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冢虎之謀(上)

bookmark

以引流長江水來鍛造一份天險,這樣的策略也就只有李儒、夏侯惇這樣的人敢想。想要引流長江水,這是多麼浩大的工程,勞民傷財且不說,關鍵是容易讓秦國內部發生動亂。

戲志才眉頭緊蹙,思索片刻之後,對曹操提議:“大王,想要引流長江之水,可謂是難如登天。雖然如今得到了紅薯等作物,我軍糧草充沛,但是就這樣大動干戈,怕是依舊難以抵擋晉國,反而會讓秦國內部陷入內亂。”

戲志才更加穩重,他這一次可不容易李儒的計策。釜底抽薪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用,引流長江水不亞於自掘墳墓。如若成功則罷,當若失敗,那都不用晉國打過來,秦國自己就能亡了。

曹操陷入沉思,這件事的確是值得思索,若是引流長江水很成功,那倒是能拖延晉國十年時間。屆時秦國也能將人口發展起來了,秦國想要打時間差人口戰的策略就徹底失敗。

“大王,如果是引流江水,倒不如找個機會突襲江夏!江夏是江東門戶,奪取江東,遠勝於消耗人力物力改變江河流向。”戲志才權衡了改變江河與突襲吳國之間的國力消耗,認爲與其改變江河,日卻不如強攻吳國。

曹操眯起眼睛,他自然也早就意識到了可以強攻吳國,只不過這也並非是一件小事。吳國孫氏在江東地區已經盤踞了很多年,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想要從他們手上奪走江東,比從劉備手中奪取楚國難上十倍不止。

“奪取江東,也並非不可爲。只是這江東……此事改日再談,孤需要休息一番!”還沒說完,曹操就感到頭痛欲裂,他的頭風最近發作的間隔越來越短了。

夏侯惇等人都知道曹操有頭風,因此現在趕緊告退,不再打擾曹操。

汝南城內

張遼掌管豫州南部以及揚州西北部的晉國大軍,抵禦吳國呂蒙。原本之前已經計劃好了突襲合肥,但當陽關被秦國司馬懿攻克,這讓張遼的計劃完全被打亂了。

當陽被攻克,豫州就要面臨司馬懿的兵鋒。雖然司馬懿麾下部曲並不強,但若是不斷騷擾,就會成爲大麻煩。

“公臺,你說說太子殿下竟然爲了區區劉關張的遺體,就放棄了當陽城關,這讓咱們如何是好?”張遼有些抱怨,不過他也就是在高順、陳宮面前敢這樣說,在其他人們面前不敢如此大意。

敢在晉國的領土上抱怨晉國太子殿下,就算太子殿下不計較,其他人也一定會罵死你。

陳宮摸着下巴,也嘆了一口氣,道:“當陽關,這是一個戰略要地。東,接壤江夏的轄區,以北還能突襲小半個豫州。如果司馬懿有騎兵,甚至可以遠途騷擾到咱們汝南這邊,這對於咱們用兵合肥的確很不利。”

高順靜靜地聽着陳宮和張遼議論,他本來就話少,現在也不加以評論。在高順看來,韓武怎麼做都有道理,他現在既然是晉國將士,就必須服從將令。

“唉!如果是司馬懿攻克了當陽關,咱們還能奪回來。現在太子殿下用當陽關以南之沃土換了劉關張三人遺體,這……這讓咱們也沒借口出兵當陽了。呂蒙用兵詭異,想要拿下合肥,怕是難上加難。”張遼無奈低下頭,他現在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想要打敗呂蒙,的確很有困難。

就在張遼正準備商議該如何突襲合肥的時候,斥候長從外面衝了進來,單膝跪地彙報道:“將軍,大事不好!司馬懿引兵八千精銳進入豫州,目前正準備突擊汝南北關!”

聽到這個情報,張遼震撼不已,猛然起身準備那兵器救援汝南北關。

陳宮卻沉思片刻,眯起眼睛,道:“張遼將軍且慢!這司馬懿剛剛打下來當陽城關,怎麼可能馬上就帶兵北上?而且八千步卒,他就算打下來汝南北關,又能如何?那時候我軍北上,再有一支大軍從北面夾擊汝南北關,司馬懿豈不是自投羅網?”

比較明顯的調虎離山之計,陳宮一眼就看出來了。不過陳宮也有些疑惑,這個司馬懿是讓太子殿下都提防的人,怎麼可能用這麼簡單的調虎離山之計?

張遼馬上冷靜下來,和陳宮配合這麼多年,他已經信任陳宮的謀略。

高順依舊閉口不言,他不善於表達自己,只知道要準備防禦工事了。

張遼深吸一口氣,細細思考,道:“八千精銳,司馬懿頂多是攻克汝南附近的小縣城,就算呂蒙出兵,又能奈我何?難不成這個司馬懿調虎離山,還有後手?”

順着司馬懿的計策思考,張遼和陳宮都想不到司馬懿還有什麼策略。

陳宮低下頭,開始給朝廷寫信,同時說道:“這個司馬懿不容小覷,還是謹慎爲上。一個能夠讓太子殿下都提防,讓嗜血虎衛在成都折損大半的謀士,我自問都比不了。讓朝廷派遣大軍來支援,最起碼將汝南北關和南關守住,確保汝南大軍的退路。”

陳宮絲毫不敢小覷司馬懿,此人絕對是秦國的一匹黑馬級別軍師,現在只是逐漸顯露頭角。

張遼也開始仔細分析汝南地區的地圖,說道:“既然他司馬懿要來入侵汝南,那咱們不如將計就計,來一招關門打狗!他有調虎離山,咱們就假裝中計。讓吾兒張虎帶兵前往汝南北關,讓司馬懿誤認爲我已經中計!”

