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

劉辯雖然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江東有一個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跨越的障礙——孫家。

孫家在江東實力龐大,隱隱有江東第一豪族的趨勢。因爲孫堅參與十八路諸侯名聲大噪,孫家人也是囂張跋扈,欺男霸女。

劉辯將手下文武召集過來,商討關於孫家人的處理態度。

高熲出言道:“陛下,孫家聲勢浩大,更兼孫堅有江東猛虎之稱,陛下對於孫家可採取懷柔政策,與其結盟。”

不得不說高熲這話確實符合當前的情況,但是劉辯仍決定如鯁在喉,沒有人喜歡自己的都城內有一個大族在。

劉辯並沒有說話,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只是看着手下文武默不作聲。

魏延在柴桑訓練完騎兵後已經率軍回到會稽,看到劉辯的態度後,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一計。”

“愛卿快快說來。”劉辯示意魏延坐下說。

“孫堅與陛下勢同水火,就算現在能夠攻守同盟,但陛下一但在江東登基,孫堅必然不會同意,不如陛下發兵富春,將孫氏家族斬草除根。”

聽了魏延的話,劉辯確實是大吃一驚:“文長此爲何意。”

“陛下,臣已探聽消息孫堅僅僅帶着長子孫策討伐董卓,只要大王一聲令下,臣願冒充山越軍將孫家斬草除根。”

聽完魏延的話,高熲和包拯同時提出來反對,穆桂英也搖頭。

魏延還在勸說:“陛下若是有所顧忌,臣願承擔全部責任,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聽完魏延的話後,反對聲一下子消失了,確實針對目前情況來說,魏延所說的是當前損失最低,收益最大的方法。

良久劉辯睜開了眼:““此事絕不可行,若如此做,孤與嚴白虎又有何異?寡人要做的是天下之主,對孤來說,民心大於土地,吳郡丟了可以奪回來,民心丟了卻再也回不來了!”

聽了劉辯的話,魏延額頭見汗,拜伏在地道:“大王所言極是,倒是末將鼠目寸光,險些害了大王。”

劉辯笑了笑,把魏延從地上扶了起來:“文長不必自責,寡人已經知道你的忠心,並非你目光短淺,而是你沒有處在寡人的位置上考慮。孤不怪你,這件事一定要守口如瓶,勿要泄露了風聲。富春縣那邊,寡人會派重兵把守,嚴防孫氏!”

屏退衆人後,劉辯坐在案桌前繼續思考,劉辯突然想到十八路諸侯,現在這個時間點正好是諸侯跟董卓相持不下的時間,劉辯決定發兵中原,會盟諸侯!

劉辯重新召集了文武大臣,宣佈了決定。

秦瓊和太史慈對視一眼,聽聞要去虎牢關與天下第一猛將呂布對戰,二人戰意熊熊燃燒。

經過了將近一個時辰的軍議,在文武幕僚的羣策羣議之下,經過劉辯的拍板,最終達成了進軍中原,會盟關東諸侯的戰略。主意拿定了,接下來就是兵力部署。

劉辯決定讓穆桂英和廖化留下統領建業郡的軍隊,防範劉繇。

至於吳郡在孫氏一族心生怨恨的情況下,在與劉繇漸生嫌隙的情況下,吳郡的防禦容不得一絲馬虎。包拯雖然才智沒得說,但畢竟是個文人,展昭和白玉堂沒有統兵的經驗,所以需要一員武將進行留守。

劉辯環視了一圈,張清、秦瓊、太史慈、陳武、周泰,秦瓊和太史慈一定要帶去充當打手,周泰和陳武沒有統兵能力,那就只有張清了。

就在這時侍衛來報:“啓稟大王,外面有兩人,一人自稱盧植,一人自稱朱儁,說收到王太守書信前來投奔陛下。”

“喔,快快有請”原本還在思考自己手下的人捉襟見肘,就來了兩位統兵大能。

身爲漢末三傑,有這兩位在,可保吳郡不失。

想到這裡,劉辯的笑容越發燦爛了起來,揮手喊住了剛剛轉身的侍衛,“算了,還是寡人率領文武親自出迎吧!”

