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胡毋班的自救

“舅父,求你們放過我家大人吧!”懷遠城王匡的臨時官邸中,兩個二十來歲的高個青年跪在王匡的面前,砰砰得朝着地上磕頭,不一會兒便已經磕得頭破血流。

就在前日,董軍和反董的河內軍激戰半天,大破河內軍。此戰河內軍傷亡近萬,一時間再無力抵抗董軍,黃河沿岸渡口全部失陷。

在此戰中王匡軍也不是一點兒亮點都沒有,被王匡委以重任的郡從事韓浩,在被呂布軍從背後偷襲的時候,果斷選擇了壁虎斷尾,帶着三千多人成建制得撤離戰場,又利用夜色的掩護撤回到後方的懷遠縣。

也就是靠着韓浩的三千敗軍,還有零散收攏回來的渡口敗兵,以及緊急徵調的郡兵,王匡利用懷遠城池,阻擋了董軍的進一步進攻。

而就當過河的董軍想要進一步有所作爲的時候,討董聯盟的盟主袁紹則帶着將近四萬人的冀州軍來到上黨,匯合自封上黨太守的張楊,以及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共計五萬大軍,朝着河內殺來。

Www ✿тtkan ✿¢○

除了北方聯軍的主力到達,南方形勢也是發生變化,江東猛虎孫堅也是一路北上,到達魯陽之後與枯坐此地的袁術袁公路一拍即合,孫堅有了後勤,袁術有了兵將,準備合力開始進攻雒陽。

因爲形勢的變化,董軍只能放棄已經佔據的河內郡沿河渡口,撤回黃河以南。這一戰董軍的兩名主將呂布和賈詡也是各有任用,前者南下和董卓的其他部下準備防範北上的孫堅,董卓對孫堅這個曾經在涼州和自己並肩作戰的猛將也是忌憚異常,而後者則升爲討虜校尉前往長安述職。

也就在這個間隙中,滯留孟津渡口已經一個月的董卓使節團,終於渡過黃河,前往他們出使的第一站河內,按照歷史上的進程,這裡也將是他們這個使節團的最後一站,包括王匡妹夫胡毋班在內的三名使節,全都被王匡斬首示衆,用來表示他還有身後的袁紹袁本初與董卓誓不兩立的堅定立場。

此時此刻,已經得到袁紹明示的王匡,也是準備在明天將三名朝廷的議和官員,拖到軍營之前,當着滿營將士的面全部斬首示衆。除了表明與董軍誓不兩立的立場外,也算是給前幾日戰死的河內郡兵一個交代。

現在這個決定,也是被王匡首先告訴給了自己的兩個外甥,跟隨胡毋班前來出使的兩個兒子。在聽到舅舅下了狠心要殺掉父親之後,胡毋班的兩個兒子也是趕緊跪下來向自己的舅舅求饒。

而看着兩個外甥的這個模樣,王匡心中也是一酸,他又何嘗想要這個樣子,。現在殺掉胡毋班,王匡的妹妹就成了寡婦,兄妹之間的情分也是徹底斷了。這個命令下去,斬斷還是胡毋班的親情

況且王匡本身也是胡毋班的好友,要不然妹妹也不會嫁給胡毋班,這個決定不只是斬斷王匡的親情,連友情也一併葬送。

“我對不起你們!”看着兩個磕頭磕得頭破血流的外甥,王匡也是跪下來抱着兩個外甥抱頭痛哭起來。

“舅父,您把我家大人放了行嗎?只放我家大人行嗎?”看着王匡哭得那麼傷心,胡毋班的長子胡毋明也是生出一絲希望,其他兩個議和使臣他不管,只要能夠救下自己父親也行。

“這是國事,不是私人親情能夠逆轉的!”只是面對着外甥的哀求,已經哭成淚人的王匡也是再次拒絕掉。

——

“大兄,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從王匡房中出來之後,胡毋班的二兒子胡毋德也是向自己的哥哥問道,他們也沒有想到舅舅竟然一點兒都不顧念親情,執意要將自己的父親和其他兩個外人一併處死。

“按照大人剛纔吩咐我們的來做吧,你回去找大人,他趁着這段時間給王匡寫了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感動他!我按照大人的吩咐去找秦誼!”胡毋明對自己的舅舅也是沒有半分敬意,直呼其名來。

胡毋班已經被王匡下獄,和另外兩名使節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關在一起,見不到王匡的面,只能通過兒子來給自己求情。

在派出兒子求情前,求生欲很強的胡毋班還做了兩個安排,就是自己親自寫了一封給王匡的信,死馬當活馬醫,看看能不能打動王匡。當然歷史上胡毋班這封信沒有起到作用,王匡又哭了一場,還是把胡毋班給砍了。

但這次,胡毋班卻是多給兒子了一個任務,就是讓胡毋明去找一下王匡的心腹秦誼秦文合。

對名動雒陽的秦誼,胡毋明也是聽說過,只是不知道父親爲什麼讓自己去找秦誼,他不覺得秦誼有什麼辦法改變王匡的態度。

不過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胡毋明也只能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因爲他們是王匡的外甥,又沒有帶着什麼武器,所以也是被允許能夠在懷遠城中自由行動。

“請問秦誼秦文合在嗎?在下胡毋班之子胡毋明,求見文合先生!”作爲王匡心腹,秦誼也算懷遠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胡毋明沒費多少力氣便找到了秦誼。

此時的秦誼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原平。他在河內也是搜刮了不少錢糧,有這麼多東西可以由着他拉出一支很不錯的隊伍,等投到曹老闆麾下也算是帶資入股。

“請問胡毋公子找我有事嗎?”雖然不知道胡毋明找自己幹什麼,但秦誼本能得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也是趕緊問道。

“家翁想要見文合先生一面!”

