和後面的匈奴、鮮卑有些不匹配?”又閒聊了幾句之後,曹操開始和秦誼討論起文學問題來。

“我本來想寫的是‘幽並遊俠兒’,只不過看到董叔穎也是被一些人給陰損了幾句,心中有些火氣,所以把前面給改了,後面卻忘了對應上!曹公真乃我的一字之師啊!”被曹操一說,秦誼也是發現自己這詩其實改的有些問題,也是誠懇得接受起來,然後卻是順勢緊緊得抱住了曹操的大腿,馬屁主動拍了上去。真要是讓曹操認下自己這個學生來,這大魏王朝秦誼也就可以橫着走了。

“不敢當!可不敢當!寫不出文合這樣的佳作,我如何有臉做什麼一字之師!”而曹操還是很謙虛,直接回絕了秦誼抱大腿的請求。

“秦誼相信曹公很快便會有佳作問世了!”馬上天下就要亂,曹操自己再屠個城,估計就要哀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了。

正當秦誼和曹操在那裡商業互吹之時,董旻卻是也來到了兩人這邊,看他的架勢似乎有不少話對秦誼說,本來還想再還秦誼談談文學創作的一些話題的曹操也是識趣得提前走了。

“文合這詩歌寫得實在太好了,董旻雖然只是粗通文墨,但是也覺得非常好。我彷彿看到兄長年輕時的模樣,彷彿這詩就是專門爲我兄長寫的那樣!”而在曹操走後,董旻也是向秦誼稱讚道。

寫董卓?當聽了董旻的話之後,秦誼差點兒笑出聲來。但此時的董相國,除了沒有按照靈帝的命令交出軍隊當幷州去做自己的州牧外,還真是一個大漢忠良。尤其是董相國力大無雙,擅長佩戴兩副箭囊,騎馬飛馳時左右射擊,在涼州剿滅叛軍,還真有點兒《白馬篇》中塑造的英雄模樣。

“文合聽說過董幷州年輕時的英姿,但這首詩和董幷州沒有關係,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關係,是將所接觸的各種邊郡優秀子弟彙集到一個人身上塑造出來的。”董相國要是一直做相國,這首詩歌獻給他也無妨,但是他老人家沒幾年就被點天燈了,自己纔不要跟着他一起臭大街呢,所以秦誼也是果斷否定了董旻的瞎想。

“也是!我們邊郡有多少大好兒郎,爲了漢室流血犧牲,結果還要被這些士人視爲邊鄙!今天如果不是文合替我出頭,我還不知道該如何反駁這羣傢伙!”說起自己所受的歧視來,董旻也是滿腹怨氣,日後董相國那麼多倒行逆施的事情,未嘗沒有因爲不公正的對待報復社會的因素在裡面。

“董校尉說得對!但我們邊人也應該努力修身,倘若掌權之後恣意妄爲,豈不是正中這些腐儒們的圈套!”這董旻長了一副老實人的臉,再加上也非常客氣,所以秦誼忍不住也是和他多說了幾句,至於董先生能否理解自己的深意,能否會轉告給董相國,秦誼就不關心了。

聽了秦誼的話之後,董旻也是若有所思,兩人就這樣並行離開了聚會地。而就在走出大門之後,卻是有一個董旻的家人急急匆匆跑了過來,看到董旻之後便要張嘴說話,但看到董旻身邊的秦誼之後卻是一副欲言而止的模樣。

“有話就說,文合是我朋友!”看到自己手下這幅模樣,董旻也是有些惱怒,向自己手下說道。

“校尉,董承說是有急事找您!”被董旻這樣一說,手下只好無奈得說道。

就在聽到董承這個名字的時候,董旻的眉毛明顯抖了一下,秦誼看出他心中有些慌亂,但是董旻還是很快便穩住了,若無其事得對秦誼笑道:“這董承是我族弟,我來到雒陽之後他也是跟着過來見一下世面,只是這廝平日裡總是惹是生非,不知道這次又惹出什麼禍事來了!”

“董校尉您忙吧!我也有幾個親戚託庇於我,我全都打發到北軍去當兵了,可能以後還會找您幫着照顧一下!”而秦誼也是不動聲色得笑道。

“好說!我在北軍之中熟人也是不少,只要不是天大的事,我一句話就能擺平!”

