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

金陵城在劉辯的旨意下早已經外鬆內緊,城門處除了金陵守備的士兵外,金陵府衙捕頭和錦衣衛全都消失不見了,要不然王越和閻象進城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而剛剛離去的黑影自然就是展昭,當王越和閻象一進城就被潛伏在金陵城中的錦衣衛發現,而後層層上報,李儒立刻就將展昭和白玉堂兩人派去監視這二人,爲了揪出金陵城中臥底和防止王越狗急跳牆,所以二人才沒有貿然動手。

此時的許貢彷彿熱鍋上的螞蟻,他有心想要將這些事情告知劉辯,但又懼怕被劉辯秋後算賬,而且自己也對現在的處境感到不滿。

許貢本來就是吳郡都尉,自己主動投降於劉辯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雖然劉辯任他做了建業都尉,但也只不過是個傀儡罷了,手上連一兵一卒都沒有。

一想到這,許貢不由得握緊了拳頭,心中暗暗發狠道:“劉辯,此事錯不在我你不願意給我高官厚祿,自然有人給我。”

“噢?王越去了許貢府上?”李儒收到展昭的消息後,連忙找來姚廣孝商議。

“又是許貢?”姚廣孝不由得皺眉道,之前無字信件一事已經讓許貢上了錦衣衛的黑名單,結果王越等人一來就徑直往許貢府上而去,這不禁讓姚廣孝對許貢起了殺心。

“跟在王越身後那人是誰。”姚廣孝冷冷的說道。

“此人頭戴斗笠身披黑袍,若不是那王越的純鈞劍太過顯眼,那幾個錦衣衛也看不出來那是王越。”展昭點頭說道。

純鈞劍是十大名劍之一,被譽爲尊貴無雙之劍,相傳爲春秋戰國時著名鑄劍師歐冶子所鑄,屬越王勾踐所有,也不知道王越是從哪裡得來這柄寶劍。

“此事我二人已知曉,你回去與玉堂繼續監視好這兩人,要記住若是被發現就主動出擊,絕對不可讓王越逃走。”李儒淡淡的說道。

“可是我二人離去,萬一還有內奸前來刺殺二位大人怎麼辦。”展昭不無擔心的說道。

“展大人不用擔心,鎮撫司自有我三人來保護。”爽朗的笑聲從內堂傳來,一行三人緩緩走過來。

來人正是戚繼光、關勝和折御卿,這三人因爲要等待秦瓊一起去會稽郡所以這段時間閒着無事做,正好劉辯要他們三人去保護李儒等人,讓閒的發慌的三人自然是歡欣鼓舞,巴不得和劍聖王越對上一對。

展昭看到來人後,也放心的點了點頭,雖然他沒有與關勝和折御卿交過手,但他從白玉堂的口中已經聽到關勝和折御卿的實力,轉身對着衆人拱手後便離開了鎮撫司。

夜晚的金陵城顯得極爲安靜,但是金陵城中的很多人都翻來覆去睡不着,很多人都覺得金陵城彷彿在風口浪尖之上。

這一夜許貢壓根沒睡好,既有害怕恐懼,也有瘋狂欣喜,致使服侍他的小妾被折磨的不像樣子。

“主人,外面有兩個客人拜訪您。”又是熟悉的一句話讓許貢從沉思中驚醒,看着面前的新管家,許貢彷彿又回到了昨天。

許貢咳嗽一聲道:“叫那兩人進來吧。”

新管家恭敬的應了一聲,轉身去門口將王越和閻象帶進來,路上新管家一言不發只是低頭帶着二人進了宅院,然後恭敬的說道:“二位客人,主人就在裡面等你們。”

王越點點頭,推開了房門看到許貢已經等候多時,閻象拱手笑道:“許大人,你那新管家很識趣呀,不像昨天那個明知是死還想留在房裡。”