淅淅瀝瀝的春雨中,兩位老人靜靜的矗立着,沒有任何交流,這兩位明明與王朗同齡,看上去卻遠比王朗更年老,也是大漢大廈將傾,卻恨自己無力迴天,沒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能力,痛心疾首之下,日漸憔悴。

“兩位大人,不遠千里來投奔,寡人愧不敢當。”當見到這兩位老人後,劉辯肅然起敬,對着二位老人一禮。

“殿下英武,如此年紀便能做出此等成績,便是高祖重生只恐也不及也,你我君臣既然重逢,我等二人就算拼卻老命,也要再把殿下送上天子寶座!”

在劉辯的攙扶之下,盧植、朱儁這才顫巍巍的起身,一邊擦拭淚痕,一邊表明忠君之意。

冒着雨,劉辯攙扶二位老人回到宅院,吩咐下人準備宴席,衆文武作陪,並且於席間宣佈盧植官復中郎將之位,統率吳郡的七千駐軍拱衛吳郡。朱儁統率建業郡一萬兵馬守衛都城。

“聽聞北平太守公孫瓚乃是盧卿的學生?”

所以盧植拱手道:“正是,公孫伯圭曾經跟着微臣研習過儒道。”

劉辯點點頭:“寡人這次率部赴中原,必然會與公孫伯圭謀面,麻煩盧卿修書一封,我好給伯圭兄送去!”

盧植何等人,他早就聽出來劉辯口中的意思:“臣自當修書一封於伯圭,叮囑他們對殿下的人馬多多照顧。”

劉辯再次對着盧植一禮:“多謝盧大人。”

翌日,劉辯吩咐各部人馬整頓裝備,備置糧草,待春雨消停之後,劍鋒直指洛陽。

“嗚嗚……”

隨着一聲悠揚的號角,這支兩萬人的大軍列陣向北,目標直指中原。

盧植、朱儁、包拯等人帶領吳郡大小官員於道路兩旁恭送,揮手辭別弘農王。

臨別之際,劉辯叫來包拯和盧植向他們叮囑一定要警惕孫家,重兵把守孫家,若是有一點風吹草動,滿門抄斬。

秦瓊和太史慈自告奮勇,率領了本部人馬擔任先鋒;魏延所部騎兵一千,步卒三千緊隨其後。而劉辯與高熲則在周泰的護衛之下,統率八千人馬作爲中軍。張清和陳武負責殿後和保護糧草。

驛道之上,旌旗招展,兩萬大軍蜿蜒數裡,氣勢非凡。

第199章 受封第77章 集結第38章 唐宋雙帝第2章 系統妙用第7章 南陽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221章 升官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86章 十二奇策第54章 暗流涌動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80章 三板斧第55章 長安之圍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217章 鴻臚寺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97章 有喜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24章 鴛鴦陣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82章 周公瑾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29章 遷都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67章 緣由第23章 虓虎之勇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49章 抉擇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24章 鴛鴦陣第7章 南陽第170章 徐晃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2章 系統妙用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144章 勾結第13章 渡江第182章 周公瑾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96章 龍爭虎鬥第94章 對決第27章 突襲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37章 文聘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20章 往事第8章 魏延來襲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32章 東林黨第11章 以後的路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96章 迎接第127章 人質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10章 戚家刀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17章 鴻臚寺第55章 長安之圍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67章 緣由第86章 十二奇策第77章 集結第163章 知曉第201章 英雄榜第149章 抉擇第137章 文聘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201章 英雄榜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53章 錦衣衛
第199章 受封第77章 集結第38章 唐宋雙帝第2章 系統妙用第7章 南陽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第221章 升官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135章 先下一城第86章 十二奇策第54章 暗流涌動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80章 三板斧第55章 長安之圍第32章 曹操遇伏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217章 鴻臚寺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97章 有喜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24章 鴛鴦陣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82章 周公瑾第129章 蹤跡何處覓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29章 遷都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67章 緣由第23章 虓虎之勇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49章 抉擇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24章 鴛鴦陣第7章 南陽第170章 徐晃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2章 系統妙用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144章 勾結第13章 渡江第182章 周公瑾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96章 龍爭虎鬥第94章 對決第27章 突襲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37章 文聘第84章 先登攻城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20章 往事第8章 魏延來襲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32章 東林黨第11章 以後的路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96章 迎接第127章 人質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10章 戚家刀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217章 鴻臚寺第55章 長安之圍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67章 緣由第86章 十二奇策第77章 集結第163章 知曉第201章 英雄榜第149章 抉擇第137章 文聘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201章 英雄榜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53章 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