而董旻也是拍着胸脯對秦誼保證道,一番客套之後兩人就此別過。

——我是不拿外人當外人的分界線——

“董承,河間人,漢靈帝母董太后之侄。”——漢·裴松之《漢書集解》

第六十六章 秦體字 (第四更共萬一字)第十四章 先手第二十五章 胡毋季友的憂鬱第三十章 貧賤之交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五十一章 玩票大的第十九章 獻琴第六十九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八章 facebook第二十二章 假縣尉第七十八章 家門不幸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六十八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藝多不壓身第五十七章 聽診器第九十五章 執掌朝政第四十三章 獵頭孫資第十四章 遵紀守法秦文合第四章 書市1第六十五章 教育競賽第四十四章 都得死第四十二章 一統上黨第二十八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三十四章 愛子情深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六十章 稱帝第七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十九章 攔路第七十五章 石勒之死第四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見不平看熱鬧第十七章 商機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人中的盧第二十七章 死得不冤第四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七章 領導講幾句吧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四十八章 做我兒子吧第十五章 暗樁第三十四章 猛虎癡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三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三章 伏兵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六十四章 衣帶詔第十七章 進擊的孫十萬第六十三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考古小隊在行動第二十七章 推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琰的請求第五十四章 諸葛入朝第十一章 荀攸還是逄紀第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十二章 王太傅與小郭將軍第九十六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九十章 大將軍要落草第二十九章 胡毋班的自救第八十二章 白波下場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二十章 太原名醫第十六章 劫收第四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零七章 人渣淘寶第三十三章 和諧的兵與賊第三十九章 成氣候第七十四章 鴻鵠之志第五十章 雪夜襲虎牢第七十七章 我太受歡迎了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拍板第四十五章 穿越在二世元年第七十六章 大忠臣張鬆第二十九章 衆望所歸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七章 打假第六十七章 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第三十三章 火上烤第九十章 晉公第六十三章 腐儒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三十七章 義士第九十一章 雁門老鄉第四十八章 五石散第六十二章 最初的理想第四十四章 人畜無害劉玄德第十一章 烏桓第五十八章 明明是我先的第六十章 多年兄弟成翁婿第九十五章 太監的寶藏第七十七章 合肥第三十三章 殺虎口
第六十六章 秦體字 (第四更共萬一字)第十四章 先手第二十五章 胡毋季友的憂鬱第三十章 貧賤之交第三十四章 滇亂第五十一章 玩票大的第十九章 獻琴第六十九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八章 facebook第二十二章 假縣尉第七十八章 家門不幸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六十八章 決戰第二十二章 藝多不壓身第五十七章 聽診器第九十五章 執掌朝政第四十三章 獵頭孫資第十四章 遵紀守法秦文合第四章 書市1第六十五章 教育競賽第四十四章 都得死第四十二章 一統上黨第二十八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三十四章 愛子情深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六十章 稱帝第七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十九章 攔路第七十五章 石勒之死第四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一章 路見不平看熱鬧第十七章 商機第三十五章 給袁紹的禮物第二十七章 人中的盧第二十七章 死得不冤第四十三章 下馬威第四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七章 領導講幾句吧第十六章 開學了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四十八章 做我兒子吧第十五章 暗樁第三十四章 猛虎癡第三十一章 戰雲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三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三章 伏兵第一百零一章 人心第六十四章 衣帶詔第十七章 進擊的孫十萬第六十三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考古小隊在行動第二十七章 推廣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琰的請求第五十四章 諸葛入朝第十一章 荀攸還是逄紀第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六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十二章 王太傅與小郭將軍第九十六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九十章 大將軍要落草第二十九章 胡毋班的自救第八十二章 白波下場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二十章 太原名醫第十六章 劫收第四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零七章 人渣淘寶第三十三章 和諧的兵與賊第三十九章 成氣候第七十四章 鴻鵠之志第五十章 雪夜襲虎牢第七十七章 我太受歡迎了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拍板第四十五章 穿越在二世元年第七十六章 大忠臣張鬆第二十九章 衆望所歸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七章 打假第六十七章 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第三十三章 火上烤第九十章 晉公第六十三章 腐儒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三十七章 義士第九十一章 雁門老鄉第四十八章 五石散第六十二章 最初的理想第四十四章 人畜無害劉玄德第十一章 烏桓第五十八章 明明是我先的第六十章 多年兄弟成翁婿第九十五章 太監的寶藏第七十七章 合肥第三十三章 殺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