許貢聽到這話頓時眉頭一皺,他總感覺閻象是在含沙射影自己。

“閻大人有話直說。”許貢淡淡的說道。

“昨日之事,不知道許大人考慮的怎麼樣了。”閻象笑眯眯的看着許貢。

“呵呵,難道閻大人就不怕我這是緩兵之計嗎?我早已將昨日之事原原本本告知陛下。”許貢揮手道。

“哈哈哈哈哈。”閻象一陣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笑的許貢身上一陣惡寒。

“閻大人不知你在笑什麼。”許貢冷冷的說道。

“我在笑許大人此番言論呀,若是真的告知了劉辯,想必許大人也就不會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了。”閻象止住了笑緩緩說道。

聽到閻象這番話後,許貢彷彿漏氣的氣球般癱坐在地上,隨後給自己斟滿了酒水一飲而盡,陷入了沉思之中。

閻象看着許貢陷入沉思後心中暗笑一聲,看來自己此行的目標已經達成,不但成功說服許貢做袁術的內奸,還讓袁術得到了王越這一猛將。

片刻之後,許貢站起身來看向閻象道:“閻大人,不知袁公路授我於何職?”

“許大人放心,我家主公求賢若渴,可不像那劉辯因爲許大人您是降將就不願意任用,我家主公說了只要助他完成大業,揚州刺史一職就是你的了。”閻象拍拍許貢的肩膀說道。

刺史乃是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揚州是當時漢族的九州之一,範圍囊括了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嶺南地區,就連交趾也在揚州的管轄範圍之中,不可謂不大。

財帛動人心,更何況是堪稱土皇帝的揚州刺史,這頓時讓許貢心生反叛之心,隨後他親自給王越和閻象斟滿了酒水道:“此話當真?”

“那是自然,這是主公的親筆書信,許大人又與主公是至交好友,想必應該看得出來這是主公所寫吧。”說罷從懷中拿出竹簡遞給許貢道。

許貢接過竹簡,仔細看着上面的字跡,隨後大舒一口氣道:“閻大人,主公有何吩咐?”

閻象大喜過望,連忙拱手道:“許大人不必客氣,從此以後你我同朝爲官,還望許大人多多提攜呀。”

“許大人,聽話你的門客有不少在軍中和錦衣衛任職,這第一件事就是幫助我身邊的王越將軍找到他的弟子史阿。”閻象拱手對着許貢說道。

“那是自然,我今日便會去詢問軍中和錦衣衛認識的人,爭取早日打探到消息。”許貢頗有自信的回答道。

第53章 錦衣衛第32章 曹操遇伏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6章 攻取吳郡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24章 鴛鴦陣第151章 泄密第22章 諸侯會盟第147章 招攬第118章 商議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90章 中計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89章 安排第17章 手到擒來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209章 比試第63章 長安城破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9章 遷都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68章 刑法第136章 埋伏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3章 太后做媒第221章 升官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16章 景鯉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65章 下詔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56章 四姓家奴第118章 商議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170章 徐晃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2章 文臣來訪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24章 鬥將第158章 交鋒第41章 乞活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75章 斬祖茂第75章 斬祖茂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03章 統率榜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71章 使臣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95章 現身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15章 大豐收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58章 交鋒第3章 太后做媒第81章 一線生機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67章 收攏大才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36章 埋伏第60章 利瑪竇第208章 舉薦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115章 處斬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50章 李善長第78章 大禍臨頭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47章 招攬第130章 思索第223章 歷數宦官
第53章 錦衣衛第32章 曹操遇伏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6章 攻取吳郡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24章 鴛鴦陣第151章 泄密第22章 諸侯會盟第147章 招攬第118章 商議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181章 歡聲笑語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90章 中計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89章 安排第17章 手到擒來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209章 比試第63章 長安城破第92章 逃出生天第29章 遷都第140章 將軍與遊俠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68章 刑法第136章 埋伏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3章 太后做媒第221章 升官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16章 景鯉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65章 下詔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64章 一場風波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56章 四姓家奴第118章 商議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170章 徐晃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2章 文臣來訪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24章 鬥將第158章 交鋒第41章 乞活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75章 斬祖茂第75章 斬祖茂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203章 統率榜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71章 使臣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95章 現身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15章 大豐收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58章 交鋒第3章 太后做媒第81章 一線生機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67章 收攏大才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36章 埋伏第60章 利瑪竇第208章 舉薦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115章 處斬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50章 李善長第78章 大禍臨頭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47章 招攬第130章 思索第223章 歷數宦官