“我要是不去呢?”胡毋班這個必死之人要找自己,肯定沒什麼好事,所以秦誼馬上也是試探得問了一句。

“家翁說了,居巢之事他已經知曉,所以才請文合先生過去一敘!”而胡毋明也是按照父親的交代,向着秦誼說起他也不甚瞭解的這句話來。

居巢?!這不是前幾日被呂布給燒的那處糧倉的位置嗎?想到這裡,秦誼的嘴角也止不住抽動了一下,這下子胡毋班是不見也得見了。

——我是迫不得已的分界線——

“班,王匡之妹夫。匡受紹旨,收班繫獄,欲殺以徇軍。”——《季漢書·王匡傳》

第六十二章 來去匆匆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四章 書市1第二十一章 託付第一章 女剩鬥士相親記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七章 百科秦誼詞條5第四章 臨別寄語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四十一章 西進第十八章 入朝第十八章 圍城第六十四章 試用第七章 白雉第三十八章 家務事第三十六章 霹靂之聲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四十七章 生子當如秦文合第十七章 商機第六十三章 芥蒂第十四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十七章 推廣第七十六章 人質第七十章 救父第五十章 帶節奏第二十七章 融合第六十二章 假粉第七十章 崩盤第三十七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七十九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小霸王的野望第十一章 寶刀贈美人第六十四章 中央化第十三章 我不是TONY老師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十八章 入朝第二十四章 王府君,你怎麼還不死?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七十二章 百萬新娘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二十章 太原名醫第四十一章 我是誰?第八十七章 網開一面第八十九章 自我始之第五十七章 領導講幾句吧第四十四章 都得死第五十六章 徐州是你的也是我的第二十三章 統一戰線2第十五章 先結婚後戀愛第十四章 邏輯第六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十章 崩盤第三十六章 大敵第四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三章 問計狗貨第六十九章 江東第五縱隊第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二章 辛皇后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七十八章 報仇第七十三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八十一章 盜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五十一章 五德終始第十三章 赴宴第四十章 李代桃僵第七十二章 朝鮮王第二十三章 善後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四十四章 秘密第五章 書市2第三十三章 把佯攻當主攻打第三十九章 故人第十四章 先手第二十三章 被搶風頭了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二十一章 牛娃第二章 劉秀?第十章 賣國無門第二十一章 俘虜換劉洪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八十七章 童謠第十四章 叔侄第十章 河內第十九章 獻琴第十一章 荀攸還是逄紀第二十二章 真香第三十三章 滿數十第二十八章 帶孝子崔州平第四章 自己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琰的請求第一章 剪徑第十六章 羊吃人
第六十二章 來去匆匆第五十三章 幫場子第三十二章 三國林沖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四章 書市1第二十一章 託付第一章 女剩鬥士相親記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七章 百科秦誼詞條5第四章 臨別寄語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四十一章 西進第十八章 入朝第十八章 圍城第六十四章 試用第七章 白雉第三十八章 家務事第三十六章 霹靂之聲第四十一章 二虎競食第四十七章 生子當如秦文合第十七章 商機第六十三章 芥蒂第十四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十七章 推廣第七十六章 人質第七十章 救父第五十章 帶節奏第二十七章 融合第六十二章 假粉第七十章 崩盤第三十七章 失去的一定要拿回來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七十九章 代漢者當塗高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二章 小霸王的野望第十一章 寶刀贈美人第六十四章 中央化第十三章 我不是TONY老師第四十三章 十日之約第十八章 入朝第二十四章 王府君,你怎麼還不死?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七十二章 百萬新娘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二十章 太原名醫第四十一章 我是誰?第八十七章 網開一面第八十九章 自我始之第五十七章 領導講幾句吧第四十四章 都得死第五十六章 徐州是你的也是我的第二十三章 統一戰線2第十五章 先結婚後戀愛第十四章 邏輯第六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七十章 崩盤第三十六章 大敵第四十二章 似曾相識第十三章 問計狗貨第六十九章 江東第五縱隊第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二章 辛皇后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七十八章 報仇第七十三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好像還能搶救一下第八十一章 盜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七十章 結交牽招第五十一章 五德終始第十三章 赴宴第四十章 李代桃僵第七十二章 朝鮮王第二十三章 善後第三章 守江必守淮第四十四章 秘密第五章 書市2第三十三章 把佯攻當主攻打第三十九章 故人第十四章 先手第二十三章 被搶風頭了第十八章 商曜必須死1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三十九章 聲名狼藉第二十一章 牛娃第二章 劉秀?第十章 賣國無門第二十一章 俘虜換劉洪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八十七章 童謠第十四章 叔侄第十章 河內第十九章 獻琴第十一章 荀攸還是逄紀第二十二章 真香第三十三章 滿數十第二十八章 帶孝子崔州平第四章 自己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琰的請求第一章 剪徑第十六章 羊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