陳宮點頭,這個計策的確是目前最完善的一個。不過自己和張遼都能想到,陳宮認爲司馬懿也一定有所預料。

片刻之後,陳宮閱讀一邊奏摺書信,封好後說道:“文遠,也是時候開始給你兒子張虎改名了。太子殿下的孩子,虎嘯河山、宏圖天下。這幾個字,最好都要避諱,誰也不知道以後誰會是晉國的大王,晉國一統天下後,晉王就是皇帝了。這件事雖然現在還不急,但終究還是表態一下更好。”

張遼點點頭,陳宮的提醒不是空穴來風,太子殿下的長子韓虎的確是以後繼承王位乃至皇位的最佳人選,避諱一下還是需要上心的事情。

第五百一十七章 陽平攻防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南下計劃(續)第五百三十三章 暗影護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花開並蒂(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進軍西涼(下)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孔明(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周瑜隕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州動盪(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駕崩(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萌芽(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火燒萬人(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曹丕守漢中(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五百三十一章 錢莊計劃(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叫板曹操(上)第二百零四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桃園三像(下)第三百零七章 狗急跳牆(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局紕漏第五百九十一章 黑山匪患(上)第一百八十章 戰神的傳承(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江東內亂(三)第四十二章 燕山劍聖王越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都局勢第五百九十章 法學、縱橫第五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雪藏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出兵(下)第八十七章 瘋魔VS惡來(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剿公孫瓚(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韜光養晦,韓武出兵(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雪藏周瑜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剿左賢王(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五十六章 大婚計劃與生辰宴第二百三十八章 金蟬脫殼(上)第五百零六章 秦晉決戰(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剿公孫瓚(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下計劃(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萌芽(上)第八十五章 先登之威(下)第五章 古之惡來,在世猛將!第四百四十九章 雙線作戰(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錦囊計(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錢莊計劃(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場之疾風(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攬二喬於東南(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楊修求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襲長安城(上)第二十三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戰神呂布(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秦弩(下)第四十七章 曹操起兵第二百零四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線作戰第二十七章 戰略計劃第六百二十六章 神勇馬孟起(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陽平攻防戰(上)第五百三十章 錢莊計劃(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謀對拼(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韓月大婚(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貪風雲(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良將之殤(上)第八十九章 幼虎怒,羣狼驚!(上)第三百零六章 世子之爭(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麴義的悍勇(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剿公孫瓚(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玉璽爭奪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錦囊計(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離間計(上)第四十五章 俘虜徐晃第四十五章 俘虜徐晃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宇文第八十四章 先登之威(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呂布之死第九十五章 呼延部落的動搖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孔明(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秦國一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烏桓和羯族(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國分裂(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韓呂聯盟第四百三十一章 呂布出兵第四十八章 馬超的慘敗(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曹操起兵(下)第八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剿公孫瓚(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吳國危機(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韓曹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靖的堅持(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火燒萬人(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庶赴死(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虎父無犬子(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刺客與替身(下)諮詢一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冀州人才第四十二章 燕山劍聖王越第四百九十三章 龐統的奇謀(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雙線作戰(中)
第五百一十七章 陽平攻防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南下計劃(續)第五百三十三章 暗影護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花開並蒂(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進軍西涼(下)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孔明(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周瑜隕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徐州動盪(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駕崩(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萌芽(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火燒萬人(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曹丕守漢中(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五百三十一章 錢莊計劃(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叫板曹操(上)第二百零四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桃園三像(下)第三百零七章 狗急跳牆(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局紕漏第五百九十一章 黑山匪患(上)第一百八十章 戰神的傳承(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江東內亂(三)第四十二章 燕山劍聖王越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都局勢第五百九十章 法學、縱橫第五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雪藏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方出兵(下)第八十七章 瘋魔VS惡來(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剿公孫瓚(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韜光養晦,韓武出兵(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雪藏周瑜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剿左賢王(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五十六章 大婚計劃與生辰宴第二百三十八章 金蟬脫殼(上)第五百零六章 秦晉決戰(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剿公孫瓚(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下計劃(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萌芽(上)第八十五章 先登之威(下)第五章 古之惡來,在世猛將!第四百四十九章 雙線作戰(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錦囊計(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錢莊計劃(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場之疾風(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攬二喬於東南(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楊修求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突襲長安城(上)第二十三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戰神呂布(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秦弩(下)第四十七章 曹操起兵第二百零四章 北方第一霸主(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三線作戰第二十七章 戰略計劃第六百二十六章 神勇馬孟起(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陽平攻防戰(上)第五百三十章 錢莊計劃(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謀對拼(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韓月大婚(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貪風雲(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良將之殤(上)第八十九章 幼虎怒,羣狼驚!(上)第三百零六章 世子之爭(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麴義的悍勇(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剿公孫瓚(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玉璽爭奪戰(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錦囊計(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離間計(上)第四十五章 俘虜徐晃第四十五章 俘虜徐晃第四百五十四章 戰宇文第八十四章 先登之威(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呂布之死第九十五章 呼延部落的動搖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孔明(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秦國一統第二百二十五章 烏桓和羯族(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國分裂(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韓呂聯盟第四百三十一章 呂布出兵第四十八章 馬超的慘敗(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曹操起兵(下)第八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剿公孫瓚(五)第五百四十九章 吳國危機(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韓曹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靖的堅持(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火燒萬人(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庶赴死(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虎父無犬子(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刺客與替身(下)諮詢一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冀州人才第四十二章 燕山劍聖王越第四百九十三章 龐統的奇謀(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雙線作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